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在公路未通车以前,陆路运输主要靠人力肩挑。其时的肩挑运输:输出本区的都是土特产品,输入的是人民生活必需的食盐,食糖、布匹、日用杂品等物资。随着物资交流趋于定向,转运行栈也因之出现,它们与各地同行串通一气,有的凭借封建势力,控制商贾的货物买卖和托运,以及对运输工人的配货挑运,如闽西南物资交流上的转运行栈就是如此,为首的行栈设漳州称“馆”。其时主要的有“文和馆”、“兴隆馆”、“半溪馆”等,它们在闽西各地设分栈或联络栈,经营闽南与闽西之间水陆的货物中转运输,兼代办闽西土特产的销售。由于地方不宁,沿途的流氓地痞经常出没抢劫,于是各地的恶霸即趁机以保护商旅为名,设卡强索过往客货的“买路钱”,如漳州至龙岩有二大卡:其一在南靖县境内,为该县金山乡恶霸吴其祥以“西路民团”名义所设,各转运行栈必须每月筹付其“保护费”600银元;其二在龙岩县境内,为该县适中乡恶霸谢仰麒以“保安第五支队”名义,在交通要道龙岩林田岭的前林村建立“税站”,明目张胆地公开向过往客商强索“保护税”。
上述时期全区详细的肩运情况虽无大量的史料可供查考,但从永定县古竹乡高头村抗日战争前后的调查,可以略见一斑:高头村位于汀江下游转陆路至闽南的通道,公路未通车以前,每天通过这里肩运往返闽南的货物达四、五百担(每担50公斤);抗战时因漳龙、龙峰公路被破坏,这里每天的肩运通过量竟增至二、三千担。连轿舆行业也随之兴起,一个小小的高头村,竟然拥有轿子70余顶、从业人员达200余人。但抗战胜利后,交通中心转移,这里的肩运急遽衰落;现时公路畅通,肩运行业几将绝迹,唯有农事活动和圩期赶集,才有少量的肩挑者。
然而,当前全区尚有近 26%未修公路的高山地带村庄,人民仍未能摆脱肩运的落后状态。
此车木制独轮,车架中间起脊,两边可装货物一、二百公斤;单人驾驭,可行驶于田埂小道,遇到崎岖山路,则需三、五人结伙,互相帮助。据考证,这种运输工具,早在 2000余年前,就已盛行于黄河流域,闽西是山区,清末民初才出现。抗战时期,由于公路被破坏,省驿运管理处为了调运军用物资和粮食,曾由龙汀驿运总段发展独轮车队,参加陆路与水路的衔接运输。抗战胜利后,驿运取销,独轮车归私有,1949年底,全区共有140余辆。建国初,通车公路不多,独轮车复又有所增加,至1958年的对私营企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全区共有 538辆。此后随公路运输的发展,这种古老式的运输工具,终为人力板车所取代。
自20世纪30年代兴建公路后,本区才有以畜力拖引,人力驾驭的畜力运输车。先是木轮,后为胶轮,载货一般可达1~2吨。连城至朋口段公路上,曾以马拖运外,其余各地都用牛拖运;由于牛的行动缓慢,上坡时须以人力助推,下坡必须控速,所以只能在较平坦的公路上短途运输。建国初各地兴修公路,曾以牛车运送砂、石等筑路用料;龙岩县此时也组建“牛车合作社”,牛车的数量由 13辆发展到 18辆,1958年并入搬运公司。70年代起随着汽车、拖拉机等各种机动车辆的发展,牛车逐渐被淘汰,现时仅龙岩市龙门镇尚存个体户的牛车3辆,从事笨重货物的短途运输。
分人力车和手板车两类:
人力车载货的又称铁架车、配双胶轮,抗战时期引进,为商栈运送货物进出仓用,车身笨重,尚须二人以上推与拉,功效不高。人力车载人的称“黄包车”或“东洋车”,仅供特权阶层专用;长汀的基督教堂和龙岩的中国银行等单位曾使用过这种车。建国后,这些车型均被淘汰。
手板车是建国以后发展起来的,以竹、木结构的车架配上双胶轮。可载货300~500公斤,推、拉均可,行驶方便灵活,适用于工地、货场运载,是较理想的民间运输工具,因而全区普遍发展。1956年,龙岩、漳平、连城三县先组织“手推车运输合作社”,其他企事业单位也纷纷购置、其时全区已有792辆。1959年专署交通运输局拨专款 10 万元,供各县开展运输工具革新,于是手推车大发展,当年即增长到1585辆。此后各地厂矿工地竞相购置,数量逐年上升。近年虽然各种机动车辆迅速增加,但手推车以行驶轻便灵活,仍受欢迎,截到 1987年,全区拥有56031辆(其中龙岩有9407辆,永定有10790辆,上杭有 3322辆,武平有8040辆,长汀有5460辆,连城有11728辆,漳平有7284辆。)
本区民间的自行车,出现于公路通车之后,其时数量不多。抗战时期,因多处公路被破坏,加上汽车运力不足,于是龙岩先有了自行车载客的行业,继而也兼载少量货物。由于自行车运用方便,稍平坦的道路即可行驶。故各地先后也发展这一运输行业。
建国初,龙岩县正式组织营业性的单车职业工会,拥有会员车 200 余辆,1958 年合并于民间运输载运合作社。永定、连城等县也相继组织单车载运服务社,均仍保持至今。
现时自行车已成为普遍的交通工具,据1987 年统计,全区平均每百户拥有自行车79 .18 辆,总数为38 .78 万辆,其中龙岩市占比例最大,在非机动车辆管理部门所登记的车籍中,已突破15万辆。
本区的人力三轮车,是以自行车改装的偏三轮型。1957年,龙岩县搬运公司首先改装 12辆,作为城区短途运送客货用;漳平县搬运公司也于1962年改装使用,此后各县搬运公司(站)也先后推广,但这时的三轮车,仅是作为替补搬运作业的运输工具。由于这种车辆可以载重 200~300公斤,使用方便,各地企事业单位也仿效改装使用,从此迅速发展起来。
1982年随运输市场的开放,个体运输户纷纷配置三轮车,在城乡之间揽客载货,而商店、流动摊贩也配置使用、于是此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妨碍交通,增加了城镇交通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由于车管部门控制这种车辆盲目发展,一些车主竟不申请更换自行车号牌,致难以计全区总数。据龙岩市1987年调查,该市现有此种车辆 3000辆以上,而实际换领号牌和领取营业执照的仅 600 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