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泼辣母与不孝子

慈禧原本是打算让同治在十四岁那年结婚,没想到同治还没大婚就想揽权。慈禧觉得不能这么快,婚事一拖再拖,拖到同治十七岁的时候,她才不得已给同治议婚。

选择皇后是一门大学问,这个选择权不在同治手中,自然由两宫太后裁决。如果两宫太后意见一致,那就没问题了,一次通过。关键是两个太后意见相左,慈安喜欢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慈禧则喜欢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

阿鲁特氏出身名门,祖父是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个阿鲁特氏一举一动都显得端庄典雅,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富察氏容貌更艳丽一些,同治嫌她举止有些轻浮,母仪天下的功夫不够,所以决定立阿鲁特氏为皇后。

听说是同治作出的决定,慈禧火冒三丈,这兔崽子,咋就处处跟亲娘作对。没办法,同治就是跟慈安要亲一些。慈禧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同治封富察氏为慧妃。

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说同治这家伙特别喜欢皇后阿鲁特氏,根本原因是此女是一个才女。洞房花烛夜那晚,同治心血来潮,考她唐诗,没想到皇后背得一字不差。这个说法我们不能当真。说白了,他就是为了给自己亲娘添堵,他的快乐是建立在慈禧的痛苦之上的。而慈禧的快乐也是建立在同治的痛苦之上的。

在权力的顶峰上,这母子俩注定不能和平共处。

史书记载,慈禧不喜欢阿鲁特氏,不准同治跟皇后同房,让他多陪陪慧妃,慈禧苦口婆心地说:“慧妃是个贤惠的女人,论才干不应该屈居在妃子的位子上,你要对她好点,多去她那儿坐坐。皇后年纪比较小,不太熟悉宫里规矩,应该劝她好好学习。皇上你不要老是留在中宫,耽误了政事。”

慈禧是一个可以睁眼说瞎话的女人。皇后明明比同治大,而慧妃比同治还小,她居然说皇后年纪小,不懂事。同治有很强的叛逆心理,慈禧越讨厌皇后,他跟皇后的关系就越好。如果说他有多爱皇后,倒也不至于。

同治跟他娘抬杠倒也罢了,偏偏这皇后也跟着同治一个鼻孔出气。

大家都知道,慈禧很喜欢看戏,作为皇后,阿鲁特氏不得不陪她。慈禧喜欢看一些情情爱爱的戏,每到这时候,阿鲁特氏就回头闭上眼睛,一副不忍看下去的样子。慈禧心里当然很不舒服了。一个寡妇天天守着空床孤枕难眠,想从文艺中寻求一些安慰,你倒好,装清高,把人家慈禧衬托得似乎格调很低。

婆媳关系很紧张,身边的人就劝皇后,你还得跟老太婆搞好关系啊,否则将来吃不了兜着走。没想到,皇后倒是底气十足:“敬则可,昵则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迎入者,非轻易能动摇也。”

话说回来,这皇后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她也不看看,连肃顺的尸体都踏在这个西太后的脚下,何况是她。再想想看,慈禧正是偏房出身,这本是她的心病,你这么说她她受得了吗?

得罪慈禧,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

皇后很快就尝到苦果了。同治生病了,慈禧不准皇后去看他,然后大骂皇后是个妖妇,没有夫妻之情,连皇帝生病了都不去看。同治弥留之前,皇后痛哭流涕地去看他,还为同治擦血,慈禧大骂她是妖妇,到了这地步还狐媚惑主,是不是想把皇帝给害死啊?

有一天,皇后实在受不了,偷偷去探视同治,两人说了些悄悄话。阿鲁特氏向同治诉苦,同治安慰她说:“你先忍耐下吧,将来肯定会有出头之日的。”

没想到这话传到慈禧那里,慈禧立即赶到皇后面前,对她破口大骂。皇后气不过,当面顶撞了一句:“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太后给媳妇点面子。”

慈禧一听这话,更加冒火,动不动就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这不是对我含沙射影吗?慈禧一怒之下,直接揪住皇后的头发,把她拖出来,大刑伺候。同治听说这事,吓晕过去,慈禧怕同治反应过头,这才停止对皇后动刑。

慈禧要求宗人府的老大惇勤亲王奕誴废掉皇后,奕誴回答说:“要废皇后没这么简单,不是从大清门进来的人不能废大清门而入之人,所以奴才不敢遵命。”

