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杰克船长最爱的朗姆酒

朗姆酒

如果你是一名17世纪的商船船长,并肩负着加勒比海航线的任务,那你可是当之无愧的勇者。要知道,17世纪的加勒比海遍布如恶魔一般的海盗,尤其是“黑胡子”。

黑胡子号称加勒比海最臭名昭著的大海盗,他不仅抢劫商船,还攻击军队,活脱脱一个亡命徒。一旦落入黑胡子之手,你的商船不仅要被劫掠一空,你和你的船员还要命归大海。如果黑胡子当天心情好,可能会逼迫你带着船员跳海;如果心情不好,可能会把你折磨致死。

黑胡子之所以被称为黑胡子,是因为他长了一脸浓密的黑胡子,有时还会编成小辫儿,十分凶悍。恐怕黑胡子都没有想到,他本人的形象居然被代代相传,甚至还出现在了300年后的电影中。

这部电影就是风靡全球的《加勒比海盗》。它是迪士尼最成功的系列影片之一,自2003年至2017年共上映五部,将加勒比海盗的形象牢牢刻在了人们心中。其中,黑胡子出现在第四部,是女主角的父亲,在剧中形象凶残,令人不寒而栗。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整天醉醺醺的杰克船长和船员们。影片中的船员和海盗几乎整日都在对饮朗姆酒。这让观众感到好奇:船上的朗姆酒该有多好喝,让这些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如此上瘾。

《加勒比海盗》真实还原了大航海时代的诸多细节,还将海盗、冒险等元素渲染得淋漓尽致,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加勒比风潮,并让朗姆酒名扬天下。有人调侃道,迪士尼是不是收了酒商的高昂赞助费?

那么,杰克船长最爱的朗姆酒究竟是什么滋味?又有何独特之处?

外来的甘蔗

朗姆酒是以甘蔗为原料,通过发酵和蒸馏之后得到的蒸馏酒。

在实际操作中,绝大部分酒厂会用榨汁后的甘蔗渣来酿制,一来成本低,二来渣滓富含粗纤维,有助于发酵。

和龙舌兰酒一样,朗姆酒也是美洲大陆的特产。然而,朗姆酒可不像龙舌兰酒一般拥有确切的发源地和历史传说,倒像个来路不明的人。

朗姆酒源自何处?主流观点集中于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欧洲的塞浦路斯,因为有史料称,那里的人们在13世纪就用甘蔗渣发酵,并利用蒸馏技术制成烈酒;第二种说法是加勒比地区的巴巴多斯,同样有史料可证明该地有用甘蔗制作烈酒的传统。

我更相信第二种说法,因为欧洲的气候并不适宜大规模种植甘蔗,欧洲人主要从蜂蜜中获取糖分。有数据表明,16世纪的欧洲人年均糖摄入量不足500克。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塞浦路斯不太可能用珍贵的甘蔗制酒。

反观加勒比所在的中美洲,正是全球最适合大量种植甘蔗的地区。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陆续对美洲实行殖民统治,并将甘蔗引进种植。此后,欧洲人在加勒比地区开拓了无数甘蔗种植园,将制成的蔗糖通过加勒比海航线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宫廷。

尽管有了蔗糖供应源,但当时的航海技术并不发达,运力有限,蔗糖在欧洲仍属于稀罕物,塞浦路斯不太可能用珍贵的蔗糖来制酒。至于巴巴多斯,本来就是甘蔗主产区,制糖后剩下的大量甘蔗渣,正好可以用来制酒。

在口感上,据说早期的朗姆酒非常浓烈,味道呛口,难以下咽,还会引发宿醉,人送外号“鬼见愁”。于是,这种酒成为囊中羞涩的穷人专属,有钱人根本不屑于喝它。

其实,欧洲并不是甘蔗的原产地,甘蔗是借由丝绸之路从东方传入。作为甘蔗原产地之一的中国,很早就有用甘蔗制酒的记载。早在西汉时,甘蔗汁就被用来酿酒,在当时称其为“金浆酒”。这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至少1500年。对于“金浆酒”之“金”字,有人说是源于黄金,为了凸显酒的珍贵,可实际上,黄金在西汉不算是特别稀有的珍宝,至多算是高价值货币。我倒认为,“金”字反映了酒的颜色。当时的甘蔗酒颜色金黄,说明其属于酿造酒。

