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江苏淮河治理概述

淮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原腹地的一条母亲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古代“四渎”。淮河全长1000公里,横跨豫、皖、苏、鲁四省,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淮河与秦岭共同构成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语广为人知。古老的淮河流域,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但宋至清近700年的时间里,黄河夺淮入海,给两岸百姓带来深重的旱涝灾难,“要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道出了淮河两岸人民数百年的无奈与辛酸。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治水事业,确定新中国治理大江大河的第一仗是治理淮河。经过持续治理,江苏淮河流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治淮成效卓著。纵观江苏治淮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在艰难曲折中奋进的一个缩影。

一、淮河流域历史概况

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诸河下游,承泄诸河上中游200万平方公里客水入海,其中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淮河、沂沭泗流域20万平方公里,境内河网纵横、湖荡众多,素有“洪水走廊”之称。江苏境内淮河流域主要分属两个地区——淮河流域和沂沭泗流域,总流域面积6.55万平方公里,涉及今天的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南通8市,其中:

江苏淮河流域范围北起废黄河,南抵通扬运河,面积3.97万平方公里。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经豫、皖、苏三省,原在江苏东部的云梯关入海。黄河夺淮以后,淮阴以下淮河河床被黄河侵占,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淮河在淮阴以西东流受阻,逐渐壅塞,潴积成洪泽湖,后被迫改道南下,汇入长江,入江水道岔流多而曲折,又贯穿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三个重要储水湖泊。

沂沭泗流域主要有沂、沭、泗三条河流,江苏省内范围北起省界及青口河,西南迄废黄河,东抵黄海,流域面积约为2.58万平方公里。沂、沭、泗河均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下游经江苏出海,南宋之前水系通畅,航运发达。泗河本为淮河支流,但因黄河夺淮时长期占据泗河河道,致使河床不断淤高,徐州以上泗河段先后潴蓄成南四湖,徐州以下河道则湮废无存;泗河下游河道的淤积湮废,导致泗河支流沂河无法入泗,被迫改道东南,在宿迁逐渐潴滞成骆马湖、黄墩湖;同样情况,沭河也无法入泗、入淮,被迫向东开辟出路,尾闾与沂河尾闾相通,从临洪口、埒子口及灌河口入海。从此,沂沭泗河水系与淮河水系脱离,自成体系。

二、灾害频仍的苏北地区

1194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南支入泗河,由清口汇入淮河入海。此后,黄河长期在淮北、苏北地区泛滥、漫流,淮河下游水系全面紊乱,再加上苏北、苏中地区地势低平,经常受到江潮、海潮顶托,汛期极易遭受洪涝,而干旱季节则淮沂断流,湖库干涸。据统计,1900—1949年,江苏淮河流域有24年发生水灾,平均2年一次;有17年发生旱灾,平均3年一次;其中1916年、1921年、1931年、1949年发生大水灾,1917年、1929年、1934年发生大旱灾。

1931年江淮大水,淮河、长江流域洪水肆虐,冲毁、淹没农户和耕地无数。其中,苏南受灾11县,严重被灾农户22.4万户,约占总农户的42%;被淹农田402.5万亩,几占总亩数的43%。苏北淮河流域受灾17县,受灾程度较之苏南更甚,被淹农户87.41万户,约占总数的55%;被淹农田1967.2万亩,几占总亩数的53%。数百万人背井离乡,求食四方。1949年7—8月,淮河流域普降大雨,干堤数十处溃决之时,沂沭泗河流域也遭遇了40年一遇的洪灾,沂河、中运河、沭河等干河漫决150多处,废黄河与陇海铁路间一片汪洋,淹没农田达1770余万亩,占总亩数的33%,其中700万亩绝收,冲毁、淹没房屋25.7万间,400余万人受灾。此后,中共苏北区委、苏北行署先后发出《苏北大治水运动总动员令》和《苏北治淮总动员令》,揭开了江苏治淮序幕。1950年、1951年,灾情继续发展,其中1950年淮河流域降雨量甚至超过1931年降雨量,但随着治淮运动的全面展开,受灾损失逐年减少,其中苏北地区1949年、1950年、1951年因灾伤亡人数分别为2491、1110、233人。

淮河流域的水灾,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1949年秋,面对沂沭河洪水的侵害,毛泽东、周恩来电告苏北区党委、行署,指出:我们对在革命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苏北人民所遭受的水灾苦难,负有拯救的严重责任。当时,全国范围内的解放战争仍在进行,国家经济十分困难,党和政府毅然决定即刻组织苏鲁两省人民治理沂沭泗流域水患。1950年,毛泽东在审阅华东军政委员会的灾情报告时批示:要“从长期的远大的利益着眼,根本地解决淮河问题”。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在豫皖苏三省全面治理淮河水患问题。1951年5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治理淮河运动逐渐进入高潮。

三、淮河流域治理先声——沂沭泗流域的整治

1.沂沭泗流域治理原则和规划的出台

1949年4月,淮海战役结束不久,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又胜利渡过长江天险。与此同时,鲁南、苏北十余万治水大军在沭河两岸集结,率先开启了开山辟河的沂沭泗流域治理工程。1949年2月,山东省实业厅水利局编制完成《导沭经沙入海工程全部计划初稿》,根据“苏鲁两省统筹兼顾,治泗必先治沂,治沂必先导沭”的治理原则,把“导沭经沙入海”作为整个沂沭泗流域治理的第一战。同月,新沭河工程开工。

1949年11月26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在徐州召开沂沭汶运治导会议。会议肯定了山东先治沭、再治沂的治理原则和开辟新沭河入海的做法,拟定了“治沂必先治沭,而后泗运”和“沂、沭、泗采取分治方针,沂、沭分道入海”的沂沭泗流域治理总原则。在这一治理原则下,会议统筹全流域治理,决定分别兴办“导沭整沂”和“导沂整沭”工程,工程由苏、鲁两省共同兴办,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导沭以山东为主、苏北为辅,导沂以苏北为主、山东为辅。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今天的徐州、连云港地区由山东重新划归江苏。同年9月,华东局又将沂沭汶泗流域治理划入治淮委员会统一领导,并成立了江苏治淮总指挥部,这给沂、沭河综合治理升级带来了契机。而1954年江淮特大洪水,也暴露了沂、沭河初期治导工程的各种不足。同年11月,治淮委员会编制了《沂沭汶泗流域洪水处理初步意见》,在“导沂整沭”工程对沂、沭河初步治理的基础上,着手对沂沭泗流域进行统一规划,对洪涝、干旱等各种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并兼顾流域灌溉、航运、发电等各种水利事业。1957年3月,治淮委员会又编成《沂沭泗地区流域规划报告初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沂沭泗流域治理的第一份正式规划,分8卷49章,制定了防洪、灌溉、除涝、航运、水力发电、水土保持等6个方面的规划。

