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淤地坝规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淤地坝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农业合作化及集体经济的发展,群众治山治水热情高涨,淤地坝建设出现高潮。但由于建坝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建成的淤地坝出现病险和水毁情况十分严重,人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规划在淤地坝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遂逐步在部分地区和流域开始进行淤地坝规划。到目前为止,淤地坝规划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单项工程规划阶段、坝系规划阶段。

一、初期阶段

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提出并在局部地区进行淤地坝建设规划。这一时期,淤地坝建设主要是结合农业生产、基本农田建设进行的,建设规模、建坝数量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对规划作用的认识,加之对水沙规律、水土流失规律掌握不够,规划技术本身还不成熟,指导性不强,造成多数工程没有规划就仓促上马。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搞群众运动,片面追求数量,建设的淤地坝绝大多数没有规划,造成工程布局不合理、工程质量差等问题。这期间建设的淤地坝,存在着严重隐患。

1977年~1978年黄河上中游地区出现两次特大暴雨洪水,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垮坝现象,部分沟道的“坝群”从上到下不同程度被冲毁,人们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挫伤了群众打坝淤地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人怀疑甚至否定淤地坝,认为打坝是“零存整取”。淤地坝建设陷入低谷。

此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人员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淤地坝拦沙淤地效果明显,尤其是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工程是其他水土保持措施无法替代的,出现垮坝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

二、单项工程规划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针对初期阶段规划技术不成熟、指导性不强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以单坝为对象,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坝址区域地形地质条件、水沙规律和水土流失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总结单项工程的布设特点、工程结构型式、设计标准、施工技术等,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在工程布局方面,认识到过去仿照水库工程选择主沟沟口布设淤地坝的布局模式,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提出淤地坝工程主要应布设在支毛沟的布局模式;在施工技术方面,成功地进行了水坠筑坝、定向爆破筑坝技术试验研究,并大规模推广应用,不但提高了工效,降低了造价,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这期间,水利部先后颁发了《水坠坝设计及施工暂行规定》(SD124-84)、《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SD175-86)、《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D238-87)等技术规范标准,为淤地坝单项工程规划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单坝规划技术及施工技术有了长足进步。1986年,国家计委把“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列为专项。此后,淤地坝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各地普遍开展了淤地坝规划工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整个流域的水沙规律缺乏足够认识,对骨干坝、中小型淤地坝之间相互配合、蓄沙调洪的机理缺乏认识,只能就单坝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形不成规模和系统。随着骨干坝建设实践的增加,出现了一些骨干坝与中小型淤地坝相互配合、联合运用、调洪调沙、效益显著的小流域坝系工程,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应该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坝系进行淤地坝规划和建设。此后各地着手进行了坝系规划的试点工作。

三、坝系规划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针对前两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如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等各类工程之间缺乏联系,工程布局不合理,防洪安全得不到保证等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将整个流域作为对象,对骨干坝、中小型淤地坝之间相互配合、联合运用、调水调沙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坝系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淤地坝工程建设的数量和工程规模、工程布局与建坝时序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规划设计研究院及黄河流域各省(区)规划设计部门先后编制完成了陕西省安塞县境内的马家沟、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境内的西黑岱、山西省离石市境内的阳坡沟、甘肃省定西县境内的称沟河等近百条小流域坝系规划,这些小流域绝大部分已经按照规划的坝系开始实施,综合效益明显。如内蒙古皇甫川流域川掌沟、山西省汾西县康和沟、陕西省延安市碾庄沟等小流域坝系。在这些典型小流域坝系中,骨干坝与中小型淤地坝之间相互配合、联合运用,洪水泥沙得到了较好调配,坝系运用效益十分显著。如1989年7月21日,皇甫川流域发生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90~100mm,全流域共冲毁淤地坝389座,损失坝地3100余亩,直接经济损失约180万元。而川掌沟小流域正处于暴雨中心,降雨量高达141.2mm,不但全部工程完好无恙,而且通过拦泥新增淤地640.9亩,并且有效地保护了下游5100多亩河滩地的安全生产。 TcYV3KcYGzYtm1sq9ao4gq1RrsJsoZ0Rn7C9e1ZFGVlsPMmtOpFcxAFqHfkLK4c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