到了西晋时,甘蔗酒已经十分流行。众所周知,当时经济发达、物质丰富,当朝的文学家张载曾赋诗“江南都蔗,张掖丰柿”,描述的就是当时江南盛产甘蔗。

因此,朗姆酒属于多点起源,无确切发源地,以致有酒商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语——“有甘蔗的地方,就有朗姆酒”。

叛乱之酒

为什么称这种由甘蔗渣制成的蒸馏酒为“朗姆酒”?

有这样一种传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朗姆酒的英文名是“Rum”,它源自一个古老的词“Rumbullion”,意为“造反叛乱”。

话说欧洲人殖民美洲后,便开启了一波又一波的掠夺和杀戮,加之欧洲人把天花病毒带到了美洲,导致印第安人数量锐减,劳动力严重不足。为了满足大量种植园的劳力需求,一些种植园主从非洲运来大量黑奴作为劳动力。

黑奴体格棒、力气大,干活很高效,只要包吃包住即可。另外,一些黑奴嗜酒,尤其喜爱欧洲人的威士忌和白兰地。可这些欧洲酒在美洲大地上显得格外珍贵,欧洲人舍不得给他们喝,只能给他们喝当地的甘蔗酒。

过了一段时间,某些嗜酒的黑奴开始心生不满,经常在酒后借着酒劲闹事,要求欧洲人提供好酒。经过一番折腾,欧洲人没有答应黑奴的要求,只是加大了对他们的甘蔗酒供应量。

黑奴们喝了更多的甘蔗酒后,闹事更频繁了,以致欧洲人还要专门部署人力进行镇压。索性,欧洲人就用“Rumbullion”来命名这种甘蔗酒,简称“Rum”。

后来,朗姆酒有了规模化的生产线,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和北美地区。有史料记载,第一家朗姆酒蒸馏厂建于1664年的纽约斯塔顿岛。此时,朗姆酒的制酒工艺得到改进,但效果不明显,整体酒质仍很粗糙,只能游走于下层群众市场。

辛酸的浪漫

朗姆酒虽然没有确切的起源地,但有一个很明确的标签——海盗之酒。

到了17世纪,朗姆酒在美洲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并迅速占据了中低端市场,尤其受到海盗群体的钟爱。

大航海是整个17世纪的主旋律。加勒比海成为欧洲人进出美洲的必经之路,数不清的财宝物资由美洲运往欧洲,还有带着淘金任务的欧洲人到美洲寻梦。一时间,加勒比海成为聚宝盆,吸引了大批海盗盘踞于此。

在极富质感的木帆船上,升起霸气的海盗旗,和桀骜不驯的船长一起在惊涛骇浪中搏杀,夜晚坐在船头遥望星空,在美人的陪伴下喝着朗姆酒……按照影片《加勒比海盗》所呈现的画面,海盗们过的是一种史诗般的浪漫生活。

事实上,海盗的日常充满危险和艰苦。当年有句俗话:“为玩乐而出海的人,会把游览地狱当作消遣,但以海为生的人,却在经历真正的地狱。”海盗们终日在海上漂泊,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天气,需要轮流值班放哨,睡眠时间一般不超过六小时。如果深夜遭遇风浪,他们会被叫醒然后赤脚跑上甲板拼命牵拉绳索,就像风雨中飘摇的稻草。由于加勒比海地处热带,海盗们总被灼热的阳光晒得浑身皮肤通红,布满水疱。

至于船舱,条件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简陋。17世纪海盗所乘的是木质大帆船,舱内狭窄、阴暗、潮湿,根本不可能有好环境,于是海盗们只能终日窝在肮脏的环境中,更谈不上吃新鲜食物了。

