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自卑是属于弱者的名片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造物主是公平的,多给几分智慧,就会少给几分美貌;多赐予一些才华,同时也会给你留下某种缺陷。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该明白,无论怎样都不该感到自卑,如果你比别人少了某些东西,那必定是因为你比别人多了某些东西的缘故。千万不要沉溺在自卑的情绪里,那样你就会越过越糟糕。

1 别让自卑毁了你

自卑的心态就像一条啃啮心灵的毒蛇,不仅吸取心灵的新鲜血液,让人失去生存的勇气,还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最后让健康的肌体死于非命。

在人生攀登的崎岖小路上,自卑这条毒蛇随时都会悄然出现,特别是当人劳累、困乏、困惑的时候,更要加倍警惕。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它是你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可以使一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能力大大降低。虽然偶尔短时间地滑入自卑状态是正常现象,但长期处于自卑之中就是一场灾难了。自卑的根源是过分否定和低估自己,过分重视别人的意见,并将别人看得过于高大而把自己看得过于卑微。

只有控制住自卑心态,人们才会敢于积极进取,成为一个有主动创造精神的人,才能开拓事业的新局面,也才会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会活得开朗、开心,才会勇于承担责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而任何一个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是有责任心的人。只有扔掉自卑,才会在平时积极思考,才会产生奇迹;才会积极跨越各种障碍,成为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结交新朋友,改善和旧朋友的关系,才会取得成功。

自卑心理所造成的最大问题是不论你有多成功,或是不论你有多能干,你总是想证明自己是不是真的如此多才多艺。换句话说,许多人都倾向于为自己设定一个形象,而不肯承认真正的自我是什么。因为他们的想法总是倾向于自我认定的多。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一直担心自己瘦不下来,每次在量腰围时你就会嘀咕一下,而完全忘了你的身体正处在最佳的健康状态。

你总是把自己认为的劣势时时刻刻放在脑子里,提醒自己还存在不足,并把这些不足和他人的优势相比较。因而,越比越觉得己不如人,越比越觉得无地自容,从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打击了自信心。事实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你的眼里比较优越的人并不一定占优势。相反,在他人的眼里可能你更比他更优秀。

所以,有时你需要一点阿Q精神。况且你也该知道自卑往往会让你更消极、更萎靡,长期下去会形成自我压抑。

如果让自卑控制了你,那么你在自我形象的评价上会毫不怜悯地贬损自己,不敢伸张自己的欲望,不敢在别人面前申诉自己的观点,不敢向别人表白自己的爱情,行为上不敢挥洒自己,总是显得拘谨畏缩。另一方面,对外界、对他人,尤其是对陌生环境与生人,心存一种畏惧。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便会与自己畏惧的东西隔离和疏远,这样便将自己囚禁在一个孤独的城堡之中了。如果说别的消极情绪可以使一个人在前进路上暂时偏离目标或减缓成功的速度,那么一个长期处于自卑状态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甚至已有的成绩也不能唤起他们的喜悦、兴奋和信心,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失败的体验里不能自拔,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信心,不愿走入人群,拒绝和别人接近,与整个丰富多彩的生活隔绝,与人群疏远,自囚于孤独的城堡中。

有自卑情结的人可能会很胆小,由于要避免可能使他感到难堪的一切,他就什么也不做;由于害怕别人认为自己无知,就忍住不去征求别人的意见;由于担心受到拒绝,就不敢去找个好工作。由于压抑,自卑的人会变得更加敏感。日益敏感,再加上日益怯懦,精神状态就日益低落。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不能长时间把精力集中在任何事物上,只能集中在他本人身上,因而常常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严重的自卑和自我压抑会导致自杀。这种惨痛的结局在年轻人中极其常见。

1983年,长沙某学院的一名男生卧轨自杀。他来自边远山区的一个贫寒之家,父母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他却走向了自我毁灭之路,留给亲人无限的悲痛。后来根据对其他同学的调查和他的日记发现,他的自杀只是源于自卑。因为他的身高不足一米六,虽然他身体健康,但只是出于审美习惯的缘故,他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是个二等残废,是社会的弃儿,活着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

依正常人看来,这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如果这也可以成为自杀的理由,那么这个世界上该有多少人走向毁灭?这种对生命极不负责的行为来源于自卑。

长期被自卑情绪笼罩的人,会导致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引起生理变化,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心理变化,加重自卑心理。

长期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必将毁了你。因此,认识自己,摆脱自卑更有利于你的成长。

2 缺陷也是有价值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缺陷确实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可你不能因此而自卑消沉。既然缺陷无法改变,那么就要正视它,把它当成前进的动力。这样一来,缺陷也就有了价值。

“假如我能站起来吻你,这个世界该有多美啊!”

