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轿厢及对重安装工艺标准(Ⅶ103)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 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 3.5m/s及以下的各类电力驱动曳引电梯和利用液压油缸直接或间接驱动轿厢垂直升降、额定速度 1m/s及以下的液压电梯轿厢及对重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设备

2.1.1 轿厢及对重零部件完好齐全,规格符合图纸要求。

2.1.2 方木、工字钢、膨胀螺栓、角钢及钢管符合使用要求。

2.1.3 轿厢安全钳装置应有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渐进式安全钳还应有调试证书副本。

2.2 机具设备

2.2.1 安装器具:电锤、电工钳、活扳手、手电钻、梅花扳手、榔头等。

2.2.2 吊装搬运机具:倒链、撬杠、钢丝绳、钢丝绳卡等。

2.2.3 测试器具:水平尺、盒尺、钢板尺、线坠等。

2.3 作业条件

2.3.1 导轨已安装调整完毕,顶层脚手架已拆除,保证有足够的作业空间。

2.3.2 顶层厅门口地面不应堆积杂物,有足够搬运大型部件的通道,并应在地面垫上防护材料。

2.3.3 机房门窗都应封闭,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机房地面无杂物,预留孔洞暂时覆盖。

2.3.4 井道内施工照明应满足作业要求,必要时使用手把灯。

2.3.5 最低层操作平台已完成。

2.4 技术准备

编制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

3 .1 工艺流程
3.2 操作方法

3.2.1 施工准备

3.2.1.1 在顶层门口对面的混凝土井道壁相应位置上安装两个角钢托架,每个托架用 3 个M16 膨胀螺栓固定,在厅门口牛腿处横放 1 根方木,在角钢托架和横木上架设 2 根 200mm ×200mm方木或 20#工字钢。两横梁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1000,然后把方木端部固定,见图 3.2.1.1。

3.2.1.2 若井道壁为砖结构,托架位置又赶不上水泥圈梁,则在厅门门口对面的井道壁相应的位置上剔出两个与方木大小相适应,深度超过墙体中心 20mm且不小于 75mm的洞,用以支撑方木的另一端,见图 3.2.1.2。

3.2.1.3 在机房承重钢梁上相应位置横向固定一根直径不小于 φ 50 的圆钢或规格为 φ 75 × 4 的钢管。由轿厢中心绳孔处放下钢丝绳扣(不小于 φ 13),并挂一个 3t的倒链,以备安装轿厢使用。

图 3.2.1.1 轿厢安装平台搭设示意图

图 3.2.1.2 砖墙井道托架的处理方法示意图

3.2.2 安装底梁

3.2.2.1 将底梁放在架设好的方木或工字钢上,调整安全钳口与导轨面间隙,如电梯厂图纸有具体规定尺寸,按图纸要求执行;同时调整底梁的水平度,使其横、纵向水平度偏差均不大于1/1000,见图 3.2.2.1。

3.2.2.2 安装安全钳楔块,楔块距导轨侧工作面的距离调整到3~4mm(安装说明书有明确规定者按说明书要求执行),且 4个楔块距导轨侧工作面间隙应一致,然后用厚垫片塞于导轨侧面与楔块之间,使其固定,见图 3.2.2.2。

图 3.2.2.1 轿厢底梁安装示意图

图 3.2.2.2 安全钳安装示意图

3.2.3 安装立柱:将轿厢立柱与底梁连接,连接后使立柱垂直,其垂直偏差在总高度上不大于 1.5mm,不得有扭曲,若达不到要求时,用垫片进行调整,也可在安装上梁后调整。

3.2.4 安装上梁:用倒链将上梁吊起与立柱相连接,装上所有的连接螺栓。调整上梁的横、纵向水平度,使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1000,同时再次校正立柱,保证垂直偏差不大于 1.5mm。装配完的轿厢框架不应有扭曲应力存在,然后分别紧固螺栓。