2.行洪标准的最终确定以及江苏治理意见的制定

沂、沭河尤其是新沂、新沭河的设计行洪标准是随着工程的深入逐步提升的。1949年12月,沂沭汶运治导会议将沂河行洪标准定为6000立方米/秒,其中新沂河为3500立方米/秒;沭河行洪标准定为7300立方米/秒,其中新沭河为3800立方米/秒。1954年11月,《沂沭汶泗流域洪水处理初步意见》中将沂河行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最大洪峰水量定为9200立方米/秒,其中新沂河行洪标准定为4500立方米/秒。1957年12月,在水利部技术委员会主持下编制完成《沂沭泗流域规划初步修正成果及1962年以前工程意见(草案)》,将新沂河行洪标准提高至6000立方米/秒,将新沭河行洪标准提高到6480立方米/秒。

随着治理标准的提高和治水条件的改善,苏北治水思路也开始转变升级。1957年10月,在治淮委员会《沂沭汶泗流域洪水处理初步意见》和《沂沭泗地区流域规划报告初稿》的基础上,结合沂沭泗流域下游实际情况,江苏省水利厅编制完成《江苏省淮沂沭泗下游治理意见》。因上游水库可能不开建,所以汛期下泄的洪水量将减少,为了减少工程土方数量,《治理意见》对各河道的工程建设规模做了适当缩小。1958年6月,在《沂沭泗流域规划初步修正成果及1962年以前工程意见(草案)》与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江苏省水利厅编制完成了《沂沭泗下游修正规划要点》,再次提高了各工程尤其是沂河、骆马湖的设计标准,确定沂河行洪标准为20000立方米/秒,其行洪安排如下:分沂入沭4000立方米/秒,江风口前可削减洪峰1000立方米/秒,江风口分洪道分洪5000立方米/秒,其余10000立方米/秒由沂河下泄骆马湖。骆马湖改为常年蓄水库,最高蓄水位25米。洪水经骆马湖拦蓄后,中运河分泄1000立方米/秒,新沂河分泄6000立方米/秒。

3.新沭河的开辟与加固

山东导沭工程项目包括开挖新沭河,兴建沭河拦河大坝、穿沭涵洞,修筑老沭河堤防等。新沭河工程总体布置是:在临沭县大官庄拦沭河建人民胜利堰,由人民胜利堰向东开挖一条长14.2公里的引河,凿开马陵山,分沭河洪水穿山东流入苏北沙河;拓宽沙河旧道,采用挖土结合筑堤方式,按两岸堤距800—1000米筑堤,经东海、赣榆县境在临洪河口入海。新沭河全长80公里,设计标准为3800立方米/秒,1949年4月21日开工,至1952年12月已完成8期工程,基本挖成了河道。1953年,新沭河下游工程划归江苏主管,苏北人民又先后完成第9、10期工程,包括新老沭河建堤、新沭河续挖、老沭河排水沟、新沭河下游截流沟项目等等。10期工程共动员民工84.4万人次,累计完成土石方3277万立方米,其中第9、10期工程共动员民工4.2万人次,完成土石方208.6万立方米。

由于初建时工程设计标准偏低,建造质量未合乎标准,1953年汛期,新沭河最大行洪量仅为1640立方米/秒,远未达到3800立方米/秒的设计标准,且中下游两岸堤防已出现多处险工。1953年冬季起,苏北地区逐年对新沭河进行整修加固。1953年冬至1955年6月,东海、赣榆两县先后两次组织民工对新沭河堤坝进行整修,两岸增建大量丁坝、潜坝,以减小洪流对河堤的冲刷,共做土方10.2万立方米、石方1641立方米。1956年11月至1957年5月,在蒋庄新沭河上兴建了18孔的蒋庄漫水闸,1958年又扩建为36孔,作为新沭河的控制性建筑物。1957年冬至1958年春,东海、赣榆两县再次动员民工1.9万人,按行洪3800立方米/秒水位线、堤顶超高2米的标准,加固了南北堤和临洪河东堤,完成土方175.66万立方米。新沭河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苏鲁两省统筹兼顾、团结治水的一项大型工程,虽然施工标准较低,但对苏北地区摆脱贫困、发展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为沂沭泗流域以及淮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创造了条件。

1971年2月,水利电力部提出《治淮骨干工程说明》,要求新沭河行洪能力从3800立方米/秒提高到6000立方米/秒。1972年,苏鲁两省先后开工,其中江苏在1972年冬至1980年先后开展8期工程,加固石梁河水库、开挖中泓堵偏泓、兴建太平庄挡潮闸等等,共完成土方6013.5万立方米、石方59.8万立方米、混凝土18.7万立方米,使得新沭河行洪能力大大提高。

4.新沂河的开辟与续建

苏北的导沂工程重点在于解决沂河下游的洪水出路问题,主要内容是:开辟骆马湖为常年蓄水库,调蓄上游洪水;兴建嶂山闸等控制性建筑物;开挖新沂河,将沂河洪水拉入新沂河直接入海;开辟邳苍分洪道,分沂河水入中运河。其中开挖新沂河为最主要工程。1949年11月22日,苏北导沂整沭工程司令部、政治部成立。11月25日,新沂河工程开工。但直到1950年9月,《苏北导沂整沭工程计划初稿》方才编制完成,最终确定了新沂河全线施工方案,并将行洪标准定为4500立方米/秒。

自1949年11月至1950年7月底,10县民工经过第一期8个月的奋战,基本挖成长达144公里的新沂河河道,并建成皂河束水坝、小潮河坝等相应的配套建筑,完成了五图河工程、刘老涧筑坝工程、骆马湖堤工、沂南小河工程和三岔口筑坝工程等附属工程,共动员民工55万人次,完成土方2882万立方米。1950年汛期,新沂河工程虽然安全度汛,但也暴露了种种不足。1950年12月至1953年春,淮阴专区组织民工连续三个冬春对新沂河大堤进行培修加固,实施了第二、三、四期工程,主要包括:继续修筑第一期工程未完成的两岸大堤共45公里,使两岸大堤全线筑成,总长277公里;兴建中运河皂河节制闸、总六塘河上的洋河滩节制闸,建成骆马湖临时拦洪水库,形成湖区汛期滞洪、汛后退水种麦的“一水一麦”格局;按骆马湖水位23米、泄洪能力1500立方米/秒的要求续建嶂山切岭工程;等等。新沂河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全民动员的大治水运动,整个工程前后四期,共完成土方1.08亿立方米、石方18万立方米、混凝土2.5万立方米,总计投资折合人民币4197万元(内含以工代赈工资粮大米2.15亿斤)。新沂河的开辟,为沂沭泗流域打开了排洪出路,从根本上改变了沂沭河下游洪水漫流、洪涝不分的局面,对保障沂南、沂北广大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起到显著促进作用。

