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华民族从辉煌、衰落到再度走向复兴的千年时间线,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华民族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明成就。唐朝中晚期,长江流域经济地位上升,运河之城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清代描绘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市井风情的《姑苏繁华图》,再现了古城苏州的精致发达;丝绸之乡盛泽地处江南一隅,最繁盛时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然而即便是在汉唐盛世,抑或两宋、明清等商品经济繁盛时期,小康生活也始终只是广大“升斗小民”的奢望,他们往往连温饱都难以维持,即使是被誉为富庶之地的江南地区也概莫能外。新中国成立前夕,江苏经济更是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新中国成立后,江苏根据全国的统一部署,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稳定市场和物价。到1952年底,江苏经济就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同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131元,但仍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经过土地制度改革,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废除,广大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江苏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一批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企业先后实行公私合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等为重点的重工业以及轻工、纺织、电子工业都得到了发展,县以下以农机、化肥、水泥等为代表的“五小”工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江苏还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农田水利改造,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和灌溉设施,农村土地改革和农业技术进步改善了农户以土地为核心的资产状况,促进了江苏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村人口福利水平的逐步提高。总之,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以土地革命、公社化运动等社会制度改革,切断了产生贫富差距或两极分化的经济根源,通过平均收入分配、改善基本教育和健康,有效消除了极端贫困现象,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
改革开放后,江苏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上半年,江苏全面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同时大幅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979年至1984年这六年间,农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了45.6%,其中粮价提高了56.6%。放开与提高农副产品价格,调整农业结构,由单纯追求粮食生产转向扩大经济效益好的农副产品生产,农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乡镇企业逐步兴起,1980年江苏成为全国社队工业产值第一个超百亿元的省份。1984年3月,中央下发文件高度肯定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江苏创造性地把农业联产承包的经验带进乡镇企业,累积多年的能量迅猛释放,出现了乡镇企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1986年,苏州、无锡两市的乡、村两级工业产值都超过了110亿元,第一次超过了这两个市全民和大集体工业企业产值的总和。1987年,全省乡、村两级工业企业达124743个,从业人员729.77万人,完成产值688.52亿元。为了促进全省乡镇企业上技术、上管理、上质量,创优、创汇,提高经济效益,4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若干政策规定》,全省乡镇企业普遍增强了管理意识,抓住管理,练好企业“内功”,创出了一批优质产品和新产品。张家港市第二医疗器械厂的“燕牌”手术钳,荣获国家银质奖,是江苏乡镇工业首次获得国家奖的产品。20世纪80年代中期,江苏全面推进城市改革,经历企业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等阶段,企业效益大幅提高。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开始向职工倾斜。到1987年,江苏总体上跨进温饱大门,这是江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飞跃。在摆脱贫困之后,江苏开始把自身的发展置于生存线之上,得以跳出极具损耗性的“贫困陷阱”,真正开始经济起飞的步伐,向着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
为居民健康提供必要保障,是摆脱贫困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医疗体系的建立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需求。疾病控制方面,江苏经过20世纪50年代初普种牛痘和大面积的霍乱菌苗接种,天花和古典型霍乱很快得到控制;60年代初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问世,全省有重点地开展多种疫苗接种工作;1978年全面推行7岁以内儿童实行有计划的“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基础免疫,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改革开放后,江苏大多数地方的乡村推行了儿童计划免疫和母婴系列保健保偿、老年保健保险和独生子女健康保险等制度;改革和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在村办企业发达的地方实行村民劳保医疗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改善了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条件,显著提升了城乡居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