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建筑钢材

建筑钢材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钢材,主要包括钢结构中使用的板、管、型材,以及钢筋混凝土中使用的建筑钢筋、钢丝等。

钢材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质,能承受较大的弹塑性变形,加工性能好,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一、概述

将生铁(含碳量高于2.06 %)在炼钢炉中冶炼,将含碳量降低到指定范围,并去除杂质后即得到钢。钢锭(或钢坯)经过压力加工(轧制、挤压、拉拔等)及相应的工艺处理后,得到钢材。

(一)钢材分类

1.按冶炼方法分类:分为平炉钢、氧气转炉钢和电炉钢。

2.按脱氧程度分类:在炼钢精炼期中,加入脱氧剂(铝、锰、硅等),将氧化铁还原。脱氧充分者为镇静钢及特殊镇静钢(代号Z及TZ),脱氧不充分者为沸腾钢(F),介于二者之间为半镇静钢(b)。

3.按化学成分分类:钢是含碳量低于2.06 %的Fe-C合金,并含有Si、Mn、S、P等元素。

碳素钢:分为低碳钢(C:<0.25 %);中碳钢(C:0.25 %~0.60 %);高碳钢(C:>0.60 %)。

合金钢:含有某些用来改善钢材性能的合金元素,如Si、Mn、Ti、V等。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 %为低合金钢;5 %~10 %为中合金钢;大于10 %为高合金钢。

4.按用途分类: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钢(如不锈钢、耐热钢、耐酸钢等)。

建筑钢材多为平炉及转炉生产的碳素钢与低合金钢,轧材占绝大部分。

(二)钢材的化学成分

钢材的化学成分主要指碳、硅、锰、硫、磷等,在不同情况下往往还需考虑氧、氮及各种合金元素。

1.碳(C):当含碳量小于 0.8 %时,C含量增加将使抗拉强度及硬度提高,但塑性与韧性将降低,焊接性能、耐腐蚀性能也下降。

2.硅(Si):当小于等于1 %时,Si含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强度及硬度,而对塑性及韧性无显著影响。

3.锰(Mn):在一定限度内,随Mn含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强度及耐腐、耐磨性,并可消减因氧与硫引起的热脆性。

4.硫(S):为有害元素,引起热脆性,使机械性能、焊接性能及抗腐蚀性能下降。

5.磷(P):为有害元素,引起冷脆性,造成塑性、韧性、焊接性、冷弯性下降,但可提高耐磨性及耐腐蚀性。

其他元素这里不作一一列举。

(三)钢材的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

1.抗拉性能。抗拉性能是建筑钢材最重要的性能,在设计与施工中广泛使用。表征抗拉性能的技术指标有:屈服点、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它们均与拉伸试验得出的应力—应变图(图2.2.1)有关。

(1)屈服点。拉伸进入塑性变形屈服段 BC ,称屈服下限 C 所对应的应力为屈服强度或压服点,记作 σ s 。设计时,一般以 σ s 作为强度取值的依据。对屈服现象不明显的钢,规定以产生0.2 %残余变形时的应力 σ 0 .2 作为屈服强度。

(2)抗拉强度。应力—应变图中(图2.2.1),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应力 σ b 称为抗拉强度。在设计中,屈强比 σ s / σ b 有参考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屈强比小则表明钢材在超过屈服点工作时可靠性较高,较为安全。

图2.2.1 应力—应变图

(3)伸长率。记试件拉断后标距部分的长度 L 1 ,原标距长度为 L 0 ,则伸长率 δ 规定为:

δ 表征了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δ 值还与试件的 L 1 / d 0 值有关( d 0 为试件直径)。常用 L 0 / d 0 =5及 L 0 / d 0 =10两种试件,相应的 δ 分别记作 δ 5 δ 10 ,对同一种钢材, δ 5 δ 10

2.冷弯性能。冷弯性能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它表征在恶劣变形条件下钢材的塑性,是建筑钢材一项重要的工艺性能。冷弯性能指标是以试件被弯曲的角度(90°,180°)及弯心直径 d 与试件厚度(或直径) a 的比值( d / a )来表示,见图2.2.2。试件按规定条件弯曲,若弯曲处的外表面无裂断、裂缝或起层,即认为冷弯性能合格。

图2.2.2 试件冷弯示意图

3.冲击韧性。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按《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2106—80)的规定,将带有V型缺口的试件进行冲击试验。试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称为冲击吸收功(或V型冲击功) A kv (J)。钢材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内在缺陷及环境温度等都是影响冲击韧性的重要因素。 A kv 值随试验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低达到某一范围时, A kv 急剧下降而呈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冷脆性。发生冷脆时的温度称为脆性临界温度,其数值越低,说明钢材的低温冲击韧性越好。因此,对直接承受动荷载而且可能在负温下工作的重要结构,必须进行冲击韧性检验。