1957年,根据水利部新的治理规划,新沂河需将行洪标准提高至6000立方米/秒。1958年2月,淮阴专区再次动员12万名民工加固新沂河,至1960年,共完成土方2142.2万立方米。但1963年新沂河发生的大洪水,仍然暴露出新沂河行洪能力的不足。1965年至1972年,又按照安全行洪6000立方米/秒的标准开展加固续办工程,共动员7县民工54万人次,完成加固堤防264公里,新建防浪林台147公里、块石护坡123公里,计完成土方3213万立方米、石方64万立方米、混凝土4.1万立方米,新建涵闸16座、偏泓桥70座、电排站6座,总投资4417万元。

5.骆马湖水库与石梁河水库的兴建

1957年夏,沂沭泗流域汛期洪水再次成灾,加快了沂、沭河水库工程的建设步伐。1957年9月,江苏省水利厅制定了兴建宿迁大控制工程、嶂山控制工程,将骆马湖改为常年拦洪蓄水库,防洪水位提高至25米,实行“一湖蓄水,二湖调节,三级控制”的治理方案。

1957年9月,宿迁大控制工程动工,主要内容包括宿迁节制闸、宿迁船闸、六塘河节制闸、六塘河拦河坝和防洪大堤等。1958年,宿迁大控制各项工程陆续完工,骆马湖扩容防线暨第二道防线基本建成。同年冬,骆马湖水库开始蓄水,水位25米时,库容量可达15亿立方米。

嶂山控制工程包括嶂山闸和嶂山切岭暨嶂山闸引河工程。嶂山闸,位于宿迁嶂山集,是控制骆马湖洪水排入新沂河的主要建筑枢纽,于1959年10月动工,1961年春建成,共组织动用民工1.7万人,完成土方109万立方米、混凝土7.3万立方米、石方6万立方米,总投资1430万元。该闸共36孔,每孔净宽10米,闸身总长428米,最大泄量8000立方米/秒。嶂山切岭工程原已进行多次施工,骆马湖改为常年蓄水库后,嶂山切岭必须继续扩大,以增加新沂河下泄流量。1960年冬至1965年春,淮阴、徐州专区7县数万民工在人工为主、机械为辅的条件下于嶂山闸前后开山凿石,前后历时五年,拓宽引河8.5公里,完成土方约800万立方米,总投资1650万元。1972—1978年,宿迁、睢宁两县再次动员民工继续拓宽引河,又完成土方约800万方,总投资1770万元。至此,嶂山切岭工程基本达到新沂河的行洪标准。

1958年,苏北地区按照治理规划在赣榆、东海两县交界处兴建石梁河水库,调蓄洪水、灌溉农田,减轻新沭河行洪压力。该工程于1958年12月开工,1960年5月主坝建成蓄水,1962年12月全部工程竣工。水库主坝长5200米,高22米,顶宽11米;副坝长3600米,高7.5米,顶宽10米。四年建设期内,赣榆、东海两县共出动民工8万人次,完成初建土方648.7万立方米、石方19.5万立方米、混凝土5.35万立方米,总投资2115万元。库区最大淹没面积85平方公里,总库容量5.31亿立方米。石梁河水库对保障新沭河行洪安全,调洪蓄水,灌溉东海、赣榆两县近6万公顷农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淮河下游的治理

1.治淮方针原则与治淮委员会的成立

1950年8月,水利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治淮工作会议,周恩来亲自指导并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以“蓄泄兼筹”为治淮方针,确定上游“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中游蓄泄并重,下游则开辟入海水道,以利宣泄。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决定》阐述了治淮的方针、上中下游的治理措施、豫皖苏三省的相互配合、治淮领导机构、工程经费和审批权限等问题。根据治淮方针,确定了1951年应先行兴办的工程,其中江苏淮河下游应即进行开辟入海水道、加强运河堤防、建筑三河活动坝等工程。11月3日,周恩来在政务院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治理淮河的五项原则:统筹兼顾,标本兼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分期完成,加紧进行;集中领导,分工合作;以工代赈,重点治淮。

1950年11月6日,以曾山为主任的治淮委员会在安徽蚌埠成立。治淮委员会在8个月的时间里召开三次全体委员会议,研究淮河流域治理规划,通过并修订了《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统筹安排了1951—1952年淮河上、中、下游工程计划。《治淮方略》对下游洪泽湖蓄水工程、入江水道整治的功能和目的作出初步安排,提出利用洪泽湖作蓄洪、灌溉之用,并拟定蓄洪量为59亿立方米,水位14米;提出在高良涧开辟灌溉总渠,供给苏北农田所需水量的设想。治淮委员会的成立及三次全体会议的召开,在新中国治淮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使治淮工作有了专门的领导机构,迈出了新中国治淮事业的第一步,另一方面《治淮方略》的出台使得淮河流域有了一个全面宏观的流域性治理规划,为数年内的淮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

2.淮河流域治理规划的出台

由于治水经验的不足,《治淮方略》的制定实施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制定的防洪标准过低,导致中下游湖泊洼地的蓄洪工程和堤防工程标准普遍偏低,在对《治淮方略》进行修订时还取消了河湖分治的方法,取消了开辟入海水道的工程计划。1954年淮河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证明,淮河流域治理规划急需一次全面的纠正、升级。

1954年冬,在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淮河流域规划小组成立,负责对淮河流域进行全面的治理规划,水利部还派出苏联专家组参与指导,实际参加规划的工作设计人员达800余人。这支庞大的队伍于1954年冬开启规划工作,前后历时一年半,最终于1956年5月编制完成《淮河流域规划报告(初稿)》,共10卷,计100万字。《规划报告》全面体现了“除害兴利”“变水害为水利”和综合利用开发淮河水利资源的规划思想;提高了干支流的行洪标准,其中干流下游提高为千年一遇;提出上游要继续修建一大批大型水库,中游要修建蓄洪控制工程,下游要开辟入海水道等战略性骨干工程,奠定了今后治淮工程的总体布局;在灌溉规划方面,提出全流域充分利用地面水的规划,并提出引江和引黄的规划意见。

对于淮河水灾的防治及水利资源的控制调节,仍延续《治淮方略》,采取上、中、下游三级控制的办法,其中下游主要工程措施是:加固洪泽湖大堤,增加洪泽湖的蓄水量,将其打造成综合利用水库;以11000立方米/秒的行洪标准整治入江水道,以4500立方米/秒的标准开辟入海水道,抗洪能力提高到千年一遇;里下河出海各河道修建挡潮闸,疏浚内部河道,达到十年一遇的除涝标准。

