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全面培训体系的发展与趋势

培训已经成为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全面培训体系的重要性,并踏上了构建、实施全面培训体系的道路。但是要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只是构建简单的全面培训体系远远不够,还应当了解并掌握全面体系的发展与趋势,把握未来。

新时代人才培养遵循人才与业务共生发展的原则。基于此,未来企业培训发展将走向体系化、平台化和数字化。

1.3.1 体系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只是开展零散的培训课程,而是开始构建一套符合商业逻辑、促进企业发展的培训体系,从而使整个企业的培训有方向、有目标、有效果。也就是说,企业培训开始走向体系化,这是全面培训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的全面培训体系要想借势而上,走向体系化就要注意以下三点,如图1-4所示。

图1-4 全面培训体系的体系化

(1)培训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虽然人力资源部门是培训管理的核心部门,但是培训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还应当号召企业中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参与。因为培训走向体系化首先要求全员参与,积极落实培训计划。

(2)构建培训师队伍

企业要想打造一个体系化的全面培训体系,必定要有一支优秀的培训师队伍。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构建培训师队伍。

①从外部聘请优秀的培训师

从外部聘请培训师的优点是:可供选择的空间比较大,容易聘请到高质量的培训师;可以带来一些全新的概念;可以从第三方的角度揭露企业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对学员的吸引力较大。

②在内部培养培训师

企业不仅可以从外部聘请培训师,也可以在内部培养培训师。内部培养培训师的优点是:培训师对企业和学员比较了解,能够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适用性;费用较低。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构建培训师队伍的方式,但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培养一支有特色、能提升培训效果的培训师队伍。

(3)制定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

没有考核的培训一定会流于形式,更无法形成培训体系,因此,企业还应当制定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培训考核主要考核三个方面:对学员的考核、对培训师的考核、对培训组织的考核。

对学员进行考核其实就是通过相关测试验收学员的学习成果。培训课程结束后,可由培训师出题,由学员作答,最后的评分要记录在培训档案中。

对培训师进行考核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由学员对培训师打分,对培训师的授课水平、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还要考核培训师是否按照企业规定的培训管理程序操作。

对培训组织进行考核,这里的培训组织一般指人力资源部门,或者为了培训工作成立的培训组织。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管理部门,企业更应当对培训组织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包括,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是否完善、总培训次数是否达标、培训是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学员对培训是否满意、培训档案的准确性如何,等等。

当然,企业的全面培训体系要想走向体系化,不仅要坚持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事情,还要关注全面培训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把关好每一个环节,不断调整、优化培训体系,使得培训体系可以为企业培训做强有力的支撑,让企业把握住更多的时代机遇。

1.3.2 平台化

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企业培训。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企业培训也迎来了新的趋势,走向平台化。所以,未来企业的培训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线下学习,还要开展平台化培训。

企业培训平台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线学习,学员可以在平台上随时随地学习自己想学习、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全面培训体系的平台化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企业外部学习平台

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平台应运而生,能够满足企业培训的多种需求,企业可以安排员工在外部学习平台学习相关知识。虽然是外部平台,但是企业也应当提供一定的支持工作,例如通常学习平台的一些课程需要收费,企业应当承担这部分费用。

(2)企业内部自主学习平台

除外部学习平台外,条件允许的企业最好可以构建企业内部的自主学习平台,制作专业的在线学习网站或应用软件,打造企业大学,让员工可以系统化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大学是新时代的较为先进的一种教学方式,企业的所有成员都可以进入企业大学开展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企业打造完善的人才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但是构建企业大学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不仅仅要开发相关课程,还需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管理、培训成果转化、培训效果评估等工作。所以,企业要构建企业大学,为员工搭建完善的学习平台就要做好与培训相关的所有工作,既要让员工学习到知识,还要确保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践中,产生价值。

培训平台化意味着员工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自由地学习,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员工自主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学习氛围,从而可以提升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提高整体绩效。

