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中心是九型人格学说分类人格的核心技术,也正是因为智能中心理论,人们用九型人格技术来识别人格特征才变得简洁、精准。
在这里,首先要明确智能中心究竟在描述什么。智能中心的概念并不是说人们用哪个部位思考来面对人、事、物,而是在描述人们在环境、理人际关系过程中的思维反应类型以及这些思维所体现出来的感觉。
简单来说,脑中心者的人格特征属于用逻辑的方法来思考和分析人、事、物,预料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心中心者采用总结过去发生的事情或建立的人际关系来体会其中的内心感受;腹中心者则根据当下看到、听到、触碰到的人、事、物直接反映行为。可以说,脑中心的思维方式指向未来,心中心的思维方式指向过去,腹中心则直接反应当下。
用智能中心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识别人格所属的类型,然后根据类型对人格特征进一步判断。也就是说,我们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会根据对方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感觉,首先判断他是属于哪一个智能中心,此时就已经把人格特征缩小到了三个号码的范围内,然后再根据不同人格特征的感觉分类技术在三个号码中做进一步的人格判断,最终得出人格定位。这一方法虽然放弃了传统人格研究的量表测量以及统计分析,但其对行为背后的动机、信念和情感的判断和定位却极为精准。下面详细介绍这一判断方法。
在判断人格特征时,首先用智能中心技术感受、分析对方在言谈举止中传达出的信息,这种感觉与解析力,就是不同智能中心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思维反映类型。具体内容见下表。
智能中心的感觉划分对照
在应用智能中心技术对人格进行了初步划分之后,我们还需要更为精准地把人格总智能中心的大范畴定位到具体某一个人格类型上,此时我们就可以使用人格类型划分技术来进一步定位。人格类型划分技术指的是根据觉察人的能力素质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情绪、环境、行为”三位一体的反应模式所对应的人格行为表现类型来精准定位人格特征。这里的能力素质水平指的是人们行为所体现出来的能量感觉。心理健康状况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压力或身处困境时的行为反应状况。“情绪、环境、行为”三位一体的反应模式指的是人们在对治环境、处理情绪的行为中调动智能中心的能量所表现的感觉。具体内容如下。
以个人能量高低以及面对外界时的交际风格分类
(参考嘉伦康妮的人际关系分类)
对向别人 有点对抗别人的倾向,凡事主动,对自己的需要会努力并直接表示,甚至有点自我膨胀的感觉。
1号总是主动将自己对事情的要求、原则和标准灌输给他人,并直至对方接受为止,其背后的动机在于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2号总是能够觉察到他人的需求并主动采取行动来满足对方的需求,并以成就他人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背后的动机在于用关爱的行动换取被爱的满足。
8号为了能够时刻主宰自己的人生,总是有意无意地与他人或环境对抗,甚至是战斗,他人在自己面前必须给足面子,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不可以有被控制的感觉。
投向别人 经常有一股内在的驱力推动自己“要去为他人做一些事”,但喜欢在对方提出要求时采取行动。下意识地有一种自觉比他人优越的感觉。常努力做好自己以达到自己或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6号总是在自己认可某人或组织之后,愿意为了组织牺牲自己的原则或收获,但要在某人或组织明确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并喜欢以逻辑的分析帮助有需要的人,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是逻辑分析得出的风险评估和对策总是对的。
9号总是能够体察到身边人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并在他人提出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满足他人的要求,经常充当和事佬的角色,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和谐的关系是感觉自我存在的关键。
3号总是喜欢将自己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好的事物分享给更多的人,但这些又限定在与自己目前关系不错或目前正好有相同需求的人身上,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得到他人感谢自己的评价。
远离别人 把能量指向内在的自我,着重于满足自己的需要,远离的方式有身体上的远离与精神上的远离。
5号总是喜欢以旁观者的角色默默地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然后回到自己的空间,安静地研究观察的所见所闻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与人接触所带来的情绪会影响自己的冷静。
4号总是在遇到他人不理解自己的情感或情绪变化时,不再进行表达或申辩,进而加强了一种我见犹怜或冷艳的感觉,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是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这一事实无须说明。
7号总能够在环境或人群中扮演开心果的角色,但有时候他们的笑话或娱乐环境的行为却不能引起他人的反响,此时7号却自己乐在其中,仿佛刚刚的行为全然是为自己做的,有点自娱自乐的感觉,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是“闷”总是不好的,所以大家闷我就自己娱乐消遣吧。
以面对压力或身处困境时的行为反应感觉分类
(参考Don Riso及Russ Hudson的分类方法)
正面乐观 喜欢激发和帮助他人,令别人感觉一切美好。常抗拒自己的负面情绪。
1号总是用“如果你这样做,一定能做得更好”的方式激励他人,特别是在自己或他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正好满足1号“事实证明我是对的”这一动机,并以此为由进一步推行自己的原则和标准。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一切总能够做得更好。
2号总是在遇到问题或压力时告诉自己,一定是自己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才导致自己以及他人遇到问题,因此继续加强自己的关爱行动,让他人更加沐浴在一份爱的关怀中。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只有自己无私的关爱才能让自己以及他人快乐。