这句话是张海迪对自己的丈夫说过的一句话。可是,张海迪不能站起来,命运让她坐在轮椅上过她的一生。那么,在张海迪的眼里,这个世界就不美了吗?不是,在张海迪的眼里,这个世界依然美丽,只是自己只能坐在轮椅上欣赏这个世界的美丽。缺憾并不妨碍她笑对世间的心情。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有一个令许多健全人都羡慕的温馨的家。她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疾逃避世人的目光。相反,她更注重与人的沟通。她会让别人给她倒水、会让人帮她拿放在高处的东西、会让人推着她出席各种活动……她丝毫不会觉得自卑、羞于见人,所以,她活得洒脱、活得幸福。

幼时的张海迪与常人无异,爱唱、爱跳、爱玩、爱闹。但不幸在她5岁时降临了,她被确诊为脊髓血管瘤,经过了多次脊椎穿刺之后,病情仍不见好转。

1973年,全家人从农村返回莘县县城,那时的张海迪最想要的就是工作,她盼望能早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但由于身体残疾,张海迪一直待业在家。为此,她曾给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写信,请求他们关心一下残疾人的生活与工作,可是一封封信都石沉大海,一点音讯也没有。深深的自卑感困扰着她,特别是当她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病历卡,“脊椎胸五节,髓液变性,神经阻断,手术无效”的字迹赫然映入眼帘时,张海迪萌发了轻生的念头。

但在家人的帮助下,张海迪的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冷静思考之后,张海迪学起了针灸,诊断并为周围的人治病。在不断的学习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从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最终活出了自信和光彩。

美国的国会议员爱尔默·托马斯曾说:

“我15岁时,常常为忧虑恐惧和一些自卑所困扰。比起同龄的少年,我长得实在太高了,而且瘦得像支竹竿。我有6 2英尺高,体重却只有118磅。除了身体比别人高之外,在棒球比赛或赛跑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他们常取笑我,封我一个‘马脸’的外号。我的自卑感特强,不喜欢见任何人,又因为住在农庄里,离公路远,也碰不到几个陌生人,平常我只见到父母及兄弟姐妹。

如果我任凭烦恼与自卑占据我的心灵,我恐怕一辈子也无法翻身。一天24小时,我随时为自己的身材自怜,别的什么事也不能想。我的尴尬与惧怕实在难以用文字形容。我的母亲了解我的感受,她曾当过学校教师,因此告诉我:‘儿子,你得去接受教育,既然你的体能状况如此,你只有靠智力谋生。’

可是父母无力送我上学,我必须自己想办法。我利用冬季捉到一些貂、浣熊、鼬鼠类的小动物,春天来时出售得了4美元。再买回两头猪,养大后,第二年秋季卖得40美元。以这笔钱,我到印地安那州去上师范学校。住宿费一周1 4美元,房租每周0 5美元。我穿的破旧衬衫是我妈妈做的(为了不显脏,她有意用咖啡色的布),我的外套是父亲以前的,他的旧外套、旧皮鞋都不合我用,皮鞋旁边有条松紧带,已经完全失去了弹性,我穿着走路时,鞋子会随时滑落。我没有脸去和其他同学打交道,只有成天在房间里温习功课。我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我能在服装店买件合身而体面的衣服。”

想想当时爱尔默·托马斯的处境是多么悲惨,生理的缺陷和生活的贫穷同时困扰着他。但托马斯没有消沉,在克服了自卑之后他的人生之路越来越顺利,50岁那年,托马斯成了俄克拉荷马州的国会议员。

愈研究那些有成就者的事业,你就会愈加深刻地感觉到,他们之中有非常多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会阻碍他们的缺陷,促使他们加倍地努力而得到更多的报偿。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我们的缺陷对我们有意外的帮助。”