3.2.5 安装轿底

3.2.5.1 用倒链将轿厢底盘吊起,然后放于相应位置。将轿底与立柱、底梁用螺栓连接,但不用把螺栓拧紧。安装上斜拉杆,并进行调整,使轿底水平度偏差不大于 2/1000,然后将斜拉杆用双螺母锁紧,把各连接螺栓紧固,见图 3.2.5.1。

图 3.2.5.1 轿底安装示意图

3.2.5.2 若轿厢底为活动结构时,先按上述要求将轿厢底盘托架安装调好,并将减振器及称重装置安装在轿厢底盘托架上,用倒链将轿厢底盘吊起,缓缓就位,使减振器上的螺栓逐个插入轿厢底盘相应的螺栓孔中,然后调整轿厢底盘的水平度,使其水平度偏差不大于 2/1000。

3.2.5.3 调整并拉起安全钳拉杆,使安全钳楔块轻轻接触导轨时,限位螺栓应略有间隙,以保证电梯正常运行时,安全钳楔块与导轨不致相互摩擦或误动作。同时,应进行模拟动作试验,保证左右安全钳拉杆动作同步,其动作应灵活无阻。达到要求后,在拉杆顶部用双螺母紧固。

3.2.6 安装导靴

3.2.6.1 安装导靴要求上、下导靴中心与安全钳中心三点在同一条垂线上,不能有歪斜、偏扭现象,见图 3.2.6.1。

3.2.6.2 固定式导靴要调整其间隙一致,内衬与导轨两工作侧面间隙各为 0.5 ~ 1mm,与导轨端面间隙两侧之和为 2~4mm。弹性导靴应随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同而调整,使其内部弹簧受力相同,保持轿厢平衡。滚轮导靴安装平正,两侧滚轮对导轨的初压力应相同,压缩尺寸按制造厂规定调整。若厂家无明确规定,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滚轮的限位螺栓,使侧面方向两滚轮的水平移动量 B 为 1mm,顶面滚轮水平移动量 A 为 2mm,允许导轨顶面与滚轮外圆间保持间隙不大于 1mm,并使各滚轮轮缘与导轨工作面相互平行,无歪斜并均匀接触,见图 3 .2 .6 .2。

图 3.2.6.1 上下导靴的尺寸要求示意图

图 3.2.6.2 弹性导靴安装示意图

3.2.7 安装轿壁、轿顶

3.2.7.1 首先将轿壁底座与轿厢底盘连接,连接螺栓要加弹簧垫圈,以防止因电梯的振动而松动。若因轿底局部不平而使轿壁底座下有缝隙时,要在缝隙处加调整垫片垫实。

3.2.7.2 安装轿壁,可逐扇安装,也可根据情况将几扇先拼在一起再安装。安装轿壁应先安装轿壁与井道间隙最小的一侧,再依次安装其他各侧轿壁。待轿壁全部装完后,紧固轿壁间及轿底间的固定螺栓,同时将各轿壁板间的镶条和与轿顶接触的胶垫铺平。

3.2.7.3 轿壁和轿顶间穿好的螺栓先不要紧固,待调整轿壁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1000 时再加以紧固。安装完要求接缝紧密,间隙一致,嵌条整齐,轿厢内壁应平整一致,各部位螺栓垫圈必须齐全,紧固牢靠,无晃动、歪斜。

3.2.7.4 一般电梯的轿顶为若干块独立的框架结构进行拼装,也有做成整体结构,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应安装牢固,不要忘记安装衬垫及减振材料。先将轿顶组装好用倒链悬挂在轿厢架上梁下方,作临时固定,待轿壁全部装好后再将轿顶放下,按图纸要求与轿壁定位固定。客梯轿顶通常还有装饰结构,用于安装装饰板及灯光,对于粘贴物应仔细检查是否松脱活动。

