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人格的形成及学习九型人格的核心要素

人格的形成

人格究竟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受环境影响逐渐形成的呢?这个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界以及人格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不同的心理学派都坚持各自的观点,其实融合一下各家的说法,我们可以认为性格是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影响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一观点的解释仍旧要将先天和后天分开来进行。

先天形成 心理学通过对人知觉的研究发现,人在受孕三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听觉和触觉,听觉则主要表现在目前对胎儿的言语方面以及孕妇所经历的环境中的各种声音。触觉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胎儿处在羊水的包围中,羊水的温暖和冲击对胎儿本身就是一份触碰;二是人们抚摸孕妇的肚子时所传递的触碰震动。站在听觉与触觉在受孕三个月时出现的观点上看,早期父母的声音以及触碰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角度支持了先天因素造就性格的说法。

后天影响 俗话说三岁看老。孩子从落生开始便与身边的环境密切相处,至三岁左右父母对孩子每一次啼哭、微笑及任何一个行为的回应,都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举例来说,比如孩子每次哭喊都得到食物,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有可能出现情绪激动——得到物质满足的惯性模式。这样就有可能塑造了孩子心中心的人格特点。因此,孩子三岁左右时,其性格特征就已经基本形成。之后三至十五岁期间,孩子根据某种性格特征开展学习和生活,性格特征慢慢地稳定下来,在十八岁左右最终成为人格特质并终生稳定。

从理论上说,孩子在十八岁以前父母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导来塑造其人格。但现实情况是,每一位父母都不可能时刻理性和清醒地采取所谓的教导方法来塑造孩子的性格。因此,用九型人格在关于子女培养上的意义在于,发现孩子人格特征中的天分,在其成长过程中帮助他们发挥这些天分。总体来说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永远激励孩子做对的事情,不必惩罚他的错误。因为对错永远是父母的评价,而孩子在人格上的天分,有可能因为父母的评价而被压制。

学习九型人格的意义

既然人格不可改变,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选择学习九型人格这门功课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人格究竟在表达什么?这还是要用性格形成的过程来说明。

人的内心或者说存在的状态包含三个元素:“理想中的我”、“现实的我”、“真我”。“理想中的我”就是我们为了生存或者对治环境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时为防止自己受伤害而调用的各种策略。这一层面可以让我们有效地适应环境,但容易让我们陷入意识形态的限制中,也就是说,我们误以为“理想中的我”就是自我,而活在了别人为我们制定的形象当中。“现实的我”就是我们发现,在“理想中的我”层面所调用的策略,其根本是为了满足内心对人格价值被满足的渴望。这些渴望就是九型人格学说中提到的深层渴望,也就是行为背后的信念、动机和情感。最后,“真我”就是我们觉察到人格价值被满足之后自己内心体会到的感觉,也就是那份存在的状态。举例来说,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不得不忍气吞声甚至放弃梦想,因为每当梦想出现时,总会有声音出现告诉你“不要白日做梦”、“做人要现实一点儿”等,殊不知这样反而让自己“现实的我”被抑制了。如果换一种视角,我们发现,忍气吞声等行为并不是为了适应生存,而是为了实现梦想而在此刻做的正确选择,比如为了追求优秀或者与众不同或者财富等,那么当我们发现这些人格所要追寻的价值满足时,内在的动力就被第一次激发了,我们不再会觉得做“理想中的我”是如此的困难,甚至会乐于尝试各种方法去实现目标,因为在这一刻,“理想中的我”已经和“现实的我”融为一体了。到了这一步,我们如果不能觉察到比如优秀、与众不同或者财富实现之后内心的感觉是什么的话,我们仍旧会被人格价值所困扰,最直接的情况就是变得患得患失。因此,当我们体悟到人格价值实现后的那份喜悦的感觉时,我们内在的力量才真的被彻底唤醒,这时我们便活在“真我”的状态中,并时刻都能感受到内心具足的感觉。达到这一步的关键就是我们必须发现自我的人格以及人格价值究竟是什么。

九型人格就是针对人格价值而不再仅仅是行为意义做探索的一门功夫,我们每一个行为背后的信念、动机和情感,就是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精准答案。

如果你是鸟儿,那么就展翅高飞;

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就遨游四海;

如果你是马儿,那么就驰骋九州。

学习九型人格的意义在于:正确地定位自己,并发展自己的人生!