不错,很可能弥尔顿就是因为瞎了眼,才下决心写出更好的诗篇来,而贝多芬是因为聋了,才发誓作出更好的曲子。

海伦·凯勒之所以能有光辉的成就,很大程度是因为她的瞎和聋,才促使她奋斗。

“如果我不是有这样的残疾,”那个在地球上创造生命科学基本概念的人写道,“我也许不会做到我所完成的这么多的工作。”达尔文坦然承认他的残疾对他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在现实之中,我们不能不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确不如人”,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这种现实的差距并不代表我们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低能儿”,更不应把这种差距变为自己失败的借口。

每个人都不会是“十分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陷,但也有自己突出的优点。突出你的优点,正视你的缺陷,这就是你要做好的事。

3 欣赏自己的不完美

人生确实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其实,没有缺憾我们无法去衡量完美。仔细想想,缺憾其实不也是一种美吗?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在一张白纸上点了一个黑点,然后问他的几个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看到了黑点。于是,心理学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人们通常只会注意到自己或他人的瑕疵,而忽略其本身所具有的更多的优点。是呀,为什么他们没有注意到黑点外更大面积的白纸呢?

一位人力三轮车师傅,五十多岁,相貌堂堂,如果去当演员,应该属偶像派。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愿做这样的“活儿”,他笑着从车上跳下,并夸张地走了几步给人家看,哦,原来是跛足,左腿长,右腿短,天生的。

弄得问者很尴尬,可他却很坦然,仍是笑着说,为了能不走路,拉车便是最好的伪装,这也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他还骄傲地告诉别人:“我太太很漂亮,儿子也帅!”

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喜欢自助旅行,一路上拍了许多照片,并结集出版。她常自嘲地说:“因为我长得丑,所以很有安全感,如果换成是美女一个人自助旅行,那就很危险了。我得感谢我的丑!”

英国有位作家兼广播主持人叫汤姆·撒克,事业、爱情皆得意,但他只有1 3米,他不自卑,别人只会学“走”,他学会了“跳”,所以,他成功了。他有句豪言:“我能够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

其实,在人世间,很多人注定与“缺陷”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渴求完美的习性使许多人做事比较小心谨慎,生怕出错,因此,必然导致其保守、胆小等性格特征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长得一表人材,举止得体,说话有分寸,但你和他在一起就是觉得没意思,连聊天都没丝毫兴致。这些人往往是从小接受了不出“格”的规范训练,身上所有不整齐的“枝杈”都给修剪掉了,于是便失去了个性独具的风采和神韵,变得干巴、枯燥,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客观地说,人性格上的确存在着“缺陷美”,即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性格有“缺陷”而绝对不属于十全十美的人反而显得更具有内在的魅力,也更具有吸引力。

不仅人自身是不完美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布满缺憾的。比如:有一种风景,你总想看,它却在你即将聚焦的时候巧妙地隐退;有一种风景,你已经厌倦,它却如影随形地跟着你;世界很大,你想见的人却杳如黄鹤;世界很小,你不想看见的人却频频进入你的视线;有一种情,你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忘了自己,而他(她)却视如垃圾,如果能够倒过来,多好,可以不让自己再忍受痛苦。世上有许多事,倒过来是圆满,顺理成章却变成了遗憾。然而,世上的许多事情正是在顺理成章地进行着,我们没办法将它倒过来。

缺陷和不足是人人都有的,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你要相信,你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甚至优于别人的地方,你要用自己特有的形象装点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许你在某些方面的确逊于他人,但是你同样拥有别人所无法企及的专长,有些事情也许只有你能做而别人却做不了!

学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并将它转化成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子曾对他的学生们说:有一次,我去宋国,途中住进一家旅店里,发现人们对一位丑陋的姑娘十分敬重,而对一位漂亮的姑娘却十分轻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听了之后说什么的都有。杨子告诉他们,经过打听才知道,那位丑陋的姑娘认为自己相貌差而努力干活且品格高尚,因此得到人们的敬重;那位漂亮的姑娘则认为自己相貌美丽,因而懒惰成性且品行不端,所以受到人们的轻视。

其实,做人的道理也是这样,是否被人尊敬并不在于外貌的俊与丑。美决不只是表面的,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如果表面的美失去了应该具有的内涵,就会为人们所舍弃,那位漂亮姑娘就是最好的例证。勤能补拙,也能补丑,这是那位丑姑娘给我们的启示。