3.苏北灌溉总渠的兴建

1951年7月至8月,水利部召开第二次治淮会议,会议决定,“入海水道可以不再开挖,改由洪泽湖至黄海修筑一条以灌溉为主结合排洪的干渠,分泄流量700立方米/秒”,即苏北灌溉总渠。在1950年10月入海水道查勘团对原计划入海水道的勘察测量、拟定线路等工作的基础上,1951年9月,苏北行署再次组织5个测量队共381人对入海拟定线路进行了全线测量。根据勘测结果,苏北治淮总指挥部编制完成《苏北灌溉总渠工程规划概要》,确定了灌溉总渠的选线及工程方案,路线大体沿用原拟定入海水道路线,工程方式则采用工程量较小的平地开河、束水漫滩的工程设计。

1951年11月9日,治淮委员会苏北治淮工程指挥部在淮安成立。20日,中共苏北区委、苏北行署联合发布《苏北治淮总动员令》,苏北灌溉总渠的兴建成为江苏人民治理淮河第一场大战。1951年11月,工程正式开工,沿线动员的数十万民工相继投入工地,经过一冬一春的艰苦奋斗,至1952年5月,工程基本完成。这条平地开挖出来的苏北灌溉总渠,西起高良涧进水闸,经淮安、阜宁、滨海、射阳等县区,至扁担港入海,全长168公里,河床平均深3米,底宽60—80米,共动用民工118.9万人次,完成土方7320万立方米。苏北灌溉总渠的开辟,不仅为淮河增加了一条入海出路,还为沿线350余万亩的农田引来灌溉水源,成为淮河下游排洪、灌溉的骨干河道之一。

在灌溉总渠开挖的同时,配套工程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包括高良涧进水闸、运东分水闸、淮安节制闸、六垛南闸和总渠十二灌溉涵洞等。这些工程于1951年冬相继开始施工,至1955年前陆续建成。其中,高良涧闸为灌溉总渠的渠首闸,位于洪泽县高良涧镇西侧,是控制洪泽湖水进入总渠的关键建筑物,闸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8孔,每孔净宽9.2米;运东分水闸位于京杭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是分水节制闸,共7孔,每孔净宽8米。两闸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流量700立方米/秒。

4.三河闸的兴建

洪泽湖三河口是淮河水下泄入江的唯一口门,因此,修建三河闸,以此控制洪泽湖的蓄泄,成为苏北治淮的重要工程之一。1952年春,苏北治淮指挥部开始研究三河闸的规划与筹建。1952年8月,苏北治淮指挥部编制完成《三河闸工程规划概要》,设计三河闸由4个部分组成,即三河闸闸身、上下游引河工程、上下游拦河坝工程和三河草坝,最大泄量8000立方米/秒。同月,三河闸草坝工程开工。9月,三河闸工程指挥部成立。10月1日,来自苏、浙、皖、沪等省市的3000多名技术干部和工人,以及淮阴、扬州等专区动员的6万民工齐聚三河口,三河闸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三河闸开工建设的消息在国内引起了极大关注,修建一座现代化大型水闸需要大量的物资、器械与水利人才,全国各地纷纷施以援手。其中,上海工人为赶制弧形闸门和启闭机日夜奋战;内蒙古人民为支援建闸,进入深山老林伐运木材;南京则向工地派驻医护人员;等等。在各方努力下,32万吨建设材料和各种大中型器械顺利运抵工地。鉴于水利人才的缺乏,不少大专院校还动员在校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参加工程建设。工程中采取“边教、边学、边做”的方法,使一大批农民、工人和学生掌握了必要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干部,锻炼出一支专业的建闸队伍。

1953年5月12日,长3551米的草坝合龙。7月25日,三河闸主体工程竣工。闸长697.8米,共63孔,每孔宽10米,闸身高9.5米,泄洪量为8000立方米/秒,这是苏北治淮工程中最大的一座节制闸。7月26日,工程指挥部举行了隆重的放水典礼,典礼上奖励了特等、一等劳模共120人,表彰模范单位集体90个。7月30日,长650米的下游拦河坝合龙。8月25日,长643米的上游拦河坝合龙。1953年汛后,上下游引河工程竣工。1954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三河闸以9800立方米/秒的流量排泄淮水入江,其中8月6日最大泄洪流量达10700立方米/秒,经受住了洪峰的严峻考验。同时,三河闸的建成也为控制洪泽湖流量、拦蓄灌溉用水、确保洪泽湖通航和水产养殖创造了条件。

5.入江水道的开辟

黄河夺淮后,原有的淮河入海水道已经湮废,洪泽湖水下泄唯有入江水道一条出路,但入江水道并无固定河床,且泄水量很小。1951年4月,治淮委员会作出《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决定以苏北灌溉总渠代替入海水道的开辟,而苏北灌溉总渠的分泄流量仅有700立方米/秒,故明确提出要开辟入江水道,作为洪泽湖下泄的主要通道。鉴于1954年淮河特大洪水暴露出的行洪标准偏低的问题,1956年5月编制完成的《淮河流域规划报告(初稿)》将入江水道的设计行洪标准由8000立方米/秒提高到11000立方米/秒。

但入江水道工程始终未全面开工。1954—1963年,江苏陆续进行入江水道的局部整治和工程建设。1954年汛期,开展3个多月的水道清障工作,挖出了凤凰、拦江、壁虎等坝埂,开挖了3条引河。1955年,省水利厅组织近10万民工,开展凤凰河拓宽、六闸夏家庄切滩、芒稻河裁弯以及廖家沟整治等工程。1956年,兴建长达23公里的白马湖格堤。1959年,在廖家沟兴建归江控制工程的第一个节制闸——万福闸。全闸65孔,每孔净宽6米,总长466.8米,设计流量7400立方米/秒,实际流量5740立方米/秒,完成土方160万立方米、石方7.3万立方米、混凝土5万立方米,总造价1700万元,为江苏省内仅次于三河闸的第二大闸。1963年,在芒稻河兴建归江节制闸——芒稻闸,计7孔,每孔净宽10米,总长81.6米。1964年,入江道规划组成立,开始对170余公里长的入江水道进行全面勘察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修改完善,1966年出台了正式规划方案。

