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新型建材第一次飞跃的基本经验

《建议》指出:“经过17年的积极探索和艰苦努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

我国新型建材正是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发展起来的。从1979年到1995年的17年间,实现了新型建材的第一次飞跃。这是我国新型建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行业的过程。其标志是:

建造了成万座工厂,相应地形成了全国新型建材流通网;

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三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绝大部分国内已能供应;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我国城乡人民改善居住条件,为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物质保证,房屋装饰装修已成为时尚;

推动各种新型建筑结构不断涌现,逐步替代多年来一统天下的砖混结构住宅;

新型建材节能、节地、节运的显著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所认识;

已经形成一支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相结合的队伍。

第一次飞跃的基本经验有三条:

一、统一认识,界定“新型”的范围

当“新型建筑材料”这个名词在我国出现时,迎面而来的问题是对“新型”范围的界定。当时看法不同,争议很大。范围界定不清楚,指导方针就难以确定。

首先要解决的是对“新型墙体材料”的界定。经过从实际出发的反复探讨,统一到:改革传统墙体材料,指的是小块实心粘土砖。1979年时,小块实心粘土砖仍占我国墙体材料生产总量的97 %。使用这种材料,有很多问题,主要是:

1.浪费能源。1993年建材工业生产能耗折合标准煤为1.8亿t,占全国能源总耗量的16.13 %,加上建筑物的使用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1/4以上,其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在建材各类产品中,砖瓦能耗占41.7 %,是第一大户。

2.挖废农田。砖瓦企业目前占用土地约600万亩。每年制砖毁田约15万亩。

3.消耗大量运力。砖混建筑每平方米自重约1.5t(全国平均数),是轻板框架的建筑物的2倍。每建造10亿m 2 房屋,就要多用运力7.5亿t。这是造成我国运力紧张的原因之一。

4.施工难以机械化。手工劳动多,劳动强度高,劳动条件差。

5.房屋使用面积比例小。由于墙体厚,房屋的使用面积相对减少。同样建筑面积的住宅,如采用新型建材作墙体,使用面积可不同程度地增加。

6.抗震能力差。我国是多地震国家,砖混结构难以抗拒强烈的地震。而采取主要使用新型建材的“轻板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好。

7.墙体承重,使建筑物平面分割固定后不能改变。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新型墙体材料”的范围就界定了。它包括:各种板材(含复合板材)、各种砌块、粘土空心砖和各种非粘土砖。

在改革墙体上,还应考虑各地区资源和经济状况的不同,发展的重点应有所区别。

对“新型墙体材料”的界定,既解决了要降低小块实心粘土砖比例这个主要矛盾,又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各异的特点,方向明确,方针正确,因而使我国小块实心粘土砖的比例在1995年下降至87 %,即比1979年降低了10个百分点,这是很不容易的。

另一个要解决的是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界定。

“新型建筑材料”这个名词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现代化建筑的兴建,许多过去我国没有生产的建筑材料大量涌入,特别是各种装饰装修材料,使人耳目一新。于是,“新型建筑材料”这个名词就流行起来,并很快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可,反映了这个名词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明特性。国家的一些文件中已多次使用了这个名词。

界定“新型建筑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新型建筑材料”实际上就是新的建筑材料,既包括新出现的原料和制品,也包括原有材料的新制品。这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名词,也是一个有利于促进我国建材工业向更广更深方面发展的名词。在过去17年新型建材第一次飞跃阶段的实践中,其内涵已基本明确。

(1)基本建设的主要材料为水泥、玻璃、钢材、木材。因为这几种材料都属于原材料工业。以四大材为原料的新产品,应列入新型建材范围,如各种新型水泥制品、新型玻璃制品等。

(2)传统的砖瓦灰砂石曾是我国的主要建筑材料,但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而也不断有新的品种出现,如粘土空心砖、各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各种砌块等,这些新的产品也是新型建筑材料。

(3)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用于建筑的各种制品属新型建材,如各种玻璃钢制品、玻璃纤维制品等。

(4)采用各种新的原材料制作的各种建筑制品,如铝合金门窗,各种化学建材产品,各种保温隔声材料制品,各种防水材料制品等均属新型建筑材料。

还可以从建筑各部位使用建筑材料的状况来分类,即除水泥、玻璃、钢材、木材这基本建设的四大主要原材料及传统的砖瓦灰砂石外,在12个建筑部位上所需要的品种花色日新月异的建筑材料,不论其原料属于那个工业部门,其制品均可列为“新型建筑材料”。

