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新型建筑材料中,新型墙体材料与建材工业、建筑业的现代化,与国民经济中必须高度重视的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的关系极大,也直接关系到人民居住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建筑现代化的实现。住宅中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将以轻质板材(含复合板)与各种砌块为主,工业建筑中将大量使用钢板加保温材料的复合墙体。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提出:2000年当年新型墙体材料应占墙体材料总量的20 %,其中大中城市应达到40 %;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总量应上升到40 %。这是新型建材发展的重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将使我国建筑能耗降低约三分之一,造房毁田挖地减少约三分之一,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住宅使用面积增大约10 %。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大力推广大开间节能框轻、砌体和内浇外砌(挂)等建筑体系。各地区、各城市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研究确定适合当地的建筑结构体系,以此来确定墙体材料的发展,实现墙体材料的改革,达到节能的目的和满足小康住宅的需要。住宅建设中,采用大开间节能框轻、砌体和内浇外砌(挂)建筑体系,既可满足小康住宅和节能需要,又可使更多的轻质墙体材料进入住宅建筑,外墙可以使用各种复合墙体,内墙可以使用国际上通用的石膏板,所以应该积极地逐步推广这几种大开间建筑体系。
2.“按使用面积计算房屋造价经济指标”。住宅作为商品,其使用价值在于使用面积。采用按使用面积计算造价,既符合住户的利益,又可促使房地产开发商片面考虑减低造价而不考虑住户利益的问题得到纠正。
3.积极出台限制使用小块粘土砖的政策。大中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中等城市应逐步出台限制使用小块粘土砖的规定。上海市制定了禁止在建筑物的± 0以上使用小块实心粘土砖的规定后,效果很好。
4.制定并严格执行建筑物墙体、屋面保温隔热法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提高居住水平,冬季取暖,夏季降温已是势不可挡。近年来,我国能源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此。一方面是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现有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很差,这是造成能源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建筑法规上对墙体屋面缺乏明确的严格的保温隔热规定,因而我国同面积住宅保温隔热的能耗大大高于国外。各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住宅墙体屋面的保温隔热设施,订有法规,严格执行。我国虽然对寒冷地区墙体有规定,但执行不严。对沿海和中部地区迄今尚无规定,事实上这些地区不但冬季已经取暖,夏季更是大量使用空调。所以,切实地迅速地制定有关法规,并严格执行,已是刻不容缓。
5.制定扶植政策,加大调控力度。继续争取新型墙体材料免征增值税;实行防水工程保证期制;在住宅的非承重内隔墙中大力推广采用石膏板和其他轻质制品;等等。
第一次飞跃阶段,各地新型建材企业大多是平地起家。虽然有一批企业是在砖瓦厂或其他建材企业的基础上兴建的,但由于原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陈旧,而新型建材相对要求较高,也几乎是从头做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国已经建成一些大中型企业,虽然为数不多,但十分宝贵。这类企业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设时投资大,起点高,建成后管理好,发展快。北京新型建材总厂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这个厂在80年代初期从德国引进了年产2000万m 2 纸面石膏板生产线,从瑞典引进了年产16300t岩棉生产线,还从德国引进了年产15000t轻钢龙骨生产线。这三条生产线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技术上也是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个厂已在1996年上半年改制成为“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十几个生产企业。上海平板玻璃厂是另一个例子。这个厂原先生产平板玻璃,后从日本引进了年产4000t玻璃棉生产线。这几年,他们不仅将引上法平板玻璃生产线改造成浮法玻璃生产线,将4000t玻璃棉扩大为7000t能力,还引进国外软件并购买必须的硬件,建成了年产10000t玻璃棉的新厂,用较短的时间胜利投产,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另一类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上海汇丽集团公司,从涂料起家,现在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产品品种也扩展到十几种,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新型建材企业。