1969年1月,入江水道工程终于获批,列入国家水利建设计划。4月,淮河入江水道工程指挥部成立,并开始工程的勘测设计、移民的搬迁安置工作。10月,淮阴、扬州、六合等专区20余万民工浩浩荡荡进入入江水道各处工地,拖延、打磨了近二十年的入江水道工程终于全面开工。工程主要内容包括:上段加高三河南北大堤,兴建总长4.23公里的三河拦河正副坝,完成金沟改道段东西大堤,使淮河洪水不再迂回宝应湖,直接南泄高邮湖,缩短水道20公里;中段加固里运河西堤、淮南圩大堤,新建长12公里的大汕子格堤,整修沿湖圩堤,整治新民滩;下段疏浚金湾河、太平河,进行凤凰河切滩和芒稻河、廖家沟下游河道保坍工程,在金湾河兴建22孔、每孔6米的金湾闸,在太平河兴建24孔、每孔6米的太平闸,连同前期修建的万福闸、芒稻闸,使得淮河入江口门得到全面控制。全部工程经过四个冬春的奋战,至1974年完成,共完成土方8152万立方米、石方87.57万立方米、混凝土7.06万立方米。入江水道的全面整治,结束了洪水肆意漫流的历史,为放垦宝应湖提供了条件,也对淮河下游地区的防洪排涝、蓄水灌溉、交通航运和水产养殖等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

1974—1980年,入江水道全线进行了抗震加固,大堤险段增做了石护坡,完成土方1006万立方米、石方24.8万立方米、混凝土1.25万立方米。

6.洪泽湖的整修与加固

洪泽湖是上、中游淮水滞蓄之处,承担着调蓄洪水的作用,潜力巨大。而由于黄河夺淮的影响,泥沙沉淀堆积,洪泽湖湖底不断壅高,其水位高出里下河地区平均高度5—9米,成为隐患突出的“悬湖”。

1950年《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颁布后,苏北行署便发动沿堤各县民工开启了第一次对洪泽湖大堤的整修。1951年8月,沿湖9县民工陆续开始对湖堤、入湖水道大堤进行维修,但由于投资有限,只能将战争时期遭破坏的石工墙进行拆修和险处加固。1954年淮河大水后,江苏省防汛指挥部和洪泽湖防汛指挥部又组织淮阴2万余人对湖堤进行汛后加固,共完成土石方32.8万立方米。1954年12月,盱眙、泗洪两县由安徽省划归江苏省,洪泽湖开始由江苏统一治理。

洪泽湖蓄水枢纽工程完成以后,堤防工程愈发重要。为确保度汛安全,1965年12月至1969年10月,江苏组织动员民工对洪泽湖大堤进行全面整修和加固。前期工程由江苏省洪泽湖大堤加固工程处负责,主要完成了蒋坝二帝宫试验段湖堤建设,并提出了洪泽湖大堤全面加固方案。1966年11月开始,对洪泽湖大堤的全面加固交由先后成立的江苏省洪泽湖大堤工程指挥部和江苏省军管委洪泽湖大堤施工防汛指挥部领导施工,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修筑顶宽50米、全长24.4公里的防浪林台;拆除21公里的老石工墙,重建全长22.5公里的石护坡;新建避风船坞2座,整修加固船坞2座;整修一段大堤背水坡,加高了头坝、三坝;加固三河闸南大堤,增做了防浪林台;等等。四年间,江苏共动员淮阴、扬州、南通、盐城4个专区11县的10万民工。至1969年8月,共完成土方704万立方米、石方26.83万立方米、混凝土5.5万立方米,灌浆砌块石9.32万立方米,干砌(抛)块石25.9万立方米,植树52.41万株,总投资2155.1万元。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江苏将洪泽湖大堤列为四大抗震重点工程之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1976—1978年,淮阴地区治淮指挥部组织对大堤进行第三次加固暨防震加固。工程重点包括:高良涧至蒋坝的砂性土层段,在堤后加筑长22.15公里的两级戗台;在淤泥厚而又难以清理的九龙湾等堤段,加筑三级戗台;填平了周桥大塘、菱角塘等深塘,其中周桥大塘填土深度达24.16米;拉平大堤历年决口所造成的一半弯堤,还改造出666.7公顷良田。第三次加固共动员淮阴、洪泽、盱眙、涟水、灌南5个县两万多人干了两个冬春,完成土方190万立方米,投资772.5万元。加固后的大堤,绿树成林,生机盎然,抗洪、抗震强度大大增强,数十年来经受了数次洪峰的冲击,坚如磐石。

五、里下河地区的规划治理

1.里下河地区治理规划的出台

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西起里运河,东至串场河(俗称下河),北自苏北灌溉总渠,南抵老通扬运河,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是江苏省长江与淮河之间最低洼的地区,有“锅底洼”之称。由于地势原因及黄河夺淮的影响,数百年来灾害频仍。1949年淮河大水,里下河地区洪涝严重,盐城、南通、扬州3个专区的受灾面积达1200余万亩,占江苏省受灾总面积的41.4%。1949年开始,苏北对里下河地区进行治理,下大力气加固了里运河大堤和沿海海堤,但直到1954年,方才开始统筹研究治理规划。

1954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里下河地区再次严重受灾。10月,江苏省水利厅举行水利会议,并专门召开里下河地区规划座谈会,重点讨论里下河地区的防洪除涝问题,相关研究结果形成会议报告。1955年3月,江苏省委根据水利会议报告制定出《中共江苏省委对淮河下游流域规划的意见》。《意见》对里下河地区的主要治理思路是:将里下河地区分为里下河腹地与沿海垦区两大区域,两个区域根据地形地势和受灾原因采取“统一规划,分而治之”的原则,使两地水系基本分开;采取“四港排水”,疏浚射阳河、新洋港及斗龙港为排水主要河道,如果不够,再考虑扩大黄沙港,兼排里下河雨水,合为“四港排水”;建筑射阳河、新洋港、斗龙港等防潮大闸,御卤蓄淡。这一规划成为此后一段时期治理里下河地区的主要思路。

2.里运河大堤和沿海海堤的整修与加固

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江苏省段的中段,北接中运河,南过长江接江南运河,西接宝应湖、高邮湖和邵伯湖,毗邻洪泽湖,全长168公里。里运河大堤是里下河地区抵御淮河洪水的唯一屏障,作用至关重要。清代曾在里运河河堤修建归海五坝,一旦遇到淮河大水,就开启归海坝,分泄淮河洪水漫没里下河地区。1949年淮河大水后,苏北行署决定“治水兴垦”,组织民力加固里运河河堤。