3.2.7.5 轿顶接线盒、线槽、电线管、安全保护开关等要按厂家安装图安装,若无安装图则根据便于安装和维修的原则进行布置。

3.2.8 安装轿门装置及开门机构

3.2.8.1 轿门安装基本同厅门安装,要保证门扇的垂直度和运动自如。安全触板安装后要进行调整,使之垂直。轿门全部打开后安全触板端面和轿门端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安全触板的动作应灵活,功能可靠,其碰接力不大于 5N。在关门行程 1/3 之后,阻止关门的力不应超过 150N。

3.2.8.2 安装、调整开门机构和传动机构,使门在启闭过程中有合理的速度变化,而又能在起止端不发生冲击,并符合厂家的有关设计要求。若厂家无明确规定则按其传动灵活、功能可靠的原则进行调整,一般开关门的平均速度 0.3m/s,关门时限3.0~5.0s,开门时限 2.5~4.0s。

3.2.8.3 在安装轿门扇和开门机构后,安装开门刀并进行调整,使其端面和侧面的垂直度偏差全长均不大于 0.5mm,并且达到厂家规定的尺寸位置要求。

3.2.9 安装轿厢其他装置:轿厢的其他附属装置包括轿顶护栏、平层感应器、限位开关碰铁、满载超载开关以及轿厢内的扶手、装饰镜、灯具、风扇、应急灯、到站钟、踢脚板等。安装时应按照厂家图纸要求准确安装,确保安装牢固,功能有效。

3.2.10 对重框架吊装就位

3.2.10.1 在电梯底层脚手架的相应位置拆除局部脚手管,以便于吊装配重框架和装入配重块。在适当高度的对重导轨支架上系好钢丝绳扣,在钢丝绳扣中央悬挂一倒链。钢丝绳扣应系在导轨支架上,不可直接拴在导轨上,以免导轨受力后移位或变形。在对重缓冲器两侧各支一根撑木,见图 3.2.10.1。撑木高度C = A + B +越程距离,其中 A 为缓冲器底座高度, B 为缓冲器高度。

图 3.2.10.1 对重安装示意图

越程距离见表 3.2.10.1。

表 3.2.10.1 越程距离

3.2.10.2 若导靴为弹簧式或固定式的,要将同一侧的两导靴拆下,若导靴为滚轮式的,要将四个导靴都拆下。将对重框运至井道,用钢丝绳扣将对重绳头板和倒链钩连在一起,操作倒链将对重框吊起到预定高度,对于一侧装有弹簧或固定导靴的对重框架,移动对重框架使其导靴与该侧导轨吻合并保持接触,然后放松倒链,使对重框架平稳牢固地安放在事先支好的撑木上,应使未装导靴的框架两侧面与导轨端面距离相等。

3.2.11 对重导靴安装调整:固定式导靴安装时要保证内衬与导轨端面间隙上、下一致,若达不到要求时,用垫片进行调整。在安装弹簧式导靴前,将调整螺母紧到最大限度,使导靴和导靴架之间没有间隙。若导靴滑块内衬上、下与导轨端面间隙不一致,则在导靴座和对重框架间用垫片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同固定式导靴。滚轮式导靴安装要平整,两侧滚轮对导轨的初压力应相等,压缩尺寸应符合制造厂家规定。若无规定时则根据使用情况调整至压力适中,正面滚轮与轨面压紧,轮中心对准导轨中心。

3.2.12 安放对重块并固定

3.2.12.1 装入对重块的数量应由下式确定:

块数= [轿厢自重+额定载荷×(0.4~0.5)

-对重框架重]÷每块配重的重量

这只是一个估算值,具体数量应在做完平衡系数试验后确定。装入配重块后应按厂家要求装上对重块压紧装置,并上紧备母,防止对重块在电梯运行时发出撞击声。

3.2.12.2 如果有滑轮固定在对重装置上,应设置有效装置以避免悬挂绳松弛时脱离绳槽、绳与绳槽之间落入杂物和对人体的伤害,且这些装置的结构应不妨碍对滑轮的检查维护。对重装置如设有安全钳,应在对重装置未进入井道前,将有关安全钳的部件装妥。对重在底坑的安全栅栏的底部距底坑地面应不大于 0.5m,安全栅栏的顶部距底坑地面应不小于 2.5m。安全护栅一般用扁铁制作。在同一井道有多台电梯时,应设安全护栅隔离,其高度从轿厢或对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至底坑地面以上 2.5m。如两部电梯部件水平间距小于 0.3m时,则安全护栅应贯穿整个井道。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轿厢组装牢固、轿壁结合处平整、开门侧壁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1000。

