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康进程一直领先于全国,20世纪90年代后建设进程明显加速。在这一时期,江苏地区生产总值1997年在1980年基础上实现翻三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9年在1980年基础上实现翻三番。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200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2.0∶51.7∶36.3,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为42.4∶30.1∶27.5,城市化水平达到41.5%。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一大批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一大批跨国公司在江苏落户,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56.4亿美元,全省已开放各类口岸17个,建成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80个,开发区建设进入收获期和新的成长期。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公路网密度居全国第一;兴建了一大批防洪骨干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防洪保安和水源供给能力大大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科学研究与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提高,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居全国第一;耕地保持总量动态平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创建了一批国家卫生城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育不断深入,积极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硕果累累,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0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800元和3595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10.8平方米,农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增加到33平方米,城乡恩格尔系数为42.7%,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全省总体上达到以县为单位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康建设之路。
江苏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协调性,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扩大人民民主,更加注重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和“一个惠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要求,经过深入调研论证,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该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坚持分类指导,对发展基础不同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时序进度要求。同时,明确提出,努力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就是要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不能以市域总体达标代替县县全部达标;要多数城乡家庭达到全面小康的收入和生活标准,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要多数老百姓认可全面小康的实际成果,不能以统计数据代替直观感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到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万元,财政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实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效农业占比达到三分之一,城市化水平达到57%,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优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省对县的经济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全省进出口总额46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保持全国第一,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以上,境外协议投资累计达到45亿美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2%,森林覆盖率达到20.6%,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分别达到19个、6个,占全国的1/4和1/2;沪宁城际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苏南地区进入区际通勤时代,连云港15万吨级航道建成投运结束了江苏无深水海港的历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密度居全国第一,所有行政村实现通等级公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第一轮治淮工程全面完成,南水北调江苏段工程具备送水出省条件,基础设施达到新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5%和40.5%,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高于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于99%,解决了120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944元和9118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6.3平方米,实现城市低保家庭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应保尽保、低收入家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补贴应保尽保,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系统评估,到2010年底,江苏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目标,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打下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