1950年入汛以后,苏北行署组织动员宝应、高邮和江都等10个县的30余万民工,于1950年8月开始对弯曲浅窄、百孔千疮的里运河实施全面复堤、堵闭归海坝、加固险段、整修涵闸等工程。这期里运河河堤加固工程至1951年5月结束,封闭了数百年开堤泄洪的归海坝,共完成土方500万立方米,使得大堤普遍加高0.7米,东堤堤顶高程达9.5—10米,顶宽4—5米。1958年,为适应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扩大北煤南运,国家投资2亿元对京杭运河徐州至扬州段进行大规模整治扩建。工程从当年10月全线动工,至1961年10月止,历时3年,共开挖土石方15946万立方米。其中,扬州段完成水上水下土方4956万立方米,新挖的部分土石就地筑堤,使运河大堤尤其是东堤普遍加高。里运河大堤的加固与抬高,使其成为保护里下河地区免受淮水侵害的牢固屏障,为里下河腹地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垦区沿海一线,原有海堤因长期失修,已不能发挥挡潮御卤的作用。1949年始,沿海地区组织民工修复、加固海堤。1950年,苏北行署农水处编制了苏北棉垦区修筑海堤计划,提出从废黄河以南至南通江边长425.8公里的地段,全面新建、退建和加高培厚原来海堤。根据这一计划,南通地区在1949—1952年、1955—1957年、1974年先后3次对海堤进行全面培修加固,提高标准,盐城地区在1949—1957年先后5次大规模修筑海堤,共动员盐城、滨海、阜宁、射阳、建湖、东台、大丰、海安8县民工31.6万人,完成土方1410万立方米,基本上完成了283公里海堤的修复、新建和退建工程,此后经过断断续续的局部加固和整修,海堤长度达到310公里。随着海岸线的东移、沿海港闸的兴建以及结合滩涂围垦和开发,1970年代,沿海各县又组织动员几十万民工,在原海堤的东面再次培筑新堤。至20世纪80年代末,共建北起赣榆、南至启东的新堤686.7公里,其中盐城361.3公里,南通204.7公里,另外还兴建了挡潮闸118座、涵洞27座、抽水泵站14座,初步形成了挡潮与排涝工程体系,使其成为主要的抗台御潮海堤。为区别新、旧两道海堤,人们将新建海堤称为一线海堤,将1950年代修建的海堤称为二线海堤。两道海堤成为沿海垦区免受黄海入侵的外围屏障,与整修加固后的里运河大堤共同构成了保护里下河地区的东西两侧水利长城,完成了该地区内部涝水与外部洪水的初步分离,为内部排涝整治创造了先决条件。

3.四港排水工程的建设

1955年,江苏省委《对淮河下游流域规划的意见》中提出四港排水并在入海口修建挡潮闸的计划,但受到国民经济困难等的影响,部分工程的实施被拖延十余年。

射阳河又名射阳港,河道曲折,支流众多,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4036平方公里,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天然干河。1950年起,相关县区先后组织民工拓浚射阳河下游及运棉河、双洋河、夸套河等入海河道。1955年9月,江苏省第一座大型挡潮闸——射阳河闸动工,至1956年5月建成。闸址位于射阳县海通镇,闸身共35孔,其中通航孔2孔,每孔净宽10米,总长410米,设计日均排水流量960立方米/秒,最大过闸流量3360立方米/秒。1964年3月,建湖、阜宁、射阳、盐城、大丰5个县又组织5万多名民工,整治疏浚射阳河上游河段,共完成土方24万立方米。

新洋港全长102公里,流域面积2478平方公里,是里下河地区腹部排水入海的主要河道之一。射阳河闸竣工不久,1956年9月,新洋港闸工程动工,至1957年5月竣工。闸址位于射阳县新洋港,闸身共17孔,左侧孔为通航孔,每孔净宽10米,总长200.09米,设计日均排水流量485立方米/秒,最大过闸流量1540立方米/秒。

斗龙港是里下河地区南部唯一自流排水入海专道,全长78.2公里,流域面积4428平方公里。1965年9月,江苏省水利厅出台《斗龙港整治工程设计任务书》,提出将斗龙港泄量从32立方米/秒提高到132立方米/秒。是年冬,江苏省政府动员7万余民工,动工整治兴盐界河至入海口的55.5公里的干河。上游改造自兴化县雌港,利用已有河道进行拓改,下游金墩以东旧河扩浚与裁弯相结合,再扩浚运料河,向东北与大丰闸闸下引河合口入海。1966年6月,斗龙港闸建成,闸址位于大丰县三龙镇,共8孔,全长90.6米,设计日均排水流量200立方米/秒,最大过闸流量1164立方米/秒。

黄沙港全长88.9公里,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整治工程是在1970年代初进行的。民工用3年时间,疏浚了全长88.9公里的河道,并于1972年6月建成黄沙港闸。黄沙港闸位于射阳县黄沙港,共16孔,全长113米,设计日均排水量200立方米/秒,最大过闸流量1418立方米/秒。

疏浚整治后的四港和相应建成的四大挡潮闸,以及同时期前后疏浚的各条支流和兴建的西潮河闸、利民闸、运棉河闸、王港闸、大丰闸等挡潮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排涝御卤体系,改变了里下河地区高潮顶托、海水倒灌的状况,同时疏通了内部涝水的入海通道,增加了淡水灌溉面积。

六、淮水北调,省内最早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淮水北调设想的提出

1956年7月,中共江苏省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出关于根治徐州、淮阴地区洪涝灾害,帮助徐淮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决议,提出淮北地区要走“除涝改制、发展水稻”的路子。为解决“旱改水”灌溉水源的问题,省水利厅于1957年1月编制了《盐河整治计划任务书》,计划利用盐河水资源,采用50%的灌溉保证率,发展灌溉800万亩,其中“旱改水”400万亩。3月,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等前来淮阴实地考察盐河整治工程,提出“淮河流域规划和沂沭泗流域规划应结合考虑,并应通盘研究发挥现有工程及水利资源的潜力,灌溉采用50%保证率偏低,原规划对当前情况如何过渡到长远方面考虑不够”等具体意见。于是,省水利厅在盐河整治方案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跨流域调水暨淮水北调的设想。

1957年4月,省水利厅编制了《淮水北调、分淮入沂工程规划设计任务书(草稿)》,并获得水利部复函同意。经过8个月的研究讨论,12月,省水利厅编制完成《分淮入沂综合利用工程规划》,采用开辟淮沭新河、束水漫滩的方案北调淮水入沂,流量为3000立方米/秒,将淮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三百年一遇;灌溉保证率提高到75%,引淮水灌溉1140万亩,其中水稻700万亩,排涝标准提高到十年一遇。随后,省水利厅又编制了《分淮入沂干河(淮沭新河)工程设计任务书》,确定了淮沭新河的设计走向和施工阶段规划:该河南起洪泽二河闸,北行经洪泽县、淮阴市、泗阳县、沭阳县,在东海县洪门附近入蔷薇河,全长170余公里。该河分为三段,分别为二河段、淮沭河段、沭新河段,三段功能设计不同,并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以前两段为主。

2.二河的修建

二河是淮沭新河的上游段工程,自洪泽湖至杨庄中运河,全长35.69公里。该段工程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兴建大型控制性建筑二河闸,二是疏浚、拓宽老二河。

