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国生态工程建设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生态建设,在大规模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包括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水利基本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内容。本节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为例,回顾和分析我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1.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回顾

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标志,20世纪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处在农民群众自发栽植的“启蒙阶段”。我国曾是一个森林茂密、山川秀美的国家。据考证,几亿年前,中国大地基本上为高大的古森林覆盖。以后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地壳沉降,有些地区的古森林被埋入地下,逐渐变成煤层,到原始社会全国森林覆盖率仍高达64%,其中,东北地区高达90%以上,中南地区80%以上,西北地区的甘肃30%以上。随着人口的增加,战争的破坏,导致森林植被锐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西周时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高达53%,如今只有61%。到新中国成立前,华北地区仅残留一些天然次生林。森林覆盖率只有5%左右。历史遗留给新中国的是满目疮痍、光山秃岭,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些地方甚至失去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中国具有悠久的植树造林历史。东北西部、河北西部和北部、陕西北部、新疆北部、河南东部等地沙区群众为了保护农田,历史上曾自发地在沙地上营造以杞柳、抄柳、旱柳、杨树、白榆、白蜡条等为主的小型防护林带,由于小农经济的限制,林带布局凌乱、规模窄小、生长低矮、防护作用较差,仅处于栽植技术的“启蒙阶段”。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林业生态工程进入了真正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又可以分为3个分阶段:

第一阶段 ——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建国后,在“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由北而南相继开始营造各种防护林,包括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等。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农林部冀西沙荒造林局组织指导河北省正定等6县营造固沙林。接着,豫东、陕北、辽宁彰武、内蒙古赤峰和磴口、甘肃民勤等县的治沙造林也相继开展起来。1958~1959年,宁夏中卫固沙林场在沙坡头地段铺设方格草沙障,实行草、灌、乔结合,保证了包兰铁路的安全运行。此后,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有大片流沙分布的地区普遍开展了固沙造林。虽然这一阶段各地开始营造各种类型的防护林,但是,这时营造的林分树种单一、目标单一,缺乏全国统一规划,范围较小,难以形成整体效果。

第二阶段 ——停滞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后期)。“ 文革期间 ”,林业建设与各行各业一样,建设速度放慢甚至完全停滞,有些先期已经营造的林分追到破坏,致使一些地方已经固定的沙丘重新穆动、已经治理的盐碱地重新盐碱化。

第三阶段 ——体系建设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 改革开放 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出现了新的形势,步入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改变了过去单一生产木材的传统思维,采取生态、经济并重的战略方针,在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同时,狠抓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先后确立了以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即“三北”,长江中上游、沿海、平原、太行山、防沙治沙、淮河、太湖、珠江、辽河、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十大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区总面积705.6万km 2 ,占国土总面积的73.5%,覆盖了我国的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侵蚀区和台风、盐碱危害区等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构成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历程

20世纪,特别是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邓小平同志倡导、1979年开始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义务植树达到300亿株。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我国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国造林绿化正以每年人工造林500万hm 2 、飞播造林80万hm 2 、封山育林400万hm 2 的速度推进。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达3400多万hm 2 ,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飞播造林累计达到2500多万hm 2 ;封山育林累计达到3400多万hm 2 。全国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的12.5%提高到90年代初的13.92%,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先后有12个省区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荒地。十大工程累计规划营造林任务1.2亿hm 2 ,目前已完成0.5亿hm 2 ,初步形成了我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新格局。

