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淤地坝水沙相对平衡机理

一、淤地坝水沙相对平衡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受“天然聚湫”(山体滑崩封堵沟道形成的天然淤地坝)对洪水泥沙全拦全蓄、不满不溢现象的启发,认识到当淤地坝有足够库容、坝地面积与坝控流域面积的比例达到一定数值后,淤地坝对洪水泥沙将能长期控制,而不致影响坝地作物生长;同时洪水挟带的泥沙在坝地内被“消化”利用,能达到暴雨产沙与淤积用沙的相对平衡。由此提出了淤地坝水沙相对平衡的概念。

二、淤地坝水沙相对平衡机理

根据流域沟道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所选坝址,若有足够的库容和淤地面积(能满足坝地种植允许淹水深度要求)(图2-1)时,则在蓄沙调洪过程中,随着坝内泥沙淤积厚度的增加和相应淤地面积的增大,能使设计频率下的洪水泥沙体积 V p 、淤地面积 S pi 不断增加扩大,从而使坝地上的淹水深度 h pi 和年淤积厚度 δ i 沿高程逐渐减小,相应为防洪安全需增大的坝高相对减小,使坝地生产保收能力得以逐渐提高。

当在设计洪水频率下,坝地次暴雨洪水淹水深度 h pi 和年淤积厚度 δ i 达到足够小,并趋于稳定时,可使流域产沙与坝内淤地用沙基本达到平衡,在较长时间内可不需要加高坝体,或加高坝体工程量相当于一般基本农田岁修量,淤地坝防洪安全和坝地保收得到持续保证,出现淤地坝水沙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我们认为这便是水沙相对平衡实现的机理。

图 2-1 淤地坝相对平衡原理示意图

三、淤地坝水沙相对平衡理论适用条件

淤地坝之所以能够实现水沙相对平衡,从水土流失特点看,严重的水土流失给淤地坝的淤积提供了充足的泥沙来源,从沟道地形特征看,沟壑建坝条件易获得容纳水沙的足够库容,在淤积过程中,淤积面能够不断扩展、延伸,使淤地坝有条件形成足够的淤地面积,从而促使年淤积厚度和次暴雨淹水深度不断减小,并实现水沙的相对平衡。

由此可见,淤地坝水沙相对平衡一般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泥沙来源。二是要有适宜的沟道条件。窄深沟道和比降太大的沟道以及侵蚀模数较小的地区(<2000t/km·a),由于坝地淤积时间较长,形成相对平衡的速度较慢。从多年来淤地坝建设的实践看,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二和五副区形成相对平衡较快,具有典型的相对平衡形成条件。 BZ6rGs0PWaHd8zXqb2hbBDxPgR1WZjPB/fvsdbSsFbGTfWcjd5d3itP6kuTVbq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