7号在遇到问题或压力时总是直接转移关注的焦点,把目标和行为转移到积极快乐的事情上,其开朗和开心果式的行为,能让他人及自己都迅速忘记问题或压力所带来的困扰。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或车到山前必有路。
抛开感觉,理性行动 客观理性,能抛开私人感情,以自己有能力的一面去面对及处理困难。
5号总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退守到自己的空间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以远离别人和问题环境的方式避免情绪影响自己的判断,表现出更为理性的特点。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知识就是解决一切的力量。
9号在遇到问题时则抛开觉察他人的感情,并将焦点转移到自己内心的感觉上,并以此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法,且由于9号在语言以及身体语言风格上的温和特性,更给人一种理性面对困难的感觉。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任何的冲动都会破坏自己的存在感。
3号在遇到问题时,会迅速将问题转化成自己接下来为之奋斗的目标,并因此增强自信,之后以这份自信为动力,坚持不懈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采取行动真正解决问题,此时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以敏锐思维,给人一种理性的感觉。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没有自己的实力不能解决的事情。
情绪反应大,依赖与独立的内心对抗之间 处理问题或解决压力冲突时,显得很情绪化,需要别人首先了解及认同自己的感受,并把情绪解决之后才可以解决问题,对信任产生怀疑,并经常徘徊在究竟是继续依赖别人还是自我独立的矛盾中。
6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由于出现了在其原本逻辑分析以外的情况,随之产生一种身处意料之外的焦虑状况,因此抛开结合人、事、物三者的理性分析,转而进行针对人的是非对错的逻辑分析,并以自己的分析为绝对结论,决定自己的对治环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但要采取行为时,又害怕自己会面对更大问题而陷入纠结。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一次“背叛”百次“不忠”。
4号在遇到问题时,一方面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的与众不同不被理解所造成的,但自己就是与众不同,因此无须解释;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的不屑一顾加深了不被理解的程度,让自己更加陷入渴望理解又得不到的纠结中,进而以情绪化的行为表达自己,这又继续加深了自己内心的依赖与独立的对抗与矛盾。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自由也要,宠爱也要,或鱼与熊掌兼得的纠结。
8号在遇到问题时,因为要继续扮演强者的角色,身上所背负的责任、使命等这些无形的盔甲总是不能脱掉,因此不会给人需要帮助的感觉,这就压抑了8号内心对得到帮助的渴望,导致压力越大、情绪反应越大,这情绪来源于无助感与是否放弃强者面子的内心对抗。其行为背后的信念是不能被人同情或发现内心的脆弱。
以“情绪、环境、行为”三位一体的反应模式进行分类
(参考阿德勒的人性立场理论)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是由“情绪、环境、行为”三者构成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意思是说,人们一定是生活在环境中,并不断地采取对治环境的行为,并在对治环境的行为产生情绪之后,再根据情绪采取行为对治环境,从此周而复始地循环。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在判断九型人格的智能中心类型时加以应用。
脑中心者对环境的反应总是强调内心的感受,并因感受产生情绪,之后对于情绪又总是用逻辑的、思想的、条理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总给人一种没有情绪的感觉,其行为恰好总是经过上面的思想加工过程而表现出来,虽然在时间上会慢一些,但其实质仍旧是直觉的。这也印证了脑中心总是通过想象和分析指向未来的事物或人并得出结论的特点。
心中心者直接用感官感觉环境,并不过多用情绪加工对环境的感觉,他们的感受加工更加集中在情绪本身,也就是说,没有环境的影响,心中心的人仍旧情绪丰富,这就导致他们的行为极具思想的引导,因为情绪总是需要通过思想的方式被贴上标签,否则内心是永远无法清楚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情绪的。这样看似是心中心人的行为情绪化或感性,实则他们的感性正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表现出来的,这印证了心中心总是通过总结过去发生的事情或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来采取当下行为的特点。
腹中心者往往把思考的焦点放在对环境的分析和解读上,这样他们才能够通过现象上的环境元素给自己的行为提供更多的资料,这就使得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感性的特点,因为其行为已经在发生之前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做出了预期,而行为的过程本身就像结果出现一样,总是给腹中心的人带来各种内心的感受,而这些感受腹中心的人则以最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他们以直觉来表达情绪的特点,原因在于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分析环境和体会行为上,不愿意再用时间去揣摩情绪,因此正好印证了腹中心着眼于当下并直接表达感官感觉到的情绪的人格特点。
用智能中心以及人格分类技术判断九型人格特征的流程,可以总结为:
首先,应用《智能中心对照表》以及《三位一体反应模式表》进行智能中心感觉判断;其次,应用《个人能量对照表》以及《困境反应模式对照表》进行人格特征定位。做到这一步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定位人格特征了。
当然,对于每一种人格特征的详细掌握,将更有助于更好地体悟行为背后的信念、动机和情感,这些内容也将在本书后面的章节分别以人格本身的特征、职场表现以及情感表现来详尽表述。关于如何区别相同人格特征的技术,也就是更加深刻地洞悉感觉的方法,将在本书第五章中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