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因为它是你独一无二的特征。欣赏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有了它才使你不至于平庸。不完美使你区别于人,世界也因你的不完美而多了一点色彩。

4 最重要的是心灵美好

也许你不够漂亮,也许你不够潇洒,那你也大可不必为此自卑,只要你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你就拥有了吸引人的魅力。

丑女东施效仿西施“捧心而颦”,但人们都只说西施漂亮,见了东施却远而避之。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西施颦很美,东施颦却不美呢?两个动作完全相同,但效果却大相径庭,单单是因为西施本来就比东施漂亮吗?这只不过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西施的动作是真实的,她因心病而颦,自然之中流露出美;东施捧心而颦,只是一味地模仿,给人的感觉不是美,而是做作。所以,人们对待她们的态度也就截然不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扮美无可厚非。但外表的美是一种“浮华”,内在的美才是“沉香”。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说:“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才能够经久不衰。”外表的欠缺不能代表什么,再美的容颜也会有褪色的一天。蕴于内心深处的美德,却可历久弥馨。正所谓“满腹诗书气自华”,你不必因你表面的不足计较什么,真正的美在你心里。

只要你相信自己是最美的,你就肯定会变成最美的,因为自信能带给你红润的脸色、明亮的眼神、洒脱的举止、优雅的风度……只有走出不停掩饰的心理误区后,你才能让你的美丽不打折扣地显示出来,使人为之心动。

面对人世的许多事你无力回天,许多缺失你无法挽回,自卑、自怜无济于事。但你可以选择爱你的“心”,让你的心完美。也许你没有财富,也许你没有幸福的家庭,也许你没有亮丽的容颜,但你一样可以让自己发光。

当美国的黄热病疯狂蔓延时,玛格丽特活了下来,成了一个孤儿。她在年纪不大时就嫁人了,但不久她的丈夫死去了,她惟一的孩子也死去了。她非常贫穷,没有文化,除了自己的名字以外几乎什么都不会写。于是她就到女子孤儿收容所去谋生。她从早到晚地忙个不停,将整个生命都投入到照顾这些孤儿的工作中去了。当一家新的漂亮的收容所建造起来以后,玛格丽特和这些修女从原先艰苦的条件下摆脱了出来。后来,玛格丽特还在这个城市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乳品面包店。这个城市中的每个人都认识她,他们还资助她去购买运奶的小车和烤面包炉。玛格丽特非常努力地工作着,将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来帮助那些孤儿,因为她已经把这些孤儿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了。而她自己从来就没有买过一件丝绸衣服,也没有戴过一双羊皮手套。但她的努力最终也得到了回报。她离开人世后,这座城市就为这些孤儿的朋友和保护者建造了一座美丽的纪念雕像,以表达对这个美丽的、无私的人的感激之情。

玛格丽特不曾拥有世人眼中的一切美好,但她却是最美的。因为她不曾因外表的一切而自卑、惰怠,她爱自己的“心”。这颗心让她在困苦的环境里给予别人、珍爱别人,因而她是伟大的。别人也许拥有了她没有的,而她却拥有了别人得不到的。

生命的价值也许并不仅仅体现在强大的财力、曼妙的姿容、健康的体魄……更本质的是,生命是否可以超越平凡,升入到更高的境地。在更高的天空,彩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因为,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生命才更美丽,才更能显示出它宝贵而华美的价值,才更凸显出美的含义。

涛的双腿残疾,但他的心情似乎从未因此而沉闷、忧郁,他在每日的黄昏都会吹起他心爱的笛子。

乐声像清晨的光芒,从他修长的手指间倾泻而出。那些欢快的、像露珠般纯洁、像水晶般剔透的音乐感染着附近的居民,给他们木然而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一些鲜活的色彩。因为涛的笛声,人们发现天空是那么明丽,生活是那么轻松惬意。

那个时候,在炎热的夏夜,涛的笛声四处回旋,让人们忘却了白天工作的紧张、劳累和压抑。在灰色又琐碎的生活背后,普通人因涛的笛声而感到安详、快乐,而涛对每一天充满期待,对每一个邻居充满笑意和感谢。

涛只活到30岁,但他的生命历程到今天都没有消失。在那条街,只要有音乐,有夏夜的星空,就有涛临窗而坐的身影,有他蓬勃的生命力。

他常说一句话:“我的脚不能走路了,我的音乐可以和人们一道走得更远。”