1.3.3 数字化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迎来了崭新的数字化时代,企业要想在新时代获得更多的机遇就必须提升认知,转变思维,懂得从企业战略、组织运营、人才管理、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变革、转型。实际上,通过仔细探究,我们会发现现代企业急需这方面的人才,也就是说,企业的变革与转型本质上是人才的变革与转型。数字化时代人才应如何实现变革与转型?企业应树立数字化人才管理思维、提升人才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并打造系统的数字化人才生态系统。可见,在数字化时代,全面培训体系的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

企业的全面培训体系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就要做好以下十项工作,如图1-5所示。

图1-5 全面培训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1)构建数字化、人性化的需求思维

数字化时代,企业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描述企业所需人才的特征,精准锁定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员工之间的合作等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实现精准的匹配。所以,企业在构建全面培训体系时要具备数字化思维,构建数字化的需求思维。

(2)确立数字化的人才供应链思维

数字化时代,企业的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也会数字化,那么为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服务的全面培训体系的人才供应链也要与之相匹配,即要确立数字化的人才供应链思维,使企业战略、业务战略和人才供应链思维全面数字化,实现三者之间的完美契合。

(3)具备数字化能力发展思维

全面培训体系要想实现数字化,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具备数字化的管理意识和经营理念。如何才能具备这种意识?企业应多关注与培训相关的数字化内容,例如,数字化人才发展、数字化工作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沟通能力、数字化知识体系,等等。

人力资源部门则要提供相关资源和帮助,助力人才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能力发展。

(4)确立数字化领导力

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的不再是指挥型的领导者,而是一个愿景型的领导者,这样的领导者懂得在管理中为员工赋能。通过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图中已经没有中层管理者的位置了,员工在组织中负责哪些工作,需要做到什么程度都不再依靠领导来命令、指挥,而是依靠数据驱动的“数字化领导”来安排任务,检验任务的完成度。总结来说,数字化时代的领导者的职能是为员工赋能,而不是命令和控制。

(5)打造数字化的人力资源平台与基于大数据的人才决策体系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将慢慢淡出大家的视野,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将通过一些专业的数字化平台,实现精准的人才匹配,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人才决策体系。

(6)人才价值创造过程与成果全部数字化

数字化时代,人才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以及创造价值的过程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衡量、呈现。当然,有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很难通过数字化衡量,但是大多数工作都是由数据驱动的。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精准地获取人才创造的价值,并掌控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可以将这些价值与绩效挂钩,制定数字化绩效管理策略,提升绩效管理效果。

(7)数字化工作任务与数字化人才团队建设

用户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数字化,这样就会形成数字化的工作任务。通俗地说,用户的需求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服务或产品。同时,工作任务数字化可以形成数字化的人才需求,即企业可以通过工作任务的数字化建立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团队。所以在数字化时代,工作任务管理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8)组织与人的关系的数字化

组织与人的关系的数字化是指用数字化实现人与岗位的动态匹配,用数字化促进人与人的沟通和协同合作,用数字化联结组织聘用关系。

(9)构建数字化的工作场景与数字化的员工激励机制

企业应当构建数字化的工作场景与数字化的员工激励机制,全方位提升员工的数字化体验。例如,通过积分制度激励员工,这样能够让员工看见自己的价值,有利于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

(10)构建模块化、组合化、插件化的赋能型人力资源专业职能

企业要构建模块化、组合化、插件化的赋能型人力资源专业职能,只有这样做才能灵活组织团队展开工作,为员工赋能提供专业化的配套服务。

把握趋势才能把握未来,所以企业领导者不能认为构建了全面培训体系就可以止步了,还应当了解趋势、把握趋势,不断调整、优化全面培训体系,借势而上。 DiiWlQ8HssGPhJS5b+VdLTmaxihJTzoXBNhkYCpxHMgkDUoTneHPiPiDAUOM8ht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