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两宫“同治”朝政

咸丰驾崩时,懿贵妃还很年轻,钮祜禄氏比她还小。这两个年轻的女人能够驾驭庞大的大清国吗?很显然是不能的,所以她们必须仰赖恭亲王奕的经验。

1861年10月4日,桂良上奏请求给太后上徽号,东宫太后为慈安皇太后(钮祜禄氏),西宫太后为慈禧皇太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此前两天,内阁就太后垂帘听政之事展开讨论。名为讨论,实际是让大家举手赞同。根据大臣们的观点,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太后听政是必需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听政,换句话说就是确立听政的程序。

11月7日,内阁发出上谕,将新皇帝的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所谓“同治”就是让两个太后一同治政,同时也有两宫太后和同治帝的小叔奕一起分享大权的意思。

垂帘听政的程序基本上是这样的:两个太后听政的地点是养心殿东暖阁;小皇帝坐在龙椅上,两个太后坐在后面,中间隔着一道帘子,跟武则天当年的所作所为一模一样。

除了听政之外,大臣奏折和紧急军情也要交给两宫太后审阅,太后审阅之后,再下发给议政王和军机大臣。

太后垂帘听政是清朝历史上的大事件,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太后听政的先例,孝庄虽然很有头脑,也只是通过自己的想法影响顺治和康熙,从没有直接干预朝政。

虽然名为两个太后听政,实际上是由慈禧一人听政,慈安是个没主见的人,再加上本性懦弱,一切都听慈禧的。

在慈禧攫取大权的过程中,奕是最得力的一个干将。慈禧提出赏其一个铁帽子王,奕是聪明人,当然拒不接受。慈禧说:“既然六叔坚持不受,那这事就暂时缓一缓吧,将来等同治亲政后,让他来办也行。”

这一阶段,大清的实际政权掌握在奕的手中,两宫太后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者,而同治呢,只是帝国的一个象征。

这时候的奕权势熏天,朝中大臣多是他的党羽,地方督抚很多也是支持他的,就连西方势力也挺他,把他看成大清未来的希望。在西方国家眼里,奕是一个头脑开明的人,非常适合做清政府的代理人。有奕在,更容易实现他们的利益。

英国领事罗伯逊甚至建议大英帝国扶植奕为清皇帝,所以奕在后人眼里又是一个投降派、卖国派。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公平的,奕跟列强妥协是事实,但妥协跟卖国是两码事。

恭亲王不是一个卖国贼,他是有自己的难处的。你不能指望他变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把洋人都赶尽杀绝。虽然他不能变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但他知道大清只有自强一条出路,这是他跟洋人打交道过程中的实践总结。

实际上,恭亲王掌权以后也做了不少事,对内对外都是如此。内有“长毛”之患,恭亲王要搞定他们,必须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曾国藩虽为两江总督,但是管理四省军务,分别为浙江、江苏、江西、安徽四省,奕还授他为协办大学士。此外,奕提拔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李续宜为安徽巡抚,曾国荃为浙江布政使,李鸿章为署理江苏巡抚。这些安排无非是希望尽快平定内乱,为大清的自强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在跟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恭亲王更是如履薄冰,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好在他天性聪明,很多问题能够处理得恰到好处。一方面,大清的政权是一定要保住的;另一方面,要尽量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洋人的支持。要把洋人伺候舒服又不能让他们狮子大开口。

奕还提出,国家要自强,首先靠练兵。而练兵首先要有利器,不能拿着长矛乱舞,得有先进的洋枪洋炮。要有先进的洋枪洋炮,必须花钱买,钱从哪里来?奕说,从海关的税收中来,用洋人交的税购买洋人的枪。史载奕聪明看来不假,他当然也知道买别人的东西始终是下策,最好的办法是自己能够制造,但是洋人也很精明,把那些好技术都捂得紧紧的。 VBWfTZe4OP6SLHVA8qQ6fUD6J3DB1ZTveCuEgZkjFHaP/sjKALFIFfIrZF0Uk4T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