为了生存,海盗们还要在抢夺中奋力厮杀,时刻与流血、感染相伴,身心遭受着巨大煎熬。这时,廉价朗姆酒成为最好的良药。一方面,酒精浓度高的朗姆酒可以为变质的饮用水消毒,还可以防治感冒等疾病;另一方面,朗姆酒可以给海盗带来刺激作用,从而提高作战能力。另外,海盗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从小就喝朗姆酒,那里面有他们最熟悉的味道。行走海上,朗姆酒可以一解乡愁,消解寂寞。

于是,朗姆酒成为海盗的必备品,与海盗们一同盘踞于加勒比海。每当海盗大声怒吼时,总能散发出强烈的朗姆酒气。渐渐地,海盗为朗姆酒赋予了一种野性、嚣张、反叛的精神气质。

纳尔逊之血

由于美洲大地很适宜甘蔗生长,甘蔗一经种植,便像疯了一般狂长。随着各地甘蔗持续大丰收,制糖业和制酒业在17—18世纪成为美洲的经济支柱。越来越多的欧洲平民开始踏上美洲大地,期望能干一番大事业。当然,大部分人混得并不好,喝不起价格高的威士忌和白兰地,只能用廉价的朗姆酒来过把瘾。

大航海时代,人人为了生存而拼命,欧洲人亦不例外。对于在外征战的欧洲海军而言,其面对的环境之险恶不亚于海盗。于是,为出海官兵配酒成为欧洲海军的一项传统,尤其是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的英国。

当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海军管理制度上遥遥领先。早在17世纪,英国海军就制定了严格的后勤保障制度,并细化到伙食供应标准。为了能打胜仗,当年的英国海军可以获得牛肉、谷物面包、黄油饼干、奶酪等富含热量的食物。只不过,当时世界上没有食物保鲜技术,上船的肉类都被腌制成易于保存的“僵尸肉”,面包和饼干则制作得黝黑干硬。

看来,英国海军的日子比海盗强不了太多,充其量武器更精良一些、蛋白质更丰富一些,但若真遇到敢于肉搏的敌军和海盗,依然是打不过的。于是,酒成了英国海军的重要配备物资。最初,英国海军的配给是王室钦点的白兰地。可能考虑到成本问题,到了17世纪,白兰地改成了朗姆酒。

此后,朗姆酒陪伴英国海军长达数百年之久。

相比海盗的粗鄙饮酒方式,英国人更讲究一些。按照英国海军的传统,每日饮酒都要配以固定的祝酒词,这为朗姆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仪式感。

或许是对一些人酗酒闹事早有耳闻,英国海军的配给朗姆酒中都添加了柠檬汁,一来可以降低酒精度数,防止酗酒;二来可以为官兵补充维生素。

征战是大航海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历史上,英国曾多次与其他强国交战,1805年的英法海战就是之一。在那场惨烈无比的海战中,纳尔逊率领英国海军大胜法国,连不可一世的拿破仑都被迫改变战略。于是,纳尔逊被视为英国战神,只不过他本人在战斗时中弹身亡,无法活着享受这个殊荣。为将纳尔逊的遗体运回国,官兵们决定将其浸泡在朗姆酒酒桶中。

当护送纳尔逊遗体的船队回到英国后,人们迫不及待地打开酒桶。桶内的景象让众人大吃一惊。纳尔逊的遗体还在,桶里的朗姆酒却涓滴未剩。原来,在运送纳尔逊遗体回国途中,官兵们按捺不住酒瘾,在酒桶上打洞取酒喝。为了给自己偷酒冠以崇高的理由,他们声称这是浸染过战神遗志的圣酒,饮下此酒,可表达对战神的崇敬和缅怀。朗姆酒由此得了个“纳尔逊之血”的称号。

