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Ⅳ104)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楼、地面及室外散水等水泥混凝土垫层的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32.5。严禁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用。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 175、《矿渣硅酸盐水泥》 GB 1344 的规定。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 3 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3 %。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2 的规定,进场后应取样试验合格。

2.1.3 石子:宜选用粒径为 5 ~ 32mm的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50mm并不大于垫层厚度的 2/3。含泥量不大于 2 %。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3 的规定,进场后应取样试验合格。

2.1.4 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 63 的规定。

2.1.5 外加剂: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及性能检测报告,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出具。进场应取样复试合格,并应检验外加剂匀质性及与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有关规定。

2.2 机具设备

2.2.1 机械: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平板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等。

2.2.2 工具:手推车、铁锹、筛子、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錾子、钢丝刷等。

2.2.3 计量检测用具:磅秤、台秤、水准仪、靠尺、坡度尺、塞尺、钢尺等。

2.2.4 安全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水泥混凝土垫层下的结构层或基土已施工完,并经验收合格。

2.3.2 水平标高控制线已测设完,并经预检合格。

2.3.3 穿过楼地面的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管道四周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

2.3.4 铺设在垫层中的设备管线已做完,并办完隐检手续。

2.3.5 在首层地面浇筑混凝土垫层前,穿过室内的暖气沟及沟内暖气管已做完,并办完验收手续,室内回填已施工完。

2.4 技术准备

2.4.1 混凝土配合比已试配确定。

2.4.2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方法

3.2.1 基层处理:垫层下为基土时应将表面清理干净,清除虚土、杂物并拍底夯实。当垫层下为混凝土结构层时应将粘结在混凝土基层上的浮浆、松动混凝土、砂浆等用錾子剔除,用钢丝刷刷掉水泥浆皮,然后用扫帚扫净。

3.2.2 测设标高控制线:根据标高控制线,量测出垫层标高,在四周墙、柱上弹出标高控制线,大面积施工时应增测标高控制点,间距小于 2m。

3.2.3 混凝土搅拌:根据配合比(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核对砂、石、水泥等材料,检查磅秤的精确性,严格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搅拌,掺有外加剂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大面积施工时,可采用商品混凝土。

3.2.4 铺设混凝土

3.2.4.1 铺设混凝土前先在基层上洒水湿润,刷一道聚合物水泥浆(水灰比为 0.4~0.5),随刷随铺混凝土。铺设应从一端开始,由内向外退着操作,或由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铺设。混凝土垫层厚度应不小于 60mm。

3.2.4.2 大面积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 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12m。

垫层的纵向缩缝应做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 150mm时,可做企口缝。横向缩缝应做假缝。

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应互相紧贴。企口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假缝宽度为 5 ~20mm,深度为垫层厚度的 1/3,缝内填 1 ∶ 3 水泥砂浆。见图 3.2.4.2。

图 3.2.4.2 平头缝、企口缝、假缝示意图

3.2.4.3 工业厂房、礼堂、门厅等大面积水泥混凝土垫层应分区段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并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间距相一致。

3.2.5 振捣:用铁锹摊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垫层面,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 200mm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 1.5 倍,不得漏振,保证混凝土密实,并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以检验其强度。

3.2.6 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照标高控制线(点)检查平整度,用木刮杠刮平,表面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找坡。

3.2.7 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垫层,应在浇筑 12h后洒水养护,一般养护不得少于 7d。

3.3 季节性施工

3.3.1 雨期施工时,雨天要及时测试砂、石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若室外施工,铺筑混凝土应避开雨天,并备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3.3.2 冬期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 5℃。如在负温度施工时,应根据气温掺加防冻剂,掺量严格按照配合比执行。混凝土铺筑完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104 的有关规定。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水泥混凝土垫层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 2/3;含泥量不应大于 2 %;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 3 %。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4.1.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C1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及检测报告。

4.2 一般项目

水泥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 4.2。

表 4.2 水泥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5 成品保护

5.0.1 在新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1.2MPa之前,不准上人行走和进行其他工序操作。

5.0.2 应预先对门框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小车碰坏门框。铺设混凝土时要保护好已埋设好的电气等管线。

5.0.3 当垫层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如继续施工时,应对垫层加以覆盖保护,不应直接在垫层上拌合砂浆,以免污染垫层,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粘结力,造成面层空鼓。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0.1 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认真计量,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6.0.2 操作时认真找平,严格按照标高控制线(点)控制标高,做到表面平整,标高准确。

6.0.3 垫层面积过大要分段、分仓进行浇筑时,按规定留置纵、横向缩缝,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6.0.4 管线密集或垫层厚度较薄时,应铺设钢板网(铅丝网),防止在管道部位产生裂缝。

6.0.5 当室内首层地面垫层遇暖沟时,应在与暖沟交接处的混凝土垫层内沿暖沟纵向布置 φ 6 的钢筋网(网宽不小于 600mm),以防产生裂缝。

7 质量记录

7.0.1 水泥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及水泥复试报告。

7.0.2 砂试验报告,碎(卵)石试验报告。

7.0.3 配合比通知单。

7.0.4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7.0.5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0.6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 安全、环保措施

8.1 安全操作要求

8.1.1 混凝土振捣器应经试运转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开关箱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振捣时振捣手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夜间或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施工时,应采用 36V低压照明设备。

8.1.2 施工用电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的有关规定。

8.1.3 清理地面时,不得从窗口、阳台、预留洞口等处往下抛掷垃圾、杂物。

8.2 环保措施

8.2.1 现场搅拌站应封闭,后台上料系统应设喷淋降尘装置,操作人员要戴防护口罩。

8.2.2 搅拌站设置沉淀池、排水沟,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放。

8.2.3 废弃的塑料薄膜、保温材料、水泥袋等要及时回收,统一处理。

8.2.4 大风时砂子要进行覆盖或洒水,防止扬尘。

8.2.5 混凝土振捣宜采用低噪声振捣器。在居民区施工,夜间运输车辆不得鸣笛,以减少噪声扰民。 HNkrzoL/wrAJbOFjTmeawrvWreZZAQ8GQDBcACULtjYmUOG8NHfdRIg0+TRkst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