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理4
婴儿天生聪慧
——写在婴儿基因里的直觉与本能

本章与下一章里,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视角审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人性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你是天生如此,还是被后天的教养塑造成了今天的样子?这个问题的简单答案是:“你”是被你的基因和你经历的环境共同塑造的,先天与后天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人性。本章我们先探讨人性中“先天”的那部分,下一章里再论及“后天”的教养。

要考察基因之于人性的意义,人类婴儿的行为或许是我们的最佳观察样本。可为什么是婴儿?

如何从“后天”中分离出“先天”

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人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塑造出来的。要证明后天的环境能塑造一个人并不难,只要把人置于一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之下,观察环境如何改变他即可。比如,每次孩子一不听话就被罚站,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变得听话了,那我们就可以说“罚站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听话”——可见孩子的行为被环境因素塑造,逻辑简单明了。

可是想要证明先天的基因也能塑造一个人,那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因为“先天”和“后天”通常混杂在一起。你和你父亲一样都很幽默,是因为你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幽默的基因呢,还是因为你天天跟父亲生活在一起,他言传身教,你耳濡目染,从他那儿学到了幽默感呢?只要你是在父亲的抚养和教育下长大的,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教养就叠加在了一起,我们就没法说清楚先天的遗传因素到底在其中起了多大作用。

那应该怎样把后天的环境和教养等因素剥离?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观察婴儿的表现。如果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就已经表现出一些不用任何教养就天生自带的本领和行为模式,就可以说明有些心理和行为模式不是后天习得而是先天自带的,由基因控制和决定。

婴儿天生聪慧

基因赋予婴儿一些无须教养就天生自带的直觉和本能,婴儿靠着这些直觉和本能来跟世界发生最初的互动。

因此,婴儿的行为就成了考察“基因如何塑造心智”这个问题的绝佳观察样本。那么,婴儿的行为有什么特点呢——婴儿可以说是 “天生聪慧” 。哪怕是刚出生的小婴儿,大脑中也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内置”了很多直觉与本能(就像手机出厂自带的预装应用程序),婴儿是靠着这些直觉和本能来跟这个世界发生最初的互动的。婴儿的“天生聪慧”正是“先天的人性”最直观的呈现。

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1:婴儿是小小物理学家

先来看婴儿的“物理直觉”。

婴儿其实都是小小物理学家,天生具备一些关于这个物理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朴素观点。比如说,4个月大的婴儿就知道一个物体不能像幽灵一样 穿过 另一个物体。婴儿如果看到积木前面的一块板子向后跌落,却没有搭在积木上,而是穿过了积木占据那块空间,他们就会感到很惊讶,一直盯着积木和板子看

婴儿还有这样一种直觉:他们认为物体必须沿着 连续的轨迹 移动,不会在某处消失,又凭空在另一处现身。在婴儿面前摆上两块幕布,中间有一道缝隙,当婴儿看到一个小球进入左侧幕布的后方,一会儿之后又从右侧幕布的右侧重新出现,可它却没有穿过两块幕布之间的缝隙,这时婴儿就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两个小球

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斯波尔克(Elizabeth Spelke)和菲利普·凯尔曼(Philip Kelman)想了解,婴儿是基于哪些规则把他们看到的东西当作一个完整的物体而不是几个不同的物体,为此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在婴儿眼前放一张不透光的幕布,然后从幕布的顶端和下端分别伸出两根棍子的一小截。结果,只要从幕布上端伸出的棍子和从下端伸出的棍子 同步运动 (比如上面一截往左,下面的也往左,而且速度一致),婴儿就觉得上下两根棍子其实是连在一起的,是同一根棍子的上下两部分。如果幕布揭开之后,他们发现那居然是两根棍子,婴儿就会感到很惊讶,一直盯着棍子看。

由此可见,几个月大的婴儿虽然看起来懵懵懂懂,但其实相当“聪慧”,他们头脑中有不少天生自带的关于物理世界的概念和观念。

不过,我们也不能太高看这种天生自带的物理直觉,毕竟它们只是直觉,而不是真正的物理学知识。婴儿之所以具备这些直觉,很可能是因为它们会帮助婴儿更有效地与这个 真实的 物理世界互动,提高婴儿的生存概率。于是,在祖先的进化历程中,这种直觉被编码到了基因里,并在生命的最早期就开始起作用,成了婴儿“出厂自带”的“预装应用程序”。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真实世界并不是理想的、抽象的物理世界。比如,真实世界里到处都有摩擦力,而婴儿的确也直觉地相信一个运动的物体有停下来的趋势。有了这种直觉,婴儿就更有可能在一个充满摩擦力的世界生存。但是,我们只要学过初中物理就知道,“运动物体有停下来的趋势”这种直觉其实是错的,它违背牛顿惯性定律。

案例2:婴儿是小小生物学家

除了“物理成绩”不错,小婴儿们的“生物学成绩”也不赖。我们来看看婴儿的“生物学直觉”。

出生没多久的小婴儿就能把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种。比如说,6~7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知道没有生命的 物体 要靠彼此碰撞才能动起来,而人则靠自己的意志决定是否运动

3个月大的婴儿如果看到一张脸突然静止不动,就会变得烦躁不安。他们会一直盯着那张脸看。但如果他们看到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突然停止移动,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异样,没多久就会把目光转移开