4.1.2 导靴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1.2.1 固定式导靴:能保证电梯正常运行,且轿厢两导轨端面与两导靴内表面间隙之和为 2~4mm。

4.1.2.2 弹性导靴:能保证电梯正常运行,且导轨顶面与导靴滑块面无间隙,导靴弹簧的伸缩范围不大于 4mm。

4.1.2.3 滚轮导靴:滚轮导靴不歪斜,压力均匀,说明书有规定者按规定调整,中心接近一致,且在整个轮缘宽度上与导轨工作面均匀接触。

4.1.3 安全钳楔块顶面与导轨侧面间隙为 3~4mm,各间隙最大差值不大于 0.3mm。

4.1.4 安全钳钳口与导轨顶面间隙不小于 3mm,间隙差值不大于 0.5m m。

4.1.5 当距轿底面在 1.1m以下使用玻璃轿壁时,必须在距轿底面 0.9~1.1m的高度安装扶手,且扶手必须独立固定,不得与玻璃有关。

4.2 一般项目

4.2.1 门扇平整、洁净、无损伤,启闭轻快平稳、无冲击振动。中分门关闭时上下部同时合拢,门缝一致。

4.2.2 极限开关碰铁安装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1000,最大偏差不大于 3mm。

4.2.3 轿厢洁净、无损伤,无撞击凹痕。

4.2.4 当轿厢或对重架有反绳轮时,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

4.2.5 当轿顶外侧至井道壁水平方向的自由距离大于 0.3m时,轿顶应装防护栏及警示标识。

4.2.6 对重块固定可靠。

5 成品保护

5.0.1 轿厢组装完毕后,应尽快挂轿门及厅门,防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5.0.2 轿门、轿壁的保护膜在完工前不要撕下,必要时进行围护,并对轿底进行二次保护。

5.0.3 运输、吊装过程中,不要碰坏已装修的地面、墙面及导轨,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

5.0.4 导靴安装后,应进行遮盖,以免尘渣进入靴衬中,缩短使用寿命。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0.1 斜拉杆必须上双螺母拧紧,各连接螺栓应压接紧固,垫圈齐备,以保证电梯轿厢稳定。

6.0.2 轿厢顶与轿厢围壁之间的减振装置应按图纸要求安装正确,防止影响电梯减振效果。

6.0.3 轿壁之间连接部位应将保护膜去除,防止造成安装尺寸误差。

7 质量记录

7.0.1 电梯主要设备、材料及附件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安装技术文件。

7.0.2 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7.0.3 轿厢组装质量检查记录。

7.0.4 对重安装质量检查记录。

7.0.5 轿厢平层准确度测量记录。

8 安全、环保措施

8.1 安全操作要求

8.1.1 当轿厢对重全部装好,并用曳引钢丝绳挂在曳引轮上,准备拆除支撑轿厢的横梁和对重的支撑之前,必须将限速器、限速器钢丝绳、张紧装置安全钳拉杆安装完成,以保证电梯失控打滑时安全钳能发挥作用,将轿厢轧住在导轨上,而不发生坠落。

8.1.2 安装轿厢过程中,如需将轿厢整体吊起后用倒链悬停时,不应长时间停滞,且禁止人员站在轿厢上进行安装作业。

8.1.3 严禁私拆、调整出厂时已整定好的安全钳部件。

8.2 环保措施

参见本册“导轨支架和导轨安装工艺标准”(Ⅶ102)的相关内容。 N8nkA3xuLA3PWMDd55ckMzMjXBo0pU1mF8iSdqggafwRmUylhmHuSqyub8dyAGL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