涛的生命是短暂的,并且在这短暂的生命里失去了走路的权利。但人们永远记得他的笛声,记得他带给别人的安详和快乐。

今生,不论你能走多远,不论你能得到多少生命的馈赠,爱你的“心灵”,别让它沾染人世的黑暗,别让它因为受苦而不再充满活力。

5 让心灵远离贫穷

生活中,很多人常为了自己的贫穷而自卑,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气派的房子……其实物质上的贫穷是次要的,如果你的心灵贫穷,你才真该为自己感到自卑。

人类有一样东西,是不能选择的,那就是每个人的出身。

有人生为王子,天地至尊,可有人天生乞丐,贱如草芥;有人天生富贵,家财万贯,有人却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然而,真正的贫穷并不取决于物质的多寡,而在于心灵,心灵上的贫穷者才是真正的贫穷者。

“我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里,”美国副总统亨利·威尔逊这样说道,“当我还在摇篮里牙牙学语时,贫穷就露出了它狰狞的面孔。我深深体会到,当我向母亲要一片面包而她手中什么也没有时是什么滋味。我承认我家确实穷,但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不会像父母那样生活,这个念头无时无刻不缠绕在我心头。可以说,我一生所有的成就都要归结于我这颗不甘贫穷的心。我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在10岁那年我离开了家,当了11年的学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最后,在11年的艰辛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头牛和六只绵羊作为报酬。我把它们换成几个美元。从出生到21岁那年为止,我从来没有在娱乐上花过一个美元,每个美分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我完全知道拖着疲惫的脚步在漫无尽头的盘山路上行走是什么样的痛苦感觉,我不得不请求我的同伴们丢下我先走……在我21岁生日之后的第一个月,我带着一队人马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大森林里,去采伐那里的大圆木。每天,我都是在天际的第一抹曙光出现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辛勤地工作到天黑后星星探出头来为止。在一个月夜以继日的辛劳努力之后,我获得了六个美元作为报酬,当时在我看来这可真是一个大数目啊!每个美元在我眼里都跟今天晚上那又大又圆、银光四溢的月亮一样。”

在这样的穷途困境中,威尔逊先生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境况,决不接受贫穷。一切都在变,只有他那颗渴望改变贫穷的心没变。他不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溜走。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理解闲暇时光的价值。他像对待黄金一样紧紧地抓住零星的时间,不让一分一秒无所作为地从指缝间溜走。

在他21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1000本好书,这对一个农场里的孩子来说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啊!在离开农场之后,他徒步到100里之外的马萨诸塞州的内笛克去学习皮匠手艺。他风尘仆仆地经过了波士顿,在那里可以看见邦克、希尔纪念碑和其他历史名胜。整个旅行只花了他一美元六美分。一年之后,他已经在内笛克的一个辩论俱乐部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了。后来,他在马萨诸塞州的议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反奴隶制度的演说,此时距他到这里还不足8年。12年之后,他与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查尔斯萨姆纳平起平坐,进入了国会。后来,威尔逊又竞选副总统,终于如愿以偿。

威尔逊生于贫困,然而他又是富有的。他惟一的、最大的财富就是他那颗不甘贫穷的心,是这颗心把他推上了议员和副总统的显赫位置。在这颗不竭心灵的照耀下,他一步步地登上了成功之巅。

出生于广东潮州的李嘉诚在幼时就尝尽了人间苦难,父亲逝世时,家庭贫困不堪,父亲没有给他留下财富,反而在全家最需要他的时候离开了。当时的李嘉诚才14岁。14岁对于常人正是享受父母的呵护、疼爱的年纪,李嘉诚却不得不面对生活摆在他面前的一切苦难,家境的贫穷、母亲的羸弱、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为完成父亲临终时的遗愿,他谢绝了舅舅继续供他读书的好意,开始了自己的求生之路。多年的经营造就了一代富豪,李嘉诚的富有得益于父亲的遗训,舅父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被穷困吓倒,没有让贫困占据了自己的心灵。

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贫穷只是一种状态,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种结果。因为人类决不会永远安守贫穷,而总是同它作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贫穷对整个人类来说,它只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被改变着的过程。但具体到某一个人的身上,则可能是一种结果。对于个人来说,有可能安心地生活在贫穷之中,不思进取,屈辱地度过一生;也有可能奋起直追,获取财富。