其实,婴儿是特别善于识别人脸的。在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范茨(Robert L.Fantz)主持的一项实验 里,研究者给婴儿看三个椭圆图形:一个是人脸的简笔画;一个是人脸的变形,有点像京剧里的脸谱;最后一个是一部分黑色、剩下部分白色的简单几何图案。结果,婴儿最喜欢注视的是人脸简笔画,其次是人脸的变形,而对黑白几何图案几乎不感兴趣。人的面孔是被婴儿另眼相看的。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很可能是由于人类婴儿特别依赖成人的照顾,因此识别人脸对婴儿来说有很重大的生存意义。于是,识别人脸这种能力也在进化的历程中被写进了基因里,成了婴儿天生就具备的一种本能。

关于婴儿识别人脸的本领,有一个实验 的结果相当匪夷所思:英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将光点照射到怀孕母亲的肚皮上,让胎儿可以透过子宫壁观察这些光点。结果他们发现,胎儿更喜欢盯着看三个点形成的倒三角形——类似一张脸的光影(∵),而不喜欢看正三角形的光影(∴)。也就是说,尚未出生的胎儿竟然就已经具备识别人脸这种本领了。

案例3:婴儿是小小伦理学家

上面这些例子让我们看到,小婴儿们人小鬼大,一个个都是“理科学霸”。其实,他们在“人文学科”方面的表现也不差。比如在道德伦理方面,婴儿天生就具备一些非常朴素的“是非观念”,他们也是懂得做道德判断的。

在心理学家基莉·哈姆林(Kiley Hamlin)等人主持的一项实验 里,研究者给6个月大的婴儿看一场木偶戏。木偶戏里,主人公正在爬一座小山,木偶A一直在帮助他爬上去,木偶B则一直在搞破坏,不停地把主人公踢下山。接下来,场景一换,小木偶们来到了一个玩耍的场景。这时,之前那个爬山的主人公瞅了瞅帮助过他的木偶A,又瞅了瞅踢他下山的木偶B,然后选择跟木偶B愉快地玩耍在了一起。

小宝宝们看到这一幕就显得特别惊讶,他们瞪大了眼睛,盯着这一幕看了很久。这说明,即便是年龄仅有半岁的婴儿,也已经有朴素的道德观念了,他们知道木偶戏里面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所以当看到主人公和坏人亲近时,他们觉得无法理解。

难题:如何看懂婴儿的心思

通过上面这些案例,我们现在知道婴儿头脑中内置了很多“预装程序”,天生懂得一些简单的知识和道理。婴儿的“天生聪慧”清晰地显露出遗传因素对心智的塑造作用。

结论相当清晰明了,但得出结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婴儿不会说话,不会告诉研究者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也不会配合实验人员做各种复杂的行为反应。当考察对象是婴儿时,真正的难题就变成了:我们该怎么样看懂婴儿的心思?

心理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被卡了一段时间,好在后来他们想到了一种很巧妙的方法:那就是 观察婴儿的视线转移

如果一个现象符合婴儿内心的预期(或者对他而言没有意义),那么他很快就会把视线转到别处,表示“我看烦了”“这没意思”;但如果一个现象不符合婴儿内心的预期(或者对他而言有重要意义,比如人脸),那么他就会盯着这个怪现象一直看。这时,他才会表现得像是个小小科学家一样,要盯着它多看一会儿,仿佛要钻研钻研,把这个怪现象弄清楚。

所以,用“ 婴儿在不同事物上注视时间的长短 ”这样一个可以定量测量的变量,心理学家就可以试探出婴儿内心对事物有什么样的预期,即他们具有哪些直觉和本能。

如果你读得足够仔细的话,肯定已经意识到上面举的那些例子——从婴儿的物理直觉到婴儿的生物学直觉,再到婴儿的伦理直觉——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观察婴儿的注意力能保持多久”这种巧妙的方法得到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心理学家对“先天”和“后天”这两大因素的认识才达到了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关于婴儿“天生聪慧”的这些发现意义非凡。

启发与应用:知识的边界,就是研究方法的边界

到这里,关于婴儿“天生聪慧”这个原理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已有所了解。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实际作用呢?说实话,我觉得“婴儿用天生自带的直觉和本能理解世界”这个知识点本身,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真的没什么实际用处,甚至对于正在抚养婴儿的爸爸妈妈们来说,帮助也不大。

但是,关于发现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也就是上一段最后涉及的方法论内容里却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启发。这个启发就是: 知识的边界,其实就是研究方法的边界。 因为我们看到,关于“人性到底是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养成”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的认知是随着研究手段的精进而精进的。研究方法的突破带来了知识的突破。

从这个启发里,我们又可以提炼出一种不太常见却很重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我就暂且把它叫作“吃瓜心法”好了,因为用围观别人吵架这种“吃瓜行为”来举例子最是方便——你看到铁蛋和翠花正在吵架,铁蛋慷慨激昂,自己为什么是对的,理由A, B,C, D一条条列出来,气势逼人;翠花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什么像样的理由来。

这时,你是不是很容易就站到铁蛋那边?

先别急。别忘了,知识的边界,就是研究方法的边界。你其实还有这样一个思考角度:铁蛋与翠花各自的道理,哪一边证明起来更容易呢?

如果是铁蛋的道理证明起来更容易,而翠花那边即使有理也很难证明,那么对他俩之间的是非曲直,你可能就会有新的判断了。

不光要看道理,还要看道理的证明难度——这就是我的“吃瓜心法”。

扩展阅读

艾莉森·高普尼克,《宝宝也是哲学家:学习与思考的惊奇发现》,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推荐理由: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高普尼克介绍幼儿心智的一本书。 ZAyuxaVuAIXHwwlp26MduJo2BOmNFfNTpnIIEUaldaeHCzpblnk9TT2lvEHHej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