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大辅政大臣

大清以前是由摄政王辅政的,多尔衮的精彩表演让顺治寒透了心,最后弄得国家只知有摄政王不知有皇帝的地步。

为了避免历史重演,这次绝对不能再让亲王摄政了。孝庄为帝国挑选了四个辅政大臣,在这四个辅政大臣中,鳌拜虽然排名末位,却又是名声最大的。

第一个辅政大臣是索尼。索尼不是一个品牌,他姓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是清朝不折不扣的元老。努尔哈赤时代,他在文史馆工作,那时还非常年轻。皇太极时代,他混上三等甲喇章京,相当于明朝的游击将军。皇太极死后,索尼坚定支持立皇太极的后代为帝,多尔衮摄政后,找他麻烦,将他免死赎身。顺治亲政后,召回索尼,为了表彰他的忠诚,特封他为一等世袭伯,并升任内大臣兼议政大臣。索尼是四朝元老,两朝顾命大臣,在四辅臣中列居首位,大家是没有意见的。

第二个辅政大臣是苏克萨哈。在四个辅政大臣中,苏克萨哈的出身最为特别,他是满洲正白旗人,以前是多尔衮手下的一个得力干将。苏克萨哈的父亲苏纳一路跟随努尔哈赤出生入死,最后得到赏识,被努尔哈赤招为驸马。苏克萨哈凭借着这层身份,仕途一帆风顺,再加上他本人才干确实不错,在皇太极时候,他就当上三等甲喇章京。多尔衮摄政后,他混上议政大臣的职位,并累进一等公。多尔衮去世后,苏克萨哈又敏感地意识到政治风向的改变,及时告发多尔衮“阴谋篡逆”,因此受到顺治的重用,顺治提升他为镶白旗护军统领。后来在围剿农民军过程中,苏克萨哈晋升为领侍卫大臣,加太子太保头衔。顺治弥留之际,苏克萨哈在皇帝床前泪流满面,表示要为顺治陪葬。顺治对他说:“你不知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帮助新皇治理国家是难事吗?”

苏克萨哈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当上第二辅政大臣我们一点也不奇怪。

第三个辅政大臣是遏必隆。遏必隆跟后来的大贪官和珅同姓,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遏必隆的父亲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母亲是和硕公主。皇太极时代,遏必隆承袭一等昂邦章京,相当于明朝的总兵。多尔衮摄政后,遏必隆挨陷害,被籍没一半家产,削职为民。顺治亲政后,遏必隆官复原职,还特封为一等公;没过多久,又荣登议政大臣行列,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头衔。

第四个辅政大臣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物,这人叫鳌拜。由于在现代的影视作品里,鳌拜出场的频率实在太高,所以大家都对他有个最基本的了解。无论在哪部电视电影里,鳌拜给人的感觉都是高大威猛、嚣张跋扈,连大清皇帝都不放在眼里。让我们从正史的角度来了解一下这个人。

鳌拜姓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鳌拜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可以说是皇太极的铁杆家将;从鳌拜的人生履历上看,这个人确实是个有实干才能的人。皇太极一路提拔他,从甲喇额真到三等梅勒章京,再到赐号巴图鲁(勇士),然后到一等梅勒章京、护军统领,最后到三等昂邦章京。鳌拜可以说是凭着自己的功劳一步步爬上去的。多尔衮摄政后,鳌拜好几次差点被整死,最后都被顺治救了。

现在的历史小说和影视作品大多把鳌拜这个人妖魔化了,看这些作品我们觉得鳌拜这个人简直是人神共愤,死一万次都不够。鳌拜其实没有这么可恨,也是个忠臣元老。说鳌拜谋反完全是以讹传讹。不过,如果鳌拜没有谋反,为什么会落得那个下场?

鳌拜虽然没有谋反,但是擅权却是事实。鳌拜是一个个性非常强的人,性格咄咄逼人,即使他没有谋反的举动,性格和举止也构成了对皇权的挑战。康熙拿掉他也是情理之中。

我们来回顾一下鳌拜这个人在大清历届斗争中的表现吧!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急欲染指最高权力,想坐稳龙椅。这时,皇太极的家臣们不同意了,说多尔衮你要这么干,就跟你玩命,其中态度最凶的就是鳌拜。史书记载,鳌拜这个人有勇无谋,大体应该是正确的。

鳌拜勇猛到了什么地步呢?据说他臂力骇人,一箭射到门楣上,十几个侍卫都拔不出这支箭。多尔衮摄政之后,鳌拜也老是跟他过不去,用我们现在的话说,鳌拜这人缺心眼。多尔衮很想干掉鳌拜,对多尔衮来说,干掉鳌拜并不是一件难事。

这不,有一次多尔衮翻查鳌拜的档案,发现鳌拜以前犯了一个错误,于是下令捉拿鳌拜,斩立决。眼看鳌拜就要人头落地,顺治听到消息,赶快过来,救了鳌拜一命。

总之,多尔衮找了鳌拜好几次,几次都准备斩了他,结果都被小顺治救了。我们说,鳌拜这个人命大。

可惜,顺治一死,鳌拜的霉运就来了,当然霉运来的时候还让人以为是好运。康熙是鳌拜宿命克星,康熙智擒鳌拜一直传为历史美谈,真实历史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一点。 yIiIRaot4GBujCmsWwMPgDW/RwEPTClCMrFtpAp8iqWWsOie8YbqeJVWb3Wi6Nex



鳌拜执牛耳

鳌拜的性格,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垫底,心里肯定不会舒服。何况,排名第二的苏克萨哈是自己的死对头,不出一口恶气鳌拜实在不能罢休。