当前已经有了一些年销售额在几千万元以至几亿元的大中型企业,这是新型建材第二次飞跃的骨干力量。今后15年,我们还会建设一批新的企业,但不可忽视的是对已建成的大中型企业如何给以重点支持,使之达到大型骨干企业的标准,进而向国际上企业集团的水平靠拢。
最近几年,国际大型新型建材集团公司已经改变了过去只肯卖装备不愿来投资的状况。美国两家最大的卫生陶瓷企业一个已在上海合资(控股)建厂,并已投入生产;另一个收购了广东佛山一家新建的采购国际成套装备的卫生陶瓷厂。日本两大建筑卫生陶瓷公司,一家在北京合资一个厂,独资一个厂,另一家也已在我国建厂。在玻璃棉方面,美国一家跨国公司不但在我国收购和建立了几家工厂,还在上海与我国的玻璃棉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法国一家跨国公司已与北京玻璃棉厂合资,还与一些地区商谈合资。此外如石膏板、塑料地板、塑料门窗、塑料管、涂料、加气混凝土等等均有外资进入。种种情况说明,国外大企业已经看出我国新型建材是一个大有前途的产业,纷纷来我国投资建厂。外国资本的进入,我们一是抱欢迎的态度,因为这将推动我国新型建材的发展,符合我国开放政策。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支持和保护我国的民族工业,使之在这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而不是被挤垮。
我们应该对第一次飞跃中已经建成的新型建材大中型企业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以支持,使之尽快实现第二次创业。建议中央有关部委和各地区应对现有的新型建材大中型企业作一认真的分析,排出应予重点支持的一批企业,使之在第二次创业中尽快创名牌上台阶,这是事半功倍的好事情。
今后15年,我们还应扶植少数新型建材企业向大型企业集团迈进,并在2010年内逐步达到国际上中等企业集团的水平,也就是年销售额相当于10亿美元以上。目前工业发达国家都拥有一批中型集团公司,他们不仅有雄厚的财力,有国际知晓的名牌,还有专业的科研机构,能够不断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拥有这样的实力,才能在国际上展开竞争。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状况有很大差异,地区性强是建材工业的主要特点。因此,遵循因地制宜的方针发展建材工业,具有特殊的意义。新型建材除具有建材工业的共同特性外,其另外一特点是某些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重量轻,可以辐射的范围广,能较多地出口创汇。例如:化学建材中的塑料地板,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公司生产。又如:玻纤薄毡全世界能生产的国家不多,出名的只有几家,这是因为它不但需要玻璃纤维和树酯为原料,而且对原料的质量要求很高,生产技术也相当复杂。纸面石膏板在一个国家也只是集中在一个或数个大的集团公司生产,从开采石膏矿、制造护面纸到石膏板的生产都在一个公司的管辖下,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竞争力强。所以,各地区在新型建材的第二次飞跃阶段,除了抓地区配套外,应研究确定本地区的优势产品。
各地区都有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中心城市,经济比较发达,技术力量比较强,市场也比较活跃。以这些城市为龙头,为重点,起带头作用,将会较快地推动本地区新型建材的发展。
在确定项目上还应该注意的是对看准的项目要抓早抓紧,但又不可一轰而上。看准的项目,就是国际上已经盛行,但国内还没有,或虽有生产,但质量不高或产量还满足不了需要的。这种产品要下决心早干,就是要比别人早“一拍”,至少早“半拍”。这种项目建成后,有的会有一个推广阶段,但到一定时期,就会产生巨大的效益。我国建得早的岩棉、纸面石膏板、玻璃棉、矿棉吸音板、塑料壁纸、塑料管、玻璃钢管、涂料、玻纤薄毡等生产线,都已取得了很好的回报。但是,也应该看到,因缺乏宏观调控,我国第一条岩棉生产线建成后效益很好,一些地区便不顾实际需要建了一批岩棉厂,全国还推广了一大批小的矿棉生产线,以致不少企业产品滞销,效益很差。