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就

(1)三北防护林。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兴建标志着防护林工程进入生态—经济(或称环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绿色工程阶段,从而对区域性防护林建设理论体系和其技术内涵的变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为防治三北地区的严重风沙和水土流失,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纳入国家建设计划,这是我国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系统工程。该工程地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总面积达40690万hm 2 ,占我国国土面积42.4%。该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78~2000年,第二阶段2001~2020年,第三阶段2021~2050年。总体规划造林任务3508.3万hm 2 。实现这一目标后,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规划时的4%提高到15%。第一阶段包括三期工程,一期工程(1978~1985年)已顺利结束,完成造林605.5万ha,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9个百分点:二期工程(1986~1995年)正在稳步实施。目前共完成造林1087万ha,1100万ha农田得到林网保护,部分地区风沙危害有所减轻,水土流失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一些地区缺木少柴的状况开始改善。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该工程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实现长江流域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为目的。1989年国家计委批复了一期工程(1988~2000年)总体规划。工程范围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重庆12个省(市)的271个县,总面积3400万ha,规划造林724.5万ha。这一目标实现后,森林覆盖率将由规划时的19.9%提高到41.7%;有林地面积增加一倍,林木蓄积量增加2.2倍;工程范围内水土流失基本控制面积将达38.8%;年减少土壤侵蚀量43%。1989年工程建设在6省39个县试点启动,1990年在9省145个县全面展开,现已造林160多万ha,进入了高起点大规模、高效益建设的新阶段。

(3)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国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多树种结合,造林绿化事业取得重大进展,造林641万ha。绿化海岸带10600多km,250万ha的耕地得到农田林网保护。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治理沿海地区的水土流失,防止风沙、台风旱涝等自然灾害,1987年林业部组织力量,完成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1988年经国家计委批复同意,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开始走上规范化的道路。该工程包括沿海11个省(区、市)的195个县(市、区),规划造林355.8万ha,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1988~2000年)造林249.1万ha,占工程总量的70%;二期工程(2001~2010年)规划造林106.7万ha,占工程总量的30%。规划目标实现后,沿海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规划时的24.9%提高到39.1%。经过多年努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取得很大成效。不少地段已基本实现结构合理。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4)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范围涉及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等黄河中游地区的6省(区)188个县(市、旗);规划1996~2010年营造林315万hm 2 。该工程1995年开始启动,截止1998年,已在73个县实施,累计完成营造林44万hm 2 。经过几十年来的持续奋斗,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效益:

1)增加了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10大工程累计完成造林5000万hm 2 ,3400万hm 2 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完成治理开发沙区面积744万hm 2

2)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粮食稳产高收,十大工程构建了一个绿色屏障,减轻了风沙、干热风、寒露风、昆虫等对农作物的危害。增加了粮食产量约10%~25%,为近年来粮食高产稳产作出了贡献;

3)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依靠林业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的典型;

4)加快了荒山荒地造林绿化进程,目前工程区有12个省区实现基本灭荒;

5)制定了一系列工程管理办法、标准、规程,提高了林业管理水平,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之路。

(5)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国以来,我国平原绿化大体经历了从“四旁植树”和沙荒造林,兴建农田林网和实行农林间作。到目前的乔灌草结合、带网片点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发展过程。建设范围包括26个省(区市)的918个平原、半平原和部分平原县,工程范围以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等平原为主体,涉及918个县(旗、市),是我国商品粮棉油主要生产基地,总面积14600万ha,占国土面积的15%。规划到2000年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和片林造林6580万ha,基本实现全国平原绿化。目前,已有3067万ha农田实现了林网化,四旁植树96亿株,508个县(市区)和35个地(市)达到了林业部颁发的全国平原绿化标准。在豫东、皖北、鲁西南等地已出现了几百万亩、上千万亩集中连片的平原农区绿色海洋。