在英国海军的队伍里走了一遭后,朗姆酒又被冠上了一种英雄气质,简直成了真男人的标配。不过,英国人对待这种烈酒可不像海盗一样对瓶儿吹,而是用勾兑的方式去饮用它。

将朗姆酒用水稀释后,再加上糖和肉桂,这种别有一番风味的喝法正是由英国海军发明的。我猜测,后来一系列以朗姆酒为基酒的鸡尾酒,包括风靡世界的“莫吉托”,都应该源于此。说到底,欧洲人还是不适应朗姆酒粗暴浓烈的本味。

到了1970年,英国决定停止为官兵配给朗姆酒。这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下议院还曾就朗姆酒的配给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史称“朗姆酒大辩论”。最终,朗姆酒的配给还是被终止了,这让许多官兵心痛不已,大家将终止的那一天称为“黑色酒杯日”。

这一段历史太刻骨铭心,由此还催生了一个朗姆酒品牌。它的外包装极具英伦皇室特色,其间的蓝色海军元素还彰显了一种霸气。它号称百分百还原了当年英国海军所喝的朗姆酒味道,只不过,“纳尔逊之血”的味道是注定无法还原了。

西餐界的“料酒”

1862年,朗姆酒正式登上了古巴的舞台。这一年,百加得这一烈酒品牌在古巴诞生。此后的150多年间,该品牌一直霸占朗姆酒市场的头把交椅,至今仍是全球知名的烈酒品牌。

百加得最著名的是商标上的果蝠标志,据说该图案的设计者是品牌创始人唐·法昆多·百加得·马索的妻子,灵感源自时常飞舞在酒厂里的果蝠。

百加得能够流行,主要是因为它对朗姆酒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改造,在原蒸馏的基础上增加了窖藏和勾调流程。实际上,这是将朗姆酒欧化的途径。经过橡木桶窖藏,朗姆酒获得了木香,再经勾调,丰富了口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洲的地缘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开始崛起,与昔日的欧洲列强们平起平坐。当时,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尚属西班牙殖民地。为了争夺这些富庶地区的利益,美国向西班牙发动了战争。

美国士兵登陆古巴后,对这里的朗姆酒产生了兴趣。他们将随身携带的可口可乐倒入朗姆酒中,再投入一片柠檬,得到了一种混合口感。看来,大大咧咧的美国人也不适应朗姆酒的浓烈味道。

到了20世纪50年代,多点起源的朗姆酒在美洲多点开花,各地品牌争斗不断,始终没有形成合力,未能诞生享誉世界的高端品牌。至今,朗姆酒在全球的零售价普遍不高。虽然某品牌曾联合英国珠宝商推出超级奢华的珠宝限量版朗姆酒,但只落了个有价无市的尴尬结果。如今,朗姆酒被广泛应用在西餐烹饪和西点烘焙中,简直是西餐中的“料酒”。

在欧洲人和美国人的影响下,朗姆酒的形象变得“精致”而“谨慎”。为了迎合不同人的口味需求,朗姆酒生产商高价开发出两种品类:以产自古巴和波多黎各的浅色无甜味朗姆酒为代表,适合调制鸡尾酒;以产自牙买加的金色辛辣朗姆酒为代表,符合重口味酒民的喜好。

无论如何,朗姆酒酒商们都应该感谢两位美国人。第一位是作家海明威。他十分热爱加勒比地区的人文、自然,以及朗姆酒;他生命中三分之二的时光在此停留,称这里的一切给了他灵感,从而帮他著成《老人与海》。因为海明威的影响,我国不少文艺青年认识了朗姆酒。

第二位美国人正是《加勒比海盗》的导演戈尔·维宾斯基。没有想到,他能将《加勒比海盗》拍成喜剧色彩浓郁的影片,具有独特的风格,从而走红全世界。如果他把海盗故事拍成了一部纯粹的动作片或爱情片,或许其影片就没这么高的流传度,朗姆酒恐怕不会在短短几年间就名扬全球。 dNxgxrRwSETv6Q32U3rirsIktTlThJAHvHxu4UrvaAciAZaDBdiuAVIxhQ6elE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