我国新型建材起步晚,企业的科技力量在开发新技术方面还赶不上需要,因此绝不能放松对国际上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但要防止大量重复引进。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还应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要管理与技术并重,绝不能只重技术而看轻管理。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必须和加强国内科研相结合。我国产业的科研体制,过去是以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为主建立研究院所,研究的内容多,与企业生产结合不紧。改革开放愈深入,科研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愈明显。从我国现实情况看,要特别加强新型建材的科技进步,其途径:一是加强现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并推动有条件的双方联合;二是目前的大型企业及向大型迈进的企业,要花本钱,下力气,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中心,不但要解决本企业目前的技术问题和加强产品的应用研究,更重要的是研究超前的课题;三是有实力和专长的科研院所,应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建立产业,既继续承担原有的科研任务,又从事自己专长方面的生产和经营;四是迫切需要解决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即工业生产装备的试制和建设中间试验厂。由于现有的新型建材企业还不具备承担建立中间试验厂的风险能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专项支持,以利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技术力量较强的国家,我们是有条件发展新型建材国际贸易的。对于引进的技术,应坚持与国内科研相结合的方针,消化吸收,贯彻“学、用、改、创”的思想,以提高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与进口产品竞争。
新型建材产品应积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要特别注意研制适合于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成套设备。这样既可提供设备和技术,负责设计,又负责人员培训和试车投产,也就是对新型建材成套装备进行总承包,这将是极具前途的。
新型建材不但是各类建筑必不可少的材料,而且与千家万户的装饰装修相联系,因此城市中出现了大量出售新型建材的商店与市场。广州市建材市场到处可见,特别是城乡结合部,为数更多。据上海市有关部门材料,全市现有建材商店6000家。各类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也应运而生。目前全国约有上万家建材市场,规模较大的摊位型市场上百家。
企业自主经营是较大企业的传统作法。一方面与各大用户直接往来,另一方面将全国(或所经营的区域)划分若干片,建立经销分公司,办理批发业务,其商品同时也进入有关市场。
摊位制市场是目前众多市场的主要形式。这类市场的主要优点是组建、经营比较省力;不承担商品经营者的风险,收入比较稳定;投资、用人相对较少。缺点是:市场经营者不参与商品经营,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受到制约;摊主的流动性大,自主性强,不易形成统一的经营风格;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不好保证。由于建材与日用小商品不尽相似,摊位式的自营市场难以有很大的发展。但从国际国内已有的状况分析,在西欧、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都有建材一条街,国内有些城市也有逐渐形成建材商业一条街的状况,摊位制市场本质上是有管理、有服务的建材商业一条街,有一定的生命力。
目前国内也已出现自营式的市场,他们采取配套经营,使供应更有竞争力。但有较大规模的自营式市场需较广阔的场地,雄厚的资金,优良的管理,这常常是不容易做到的。
每个城市的数百数千家小型建材商店是符合当前状况的,但是他们资金小,品种少,采购者常常需要去若干商店才能买齐所需的商品,而且还可能不配套,所以在现代化的流通机构建成后,小型建材商店将会减少。
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的现代化流通经营有以下四种:
1.大型企业在经营本企业的产品时,设有配套部门,可以为采购方提供配套商品的服务。由于这些企业本身产品就是国内名牌,其所配套的商品也能保证质量,保证按时供应,故取得信任。国外一些大型企业往往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不但将本企业各个工厂的产品集中在这个中心,并将各种配套产品也在此集中供应。收到总部发来的通知后,他们很快用计算机管理调运,迅速组织送至用户。
2.现代化的建材超级市场。国外的超级市场大体上有三种:食品及小日用品,服装等用品,建筑材料和家庭装饰、庭园绿化用品。欧美等国的家庭装修,大多是自己动手。这类超级市场既供应材料,又供应各种配套商品,并出售工具,很受顾客欢迎。另一类顾客是小包工队,承接工程后,就到超级市场采购所需的全部材料。超级市场的商品均保证质量,而且服务周到。欧美等国超级市场大多采用连锁店形式,由总部统一采购,统一供货。由于他们所联系的大都是建材生产的知名企业,故也可承担建筑工程材料供应的总承包。目前,我国已在天津建成第一座这类超级市场,并计划要在大中城市建立连锁店。
3.从设计、材料供应到施工整套服务的装饰装修公司,这是最新流行的一种模式。我国已在江苏等地开设了。在材料上,他们有一个展示厅,陈列了主要采用的装饰装修材料,均以合同形式由厂家直接供应。来采购的提出要求(如1000m 2 的大堂,二室一厅的住宅等等),由公司用计算机设计,与用户反复研究并到展示厅观看实物,修改确定后,由计算机打印出十分清晰的图片,作为依据。如客户需公司施工,公司即派各施工队在规定的期限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实际上,这已不只是新型建材的流通,而是具有工程总承包的性质了。这类公司也计划要在大中城市分批建设连锁店。建立这种公司,关键的是要一批精通建筑材料、设计施工及计算机的人才。