4.硬度。硬度指表面层局部体积抵抗压入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表征值常用布氏硬度值HB表示,HB值用专门试验测得。

5.耐疲劳性。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在远低于抗拉强度时突然发生断裂,称为疲劳破坏。疲劳破坏的危险应力用疲劳极限表示,其含义是:试件在交变应力下工作,在规定的周期基数内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6.焊接性能。可焊性主要指焊接后在焊缝处的性质与母材性质的一致程度。影响钢材可焊性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及含量。如硫产生热脆性,使焊缝处产生硬脆及热裂纹;又如,含碳量超过 0.3 %时,可焊性显著下降。

二、常用建筑钢材

建筑钢材按其用途,可划分为钢结构用材及钢筋混凝土用材两大类。

(一)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指一般的结构钢,以及工程用的热轧板、管、带、型、棒材。在建筑工程的钢结构中,广泛使用着这些钢材。现行国家标准是《碳素结构钢》(GB700—88)。

碳素结构钢的牌号包括四个部分,依顺序为:屈服点字母(Q),屈服点数值(单位为MPa),质量等级(分为A、B、C、D四级,逐级提高)和脱氧方法符号(F为沸腾钢,B为半镇静钢,Z为镇静钢,TZ为特殊镇静钢。但表示中如遇Z、TZ可省略)。

[例] 1,Q235-A·F,表示屈服点为 235MPa,A级沸腾钢。

[例] 2,Q235-C,表示屈服点为235MPa,C级镇静钢。

碳素结构钢冶炼方便,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塑性及各种加工性能。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如冲击、温度大幅度变化、超载等,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它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碳素结构钢最大的不足在于:与低合金钢相比,其强度较低,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能满足性能要求。

碳素结构钢依据屈服点Q数值的大小被划分为五个牌号,依牌号升序,含碳量及抗拉强度增大,但冷弯性及伸长率却反向,即呈下降变化,见表2.2.1。

表2.2.1 碳素结构钢的拉伸与冲击试验(GB700—88)

续表2.2.1

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要求,见表 2.2.2,冷弯试验应按表 2.2.3 进行。

表2.2.2 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

表2.2.3 碳素结构钢的冷弯性能

建筑工程中主要应用的碳素钢是Q235号钢,可轧制各种型钢、钢板、钢管与钢筋。Q235号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与韧性,可焊性及可加工等综合性能好,且冶炼方便,成本较低,故广泛用于一般钢结构。其中C、D级可用在重要的焊接结构。

Q195、Q215 号钢材强度较低,但塑性、韧性较好,易于冷加工,可制作铆钉、钢筋等。Q255、Q275 号钢材强度高,但塑性、韧性、可焊性差,可用于钢筋混凝土配筋及钢结构中的构件及螺栓等。

选用钢材时,还要根据工程结构的荷载类型(动荷载或静荷载)、连接方式(焊接或铆接)及环境温度等,综合考虑钢材的牌号、质量等级、脱氧方法加以选择。如受动荷载、焊接结构、在低温情况下工作的结构,不能选用A、B质量等级钢材及沸腾钢。

(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是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少量添加若干合金元素而成,例如硅、锰、钒、钛、铌等。一般情况下,合金元素的总量不超过总量的 5 %。

理论分析及生产实践表明:在钢中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只需少量即可使钢的强度、耐腐蚀性、耐磨性、低温冲击韧性等得到显著的改善与提高。在普通低合金钢中,含碳量均较低,这是为了使钢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如可焊性等),而强度的提高则主要借助于添加合金元素来达到。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在如下几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1.强度较高,可以减少钢结构的自重,经济效益好。

2.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耐腐蚀、耐低温性好,抗冲击韧性强,使用寿命长等。

3.易于加工及施工,良好的可焊性及冷加工性为施工提供了方便条件。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普通低合金钢材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诸如大跨度桥梁、大型柱网构架、电视塔、大型厅馆中成为主体结构材料。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按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分为Q295、Q345、Q390、Q420、Q460 五个牌号。又按硫磷等含量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质量依次提高。表 2.2.4 及表 2.2.5 中列出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规定。

