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红线是新建建筑物测量定位的依据。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遇到由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红线点间不通视的情况,造成不能通过红线点直接引测。
我们在上海某工地19#住宅楼定位中遇到了类似情况,根据总图设计要求,19#住宅楼的定位必须平行于某路
BC
两红线点,且距离为174.46m。在现场测量中,规划部门提供的
BC
两点,分别位于未搬迁的老式居民房建筑群中,两点不通视,而且19#住宅楼距该路红线的174.46m之间,也都是居民建筑群,引测非常困难。按照要求,19#住宅楼必须精确地保证设计要求,因为19#住宅楼建起后,其他的10多栋楼房待老居民房拆除后也需依次以19#住宅楼为准进行定位。我们在施测中明确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将
BC
两点的方位角引测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与
BC
直线的平行和间隔距离的准确。施测方案定在该路红线南侧约35m远的一条宽1.5m的人行胡同中,布设假定基线(图1)。以假定基线
为起始零方位,布设成一条附合导线,用DH
2
红外测距仪配J
2
-1型经纬仪置于0点上,依次测得各边的边长和水平角。实测的边长、水平角见表1、表2。
通过实测,各点的假定坐标计算见图2。
通过坐标反算法计算出 BC 两点的距离为:
图1 布设的假定基线
实测距离(m) 表1
实测角度 表2
图2 假定坐标计算
假定方位角为:
根据红线资料提供 BC 两点的真坐标值为:
按坐标反算法算出 BC 两点的真距离为:
真方位为:
我们根据实测的假定坐标值计算出的 BC 距离 L BC 假定为135.000 6m。根据真坐标值计算出的 BC 距离 L BC 真为135.000 2m。两个数据相近,证明实测精度可靠。根据算出的 BC 假方位角,水平夹角 β C也可以计算出来了。计算数据如图3所示。
图3 ∠ C 的计算
至此,
BC
的方位角通过
β
C可以引测出来了。根据设计要求,19#住宅楼的Ⓗ轴和⑯轴的交点应平齐红线
C
点,Ⓗ轴应平行
BC
红线,且距离为174.46m,所以我们在实际定位放样时,又以红线
CB
为起算方位,以
C
点为第二次假定起算0坐标,即
,假定
α
CB
=90°00′00″,引测到19#住宅楼(图4)。
图4 19#住宅楼引测示意
我们用上述方法引测定位后,和其他标志复核,尺寸完全符合。
(李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