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人才管理急需变革

企业成败,关键在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往深里想,真正的核心问题才会浮现出来。偌大的组织,人员众多,哪些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人物?对于这些人,企业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快速成长,激发他们释放潜能?

很多企业家和高管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问题是他们还沿袭着几十年前的管理思路和工具方法,比如科层式组织架构、按部就班的人才培养机制等。然而,当今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要求企业持续寻找、快速发现、迅速把握新的发展机会,也迫使企业持续思考,在新的时代应该用什么新的方法来推动组织人才管理。因为归根到底,发现机会的是人,制定战略的是人,落地执行的还是人。

要想改变组织人才的管理方式,找到适应新时代的新方法,绝非易事。需要清晰构想未来企业的样貌、未来人才的要求、未来组织的机制,并以此为出发点,细致思考如何推动变革。这样的工作,关乎企业未来命运,必须由领导者亲力亲为,必须是领导者工程。

过去一谈到组织人才,大家就会觉得有点虚,总觉得这么虚的事不值得领导者花时间、花精力。

但现在,你要认识到,人才工作在新时代更为重要,人才管理方式的变革在现阶段非常关键,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企业已沿袭了几十年的常规做法。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企业要基业长青,领导者就必须像关注经营业绩、资金链安全和资金高效配置那样,关注人才工作。我们都需要认真思考,自己在人才选用方面做得怎么样,对关键人才有多了解;在组织机制设计方面,有没有认真思考如何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让人才有机会充分发挥潜能,为组织创造最大的价值。

这样的人才变革头绪众多,的确很复杂、很困难、很有挑战。然而如果你能做到,它给企业带来的回报也将非常丰厚。

过去几十年,我们三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全球企业提供咨询。拉姆·查兰是全球顶级CEO和董事会的顾问,帮助他们思考如何推动重大战略转型,如何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鲍达民刚刚卸任麦肯锡咨询公司全球总裁,该公司致力于帮助全球优秀企业及企业家,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制定调整战略,优化业务模式。丹尼斯·凯利是光辉国际公司(Korn Ferry)全球副董事长,该公司是全球顶级猎头公司,为企业寻找合适的董事、CEO以及高管。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接触到的每位企业家几乎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即:自己的企业在人才招募、任用、培养方面做得怎么样?怎样才能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能否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加优秀?自己的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管理方式在新的时代是否还适用、还正确,还能帮助企业应对越来越快的外部变化,还能支撑企业持续的业务调整及转型?

这些共同的问题反映了当今时代大家的共识,即企业成败,关键在人,而且人才的重要性,远超以往。过去大家讲现金为王,今天我们要讲“人才为王”,因为归根到底,真正创造价值的是——人。

正是这些共同的认知以及痛点,促使我们三个人决定,在当下这个时刻一起来写一本书,帮助全球的企业家、董事、高管及创业者迎难而上,找到新时代组织人才的突破之道。

人才和资金同等重要

大家可能玩过一款叫《全球统治》 的桌游,所有玩家都有一个简单直接的目标,就是通过调兵遣将,打败其他玩家,最终一统天下。起初可以有多位玩家,但一段时间后,部分弱小玩家逐渐被淘汰出局,通常会剩下两三个主要玩家一决高下。在那个时点,局势还不明朗,貌似每位玩家都有获得最终胜利的机会。

运气,当然是影响因素之一,毕竟要靠掷色子,掷出来的点数基本是靠运气。然而除了运气,对战局影响更大的却是每位玩家如何调兵遣将: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弱点,还是平均部署,尽量少冒风险,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不断强化优势地区,还是投入军力弥补短板?这些关键抉择,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这个游戏与企业经营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何调兵遣将,如何配置资源,正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那么对于一家企业,手中的资源有什么呢?

过去几十年,很多企业关注的是资金。这么做,的确很有道理,而且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一个强有力的佐证来自麦肯锡咨询公司三位咨询顾问 的研究。他们系统性地分析了1600多家美国公司,追踪了这些公司在15年间资金配置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能根据外部市场机会及业务经营结果主动调整资金配置的公司,相比那些在此方面消极被动的公司,企业价值要高40%以上。而且,在那些主动调整的公司中,做得最好的前1/3比后1/3企业价值要高30%。

的确,优秀的企业家会持续关注业务经营状况,并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调整资金配置。对于这些企业,股票分析师也会给予更高的评价,比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然而像谷歌这样的创新企业,不仅重视资金配置,也非常重视人才等关键资源,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为何如此?因为说到底,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无非两项:一是资金,二是人才。