(1)外墙材料:包括承重或非承重的单一外墙材料和复合外墙材料。

(2)屋面材料:包括坡屋面材料和平屋面材料。

(3)保温隔热材料:包括无机类保温材料、有机类保温材料和无机有机复合类材料。

(4)防水密封材料:包括沥青基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和防水止漏材料。

(5)外门窗:包括分户门、阳台门、外窗、坡屋面窗等。

(6)外墙装饰材料:包括外墙涂料、装饰面材,如石材、陶瓷、玻璃、塑料、金属等装饰材料。

(7)内墙隔断与壁柜:如分户隔墙、固定隔断与壁柜等。

(8)内门:包括卧室门、居室门、储藏室门、厨、卫房门等。

(9)室内装饰材料:包括内墙涂料、壁纸、壁布、地面装饰材料、吊顶装饰材料、装饰线材等。

(10)卫生设备:如卫生洁具、卫生间附件、水暖五金配件等。

(11)门锁及其它建筑五金。

(12)其他,如管道,室外铺地材料等。

以上是指住宅而言,对于其他民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更需要各种高质量的新型建筑材料。

二、建材和建筑是一对紧密结合的统一体

建筑是用户,是龙头;建材是物质基础。建材建筑是互为前提条件,相互促进发展的统一体。不建造房屋,不需要生产建材;但是,没有新型建材,建筑的发展也就有其局限性。我国从新型建材研制阶段起,就十分重视与建筑业的结合,建筑业也一直十分关注和支持新型建材的发展。1976年,从事新型建材的科研、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分头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石膏板、矿棉、塑料地板、推拉钢窗、玻纤墙布、卫生间装备、外墙涂料等新型材料作了大量的科研工作,进行小批量试制,在苏州市城建局的支持下,建成了全国第一栋采用新型建材的四层住宅试验楼。1979年全国第一次新型建筑材料会议在苏州市召开,到会者400多人,建材、建工各半。之后,建材部确定,在全国建立“一大、三中、五小”九个新型建材基地,分别可生产年配套建造100万m 2 、50万m 2 、10~20万m 2 住宅的新型建筑材料房屋。新型建材从一开始就明确以建筑物为最终产品,新型建材是为建筑业服务的,这使我国新型建材的发展从开始就紧密结合市场的需要。

在新型建材第一次飞跃阶段,在紧密地与建筑业结合上,有四条做法:

1.每一个新产品引进(或开发)后,在试生产阶段,就同时抓应用技术的研究。如引进纸面石膏板生产线时,除与石膏板同时建设的龙骨生产线外,还抓了配套的石膏板护面纸、粘接剂、塑料条等的研制,对石膏板施工中的小五金和工具也进行了研制和生产。这就保证了新产品投产后,一整套相匹配的原材料和工具都具备了。所以当北京新型建材总厂的石膏板生产线还在试生产时,长城饭店要求提供全部内隔墙需要的材料并由工厂负责指导施工时,该厂按国际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

2.重视对各种新型建材的科学试验,在取得了可靠数据的基础上,以保证应用中的安全可靠。特别重视了新型建材房屋的抗震试验。早在80年代初,以武汉工业大学为主联合一些科研、设计、生产和施工单位,在石家庄市进行了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推倒性试验,取得了7度不裂,8度有小裂缝,9度不倒的结果。以后,建工部门的科研单位和有关高等院校在模拟台上对不同的结构进行了多次试验。

3.组织推动建设各种新型建材房屋试验性建筑,起示范作用,取得经验,以便在全国各地推广。在苏州建造了第一栋框架轻板建筑试验楼后,接着无锡、北京、石家庄、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天津、南京、合肥、芜湖、蚌埠、衡阳、太原、齐齐哈尔、武汉、徐州、西安、成都、兰州、呼和浩特、海拉尔、锦州、银川等几十座城市纷纷建成试验性建筑并逐步推广。天津、重庆、无锡等城市对新型建材房屋不断改进,现已进入第四代,第五代。在单一墙体上以加气混凝土砌块为承重墙的六层实验性建筑在鞍山取得了成功,尔后在沈阳、海拉尔、邯郸、长春进行建筑保温节能试验,效果很好。

4.在建设部和各地建委的大力支持下,许多城市成立了新型建材房地产开发公司,分别以每年开发5万~10万~50万m 2 的规模,为当地建筑部门作中间试验,以便大面积推广。全国有46个新型建材房屋开发公司,进行新型建材房屋开发,从1984年到现在已竣工新型建材房屋近1亿m 2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型建材房屋的发展,中国新型建材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北京新型建筑材料设计研究院”。

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筑业和建材工业正在更有意识地结合起来,以使我国的新型建筑材料在今后15年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用软科学研究推动我国新型建材的前进

17年来,在新型建材的发展中,采取了两个两手抓的做法。

第一个两手抓是抓点和面的结合。当时的办法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这个公司主要的任务是抓点:建设了几十座工厂,组织了几十个新型建材经销公司,成立了十几个新型建材房屋配套建设基地,并成立了直属的进出口公司、设计院、科研所等单位。这样,就在全国形成了一个核心示范力量。

在抓点的同时,还抓面。运用“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新型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这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团结和组织了有志于新型建材事业的各地区、各企业、各科研、设计、教育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来推动这项工作。

点是示范,面是铺开。没有点,就没有形象的示范;没有面,整个事业就推不开。用公司这个实体作点,看得见,摸得着。用专业委员会抓面,易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当点面结合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涌现出一批新的点来,从而又推动面向更大更深的方面前进。