学习九型人格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学习和应用九型人格探索自己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

●勇敢地接受自己是任何一种人格的可能,我们总是被所谓的人格缺点或不足所阻碍,归根结底是我们不愿意面对内心的恐惧。在九型人格学说中,没有对人格特征好与坏的评价,我们要时刻明确,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描述都只是人格上的不同,仅此而已。不要被自己内心的好与坏的评价所干扰,你有可能因此错失了发现真我的机会。

●时刻明确“理想中的我”和“现实的我”是不同的,你越是想成为理想中的人则有可能越是陷入人格的误区或者恶性循环中。你要首先弄明白,你努力想成为的那个人究竟是你的理想还是别人的理想。

●时刻清晰我们应用九型人格技术所分辨的是行为背后的信念、动机和情感,而不是行为本身,不要专注于人格标签(如1号完美型、3号目标型)以及行为描述(如1号的人追求完美,原则性强等),虽然九型人格也无法完全避免标签和描述带给人们的暗示效应,但我们再次强调:希望每一位正在阅读并应用此书学习九型人格的朋友,更多地去通过文字体悟行为背后的信念、动机和情感。

●时刻觉察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包括父母的影响、当前心理状况的影响以及已经习得或修行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有可能让你困惑于文字描述和标签的暗示效应上。

其次,在了解自己以及别人的人格型号之后以及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

●当我们了解自己的人格型号之后,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应用九型人格技术去判断身边的人。在这里我们想提醒大家,在一开始应用九型人格技术判断他人的时候,不要急于告知对方是哪种人格型号,因为你还没有达到能够深刻、熟练地应用九型人格技术的程度,先默默地观察,有可能你今天判断的人格型号的感觉在明天就发生了变化,那么如果你反复修改,最终不但自己迷惑了,反而还觉得身边朋友你太过浅薄的评价。因此多多观察,慢慢体会,待到这功夫炉火纯青时,判断自然精准无误了。

●不要应用人格型号对人进行好与坏的评价,更不要用所谓的人格弱点去操控别人。因为人格本身只是不同而已,如果你利用所谓的人格弱点去控制身边人的话,那么就更是歪曲了学习九型人格的意义。比如:他是6号,所以总是畏手畏尾,不敢行动,这是他致命的弱点啊。我正好利用这一点经常为他制造指向未来的恐惧,让他永远依赖我。那么你有可能收获一时的效果,但最终定会受到身边人无情地抛弃。

●不要以人格的特点作为自己行为的借口。比如:我是9号,所以不要让我加班,因为我关注自我存在的状态并且不愿改变习以为常的存在感。这样一来,你仍旧陷入了行为本身的意义,并执着于行为现象本身了,内心真正和谐存在的价值感则又一次与你失之交臂。你愿意收获真正的深层渴望还是永远逃避恐惧自欺欺人呢?

●不要用人格型号把人绝对定性。比如:他是4号,因此他不能胜任高端职位,因为他总是处事情绪化。这样的话你仍旧被人格标签所影响,并因此限制了事情的发展以及他人可能出现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发挥不同人格型号的天分,全面发展。

最后,我们再次强调学习九型人格的意义在于:

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发展自己

体谅他人欣赏他人支持他人

现在,你明确了九型人格是一门怎样的学说,你清晰了九型人格是一项研究行为背后的信念、动机和情感的技术,你了解九型人格是简洁、精准地定位人格特征的方法,你懂得了学习和应用九型人格修行自我、发展他人的关键。

现在,你一定迫不及待地希望详细地了解每种人格型号的特征、深层渴望与恐惧、沟通与行为风格,以及不同人格型号在职场、情场中的行为、动机、情感表现和有效处理不同人格型号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更进一步识别具体人格型号特征的方法,特别是区别相同行为甚至是相同感觉的方法;以及不同人格型号如何应用九型人格的修行心法修正自己当先可能存在的恶性循环,开展自我内在的良性整合。

针对这些渴望,我们还是希望你能静下心来思考:

现在,你真的决定要活出好型了吗?你真的做好开始探索“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准备了吗?

把你的答案写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_

并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

记住这一刻。此刻,让我们正式开启探索自我内在深层渴望的旅程!

祝您旅途愉快! AD3xUMuZuezfRXwybKnC1GHIGWElfYKrGD6RcgPjHSXUdY7jZmwCehduKjlL8c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