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我从市委书记的岗位调任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党组书记。回顾三年多的工作,其中一件大事,就是具体组织编制了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1月21日,获得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高票批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从1953年开始编制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规划的理念、内涵、方法和体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规划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提升。规划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各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依据,是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的准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逐步转向公共服务型,经济管理手段也逐步从微观管理更多地转向宏观调控,规划作为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历次五年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难点在于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发展趋势难以准确判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由省委书记赵洪祝全面负责,成立由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为组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和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为副组长的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在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十二五”发展的现实基础、宏观环境和阶段性特征,研究提出“十二五”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目标和重大举措。
“十二五”规划的精髓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和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十二五”时期,浙江将由人均GDP7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经济社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难以预测的风险和挑战。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五”《建议》提出“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和根本目的,确定“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总体目标,《纲要》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
“十二五”规划最突出的亮点是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举措,着力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迎来海洋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海洋经济总体布局,打造“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推进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同时,“十二五”规划还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建设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战略任务,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最鲜明的特点是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在规划研究和编制阶段,坚持“开门编规划”,采取公开选聘、直接委托和自主研究等方式开展“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通过《浙江日报》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浙江在线、省发改委门户网站、浙江省经济信息网等媒体,面向社会开展“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同时,还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级部门、地方、专家、企业家、老同志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可以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既是深入研究、科学谋划的成果,也是集思广益、凝聚全社会智慧的结晶。
中长期规划重在实施。“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规划实施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要求,切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分解落实,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做深做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以规划带项目、出政策、排资金,强化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