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译毕,出版社嘱我在付梓出版前作序。译者不过是一象胥之官,充其量是“能达异方之志”。既然是为他人做嫁衣,译者就不见容于信马由缰的自由创造,尤其是像这本有些学术性的著作。既然不是自己撰写的书,能说些什么呢?只能说说我对本书的翻译心得。心得自然有不少,择其茕茕要者谈一谈。
本书被誉为“英语写作方面的经典必读书”,主要讲述了英语写作要遵从的各种体例规则,这些体例规则可广泛运用到各种文体中。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各种写作体例和语言表达规范,从第四到第五章则更多地介绍了写作组织和作家写作风格。因此,本书不仅仅提供了写作规范的体例,也包括了形成写作风格的建言,几乎涵盖了英语写作的全部核心技巧。
一本介绍英语写作规范方方面面的书,能畅销一个多世纪,销售凡上千万册,影响到几代读者和作者,自然有其独到之处。明晰而有针对性的规则,详实的对比例证,中肯的写作建言,适时地进行内容更新和补充等等,都是本书的突出特点。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在全书中你看不到闪烁其词、模棱两可的态度。读者可以现学现用,在书中找到很多解惑的钥匙。
不过,当下的读者可能觉得这样咄咄逼人的态度有些学究气,很多写作专家可能还觉得这么多不二法门的规则或多或少是一种对自由创作的羁绊。然而本书作者所倡导的一些规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大量不容争辩的语言事实,真正做到所谓“凡立一义,必凭证据”,而且提出的一些规则具有通约性。比如作者强调行文要语言简洁,这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所概括清代乾嘉学派文风中“文体贵朴实简洁,最忌言有枝叶”,吕叔湘主张的“不要饶上人人都知道的废话”等观点异曲同工。为什么本该简单流畅的内容却变得逻辑条理紊乱不堪、语言表达苍白无力、言过其实,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原意?每个人都在寻思,自己到底哪里出错了?为什么写不好呢?作家为何难以摆脱“语言的牢房”的桎捁,不正是和我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的“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的观点十分吻合吗?
这样一本讲英语写作的书,成书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示范。
是为序。
伍雅清
于长沙市岳麓区科教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