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事实,心灵的贫穷都极其可怕,因为只有心灵的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

6 走好自己的路

一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遭到这样或那样的批评,越是做大事遭到的批评就会越多。但你绝不能因为别人的批评就怀疑自己,只要你确信自己是对的,就该坚定地一直走下去。

1929年,美国发生一件震动全国教育界的大事,美国各地的学者都赶到芝加哥去看热闹。在几年之前,有个名叫罗勃·郝金斯的年轻人,半工半读地从耶鲁大学毕业,当过作家、伐木工人、家庭教师和卖成衣的售货员。现在,只经过了8年,他就被任命为美国第四有钱的大学——芝加哥大学的校长。他有多大?30岁!真叫人难以相信。老一辈的教育人士都摇着头,人们的批评就像山崩落石一样一齐打在这位“神童”的头上,说他太年轻了,经验不够;说他的教育观念很不成熟……甚至各大报纸也参加了攻击。

在罗勃·郝金斯就任的那一天,有一个朋友对他的父亲说:“今天早上我看见报上的社论攻击你的儿子,真把我吓坏了。”

“不错,”郝金斯的父亲回答说,“话说得很凶。可是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了的狗。”

是的,没有人去踢一只死狗。别人对你的批评往往从反面证明了你的重要,你的成就引起了别人的关注。所以,在你被别人批评、品头论足、无端诽谤时,你无须自卑,走好自己的路,让他们去说吧。

马修·布拉许当年还在华尔街40号美国国际公司任总裁的时候,承认说对别人的批评很敏感。他说:“我当时急于要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非常完美。要是他们不这样想的话,就会使我自卑。只要哪一个人对我有一些怨言,我就会想法子去取悦他。可是我所做的讨好他的事情,总会使另外一个人生气。然后等我想要取悦这个人的时候,又会惹恼了其他的一两个人。最后我发现,我愈想去讨好别人,以避免别人对我的批评,就愈会使我的敌人增加,所以最后我对自己说:‘只要你超群出众,你就一定会受到批评,所以还是趁早习惯的好。’这一点对我大有帮助。从那以后,我就决定只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做,而把我那把破伞收起来。让批评我的雨水从我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在我的脖子里。”

狄姆士·泰勒更进一步。他让批评的雨水流进他的脖子,而为这件事情大笑一番——而且当众如此。有一段时间,他在每个礼拜天下午的纽约爱尔交响乐团举行的空中音乐会休息时间,发表音乐方面的评论。有一个女人写信给他,说他是“骗子、叛徒、毒蛇和白痴”。泰勒先生在他那本叫做《人与音乐》的书里说:“我猜她只喜欢听音乐,不喜欢听讲话。”在第二个礼拜的广播节目里,泰勒先生把这封信宣读给好几百万的听众听——几天后,他又接到这位太太写来的另外一封信,“表达她丝毫没有改变她的意见。”泰勒先生说:“她仍然认为,我是一个骗子、叛徒、毒蛇和白痴。”

面对他人的品评、批评,谁都不可能没有压力,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如果你在心里接受了别人的批评,并暗示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不完美,被人鄙视,自卑就会像一个影子一样随时跟着你,影响你。如果你能将别人不公正的批评置之脑后,继续走自己的路,那么所有的言论都会不攻自破。如果你能对他们笑一笑,受害的人就该不会是你。

查尔斯·舒伟伯对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发表演讲的时候表示,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一个在钢铁厂里做事的老德国人教给他的。“那个老德国人进我的办公室时,”舒伟伯先生说,“满身都是泥和水。我问他对那些把他丢进河里的人怎么说,他回答说:‘我只是笑一笑。’”

舒伟伯先生说,后来他就把这个老德国人的话当作他的座右铭:“只笑一笑。”

当你成为不公正批评的受害者时,这个座右铭尤其管用。别人骂你的时候,你“只笑一笑”,骂人的人还能怎么样呢?