4.高级展示厅式的市场。这类市场品位高,进入市场的也均是高档产品,目前大多是国外厂商。实际上是各厂商集中的展示厅,同时兼营零售和批发业务。北京和上海已各建成一所并已开业。
根据今后1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现代化的超级市场和整套服务的装饰装修公司会有一定的发展,预计到2000年将占年流通额的一定份额。在2010~2030年,将与自主式销售一起成为新型建材流通的主要形式。
新型建材是新的事业,又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人才问题更显重要。今后15年必须把人才问题提到事业成败的高度来对待。我们已经有了17年的历史,首先要十分重视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一大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重要的岗位上。
要不断地吸收人才,既要从大学中挑选毕业生,又要从中专及技校录用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企业的人员是各个等级配合的,熟练的专业人员和技术精湛的工人是企业最基础的力量。
必须下决心搞好在职培训。在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层,要培养一批经过国内外工商管理专业训练的高级管理人才。要与高等院校合作,有计划地培养各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对于技术工人,就是从技校毕业的学生,也必须经过本企业的专门培训,执证上岗。
重视智力引进工作。目前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有一批已退休的专家,应通过可靠的渠道,引进我们需要的人才。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历史短,人才缺乏,引进国际上的人才应是有助于新型建材发展的一个方面。
所有的人才都应重实践,重业绩,重继续不断地提高。当然,还必须考核“德”,考核“敬业精神”。人才必须德才兼备。
我国经济信息工作近年来虽然有比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实际需要相比,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十分薄弱,新型建材同样如此。应该承认,过去17年新型建材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与信息咨询工作薄弱有关。今后15年,新型建材信息咨询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情况要清楚。要建立国内外新型建材的数据库。我们需要的数字和情况,应该能够迅速地从计算机中调出。但现在做不到,情况不清,当然就会影响决策的正确。二是应建立各种不同的权威咨询机构。不能满足于打听消息式的咨询,也必须舍得在咨询中花钱。咨询机构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对此负责。三是加强信息机构和充实人员。信息工作是第二科研事业,也是生产力,从某种程度讲,是决定事业成败的第一道关口。现在从事信息工作的力量不足,特别是缺乏高质量的有经验的科技人员参加。对现有的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也应予以培养提高。
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将比第一次飞跃跨出一大步,这对建筑业和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现代化,对人民生活居住水平的提高,将是一大贡献。
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是我国新型建材行业在用了17年完成创业阶段后,又用15年去完成发展阶段,从而使我国新型建材在工业生产、经营流通、国际贸易、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方面在现代化道路上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也为再用20年使我国新型建材达到国际水平提供了保证。
15年的时间既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具有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精神的建材工业广大职工,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国家建材局提出的“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目标,把跨世纪的建材工业逐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化的新兴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