表2.2.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化学成分

表2.2.5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拉伸、冲击和冷弯性能

续表2.2.5

(三)型钢与钢板

1.型钢。在建筑工程的钢结构中,大量使用各种规格与型号的型钢。绝大部分型钢用热轧方式生产,常用的热轧型钢有角钢(等边和不等边)、I字钢、槽钢、T型钢、H型钢、Z型钢等。热轧型钢的标记需标出型钢名称、横断面主要尺寸、型钢标准及钢号与钢种标准。例如,用碳素钢Q235-A轧制的、尺寸为160×160×16(mm)的等边角钢,应标示为:

冷弯薄壁型钢有角钢、槽钢等开口薄壁型钢及方形、矩形等空心薄壁型钢。通常由 2~6mm薄钢板冷弯或模压而成,可用于轻型钢结构。

2.钢板。用光面轧辊轧制而成的扁平钢材,以平板状态供货的称为钢板,以卷状供货的称为钢带,可用热轧或冷轧方式生产。

热轧钢板按厚度可分为中厚板(厚度大于4mm)和薄板(厚度为 0.35~4mm)两种,冷轧钢板只有薄板(厚度为 0.2~4mm)一种。薄钢板可在面层镀锌(俗称白铁皮)、敷以有机涂层(或称彩色钢板)等。薄钢板经冷压或冷轧成波形、双曲形、V型等形状,称为压型钢板,主要用于围护结构、楼板、屋面等。

(四)钢筋

钢筋是建筑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其材质包括普通碳素钢和普通低合金钢两大类。常用的有热轧钢筋、冷加工钢筋以及钢丝、钢绞线等。钢厂按直条或盘圆供货。

1.热轧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对热轧钢筋的要求是机械强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塑性、韧性、冷弯性与可焊性。

热轧钢筋按屈服点与抗拉强度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其强度等级代号分别为R235、RL335、RL400、RL540。其中Ⅰ级钢筋由碳素结构钢轧制,其余均由低合金结构钢轧制而成。各级热轧钢筋的力学及工艺性能要求见表 2.2.6。

表2.2.6 热轧钢筋技术性能(GB13013—91、GB1499—91)

Ⅰ级钢筋的强度较低,但塑性及焊接性好,便于冷加工,广泛用作普通混凝土中非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应优先选用Ⅳ级钢筋,也可选用Ⅲ级或Ⅱ级钢筋。

2.冷加工钢筋。

(1)钢筋的冷加工与时效处理。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机械加工(冷拉、冷拔、冷轧),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达到提高强度(屈服点)、节约钢材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冷加工。经冷加工后,钢筋的塑性、韧性有所下降。

将经过冷拉的钢筋,于常温下存放15~20d(称为自然时效处理)或加热到100~200℃并保持2~3h(称为人工时效处理)后,则钢筋的屈服点与抗拉强度都得到提高,但塑性及韧性也相应降低。

图2.2.3 钢筋经冷拉时效后应力—应变图的变化

钢筋在冷拉及时效处理后,其应力与应变关系如图2.2.3所示。当钢材冷拉至超过屈服强度的任意一点 K ,然后卸去荷载,则曲线沿 KO '下降, KO '大致与 AO 平行。如立即再拉伸,则应力与应变关系将成为 O ' KCD (虚线),即屈服点由 B 点上升到 K 点。但若冷拉卸荷后进行时效处理,然后再拉伸,则应力与应变关系将成为 O ' K 1 C 1 D 1 ,表明屈服点与抗拉强度都得到了提高,但塑性相应降低了。

(2)冷拉钢筋。冷拉钢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2.2.7 的规定。

表2.2.7 冷拉钢筋的力学性能

冷拉Ⅱ、Ⅲ、Ⅳ级钢筋强度较高,可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冷拉钢筋不宜用于负温及承受冲击或重复荷载的结构,因冷拉钢筋的塑性、韧性较差,易发生脆断。

(3)冷拔低碳钢丝。冷拔低碳钢丝是将直径为 6.5~8mm的碳素结构钢Q235 或Q215 盘条,通过拔丝机进行多次强力拉拔而成。冷拔低碳钢丝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2.2.8 的规定。

表2.2.8 冷拔低碳钢丝的力学性能

甲级钢丝主要用作预应力筋,乙级钢丝用作普通钢筋(非预应力筋),也可用于焊接网、焊接骨架,作箍筋和构造钢筋等。

3.热处理钢筋。热处理钢筋是以热轧的螺纹钢筋经淬火和回火调质处理而成,即以热处理状态交货,成盘供应,每盘长约 200m。力学性能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84)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强度高,可代替高强钢丝使用,配筋根数少,预应力值稳定,主要用作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也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板、吊车梁等构件。