二河闸是淮沭新河的渠首工程,既是淮河下游分泄洪水入新沂河的控制工程,又是淮水北调的进水闸。1957年下半年,二河闸工程指挥部成立,负责建筑物工程施工,工程处由淮阴地区、洪泽县和省水利工程总队组成。11月11日,闸体工程正式动工,至1958年6月建成。该闸位于洪泽县砚台集,闸身共35孔,每孔净宽10米,总宽402米,设计最大行洪流量为9000立方米/秒,灌溉流量750立方米/秒,总造价1225万元。二河闸是继高良涧闸、三河闸后,洪泽湖的又一控制枢纽。至此,洪泽湖控制口门全部建成。每遇淮河汛期,三个口门可齐开放水,洪水经三河闸、高良涧闸、二河闸,分别通过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和新沂河入江、入海。通过三个口门能够有效控制淮河洪水,使之不再恣意泛滥。

1958年2月,省水利厅和治淮指挥部编制了二河段的施工设计书,计划在二河古河槽的基础上开挖二河,河面宽750—1100米,设计行洪标准3000立方米/秒,灌溉流量900立方米/秒。1958年4月,包括开挖二河闸上游7公里长引河的土方工程正式动工。扬州、南通、盐城、淮阴4个专区共动员20余县的民工11.18万人。至1959年1月底,干河基本完成,实际开挖长度31.5公里。连同控制枢纽,共完成土方3428万立方米、石方11.9万立方米、混凝土4.36万立方米,总投资达4012.5万元。二河的开挖和拓浚,沟通了洪泽湖、废黄河、京杭大运河,为分淮入沂、灌溉淮北创造了先决条件。尽管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了“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但河道全部开成,成为淮沭新河三个河段中唯一按期完成的工段。

3.淮沭河的兴建

淮沭河为淮沭新河的中段,自杨庄淮阴闸起,北行过沭阳至新沂河交汇处,全长66.1公里,设计行洪标准3000立方米/秒,灌溉流量440立方米/秒。该段工程包括兴建淮阴闸、六塘河地下涵洞、沭阳闸等三个大型控制枢纽建筑物,开挖东西偏泓的干河,修建东西防洪大堤等,工程量巨大,主要由淮阴地区负责施工。1958年秋,淮阴地区淮沭新河指挥部正式成立,共组织动员各县16万余民工参与建设。

淮阴闸位于淮安市淮阴区杨庄村,淮沭新河与中运河的交汇处,是“淮水北调、分淮入沂”杨庄枢纽工程之一。闸体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至1959年10月竣工,全闸共30孔,每孔净宽10米,总宽345.4米,设计水位高程上游15.4米,下游8.5米,设计流量3000立方米/秒,投资722万元。该闸既可分泄洪泽湖水,又可为周边694万亩土地提供灌溉,还可调节航运水位,使运河常年满足通航要求。

六塘河地下涵洞位于淮安市淮阴区西宋集镇,淮沭新河与总六塘河交汇处,是为解决淮沭河东西两侧区域排涝问题而建的。1958年9月,工程动工,至1959年5月建成,总投资1270万元。涵洞横穿淮沭河底,共计12孔,每孔净宽和高均为3.4米,每孔长500米,设计流量476立方米/秒。其中,北侧3孔为高孔,排淮泗河170平方公里高地涝水;南侧9孔为低孔,排渠西河及跃进河316.5平方公里洼地渗水。

沭阳闸位于沭阳县沭城镇,淮沭新河与柴米河、大涧河交汇处,为双层交叉式建筑。上层即沭阳闸,设计流量3000立方米/秒,具有拦蓄、分泄双向洪水和灌溉、通航等综合作用。全闸共25孔,每孔净宽10米,闸顶高程15米,总长288.15米。西侧一孔为通航孔,可通1000吨级的船队。下层是为解决淮沭河以西633平方公里的土地排涝问题的柴米河并列式地下涵洞,闸身底板即为涵洞顶板,涵洞共22孔,宽、高各3米,总长357米,设计流量360立方米/秒。1958年8月,沭阳闸动工兴建,1959年10月竣工,共动员民工4万人,总投资1243万元。

淮沭河干河工程于1958年9月全面开工,但由于工程量巨大,又遇经济困难时期,因此仅完成一部分,1960年即停工缓建,直至1974年续办工程完成后才全面竣工,前后相距十多年时间。前期工程动员民工16万人,至1959年6月共完成土方3512万立方米。由于工程进展艰难,东、西偏泓只能各送灌溉水95立方米/秒,所以不能满足“旱改水”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担负分淮入沂的任务。1959年冬,复工后一个冬天便再次停工,此后又于1963年、1966年、1969年先后进行了三次施工。前后五次施工共完成土方4850万立方米、石方23.9万立方米,总投资5230万元,但并未达到设计标准,群众称之为“半拉子河”。针对前期工程存在的问题,1970年冬,江苏省治淮指挥部批准实施分淮入沂续建工程,目标是按计划开好流量440立方米/秒的东西偏泓,高标准地筑好东西防洪大堤。1971年冬,续办工程正式开工,至1973年冬,先后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续建,共动员民工30余万人次,完成土方3143万立方米,投资2679万元。经过多次建设,淮沭河两岸共筑堤131.9公里,工程质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特别是克服砂性土壤极易冲刷的困难,用黏土护坡的防洪大堤,经受住了多次行洪的考验基本无恙。

4.沭新河的兴建

沭新河段南起沭阳县西北与新沂河交汇处,向北经沭阳、东海及海州入蔷薇河,为以灌溉为主、结合连云港市城市用水的输水河道,故而设计标准较低,工程量较小。该段全长75.3公里,主要由徐州专区负责组织施工。沭新河段的施工与淮沭河段一样,面临相同的困难,前后进行了十余年方才完工。

1958年9月,徐州专区组织民工先开挖沭新河尾段马河至蔷薇河段,第一期工程于1959年9月竣工,完成土方565万立方米。1960—1961年,又开挖黄泥河、蔷薇河北侧吴场至马河段,因当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而停建。1970年,水电部批复重新开工,沭新河工程得以继续实施。1970年冬,徐州专区决定由东海县动员民工2万人,开挖沭新河沭阳县境河道工程。1971年6月,工程暂时告一段落。1971年冬至1973年,徐州专区又组织民工分三期开挖新沂河至黄泥河、蔷薇河河道,共完成土方429.5万立方米,基本完成干河的修建。1972年冬,沭新南北船闸、退水闸及沿线配套工程开工。其中,位于沭阳县桑墟镇,沟通沭新河与黄泥河、蔷薇河的沭新北船闸于1972年建成;位于沭阳县扎下镇,沟通连云港市与京杭运河、淮河航运的沭新南船闸于1974年3月建成。两闸均长135米,皆可通航800吨船队。

至此,淮沭新河大致建成,其沟通苏北各水系,兼有泄洪、排涝、灌溉、航运功能,有效缓解了苏北地区水源不足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的发展,但仍留有一些尾工尚未完成。

