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

1.×2.×3.√ 4.×5.×

6.√ 7.×8.×9.×10.×

11.√ 12.√ 13.×14.√ 15.×

16.×17.√ 18.×19.×20.×

21.×22.×23.×24.×25.×

26.×27.×28.√ 29.×30.×

31.×32.×33.×34.√ 35.×

36.×37.×38.×39.×40.×

41.×42.×43.√ 44.√ 45.√

46.×47.√

二、选择题

1. B 2. C 3. C 4. C 5. A

6. B 7. D 8. C 9. D 10. B

11. A 12. C 13. A 14. B 15. A

16. A 17. D 18. C 19. C

三、简答题

1.答:(1)三个投影图中的每一个投影图表示物体的两个向度和一个面的形状,即

1) V 面投影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2) H 面投影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3) W 面投影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2)三面投影图的“三等关系”

1)长对正,即 H 面投影图的长与 V 面投影图的长相等;

2)高平齐,即 V 面投影图的高与 W 面投影图的高相等;

3)宽相等,即 H 面投影图中的宽与 W 面投影图的宽相等。

(3)三面投影图与各方位之间的关系

物体都具有左、右、前、后、上、下六个方向,在三面图中,它们的对应关系为:

1) V 面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的关系;

2) H 面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前、后的关系;

3) W 面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上、下的关系。

2.答:投影图的阅读方法有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两种,其中,形体分析法也称堆积法,是把复杂的组合体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几何体(即基本形体),然后根据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就可综合想像出组合形体的形状、样式。线面分析法是以线和面的投影规律为基础,根据投影图中的某些棱线和线框,分析它们的形状和相互位置,从而想像出它们所围成形体的整体形状。

阅读图纸的顺序一般是:先外形,后内部;先整体,后局部;最后由局部回到整体,综合想像出物体的形状。读图的方法,一般以形状分析法为主,线面分析法为辅。

阅读投影图的基本步骤为:

(1)从最能反映形体特征的投影图入手,一般以正立面(或平面)投影图为主,粗略分析形体的大致形状和组成。

(2)结合其他投影图阅读,正立面图与平面图对照,三个视图联合起来,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形成立体感,综合想像,得出组合体的全貌。

(3)结合详图(剖面图、断面图),综合各投影图,想像整个形体的形状与构造。

3.答:一套房屋施工图的编排顺序为:一般是代表全局性的图纸在前,表示局部的图纸在后;先施工的图纸在前,后施工的图纸在后;重要的图纸在前,次要的图纸在后;基本图纸在前,详图在后。整套图纸的编排顺序是:

(1)图纸目录。

(2)总说明:说明工程概况和总的要求,对于中小型工程,总说明可编在建筑施工图内。

(3)建筑施工图。

(4)结构施工图。

(5)设备施工图,一般按水施、暖施、电施的顺序排列。

4.答:(1)表明新建区域的地形、地貌、平面布置,包括红线位置,各建(构)筑物、道路、河流、绿化等的位置及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2)确定新建房屋的平面位置。一般根据原有建筑物或道路定位,标注定位尺寸,也可用坐标法定位。

(3)表明新建筑物的室内地坪、室外地坪、道路的绝对标高;房屋的朝向,一般用指北针,有时用风向频率玫瑰图表示;用小黑点表示建筑物的层数。

5.答:(1)表示房屋的外貌。

(2)表示门窗的位置、外形与开启方向(用图例表示)。

(3)表示主要出入口、台阶、勒脚、雨篷、阳台、檐沟及雨水管等的布置位置、立面形状。

(4)外墙装修材料与做法。

(5)标高及竖向尺寸表示建筑物的总高及各部位的高度。

(6)另画详图的部位用详图索引符号表示。

6.答:(1)建筑物结构及各类构配件的位置,即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如墙柱和轴线的关系以及圈梁、门窗、梁板等的标高,要认真核对。

(2)建筑的构造要求包括现浇梁、柱、梁板之间的节点做法,墙体与结构的连接,各类悬挑结构的锚固要求,地下室防水构造等。

(3)注意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是否穿越原有各类管道,如电缆、煤气管、自来水管等应注意保护以免损坏。

(4)了解土建和设备的关系。

(5)建筑结构和装饰之间的关系。

(6)应注意对结构材料及装饰材料的要求。

(7)结构施工图和建筑施工图之间是否有矛盾,所涉及的建筑构件各类型号是否齐全,施工的技术要求是否符合现行规范等。

(8)注意所需预埋件的类型、预埋件位置和预留洞口是否有矛盾以及预埋件是否有遗漏或交代不清等。

(9)对涉及的新材料、新工艺要了解其发展现状、使用效果、实施的技术要求、施工时的技术关键、质量要求等。研究与本单位施工技术水平的差距,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10)应研究施工时是否会产生困难。 WGD36Fzgv/zsLfLalrEYi+CvGyc11zEZTN1gx5nkDGr7Y2wiSJSa/Zeb37JeFR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