而且与资金配置相比,人才选用更加困难。钱是死的,人是活的。钱,无论是美元、欧元还是其他币种,无论你怎样使用,它们都不会抱怨。但人就不一样了,人有主观意愿,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各领域的顶级人才。要想吸引他们,你不仅要认同他们,更要主动询问,尊重他们的主观意愿。此外,你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激发这些优秀人才的兴趣爱好、远大志向及创新创意,让他们帮助企业塑造战略、打造未来。

当然在组织人才方面,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比如谷歌会给员工很大的自主性,让他们选择自己有兴趣加入的工作项目。还有些公司,比如说海尔和麦肯锡,会创建内部人才市场。

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帮你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人才。虽说每家企业都不尽相同,很难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但具体方法背后的指导原则很可能是共通的。为此,我们三人访谈了数百位CEO、CHRO(首席人力资源官)、CFO(首席财务官)、企业董事以及其他业界精英。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这些能够面向未来、有可能赢在未来的企业,都在遵循共通的指导原则,推动着人才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些企业包括ADP、安进、怡安、苹果、黑岩、黑石、谷歌、海尔、强生、信达、百事可乐、挪威电信等。我们会在书中详细阐述这些指导原则,相信这些指导原则也有可能帮助到你的企业,让你的企业在新时代实现快速增长。

人才管理变革的有效路径

本书源于一个朴素且深刻的核心思想,即真正创造价值的是人。

关于人的重要性,没人会表示异议。但要在企业经营中真正改变过去的人才管理方式,实现管理变革,把人才放在第一位,绝非易事。为了帮助你实现变革,本书将整个变革过程归结为4步,并就每个步骤提出了一些既有创意又简单易行的方法,详见图1。

图1 人才管理变革的4个步骤

顶层共识

领导者要想推动人才管理变革,真正把人才放在第一位,光靠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在第一章“顶层设计的三个抓手”中开门见山,重点阐述了领导者可以借助的三个有力抓手。

第一,组建三人核心小组(G3)。CEO要从顶层共识入手,成立由CEO、CFO及CHRO三人组成的核心小组,让CHRO和CFO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让CHRO有机会像CFO那样,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一顶层的三人核心小组,能帮助你推动人才管理变革,确保人才管理工作也能像资金配置一样,方法科学,过程严谨,与企业战略高度同步。

第二,识别培养关键人才(2%法则)。你要对组织中的关键人才进行梳理,列出名单,进行名单制管理。偌大的企业,究竟哪些算关键人才,值得你花时间亲自管理呢?在我们看来,人才管理可以遵循“2%法则”,即无论组织多大,都只有极少数的关键人物(比如占比2% )会对组织整体效能产生巨大影响。你可以参考这一法则,思考哪些人是组织中的关键。在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关键人才并非论资排辈,也很可能不是按职级排序,某些重点领域的技术专家或者潜质出众的年轻才俊,也值得你特别关注。对这些关键人才不了解,你就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识别、任用及培养。

第三,充分借助智能技术。新时代带来了新工具,领导者也需要充分借助智能技术,对内对外发掘人才,不断提高人才管理的精准性及有效性。

顶层共识不仅要在企业内部达成,还要与董事会达成共识。因此在第二章“拉拢董事会,为变革出谋划策”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在4个方面赢得董事会的支持与帮助。

如果做得好,董事会可以成为人才管理变革过程中的重要推手。过去,董事会考察企业经营,判断企业是否在为股东创造价值,考量的是TSR 。今后,他们还需要认真考量一套新的TSR,即组织人才、发展战略和重大风险(talent,strategy,risk)。在新的TSR中,组织人才的重要性会更为突出。如果董事会也认同这一理念,那么他们就会在时间精力及工作重点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具体如何赢得董事会的共识与支持,以及如何调整董事会工作机制,我们会在第二章中详细说明。在此仅举一例,比如董事会通常都会下设薪酬及提名委员会,负责企业高管的提名、任用及拟定薪酬激励政策。如果董事会真的高度认同新的组织人才指导原则,那么除了企业高层,他们还需要对关键人才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这方面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也许改名为人才委员会更为合适。

组织建设

前两章讲的是关于组织人才管理变革的第一步,即如何达成顶层共识。接下来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讲如何进行组织建设,其中包括如何重构组织、如何重塑人力资源。总之,要让企业在组织人才管理方面能像资金管理那样严谨高效。

在很多传统组织中,每项工作、决策、考核激励、薪酬提升以及各种大事小情,都是按部门、按职能、按业务线,逐层逐级纵向汇报的。这种条块割据、等级森严的科层式组织,往往会埋没人才,让有才华、有抱负的高潜人才有种永无出头之日的感觉。