索尼年纪最大,虽然位居首位,但是精力不济,给人感觉没几个年头。索尼当然不会为了那点权力搞得自己晚年生活充满阴云,所以,索尼基本是不问世事的:你们去争吧,别干扰我的夕阳生活就行。遏必隆是个性格软弱的人,他也不会争权夺利,而是坚持明哲保身的主张。

剩下的两个就是苏克萨哈和鳌拜了,这两人都是厉害的角色。如果让两人在擂台上打一场,苏克萨哈不是鳌拜的对手;但论起智谋,鳌拜又不是苏克萨哈的对手。斗的是什么?大家一定会说是斗智,如果是这样的话,苏克萨哈似乎是会胜的。实际上,这不完全是斗智,有时候也是斗狠斗势。所以,到底鹿死谁手一时半会儿还看不清。

孝庄安排这四个人组成一个集团是非常明智的,因为,毫无疑问,这四个人无法组成一个良好的团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旦组成了团队,中间必定会出现一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一旦出现就会对大清皇权构成威胁。只有这些人斗得死去活来,才能保证康熙亲政时候收回大权不会有太大的阻碍。

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克萨哈这个人头脑是非常灵活的,在四人中,他的智商是最高的。他善于交际,朝廷上下到处有他的死党,对于一些有才能的汉人,他非常虚心接纳,收到自己的门下。鳌拜想斗倒他,绝非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鳌拜也意识到这点,所以跟苏克萨哈结为儿女亲家。可惜,斗争你死我活,容不得半点亲情。

苏克萨哈的地位是不利的,其他三人都看他不惯。因为他以前是多尔衮的鹰犬,助纣为虐,其他三人都被多尔衮整得很惨。现在风水轮流转,三人当然希望能好好整一下苏克萨哈。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孝庄想册立索尼的孙女为康熙皇后,苏克萨哈立即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特别搞笑,说这两人八字不合,不宜立她为皇后。索尼心里当然很不舒服,不过为了一个宁静的晚年,还是忍忍吧!

索尼可以忍,鳌拜就不能忍了。只有扳倒苏克萨哈,鳌拜才能走向个人权力的顶峰。

要扳倒一个人,得要有一个矛盾突破口。鳌拜选择的突破口是“易地案”。

清军入关后,曾经强行在京畿五百里内跑马圈地,分给王公贵族和功臣将士。圈地过程中难免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多尔衮当年想长期驻扎在永平,下令永平的地不能圈。这算什么性质的问题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搞特殊化。如果只是领导者一人搞特殊化,大家还能理解,你是领导没办法;但如果是整个利益集团搞特殊化呢?大家心里肯定不服气了,养一头老虎远远比养一大群狼要划算。

多尔衮把本该属于镶黄旗的好地段给了自己的正白旗,把不怎么好的地段给了镶黄旗。当时,引起了镶黄旗很多人的不满。多尔衮掌权的时候,不满没用。多尔衮死后,镶黄旗的人又开始嚷嚷,要夺回自己的地段。在整个事件中,苏克萨哈一直默不作声。

鳌拜暗中指使本旗的人给户部写信,要求将黄白两旗的地方交换。在这件事上,索尼和遏必隆顺水推舟:鳌拜你放心干,我们支持你。当时户部尚书是大学士苏纳海,他阅读讼书后,上奏说:圈地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现在大家都已经安居乐业,在土地上生活了许多年,不应该让他们迁走。

苏纳海说得也有道理,关键的问题是他本人就是正白旗的人。在鳌拜看来,苏纳海这么做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鳌拜决定利用自己的权力,将苏纳海置于死地。

于是,鳌拜将自己换地的奏疏和苏纳海反对的奏疏一并让议政王、贝勒、大臣们商议。商议迟迟没有结果,鳌拜竟然擅自下命令,要求换地。听说要换地,旗人和汉民都人心惶惶,这件事惊动了孝庄。当然,孝庄也没有采取什么实际的行动,只是责骂四大辅臣。

鳌拜的命令下达下去一个多月,换地的事还没弄好。鳌拜不由担心苏纳海和苏克萨哈结党坑自己。鳌拜担心计划流产,决定先下手为强,他首先要剪除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这三人,在他看来,这三人是苏克萨哈的羽翼。

鳌拜以玩忽职守的罪名将这三人逮捕,交给刑部判罪。刑部断定这三人鞭一百,除了妻妾外,一切家产籍没。事情的整个过程是逃不过康熙的眼睛的,至少逃不过孝庄的眼睛。

也许是在孝庄的授意下,康熙召集四大辅臣,询问换地之事。鳌拜坚持应该重典惩治这三人,索尼和遏必隆唯唯诺诺,附和鳌拜。苏克萨哈心里很清楚,鳌拜这是打狗给主人看,真正的目的是压制正白旗,矛头直指自己。所以,苏克萨哈一言不发。康熙也是个明白人,知道鳌拜很想置三人于死地,始终没有答应鳌拜的要求。

鳌拜这时候也许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他竟然无视康熙的态度,以“迁延藐旨”“妄行具奏”的罪名将这三人处死。苏纳海正被关押在刑部,突然看到鳌拜派来两个卫士要绞死他,居然从容不迫地说:“我是大臣,本有礼仪,快取酒来。”豪饮一番后,苏纳海让家人在地上铺了一块布,脱衣躺在上面,自己用弓弦勒死自己。朱昌祚和王登联也被处以绞刑,不过他们都没有苏纳海死得这么爽快豪气,都是被处死的。

处死这三人后,换地之事办得八九不离十了,鳌拜松了一口气。他却不知道灭亡离他不远了。 yIiIRaot4GBujCmsWwMPgDW/RwEPTClCMrFtpAp8iqWWsOie8YbqeJVWb3Wi6N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