林肯要不是学会了对那些骂他的话置之不理,恐怕他早就受不住压力而崩溃了。他写下的如何处理对他的批评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篇文学上的经典之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将军曾经把这个抄下来,挂在他总部的写字台后面的墙上。而丘吉尔也把这段话镶了框子,挂在他书房的墙上。这段话是这样的:“如果我只是试着要去读——更不用说去回答所有对我的攻击,这个店不如关了门,去做别的生意。我尽我所知的最好办法去做——也尽我所能去做,而我打算一直这样把事情做完。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来说我是错的,也没有什么用。”

别人的批评无论对错,你都无法制止。尤其当你位高权重时,你更需面对这样的舆论。笑一笑,你无需关注太多,更无须为他人的舆论自卑。

7 让自己另起一行

现实生活中,也许你是一个始终与“第一名”无缘的人,眼看着别人表现出色,自己却永远居于人后,心里会不会觉得有些自卑呢?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烦恼,一个人成功与否有很多不同的判断标准,只要你愿意换个角度,你也可以位列第一。

恽寿平是清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早期是画山水的,从见到王石谷之后,自以为山水画不能超过他,于是专攻花卉,成为海内所宗。在更早以前的唐代也有一位以画火闻名的张南本,据说原来是与一画家孙位一起学画山水,也因为自认不能超过孙位而改习画火,终于独得其妙。

艺术家追求完美,难免有傲骨,耻为天下第二名手,不愿落人之后,像前两者真有才能,舍他人既行的道路,自辟蹊径,独创一家固然最好。但如果不能认清自身的能力,只因耻为人后,就放弃学习,自己又找不到适当的方向,到头来则难免什么都落空了。

孟雨是一个魅力四射、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经常是社团中令人瞩目的焦点,认识孟雨的人几乎都可以感受到他热情的付出。在得知他交了女朋友后,他的一个朋友开玩笑似地问他:“那现在我在你心中排第几呀?”他想也不想,便答:“第一。”朋友不相信地看着他,问:“怎么可能啊,你女朋友应该排在第一位。”孟雨狡黠地一笑,然后说:“你当然排第一,只不过是另起一行而已。”

孟雨的话说得多好啊!生活中,在各行各业中,每个人都期望得到第一的位置,其实要拿到第一也容易,就看你愿不愿意换个角度——只要“另起一行”,每个人就都是第一了,而这个世界,自然少了许多莫名的地位纷争,这不是很好吗?

周平生性好强、不甘平庸,但造化弄人,他却偏偏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小人物。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无冕之王——新闻记者,然而大学毕业后他却成了一名高中教师,而且在学校里也并不太受学生欢迎。看着昔日的同窗今日都已登上高位,周平心里别扭极了。贤惠的妻子见他这样子,就劝他说:“人比人,气死人!反正现在情况已经是这样了,你又何必偏拿自己的短处去比人家的长处呢?你难道就不能找找你自己的优点吗?”妻子的话点醒了周平,他决定凭着自己流畅的文笔闯出一片天地。周平选择了当地一家颇有影响力的报社,然后便向那家报社大量投稿,丝毫不计较稿费的高低。这家报社开了不少副刊,周平悉心加以研究后,专门为它们量身订做写文章,所以他的作品几乎篇篇都被采用,甚至还创造过这样的奇迹:有一次,他们的副刊总共只有8篇稿子,其中4篇都是周平的“大作”,只是署名不一样。

周平的作品被这家报社的编辑竞相争抢,常常是刚应付完文学版的差事,杂文版的又来了。有时他因学校有事创作速度稍慢一点,那些编辑就会心急火燎地打电话催稿。终于有一天报社的领导坐不住了,他们给周平打电话——只要周平愿意,他现在就可以去报社上班。

周平赢了,我们可以从周平的经历中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启示:生活的路不只一条,如果你不甘于平庸,你完全可以另起一行,得到你想要的成功。

古今中外,还有很多名人经过重新给自己定位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阿西莫夫是一个科普作家,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学家,却能够成为一个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了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在生活中,谁都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从事的行业里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还有许多人是在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岗位上,干并非自己所愿意干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着急为好。生活其实就如写文章一样,当你发觉笔下的那一句不是自己最满意的言语,甚至是败笔的时候,那你就暂时停笔思考一下,甚至不妨另起一行重新书写,直至精彩的华章涌向笔尖。 bMA0WjOMnDeJN4ZBDkMc5DdHBtMcu9Vn3pTmlXXVUMnbznbynnVeKH0DWORfin+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