把组织人才放在第一位的新时代组织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大家都在创新、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法则。第三章“打造以人才驱动的组织形式”介绍了几家领先企业的探索历程。虽然各家的具体方法不尽相同,但在它们重构组织的过程中,有三大核心要素非常一致,即灵活团队、平台组织、使命意义。

在这些领先企业中,很多工作是通过跨职能的灵活团队完成的。这样的团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灵活组建、解散,并可根据工作进展随时调整。这样扁平化、敏捷型的组织机制,更有利于激发团队创造力,促进人才迅速成长,推动组织快速决策。换个角度想,这就是要打破现有僵化的组织架构,形成新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人才协同及组织潜能。这样的组织机制调整,不是一朝一夕、做一两个敏捷项目就结束了。快速变化的当今时代,这是大势所趋,甚至是形势所迫。遵循传统僵化的组织机制没有出路,你必须思考如何重新搭建组织架构,重新设计内部机制。而且要想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与时俱进、变中求胜,你的组织机制必须保持动态调整。组织机制调整没有一定之规,很多模式方法可以参考尝试。条条大路通罗马,真正重视组织人才工作的企业最终都必须敏捷快速,必须极具使命意义,必须能营造良性的组织氛围,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

第四章“是时候炸掉人力资源部了!”则聚焦于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即如何重塑人力资源。在新的时代,人力资源必须重新自我定位,致力于让自己成为重要的价值创造者,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关于如何重构人力资源,市面上有很多书籍。我们的视角比较独特,我们跳出了人力资源的范畴,没有就人力资源谈人力资源,而是从领导者的视角,在新时代传统人才管理工作急需突破变革的大背景下系统性地思考,应如何重新定位人力资源,如何重构人力资源工作。

重新定位人力资源,要从CHRO开始。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所述,CHRO不仅要是识人和用人方面的高手,还必须懂业务,即亲自经营、管理过业务,必须像CFO那样为组织创造价值,成为CEO真正的合作伙伴,成为三人核心小组中真正的一员。

重构人力资源工作,首先需要区分两类不同的人力资源工作。一类是行政性、重复性相对比较高的工作,如工资福利、薪酬激励、规定政策、员工帮助等,我们称之为“行政性人力资源工作”;另一类是战略性、创造性要求相对比较高的工作,如人才战略、组织诊断、学习发展、团队建设、关键人才招聘、绩效管理及激励政策等,我们称之为“战略性人力资源工作”。

对于行政性人力资源工作,CEO和CHRO需要精诚协作,共同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比如,哪些行政性的人力资源工作可以实现自动化,可以外包,可以转移到人力资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有些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也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将很多需要人工的、重复性的行政工作交给系统自动处理。比如强生公司,原来2/3的行政性人力资源工作已可自动完成。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绝不意味着人力资源部门不重要,没有存在的必要。事实上,正是因为我们认为人力资源非常重要,因为企业家、CEO及高管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组织人才方面,所以我们建议领导者应该具备组织人才方面的相关经验。

我们思考重构人力资源工作的出发点,是如何把人力资源从传统的、重复性的、低价值的行政性人力资源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聪明才智,聚焦在更能为组织创造价值的重点工作上。比如,对内如何识别对组织命运影响重大的关键人才?对外如何扩展视野,放眼全球搜寻人才?如何系统性地确保组织拥有强有力的人才梯队?如何制定有弹性的绩效考核标准,确保薪酬政策真正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如何持续调整组织架构及工作机制,更快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及业务需求?如何帮助企业找到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并支撑其落地执行?只有聚焦在诸如此类的战略性人力资源工作上,人力资源才能帮助企业经营得更好,才能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人才提升

时代变化如此之快,组织需要不断构建新的核心能力。第五章“内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基石”着重阐述了企业应该如何全面更新内部人才管理方式,确保组织人才的持续提升,并重点介绍了三个方法:一是,借助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根据个人特点及岗位需求,做到优秀人才的人岗匹配;二是,创新组织人才管理机制,从促进人才成长、推动业绩增长、提升组织灵活性及创造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各项传统制度方法,比如年度绩效评估、薪酬激励设计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三是,学习提升精细到每位员工,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不断学习新知,持续成长提升。

无论你在内部人才培养方面做得多好,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及市场格局都意味着,你必须不断寻找并把握新的业务机会。要想把握这些新的机会,你需要快速建立新的能力,持续引进外部人才。现在对顶级人才的竞争已然非常激烈,而且所有的数据都表明这样的竞争在未来会更为激烈。我们在第六章“广纳外部人才,为我所有”里,重点探讨了如何更为高效精准地找到、招到、融入和用好外部人才,尤其是顶级人才。

