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计算

一、实腹式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1.偏心受拉构件

弯矩作用在主平面的强度:

2.偏心受压构件

(1)弯矩作用在主平面内强度:

(2)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内( x 轴):

(3)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图2-7):

图 2-7 弯矩作用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

(4)局部稳定:

3.双向偏心受压构件

双向稳定(双轴对称)强度:

式中 M x M y ——对 x 强轴和 y 弱轴构件段范围内的最大弯矩;

W nx W ny —对 x 轴和 y 轴的净截面模量;

γ x γ y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按表2-1采用,当压弯构件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满足 b / t <15 时, γ x = 1.0,需计算疲劳的构件 γ x = γ y = 1.0;

φ x φ y ——对 x 轴和 y 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N ' Ex —— N ' Ex = π 2 EA /(1. );

N ' Ey —— N ' Ey = π 2 EA /(1. );

W 1x W 1y ——对 x 轴较大受压翼缘和 y 轴的毛截面模量;

β mx β my ——等效弯矩系数,均按弯矩作下列用平面内的规定计算。

(1)框架柱和两端支撑的构件:

1)无横向荷载作用时: β mx β my )= 0.65+ 0.35 M 1 M 2 为端弯矩,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无反弯点)时取同号,使构件产生反向曲率(有反弯点)时取异号,| M 1 | ≥ | M 2 | ;

2)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同时作用时:使构件产生同向曲率, β mx β my )= 1.0;使构件产生反向曲率, β mx β my )= 0.85;

3)无端弯矩但有横向荷载作用时: β mx β my )=1.0;

(2)悬臂构件,以及分析内力未考虑二阶效应的无支撑纯框架和弱支撑框架柱, β mx β my )= 1.0;

W 2 x ——对较小翼缘或无翼缘的毛截面模量;

φ b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

φ bx φ by ——对 x 轴和 y 轴的受弯构件稳定系数;

η ——调整系数,闭口截面取0.7,其他截面取1.0;

β tx β ty ——等效弯矩系数。

4.等效弯矩系数 β tx β ty

(1)在弯矩作用平面外有支撑的构件,应根据两相邻支撑点间构件段内的荷载和内力情况确定。

1)所考虑构件段无横向荷载作用时: β tx β ty )= 0.65 + 0.35 M 1 M 2 是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端弯矩,使构件段产生同向曲率时取同号,产生反向曲率时取异号,| M 1 | ≥ | M 2 | 。

2)所考虑构件段内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同时作用时:使构件段产生同向曲率, β tx β ty )=1.0;使构件段产生反向曲率时, β tx β ty )= 0.85。

3)所考虑构件段内无端弯矩但有横向荷载作用时, = 1.0。

(2)弯矩作用平面外为悬臂构件, β tx β ty )=1.0。

翼缘的局部稳定同箱形截面按式(2-123)、式(2-124)右侧乘以 0.8,当小于40 时取40 。 T形截面弯矩使腹板自由边受拉时:

热轧剖分T形钢

焊接T形钢

弯矩使腹板自由边受压时,

σ max ——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最大压应力,计算时不考虑稳定系数 φ 和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

σ min ——腹板计算高度另一边缘相应的应力,压应力取正值,拉应力取负值;

λ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长细比,当 λ <30时,取 λ = 30;当 λ >100时,取 λ = 100。

二、格构式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1.弯矩作用在和缀材面平行的主平面内时(绕虚轴 x

(1)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

M x M y ——对 x 轴和 y 轴的最大弯矩;

N ' Ex —— N ' Ex = π 2 EA /

φ x ——对 x 强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应取换算长细比 λ 0x

W 1x —— W 1x =

y 1 ——取 x 轴到较大压力肢轴线的距离或者至较大肢膜板外边缘的距离。

其中 I x 为对 x 轴的毛截面惯性矩。

弯矩作用在平面外的稳定性可不必计算。

(2)柱身单肢的稳定性。

缀条柱分别按 N 1 N 2 计算肢件1和肢件2的轴心受压稳定性;

缀条柱分别按 N 1 M 1 N 2 M 2 计算肢件1和肢件2的偏心受压稳定性;

肢件 1 的轴心力为

肢件 2 的轴心力为

其中 N 为构件全截面的轴压力; y 2 为构件轴线至肢件2轴线的距离(图2-8)。

图 2-8 弯矩作用在和缀材面平行的主平面

2.弯矩作用在和缀材面垂直的主平面内时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按实腹式构件公式计算(图2-9),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按实腹式闭合截面计算,但长细比应按表2-22取换算长细比, φ b 取1.0。

图 2-9 弯矩作用在和缀材面垂直的主平面

3.双向弯矩

双向稳定性:

柱身单肢的稳定性:

分肢 1

分肢 2

缀板柱单肢中由于剪力引起的局部弯矩为

式中 V b ——分配到一个缀材面的剪力;

l ——缀板中心间距;

β mx ——等效弯矩系数,按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有关规定计算;

β ty ——按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有关规定计算;

I 1 I 2 ——分肢1、分肢2对 y 轴的惯性矩;

y 1 y 2 —— M y 作用主平面至分肢1、分肢2轴线的距离;

W 1x W 1 y ——对强轴和弱轴的毛截面模量。

缀板柱单肢中的局部弯矩 M 1 同上。缀材应取构件实际剪力和按式(2-81)规定的剪力两者中较大值进行计算。 Pgijvbj3QQQbQYC9p0HNfz6N01WuDc+LaNG6MvM7HrlR1e4I7NZPlmKmpIp45z6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