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充分认识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推行区域卫生规划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卫生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大实践问题。分析和研究这个问题,必须把卫生事业发展置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考虑。

(一)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卫生事业本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卫生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国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教学、科研等近20万个机构遍布城乡,形成网络;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拥有530多万人的、具有一定素质的卫生专业队伍以及120多万乡村医生、卫生员和40多万农村接生员,奠定了卫生服务的基础。我国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卫生成就,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基本卫生需求。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等,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方面还存在着有限的卫生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从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来看,存在盲目、失控和重复配置现象,以致不少地方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失衡,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主要表现为:

在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上,主要集中于城市,而农村配置不足。从总体上看,全国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而城市卫生资源的80%又集中在大医院。如全国平均每千人口占有病床2.40张,许多大城市达到7张以上,有的高达10张以上;全国平均每千人口医师1.21人,许多大城市都在3人以上,有的高达6人;而农村平均每千人口占有病床只有1.6张,每千人口拥有医师只有0.46人。部分大中城市C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的拥有量超过了需要,而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还缺乏必要的检查治疗设备。据测算,城乡人均卫生费用差异为3~5倍。

在区域卫生资源配置上,多部门、多主体办医,条块分割,缺乏宏观规划管理。社会各方面都只根据各自的需要举办医疗机构,增加病床,扩充人员,购置设备,造成一些地区机构、服务重叠严重,在同一区域内集中了从属不同部门的、不同层次的、职能交叉的多个卫生机构,有的医疗机构相距仅几十米或上百米。即使在卫生部门内部,也存在资源分属不同级次政府的问题,造成各自为政、分别决策、自成体系的状况。

在卫生事业内部配置上,存在着重医疗、轻防保的问题。防与治的投入比例严重失调,在城市大医院规模扩张的同时,一些符合公众利益和成本效益的预防保健工作却因筹资困难而发展缓慢,有些工作甚至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迫使预防保健机构也要重视有偿服务,服务方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但是另一方面,从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来看,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服务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某些方面还有浪费现象。如平均住院日过长,全国医院平均住院日13.8天,而国际上先进国家为5~7天;病床利用率不高,且呈持续下降趋势,1985年县及县以上医院的病床利用率为82.7%,1994年下降为69%,1995年进一步下降为66.9%,1997年仅为61.7%;1996年全国工业及其它部门所属卫生机构有10.2万个,占卫生机构总数的54%;床位75万张,占24%;卫生技术人员133.8万人,占24.7%。但是其服务人群仅为全国人口的10%多一点,病床使用率比卫生部门低10.9个百分点;城市三级医院承担了大量本可以在一级或二级医院以较低成本医治的普通病和常见病的工作;一些医疗单位盲目攀比,重复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存在过度利用、乱检查等现象,造成卫生资源浪费;我国平均每名医生每天承担的门诊人次、住院病人次也相对较低。在强调卫生投入不足的同时,却忽视了卫生资源利用效益的提高。如果不改变其它任何指标,只将病床使用率提高10~20个百分点,就相当投资增加了十几万张床位,可见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另外,目前一些与现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的人事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价格政策、等级评审政策的负面作用,客观上也加剧了这些现存的矛盾。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行管理体制制约和宏观管理不力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管理体制,决定了医疗卫生机构不是按区域、人群,而是按部门、地方的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实行多部门管理。这种体制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同部门、地方的医疗卫生机构遵循“大而全、小而全”的卫生服务模式,面向各自特定的人群服务,作为社会福利单位,不进行效益考核,因而掩盖了相互交叉的关系和低效益问题。同时,我国长期面临的是卫生资源短缺的困境,因此强调规模发展一直是作为首要的任务。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与改革,我国卫生事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卫生问题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不断产生新的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原有封闭的机构开始面向社会,特别是还要争取经济利益的时候,使得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卫生资源布局多级覆盖、重复建设的矛盾便突出出来,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明显。

现行体制下实行的医疗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更导致和加剧了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我国医疗机构的补偿有三个途径:国家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收入加成。现行的财政补助方式多是按医院的人员和床位数补助,使资金必然流向人员多、床位多的地方,客观上刺激了医疗机构的扩张和膨胀,导致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现行的价格政策不能反映卫生服务的经济规律,大多数医疗技术服务项目的收费较低,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的价格补偿,国家确定了用新仪器、新设备按成本制订收费标准,在医疗机构补偿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这一政策便被不恰当地运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医院竞相购置大型、新型设备,一些城市医院医疗设备的拥有量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整体水平,部分诊断、检查、化验项目出现了过度利用和诱导需求,而统计资料显示,全国CT、核磁共振设备的阳性检出率比国际上一般水平低很多,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价格水平较低,药品收入补偿成为医院最稳定的经济补偿来源。在现行医、药不分的体制下,药品收入占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的比例居高不下。医疗机构过多地依赖药品收入,对其经营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开大处方、盲目使用贵重药品等,一方面推动医药费用迅速增长,给国家、单位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医疗机构似乎找到了创收保生存的路子,缺乏外在压力和自我约束,不利于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从1980年到1994年医院医疗收入增长17.7倍,平均年递增22.8%,增长水平高于同期社会物价、财政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水平。目前的补偿机制,客观上造成卫生资源急剧流向城市大医院,而农村卫生院和城市基层医院筹资困难,发展缓慢,设备技术落后,人才流失。大量农村病人流向城市医院,城市病人集中在大医院,城市大医院过度利用和农村卫生院利用不足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制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卫生事业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更好地发挥卫生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迫切需要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彻底改变以往重规模、轻效益的发展模式,走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道路。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两种经济体制和两种医疗模式转换过程中,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国家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资金、劳动力、生产资料的市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等,都对卫生事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使卫生机构也要改变单纯追求数量、盲目扩大规模的发展模式,走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道路。从另一方面分析,卫生事业的性质和其他发展特征决定了它不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不能单纯按市场规律调节供求关系,而必须要有政府强有力的宏观指导和干预。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区域卫生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手段。当前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已经成为卫生发展的国际潮流。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加、结构老龄化和城市化,健康和疾病模式将发生较大变化,要求卫生服务模式与之相适应。面对这些变化,一定时期内卫生投入却难以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卫生工作发展的不平衡,需要运用区域卫生规划,通过优化配置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需要

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区域卫生规划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一方面,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使解决卫生资源配置问题愈益紧迫。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行医疗保障社会化、属地化,引进竞争机制,必然对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分级分工、服务网络和服务方式等产生影响,对打破条块分割的格局,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提出要求,促使区域卫生规划提上议事日程。另一方面,区域卫生规划作为卫生领域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政策措施,又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它对于理顺卫生机构补偿政策、完善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解决卫生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区域卫生规划,使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VQWgOBRoapkzlulAbZTjMOBemrYsq34Fwf+AXH0sfmzut3iUklv3rHfBPxycYl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