要做好外部人才招募,首先需要你保持外部视角,不断扩展视野,敏锐捕捉未来趋势,思考哪些新的动向会影响企业发展,应对现有业务做出哪些调整创新,应重点寻找哪些新的业务机会。在这样快速变化、各行业分工逐渐模糊、“跨界打劫”成为常态的时代,这样的外部视角及敏锐洞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你还需要持续跟进外部人才动态,认真思考怎样才能将他们招至麾下。在硅谷,有的企业为了吸引重量级的外部人才,甚至不惜重金收购其创立的企业。在这个方面,CEO必须亲自挂帅,还要让CHRO高度重视,系统性地跟进外部人才的整体状况,形成外部人才招聘及融入的有效机制。众所周知,企业并购的失败率很高,成功的不到一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收购企业的核心人才关注不够。

付诸行动

全书最后一章“付诸行动,推动变革”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开始行动。说一千道一万,是否能付诸行动,推动组织人才变革,真正把组织人才放在第一位,关键还在领导者。

这意味着领导者需要改变自己的管理思路及领导方式。比如,招募外部人才。对于高质量的外部人才招募工作,领导者需要亲自挂帅,成为关键人才的首席招募官,大胆重构相关的招聘流程及方法,并持续关注外部人才的整体动态。再比如,培养内部人才。你要聚焦于关键人才,让人力资源做好其余98%的人才工作,确保组织整体持续提升,必要时,让董事会成为你在识人、用人、培养人方面的帮手。

把组织人才放在第一位,不是说说而已。推动组织人才管理变革绝非易事,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对此领导者要旗帜鲜明、全情投入,让大家都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组织成败的关键影响。要想关注投入,在组织人才工作方面多花时间,领导者就必须思考现在占用时间和精力的各项工作,哪些可以少做,哪些可以不做,哪些可以交给别人做。

为了帮助领导者付诸行动、想到做到,我们还制定了一个“行动清单”,以便领导者能更好地梳理思路,思考自己应当做出哪些改变,应当怎样推动组织落地执行。

不确定环境更需人才变革

要想把自己的企业打造为人才为先的组织,领导者必须转换思路:必须像重视资金那样重视人才,必须像重视财务职能那样重视组织人力职能,必须要用对待资金管理那样认真严谨的态度来管理组织人才工作。组织人才管理变革至关重要,是领导者工程,所以领导者必须亲力亲为,大力推动。

这是企业经营思路的重大转变。我们三个人已经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一思想最初萌发于2014年拉姆·查兰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分拆人力资源部》。这篇短文的核心在于,在新时代,组织需要对人力资源工作进行重构。一年后,我们三个人沿着这个思路又向前发展了一步。2015年,我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文章《CHRO新角色:从决策辅助者到决策制定者》,对人力资源的角色定位及其工作要求提出了新的思考。

本书是对上述两篇文章思想的延续与深入。我们希望大家认识到,如果CHRO能够真正懂业务,具备商业头脑,且在公司财务及组织人才方面有深刻的洞见,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像CFO那样成为CEO的伙伴,也能帮助CEO做出正确的决策,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这样的转变,在当今时代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在组织人才方面痛点很多,变革突破难度很大。就此问题,很多学者及业界精英都有很多研究。我们的思想和洞见,也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比如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教授约翰·布德罗、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彼得·卡佩利、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保罗·麦金农,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戴维·乌尔里克。他们的文章、著作以及最佳实践的分享,让我们受益良多。

但本书非常独特,因为我们采用的是领导者的视角。我们思考的问题是,领导者在新时代应当如何思考组织人才管理方式,对于那些影响重大的关键人才,如何更好地识别、吸引、融入、任用、培养及持续提升。我们访谈的数百位企业家、董事及高管,都是组织人才突破变革方面的先行者。他们坚信真正创造价值的是人,他们真正把组织人才放在了第一位。他们的亲身实践和经验分享也让本书增色不少。

企业成败,关键在人。当今时代对组织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思路、理念还停留在20世纪,所用的工具方法还沿袭着过去几十年的老传统。谨以此书献给那些敏于洞察时代变化、敢于推动组织变革以及致力于打造全新企业的企业家、高管及创业者。

企业人才管理,在新时代,需要新攻略。

是时候推动组织人才管理变革,重塑人力资源,真正把组织人才放在第一位了。 QNNPyGRdhlLyUGK2GioQ97jkQPCAPp5JqMS/n/xIAAF583U0O2/fduzQVblr11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