第二个两手抓是抓软科学和具体组织新型建材的发展相结合。

80年代初期,针对我国新型建材处于起步阶段的状况,首先是集中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方针。当时也正是国家科委确定要在全国选一批重点的软科学课题,以探索这个于六、七十年代才兴盛起来的、高度综合的、以决策研究为核心的新兴学科如何为我国改革开放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所用。国家科委确定新型建材的发展为课题之一。这就把软科学研究和我国新型建材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了。

经过反复研究,当时提出了“点线面,一二三”的方针。

“点”,就是以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和各省市区建材领导部门为主,建设引进国外现代化生产线装备的骨干企业,并以此为龙头,带动这类产品在全国的发展。以1984年投产的北京新型建材总厂为例,该厂从德国引进了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2000万m 2 纸面石膏板和配套的轻钢龙骨生产线,从瑞典引进了同样是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16300t岩棉生产线,带动了我国轻质内隔墙板材、无机纤维保温材料和轻质建材必须的骨架材料的迅速发展。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的主要目的,不只是为建一个技术先进的工厂,而是为了以此为骨干,推动这一类产品的迅速发展。

“线”,就是把沿海开放地区一条线的新型建材首先发展起来。这是因为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因而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沿海地区的人力和财力也比较雄厚,重点抓沿海地区,能较快地建厂,迅速形成新型建材的市场,并为中、西部地区起带头示范作用。

“面”,就是以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为配套生产的面,首先形成新型建材的生产基地。以东北严寒地区和华北寒冷地区为推广新型建材房屋建设基地的面,这是因为寒冷地区需要保温,用新型建材建造房屋,外墙薄,保温性能好,节约冬季取暖用煤,而且使用面积大,经济效果比较突出,易于推广。以华南的广东和华东的江苏为经营销售的点,取得经验向全国推广。

“一”,是指一条方针。就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建材。

“二”,是指两个结合。一个结合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科研相结合。在生产新型建材方面,我们的确比工业发达国家落后,很多产品我们还是空白,但是我们又有一支比较强大的科研设计队伍,所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强调了要消化吸收。以引进的岩棉生产线为例,第一条线是全线引进,第二条线装备国产化率达80 %以上,第三条线又在第二条线的基础上不仅装备质量、自动化控制水平有明显提高,总投资减少20 %,而且迅速地掌握了整套的生产技术。另一个结合是建造新厂和改造老厂相结合。平地起家建造一座工厂,困难多,投资大。利用众多的急待改造的传统材料生产厂来建造新厂,有以下好处:厂地现成,水电等基本设施只需稍加补充,有大批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可以选用,因此事半功倍。在80年代后期采取这个办法建造的新厂,投资大约可省25 %左右,建设速度可提前30 %以上。

“三”,是指三条原则。讲究质量,讲究速度,讲究效益。质量是新型建材的生命。用传统材料盖房子,出了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施工问题,而新型建材房屋出现问题,则主要会归罪于材料。一定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且要用国际标准来严格要求。要使产品质量好,首先设备要好,安装的质量要好,管理要严格。速度就是金钱,建厂的速度一定要快,一般的工厂,一年之内要建成,多的也不能超过一年半。建成后的效益要好。

在“六字方针”(点线面,一二三)总的指导思想下,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例如:促进各主要城市的建材部门建立新型建材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推动当地新型建材的生产和轻板框架房屋的建设就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过去17年中,我国新型建材的发展紧紧围绕经过软科学研究提出的“六字方针”,以此指导整个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我国全面发展新型建材的第一次飞跃。这次飞跃是我国新型建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行业的过程。

17年时间,在全国建成了一个新型建材行业,投资小,速度快,基本满足了建筑业和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需要。但是,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行业不大,企业不强,推广不快,产品不新”。

从整个行业讲还不大,按人均计算,主要产品只有工业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有的产品甚至是百分之一。而且企业的科研力量十分薄弱,新的技术主要依靠不断引进,自己创新的很少。

现有的新型建材企业强的甚少,按单个企业计算,年销售额5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微乎其微。因而既不能走向世界进行竞争,国内市场进一步向国际开放之后,也不能与国际上知名大型建材企业相抗衡。

新型建材的产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推广措施,特别是内外墙体材料,绝热隔声材料,防水材料等功能材料。这些材料用量很大,对国民经济和提高居住水平的关系很大,但是推广的难度也大,因为牵涉到建筑结构的变化,造价上长期行为与短期行为的矛盾以及习惯势力的影响。因此如果没有国家有关部门的宏观指导,没有建筑业和建材业的密切合作,推广的速度就会慢。

产品不新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装饰装修材料是美化住宅,使人们生活得更舒适的商品,必须不断地研究和推出新产品,特别是装饰材料更应如同服装的花色变化,日新月异。但是由于众多从业者思想意识上还有差距,我国从事建筑材料的工业设计人员也十分缺乏,因而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不仅新产品少,而且花色、品种的变化也远远不能适应需要,这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t9ruAOMgE/SLBN5v9mGk12o6DEfm8HhyVxSexGt98nnXy2wEK4OTM7uAR0OSFaG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