七、引江济淮、江水北调工程

1.江水北调规划的制定

淮河的治理一直采取“蓄泄兼筹”的方针,20世纪50年代开始,淮河上中游兴建大大小小的水库,加之淮河两岸大面积地推广农田“旱改水”,全域需水量日益增大,淮水逐渐处于可用而不可靠的状态。为此,调取长江水北上灌溉被提上议事日程。

1957年4月,省水利厅在《江苏省水利规划(草案)》中提出了引江济淮工程设想,随后进一步规划了引江灌溉的范围和开辟新通扬运河等主要的引水、送水工程。1959年下半年,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先行编制了《苏北引江灌溉工程规划意见》,明确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该意见总的思路是利用和开辟通扬运河、通榆河、引江河、三阳河、盐邵河、盐靖河和泰东运河7条引江干河,并建相应的抽水机站,达到抽引江水北上的目的。1960年1月,省水利厅据此编制完成《江苏省苏北引江灌溉工程电力抽水站设计任务书》和《江苏省苏北引江灌溉工程规划要点》,提出了以京杭运河为纲、四湖串联、八级提水的总体布局。在引江方式上,提出通过7条引江河自流引江至里下河地区;通过京杭大运河建设8级电力抽水站引江北上,利用宝应湖、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的蓄水功能调节水位,实现长江、淮河、沂沭泗三大水系的跨流域调水。在工程目的上,提出江水北调尤其是抽水引江北上与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配合,成为引江灌溉、江水北调工程纲领性规划文件。

1961年8月,省水利厅根据水利电力部意见对规划进行调整,编制完成了《苏北引江灌溉工程规划报告》,将废黄河以南的淮河下游囊括到灌溉范围内,使规划更加全面。11月23日,水利电力部批复同意引江灌溉工程的设计原则和工程布局。至此,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后的引江灌溉工程规划最终定案。

2.江都水利枢纽的兴建

江都水利枢纽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主要由4座大型抽水机站及十余座涵闸、船闸和其他配套工程组成,由国家投资建设。其既是自流引江的口门和抽水引江的第一级抽水机站,也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为改善苏北地区的水利面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从1961年12月枢纽抽水站第一站开工,至1977年枢纽配套工程基本建成,前后耗时16年。

抽水站是枢纽的主体工程,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机站组成,分别以江都抽水站一站、二站、三站和四站命名。1961年12月,抽水一站动工建设,参加兴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只用一年多的时间便完成建设,装机容量6400千瓦。1964年8月,同样规模的抽水二站建成,只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1969年10月,抽水三站建成,装机容量1.6万千瓦。1977年3月,抽水四站建成,装机容量2.1万千瓦。4座机站一字排开,各相距250米左右,共装有大型泵机组33台套,总装机容量4.98万千瓦,设计抽水能力400立方米/秒,实际抽水能力473立方米/秒。其主要功能是抽引江水北上和抽排里下河地区涝水入江,其中三站还兼有发电功能。江都抽水站是1949年以后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自行安装的大型抽水站,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是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机电设备制造技术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建设成功的。

江都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由江都西闸、江都东闸、芒稻闸等10座涵闸,五里窑船闸、宜陵船闸等3座船闸,新通扬运河、高水河、三阳河等3条河道组成。其中,除却在1958年里下河地区整治时便已开挖的新通扬运河和少数建筑外,绝大部分配套工程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江都水利枢纽4座抽水机站先后投入使用后,结合河道、涵闸等配套工程,综合发挥了灌溉、排涝、泄洪、发电、供应城乡用水等多方面的作用,对于建设里下河和徐淮两大“粮仓”、促进苏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3.新通扬运河等引江河道的开辟

引江河道是整个调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引江河道的布置,最早在1958年11月制定的《江苏省水利规划提纲》中便已经提出。同年,几条引江河道作为全省水利骨干性工程,迅速动工开挖,但由于施工规模巨大,工程断断续续数十年才得以完成。

新通扬运河是里下河地区的输水、排涝南干渠,位于古通扬运河北,西起江都芒稻河,东经泰州至南通海安入通榆运河、串场河,全长90公里。1958年11月,新通扬运河工程全线开工,共动员江都、泰县、海安等地民工10.5万人施工,到1959年春因困难停工,完成土方831万立方米,也成为“半拉子”工程。1960年1月,工程复工,扬州、盐城、南通专区动员14县民工13万人,开挖江都至泰东河口长约40公里的西段,1961年5月竣工,完成土方1100万立方米;同期,白米至海安长约19.5公里的东段也基本完成,但仍有中段30公里未建成。1968年10月至1961年1月,又对泰东河口以东至白米长约30.5公里的中段进行续开,共动用民工2.9万人,完成土方353.7万立方米。至此,新通扬运河基本成河。

通榆运河是里下河地区的输水、排涝东干渠,东临串场河,南起海安新通扬运河,北行至阜宁县入射阳河,全长154公里。1958年底,与新通扬运河同步全线开工,盐城、南通专区共动员10余万民工上工开河,但由于工线过长,1959年春工程便被迫停工,共完成土方1800万立方米。工程一直被搁置30余年,直至1993年才再次开工,至2002年方全线贯通。

泰州引江河是江水北调工程的引江口门,南起长江,北至新通扬运河,全长24公里。引江河于1958年底开工,但也很快停工,直至1995年复工,1999年建成。三阳河、泰东河、盐邵河、盐靖河等直到1970年代以后才纷纷开挖。

1972年冬,江水北调二级电力抽水站淮安站开工建设。淮安一站于1974年3月建成,装机容量5400千瓦;二站于1975年动工,至1979年4月竣工,装机容量1万千瓦。两个抽水站设计抽水流量共174立方米/秒。另外,还可以抽排白马湖周边地区69万亩农田的涝水。随后,各级抽水电站陆续动工。江水北调与淮水北调工程一起,将苏北各大水系、湖泊和已建各大水利工程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流域共济系统,有力地促进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1949年始,江苏人民在历届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筚路蓝缕、勠力同心,开辟了1000多公里的泄洪河道,建起了270多座大中型水闸、4000多公里的江河湖海堤防、20多座大中型水库、90多座大中型抽水站,彻底改变了江苏淮河流域近千年水系紊乱、灾害频仍的历史格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治水奇迹。江苏淮河流域翻天覆地的蜕变,使得世代人民“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好夙愿成为现实。纵横交错的水网湖荡、雄伟壮观的水利建筑,犹如一座座丰碑矗立在江苏大地,造福当代,泽被后世。

(魏浩、杨晓振 撰稿) 1IgiV9kok32yH6b4QfkZQxiF/HJP2Ncb59HEw84mFYy0yUwcSjFBccLiKfXA3hh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