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对生态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1.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概念

持续(sustai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sustenere,意思是“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针对资源与环境,可以理解为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资源基础的完整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利用,不致于因其耗竭而影响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 1980 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的支持下制定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The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关注。其产生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未来主义者的乐观论调和纯生态学家的悲观论调,在这里得到了统一。

20 世纪 60、70 年代以后,关于“增长的极限”的两种观点是生态决定论者“增长有极限”的观点和技术决定论者“没有极限的增长”的观点。

进入80年代,人们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人类如何使经济的增长与自然和谐一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1983 年 12 月,联合国授命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主席,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制订“全球的变革日程”。1987年4月,该委员会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该报告指出,过去关心的问题是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则是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1.2.1.1 可持续性生态和技术内涵的讨论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赫尔曼·戴利在 1991 年提出了可持续性由三部分组成: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可再生替代物的开发速度;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超过环境的自净容量。 对其第3点见解的批评较多,因为环境对许多污染物的消化容量几乎为零(如氟氯烃CFC、铅、电离辐射等) ,问题的关键应该是什么程度的危害是可以忍受的。

摩翰·穆纳辛格和瓦特·希勒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应该包括:生态系统应该保持一种稳定状态,即不随时间恶化;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以无限地保持永恒存在的状态;强调保持生态系统资源能力的潜力,这样,生态系统可以提供同过去一样数量和质量的物品和服务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可持续性,问题集中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组成部分和生物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稳定性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这个定义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发展的观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的观点: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叶文虎、栾胜基等人对WCED的定义作了修正,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词比较完整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持续性的概念最初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Ecological Sustain ability)。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从生态属性的角度,将其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从自然属性表征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代表,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

从技术选择的角度,“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在199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他们认为污染和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并非工业活动不可避免的后果,而是技术差、效率低的表现。因此,主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合作,以缩小技术差距。同时,应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更有效地利用矿物质能源的新技术,以及安全可靠和经济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通过适当的技术选择,停止使用氟利昂(CFC)等碳氟氯烃等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保护臭氧层,最终达到彻底解决全球环境的热点问题。

1.2.1.2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有三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其中公平性原则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含义:

1.代内公平,即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从广义上讲,富人是占世界1/4人口的北方人民,大部分居住在工业化国家,他们消耗了世界商业能源的80 %,其余3/4则是穷人,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商业能源消耗量的20 %” 。因此,如果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那么就必须将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问题。

2.代际公平,即几代人之间的公平。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3.公平分配有限的资源。《里约宣言》将这一原则上升为国家间的主权原则:各国拥有按着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理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不论世界各国存在各种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差异,存在各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提出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

1.2.1.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与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发展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

1.可持续发展需要审计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从而减少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

2.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而社会进步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使之低于资源再生速率。

3.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方面,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存在方面。

4.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生态系统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与资源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了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也是可以统一、协调的。

1.2.2 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的影响

1993年由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Design)中列出了“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细则” ,其中涉及到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的内容基本上有以下六条:

1.重视对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2.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3.树立建筑材料蕴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蕴能量、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构件;

4.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

5.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小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

6.减少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破坏环境、资源浪费以及建材浪费。

1993年6月,国际建协在芝加哥举行主题为“为了可持续未来的设计”的会议,采纳了这些设计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仍然是一个广为人们所关注的课题,很多国家,像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建筑师协会,已经针对这一课题,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

目前在我国,很多国家级的相关研究正在或将要展开,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绿色建筑体系与人类住区模式”;吴良镛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云南工学院联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基本理论和典型范例”等。 5aG4L2QaKtTcA/LvVwG4DJPqlU+4JLSf6X7EE1yUaYD9Dv9K76uqt+X5GGOtD/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