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坚实可贵的力量蓄积

江苏的发展水平长期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其中,苏南所在的江南地区被公认为人文昌盛的富庶之地。鸦片战争之后,处于全国经济发展前沿的苏南等地,较早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经济陷入衰败。新中国成立之初,江苏大地百业凋零、基础薄弱。在党的领导下,江苏制度基础和发展面貌焕然一新,虽然遭遇挫折,但仍取得巨大发展,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起飞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

扎实的农业基础:不可或缺的“陀螺尖”

江苏农业历史悠久,开拓于淮北,兴起于江南,推进于滨海,历经6000余年沧桑。江苏地处南北过渡带,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农耕文明的交汇之地,既有中原旱作农业的深厚底蕴,又是华夏稻作文化的典范。江苏又属于沿海省份,不仅素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而且开现代农业科技之先河,还是中外农业交流的先行区,交汇融合、相得益彰。可以说,江苏农业史是中国农业史的缩影,具有独特的价值。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了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方针,江苏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到1984年,江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53.82亿元,比1978年增长1.40倍;粮食产量连续跨越2500万吨、3000万吨两个台阶,达到3353.6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年人均占有粮食突破了500千克,粮食短缺的状态有了根本性改变,其他农产品产量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农民从“挣工分”变为“挣钞票”,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1.89倍。江苏农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虽然逐步下降,但农业如同“陀螺尖”,正所谓无“尖”不转;二三产业是“陀螺”的身,“身”大惯性大,转得才快。稳固的农业基础成为江苏摆脱贫困、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支撑。

大规模机械化收割的新洋农场

可观的工业基础:现代产业的“起锚地”

江苏的工业基础可以追溯到近代工业的发展,以张謇、荣氏家族为代表的江苏先贤探索实业救国道路,为日后苏南乡镇企业勃兴埋下了伏笔。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缫丝、纺织、面粉、火柴、采煤等近代工业在苏南地区以及南通、徐州等地陆续兴起,江苏成为早期民族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在苏南,社队工业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顽强的存在”,1956年无锡东亭镇创办第一个社队企业。1970年国务院制定实现农业机械化规划,号召“大力发展‘五小’工业”(指由地、县办的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工业),苏南地区抢抓机遇,按照“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要求,落实“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方针,推动社队工业快速发展。到1978年时,江苏社办企业产值比1965年增长了49.7倍,队办企业产值增长了9.3倍,社队企业总产值则达到63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49万人。改革开放后,江苏大力推动社队工业向乡镇工业转型,同时调整所有制结构,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工业经济实现大发展。到1985年,江苏工业总产值超过上海,居全国首位;36种主要工业产品,居全国前三名的有16种。其中水泥、硫酸、化学农药、纱、布、合成洗涤剂等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灯泡、电视机、机床、小型拖拉机、化学纤维、化肥、合成氨等居全国第二;录音机、自行车、家用电冰箱等居全国第三。工业经济的早期发展,奠定了江苏成为制造大省并向制造强省迈进的重要基础,在小康江苏建设格局中占据关键地位。

厚重的科教基础:创新驱动的“策源地”

江苏在近现代积累了一定的科技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华东蚕业研究所、南京水利研究所、南京农业机械所等科研机构在江苏或恢复或重建,引进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土壤、调查土地资源、兴修水利、工业生产以及天文、地学、植物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1949年12月,南京研制出第一只国产电子管;1958年4月,中国第一只黑白电视显像管由南京灯泡厂试制成功;1965年1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科研人员相继发现了两颗彗星“紫金山1号彗星(62P)”和“紫金山2号彗星(60P)”,这是由中国人首次发现并给予命名的两颗彗星。1978年,江苏省召开科学大会,随后恢复和逐步新建了一批科研机构,如省微生物所、省技术开发所等。到1987年,驻江苏的部属科研机构有53个,省属研究机构有74个。省内各高等院校都建立了多种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各大企业内都成立了科研机构和产品开发室,省内初步形成了学科与技术门类齐全、配置合理、研究力量雄厚的不同层次的科研群体。拥有较为领先的科教力量,是江苏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基础,成为江苏高起点、高定位开展小康社会建设的底气所在。尤为可贵的是,扎根本土的科技力量会产生酵母效应和集聚效应,像磁场一样吸引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成为江苏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实现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的可靠依托。

稳健的社会基础:持续投入的“工程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构建系统完善的设施网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百废待兴,设施网络方面的欠账很大。江苏在水利设施、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各类工程建设,成为支撑江苏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例如,江苏境内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水系发达,全省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特点,降雨量南多北少,汛期与非汛期相差很大,容易受到水旱灾害的侵扰。在国家部署引导下,江苏持续加大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投资力度,先后建成一大批具有长期效益的社会工程,如开挖整治新沂河、新沭河、邳苍分洪道、分沂入沭水道,整修沂河、沭河、中运河堤坝,兴建南四湖、骆马湖湖泊控制工程;开展淮河入江水道大规模治理,实施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加强沿海堤坝建设,对长江江苏段干、支流河道进行岁修加固,加强太湖整治力度;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农村河道疏浚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持续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到1974年,全省基本建成了防洪、防涝、防旱、防潮、防溃等五套水利工程体系,使高产稳产农田占农田总面积的80%以上。加上采取推广优良品种、改革耕作制度、发展支农工业等措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1976年比1966年增产粮食600多万吨,增长41.2%;棉花、油料、麻类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公共卫生方面,江苏加大卫生机构建设力度,到1978年底,全省卫生机构达9277个,拥有床位12.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4万人。从1954年起,江苏陆续建立了省、市、县(市、区)三级卫生防疫站和专科疾病防治站(所),构成覆盖全省的卫生防疫体系。相对于发达国家标准,江苏在改革初期所推动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都是低水平的,但在承载社会投资、支撑开发建设、保障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镇江市谏壁船闸 126f6TRShZTFo/yEXi3SBoq6GE/uY74pDS0oe3JBSKTyz7N6/EkVEkWyUe8qqwD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