听到这话,慈禧都快疯了,没办法,只能忍。

有同治和那帮拥护皇帝的人在,慈禧处处感到深受掣肘,所以她要不遗余力地阻挠同治掌权。而大臣们纷纷以康雍乾的祖制为由,要求慈禧撤去帘子,放权归政。

1873年,同治皇帝终于举行了亲政大典。为了摆脱垂帘听政的阴影,同治将办公地点从养心殿移到乾清宫,在那里单独召见大臣,独立裁决军政大事。

同治跟他的列祖列宗一样,刚登基都想有所作为。同治认为,只要自己把心血都放在国事上,慈禧一定会认可自己的。他虽然不喜欢这个亲娘,但还是想当然地认为哪个亲娘不希望儿子好呢?

慈禧是这样想的吗?根本不是,慈禧非常迷恋权力,所谓归政其实是说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慈禧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同治励精图治,她希望同治还像以前那样,吃喝嫖赌,即使要处理国事,也得事事请示自己,继续让自己垂帘听政,只不过这次帘子要垂得更深。

和慈禧相比,同治还太嫩了。可惜他完全无视慈禧,只不过把岁贡银从十万两提升到十八万两。没过多久,慈禧便忍无可忍了。

她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同治叫来,臭骂一顿。同治莫名其妙被老太婆骂,自然很不爽,心里十分厌恶慈禧,但慑于她是自己的母亲,不好发作。

看同治不敢抗辩,慈禧的气焰更加嚣张了,明目张胆要求干预政事。母子俩又斗了起来,慈禧要干政,同治坚持要独立裁决。同治忽然有种感觉,这个女人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一条缠绕在自己权柄之上的毒蛇。

同治很想将她支开,但如何支开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机会总算是来了,同治从太监口中得知,慈禧想重修圆明园,把那里当成修养身性的地方。在同治七年(1868年)的时候,慈禧就想动用国库的钱修筑圆明园,当时清军刚好平定捻军起义,慈禧觉得天下太平了,可以好好享受一番了。这个提议遭到了恭亲王奕的强烈反对,自此以后,慈禧知道,重修圆明园不得人心,不敢再公开提倡此事。

不过人的本性是改变不了的,虽然没有重修圆明园,后来慈禧还是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进而导致甲午战争大清的惨败。

此时,同治探知慈禧想重修圆明园,想到终于可以送走瘟神全心理政了,他很高兴。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决定,慈禧是一个极爱享受的女人,现在同治修园,既可以了却自己的心愿,又不用自己承担骂名。如果她能在圆明园里纸醉金迷、花天酒地,不干政那多好!

同治一提出重修圆明园,大臣们几乎是一片反对的声音。一个叫游百川的御史,他提出的反对意见非常有意思,他说皇帝想尽孝心无可厚非,但重修圆明园很可能再次引来洋人啊!同治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严词质问游百川:“你没有父母吗?父母想要什么东西,难道不应该给吗?”

游百川这个人胆子也大,回答说:“紫禁城西侧的西苑也不错啊,风景秀丽,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修得很好。这地方也可以用作太后颐养天年的地方啊!”

同治一听,脑子转了一会儿,心想西苑花销虽小,但是离紫禁城太近,如果让慈禧住在这附近的话,估计她还是要干政。

最后,同治把游百川革职。但是国难刚刚过去,国家百废待兴,此时斥巨资修圆明园简直是公开与百姓为敌,要剥天下百姓的皮。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左宗棠西征取得胜利。在前方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听说慈禧想重修圆明园,都有罢工的冲动。左宗棠也很不爽,他决定暂时缓报胜利的消息,让高层多担点心,或许能打消修园的主意。

左宗棠的想法也很天真,或者说把自己太当回事了。真正给修园制造难题的不是人,而是钱。此时,国家财政空虚,拿不出那么多钱。同治也没办法,只好发起募捐活动,号召大臣们一同为国家分忧解难。大臣们谁愿意掏钱?但是又不能不给同治皇帝面子,只好象征性地拿出一点。

恭亲王奕虽然极为反感修园,但也带头贡献了两万两银子。奕的话说得很有意思,他说自己受恩深重,不敢妄图嘉奖。尽管有恭亲王带头,但是捐款的数目还是很小,不到五十万两银,这些钱只够修墙。

最后修园之事不了了之。 T9UZ+Ze61/YicvqGdL1fY+T0A/GMV1Ad5hAt9apdkwI1hfenRPsW1IgwF5snPTA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