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费用效果分析是指通过比较项目预期的效果与所产生的费用,判断项目的费用有效性或经济合理性。效果难于或不能货币化如环保、安全、健康等,或货币化的效果不是项目主体目标如公共项目,在经济评价中应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法,其结论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
6.2 费用效果分析中的费用是指为实现项目预定目标所付出的财务代价或经济代价,采用货币计量;效果是指项目的结果所起到的作用、效应或效能,是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按照项目要实现的目标,一个项目可以选用一个或几个效果指标。
6.3 费用效果分析遵循多方案比选的原则,所分析的项目应满足下列条件:
1.备选方案不少于两个,且为互斥方案或可转化为互斥型的方案。
2.备选方案应具有共同的目标,目标不同的方案、不满足最低效果要求的方案不可进行比较。
3.备选方案的费用应能货币化,且资金用量不突破资金限制。
4.效果应采用同一非货币计量单位衡量,如果有多个效果,其指标加权处理形成单一综合指标。
5 .备选方案应具有可比的寿命周期。
6.4 费用效果分析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立项目目标。
2.构想和建立备选方案。
3 .将项目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量化的效果指标。
4 .识别费用与效果要素,并估算各个备选方案的费用与效果。
5 .利用相关指标,综合比较、分析各个方案优缺点。
6.推荐最佳方案或提出优先采用的次序。
6.5 费用应包含从项目投资开始到项目终结的整个期间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费用可按现值公式或按年值公式计算:
1.费用现值:
式中 PC ——费用现值;
( CO ) t ——第 t 期现金流出量;
n ——计算期;
i ——折现率;
( P / F , i , t )——现值系数 其他符号同前。
2.费用年值:
式中 AC ——费用年值;
( A / P , i , n )——资金回收系数 ,其他符号同前。
备选方案的计算期小一致时,应米用费用年值比较法。
6.6 项目效果计量单位的选择,应能切实度量项目目标实现的程度,且便于计算。若项目的目标不止一个,或项目的效果难以直接度量,需要建立次级分解目标加以度量时,需要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权重,借助层次分析法对项目的效果进行加权计算,形成统一的综合指标。
6.7 费用效果分析可采用效果费用比为基本指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R E/C ——效果费用比;
E ——项目效果;
C ——项目的计算期费用,用现值或年值表示。
有时为方便或习惯起见,也可以采用费用效果比指标,即:
6.8 费用效果分析可采用下列基本方法:
1.最小费用法,也称固定效果法。在效果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应选取费用最小的备选方案。
2.最大效果法,也称固定费用法。在费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应选取效果最大的备选方案。
3.增量分析法,当效果与费用均不固定,且分别具有较大幅度的差别时。应比较两个备选方案之间的费用差额和效果差额。分析获得增量效果所付出的增量费用是否值得,不可盲目选择效果费用比大的方案或费用效果比小的方案。
采用费用效果增量分析时应先确定基准指标(截止指标)[E/C] 0 或[C/E] 0 。如果增加的效果能够补抵增加的费用,选择费用高的方案,否则,选择费用低的方案。
基准指标是项目可以接受的效果费用比的最低要求,受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可参考有关企业定额或专门制定。
6.9 如果项目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进行增量分析,宜按下列步骤选优:
1.将方案费用由小到大排队。
2.从费用最小的两个方案开始比较,通过增量分析选择优势方案。
3.将优胜方案与紧邻的下一个方案进行增量分析,并选出新的优势方案。
4 .重复第三步直至最后一个方案。最终被选定的优势方案为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