4.碳素钢丝、刻痕钢丝和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需使用专门的钢丝,这些钢丝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经冷拔、热处理、冷轧等工艺过程制得,具有很高的强度,安全可靠且便于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分为碳素钢丝(矫直回火钢丝,代号J)、冷拉钢丝(代号L)及矫直回火刻痕钢丝(代号JK)三种。

(1)碳素钢丝(矫直回火钢丝)。由含碳量不低于0.8 %的优质碳素结构钢盘条,经冷拔及回火制成。碳素钢丝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是生产刻痕钢丝和钢绞线的母材。

(2)刻痕钢丝。将碳素钢丝表面沿长度方向压出椭圆形刻痕,即为刻痕钢丝,压痕后,成盘的刻痕钢丝需作低温回火处理后交货。

(3)钢绞线。钢绞线是将碳素钢丝若干根,经绞捻及热处理后制成。钢绞线强度高、柔性好,特别适于曲线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大跨度或重荷载的屋架等。

三、焊接材料

(一)焊条

焊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工艺手段之一,多用于钢结构制作及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连接。

焊条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结构钢两种。根据药皮的不同,大体分为酸性型及碱性低氢型两种。焊条的选用要依据构件材质、化学成分及工艺要求来确定。

结构钢电焊条用量最大,主要用来焊接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及铸钢。其牌号表示规定为:一个汉字+两位数字+一位数码。如“结”表示结构钢,“奥”表示奥氏体不锈钢;两位数字表示焊缝金属抗拉强度下限(MPa);末位数码为0~9共十种,相应规定见专门手册,如6表示低氢型药皮且交直流两用。

铸铁电焊条适用于焊接各种铸铁施焊物,如一般灰口铸铁、可锻铸铁及球墨铸铁等。其品种牌号众多,以铸字开头,其后面标三位数码:第一位可取1~6,后二位均可取0~9,其含义在专门手册中列出。例如:铸127表示铸铁电焊条,1表示焊缝金属主要化学成分属碳素钢或高钒钢,2表示药皮牌号,7表示低氢型,工作时用直流电源。

(二)焊剂

为使焊头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在进行焊接时多应选择适当的焊剂。焊剂的选择以适应施焊材料及施焊结构为依据。如一般的低碳钢结构可选用高锰高硅型焊剂,并配以H08A和H08MnA焊丝。对于Q345、Q390等低合金钢,则可选用高锰型或低锰型焊剂。在使用焊剂时要注意:在使用前,焊剂一般要在250℃下烘烤1~2h。

四、钢材的防锈与防火

(一)钢材的防锈

当钢材表面与环境介质发生各种形式的化学作用时,就可能遭到腐蚀。例如,因与O 2 、SO 2 、H 2 S等腐蚀性气体作用而被氧化。当环境潮湿或与含有电解质的溶液接触时,则可能因形成微电池效应而遭电化学腐蚀。

腐蚀的结果是:在钢材表面形成疏松的氧化物,或称为生锈。一般说来,钢材的锈蚀有危害,可降低钢材的性能,使钢结构断面减小,因而承载能力降低,甚至由于局部腐蚀引发应力集中,导致钢结构突然破坏,造成严重的后果。

防止钢材锈蚀的方法通常是采用表面刷防锈漆。常用底漆有红丹、环氧富锌漆、铁红环氧漆等;面漆有灰铅油、醇酸磁漆、酚醛磁漆等。薄壁钢材可热浸镀锌或镀锌后加涂塑料涂层,这种方法防锈效果好,但造价高。

埋于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一层碱性保护膜,故在碱性介质中不致锈蚀。但氯等卤素离子可加速锈蚀反应,甚至破坏保护膜,造成锈蚀迅速发展。因此,混凝土配筋的防锈措施应考虑:限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限制氯盐外加剂的使用,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还可以采用掺加防锈剂(如重铬酸盐等)的方法。

(二)钢材的防火

钢材的防锈已广为人知,但对钢材,特别是钢结构的防火,却常引起常识上的疏忽。实际上,尽管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尤其是有很高的强度,但在高温时,却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裸露的、未作表面防火处理的钢结构,耐火极限仅15min左右。在温升500℃的环境下,强度迅速降低,甚至会迅速塌垮。因此,对于钢结构,尤其是有可能经历高温环境的钢结构,需要作必要的防火处理,主要的方法是在其表面上涂敷防火涂料。

防火涂料有ST 1 -A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及LG钢结构防火隔热涂料等。一般采用分层喷涂工艺制作涂层,局部修补时,可用手工抹涂或刮涂。 EC+G7mIdL/KDDkYoT4QrJfEq9Wq3MxxB11BYP91KL3s6ZOZmwcr0twb3Krev5q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