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在历史上旅游业较为发达,晋祠是太原和全国最早的旅游胜地,早在北魏以前已有“晋王祠”和“唐叔虞祠”,在北魏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中已有记载:“悬瓮之山,有水出焉”,“晋水所出,有晋王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树木交荫,游人众多”。可见,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代,晋祠已是饮誉遐迩的旅游胜地了,郦道元可称为晋祠的第一著名游客。但“晋祠”之名的最早记载,并详细记述了其优美风景和文物古迹的,却是东魏的祖鸿勋及其名作《晋祠记》。以后,唐朝发迹于太原,历代帝王不断游历太原,唐太宗李世民在晋祠留下了御制碑,铭文颂扬周朝和叔虞,宣扬唐朝的文治武功。历代文人的足迹也不绝于此,大诗人李白、范仲淹都在晋祠留下了千古名句。此外,晋祠附近的天龙山曾为北齐皇帝高欢的避暑行宫,有1400多年的历史;柳林河悬泉寺(亦为明代晋王府)是一座古老的梵刹,早在宋代崇宁年间(1102—1109 年)已是古人旅游的胜地,宋、金、元各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消暑赏游,到明初,晋王朱据为己有,成为晋王府狩猎游乐的场所;崛 山是明代书法家、医学家、爱国志士傅山先生晚年隐居著书立说、行医治病的地方,“崛 红叶”自古就为太原古八景之一,可与“香山红叶”相颉颃。
解放以后,太原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业有了新的变化,一是一部分古老景区锦上添花,旅游业出现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如晋祠,游览景区、景点扩大,游人多达年百万之众;二是部分古老景点年久失修,游人增加不多;三是新建了许多新的市民消闲、节假日游览和纪念性的公园,如迎泽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和牛驼寨陵园等;四是国际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1995 年,海外入境游客达到了 2.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 6268.91 万元(外汇券人民币),与此同时,国内旅游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太原市现代旅游业起步于50 年代后期,当时成立了“中国旅行社太原分社”(简称国旅太原分社),是山西省有史以来第一家国际旅游机构,主要任务是接待社会主义国家友好人士和援华工程技术人员及家属。1974 年,又成立了“山西省中国旅行社”和“山西省华侨旅行社”,由太原市政府统一领导,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旅游管理体制,使太原市的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79年接待海外游客6433 人,旅游业务收入74 万元。后山西省把三个旅行社划归省旅游局管辖。太原市至今没有旅游管理职能和机构,使国际旅游业务受到很大影响,国际旅游人数出现减少趋势。改革开放后旅游人数开始恢复并逐年增加,到1995年接待海外游客21038人。目前,太原市是全省接待国际游客最多的城市之一,1995年占到29.5 %,在全省国际旅游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太原市旅游业的发展,纵向比较成绩较为显著,但同外省省会横向相比,发展的步伐并不大,与省会中心城市的地位很不相称。旅游业在全国只处于十分微弱的地位,同其他大多数省会相比,相差甚远,还不如呼和浩特、郑州、长春、兰州、贵阳等旅游资源较少的城市。1993 年太原市旅游外汇收入仅为郑州的 21 %、贵阳的26.8 %、兰州的32.3 %,同旅游业发达的省会相比,仅为南京的3.2 %、济南的16.1 %、西安的2.3 %、广州的0.48 %。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摆在太原市人民面前的巨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