二、中国水土保持发展回顾和成就——以黄土高原为例

地球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一方面为人类生存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同时还为人类提供非物质的服务功能。所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保护好地球生态系统,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掠夺式的使用和开发,使得地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地球生态系统退化已经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诸多原因中,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使生态系统失去健康发展条件是最基本的退化过程。并且由于水土流失、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严重阻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利部发布的2005年水土保持公报显示,虽然经过不断的治理和保护,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仍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一是侵蚀总量仍然很大。2005年土壤侵蚀量19.82亿t,其中尤以长江、黄河的土壤侵蚀量最多,分别达到4.00亿t和11.64亿t;二是分布范围广。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尤其以长江上游、黄河中游、东北黑土地和珠江流域石漠化地区分布的面积大,后果严重,潜在危害大;三是开发建设活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开工,破坏地貌和植被,产生大量弃土弃渣,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状况。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1990年公布的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资料,全区总面积64.2万km 2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45.4万km 2 ,占到总土地面积的71%,且侵蚀模数超过5000 t/km 2 ·a的多沙区面积达19.1万km 2 ,占到水土流失面积的42%。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降低,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加剧了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同时,流失产生的大量泥沙进入并淤积在黄河下游河床,使黄河河床不断抬高,严重威胁着黄河下游广大地区的防洪安全。另外,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干、支流众多的水库等水利设施淤积加快,使用年限缩短,效益不能正常发挥,并且为了将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淤积输送入海,每年有多达200多亿m 3 的水量用于对下游河道的冲沙,使得黄河本已短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

由于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等一系列重要的关系,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操作中,需要依靠科学,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三、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回顾以及面临的挑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做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地区,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活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中经历了从典型示范到全面发展;从单项措施、分散治理到以小流域为单元,不同类型区分类指导的综合治理;从防护性治理到治理开发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从人工治理为主向人工治理和依靠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能力相结合的新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护思路转变的过程。

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在黄土高原地区启动实施了“四大片”重点治理、试点小流域、治沟骨干工程专项、沙棘专项、国债、生态县建设、退耕还林(草)及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等一大批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成效。截至2005年底,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21.5万km 2 ,其中:基本农田527万hm 2 ,水保林946万hm 2 ,经果林196万hm 2 ,人工种草349万hm 2 ,封禁治理131万hm 2 ;建成小型水保工程176万座(处);建成淤地坝12万座。这些水土保持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平均每年可增产粮食50多亿吨,解决了1000万人的温饱问题。

在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今天,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多的受到非技术要素的制约,不断解决水土保持工作的非技术制约问题将是水土保持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总结多年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成就的同时,需要认真审视水土保持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和运作模式并不断总结和提高。在20世纪50~70年代的集体经济时期,围绕水土流失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这一中心目标,水土保持工作成为集体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这个时期的水土保持工程的机械化程度很低,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所以这个时期所建设的大量水土保持工程都是依靠广大的农民投工投劳形式来进行的,政府水保部门主要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投入不多。这个时期由于农村的生产活动以集体形式组织,而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大多以改善局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为主,所以,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本和效益能够基本同步,其措施的运行管理等问题也比较容易落实。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和体制改革。而我国经济改革始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改革,即成功实施了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由于分布于广大农村的水利和水土保持工程设施是无法分割的,水利资源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资源,其发展和管理所需要的条件和当时的农村个体经营形式不符,这也是导致这个时期较大规模的水利设施缺乏管理而无法保证其服务功能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政府也开始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和其他生态环境建设,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生态建设项目的投资形式仍然基本采用了政府投资+农民投工投劳的形式。据估计,1983年以来,我国实施的重点防治工程的投入结构仍然是群众投入与中央政府投入之比为8∶1,在非重点治理区,这一比例则更高。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在部分省、市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特别是2004年后,各省纷纷取消农民固定负担的“两工”(积累工和义务工),水土保持工作的主体出现了“缺位”,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民筹资投劳为主”的治理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农民作为水土保持投入主体的不断弱化,国家的水土保持政策有了不断的发展和调整。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兴国两大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不断上升,从过去主要作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的手段,上升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水土保持的总体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简单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演变为国土安全的重要举措,其产品也根据其不同项目的特点包含了私人产品和公益性产品两个重要部分。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发展和转变,要从体制上、政策上和技术上有相应的创新,才能保证新的水土保持目标的实现。 QB34ahXmhgV3zFArLqLyB1Ex4XcZbuVLMf63omSqMKG9VB7562W5GPhOvgAs7wU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