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皮肤结构

皮肤(skin)位于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重量约占体重的16%。成人皮肤的总面积为1.5~2m 2 ,新生儿约为0.21m 2 。皮肤由浅至深依次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皮肤中不但有毛囊及毛发、皮脂腺、顶泌汗腺(又称大汗腺)、外泌汗腺(又称小汗腺)和指(趾)甲等附属器,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图1—1)。

图1—1 皮肤结构示意图

皮肤的厚度为0.5~4mm,因部位不同而厚度不等。掌跖处皮肤最厚,眼睑、外阴、乳房皮肤较薄。皮肤表面有很多纤细的沟纹称为皮沟(skin grooves)。这是由于皮肤的真皮组织中纤维束排列和牵引所形成的,深浅不一。在面部、掌跖、阴囊及关节部位的皮沟较深。细浅的皮沟将皮肤划分为大小不等的细长隆起,称为皮嵴(skin ridges)。而较深大的皮沟将皮肤表面划分为菱形或多角形小区域,称为皮野(skin field)。在手指和足趾末端,屈面皮呈涡纹状,称为指(趾)纹,其形态由遗传因素决定,终生不变。

掌跖、唇红缘、龟头、乳头及阴蒂等无毛发生长区域,称为无毛皮肤。其他部位被覆有毛发生长的皮肤,称为有毛皮肤。人体的毛发具有保护和防止摩擦等功能。毛发分毳毛(vellus hair)和终毛(terminal hair)两类。毳毛是一种短而细软的毛,通常无髓,且无或少黑色素,几乎存在于除掌跖等以外的所有平滑皮肤上。终毛又分长毛和短毛两种,头发、胡须、腋毛、阴毛和胸毛属长毛,常在10mm以上,眉毛、睫毛、鼻毛、耳毛属短毛,一般不足10mm。足月分娩的婴儿具有毳毛和终毛两种类型的毛发,终毛位于头皮及眉部,其余均为毳毛。

一 表皮

表皮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属于复层扁平上皮。构成表皮的细胞主要分两类,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后者在形态学上为树枝状细胞,包括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黑色素细胞和麦克尔细胞(Merkel cell)。

(一)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曾称角朊细胞,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约占表皮细胞80%以上。其特点是能产生角蛋白(keratin)。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过程中主要表达的角蛋白有K5、K14、K1和K10等。根据角质形成细胞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由内向外将表皮分为以下几层(图1—2)。

图1—2 表皮结构模式图

1. 基底层 基底层(stratum basale)又称为生发层,位于表皮最下层,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正常情况下,约有30%的基底细胞进行核分裂,产生新的表皮细胞。基底细胞分裂、逐渐分化成熟为角质细胞,并最终由表皮脱落。基底细胞的分裂周期为13~19天。正常情况下由基底细胞增殖分裂后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epidermal transit time)或表皮更替时间(epidermal turn over time)。

2. 棘层 棘层(stratum spinosum)位于基底层上方,一般由4~8层多角形带棘突的细胞组成。棘层下部的细胞也具有分裂能力,可参与创伤愈合等。棘层上部的细胞逐渐扁平,胞质中散在分布直径为100~300nm的包膜颗粒,称为角质小体或Odland小体。棘细胞表面有较多细小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互相连接,在电镜下被称为桥粒(desmosome)。皮肤组织在制片过程中细胞脱水收缩,细胞间隙明显,在光镜下则被称为细胞间桥。在透射电镜下见棘细胞内有较多张力细丝集合成束,并附着于桥粒上。

3. 颗粒层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位于棘层上方,由1~3层梭形细胞组成。棘层角质形成细胞向上迁移时,失去胞核,细胞器溶解,并在胞质中形成块状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keratohyaline granule),故称为颗粒层。

4. 透明层 透明层(stratum lucidum)仅见于掌跖部位的表皮,呈均匀一致的半透明、嗜酸性薄层条带。

5. 角质层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位于表皮最外层,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无核、扁平细胞组成。其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胞质中充满角蛋白。角质层细胞间桥粒消失或形成残体,故易脱落。角质细胞无脂质,但细胞周围间隙却有丰富的脂质。这样形成的角质层非常坚韧,水、微生物等有害因子都不易侵入,是机体的一道具有强效保护效应的外部屏障,也称角质屏障。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树枝状细胞

1. 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黑色素母细胞约在胚胎期50天移至表皮基底层和毛囊,也可移至黏膜、眼色素层和软脑膜等处,是合成和分泌黑色素的树枝状细胞。黑色素细胞在苏木精-伊红(HE)切片中以透明细胞形式存在于基底层,约占基底细胞总数的10%。银染色和多巴染色能较好显示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的密度因部位而异。在面部和男性生殖器,黑色素细胞密度最高。黑色素细胞的树枝状突起伸向周围角质形成细胞和毛囊上皮细胞,将合成的黑色素输送到这些细胞内,每个黑色素细胞借助树枝状突起与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接触,形成1个表皮黑色素单元(epidermal melanin unit)(图1—3)。

电镜下黑色素细胞的显著特征是有黑色素小体,据其成熟程度分为4期:第一期黑色素小体较小,无黑色素;第二期有特征性的节段性细丝,开始有黑色素沉积在细丝上;第三期黑色素小体结构模糊,黑色素合成继续进行;第四期为均匀一致的黑色素颗粒,并掩盖细胞器。暴露于紫外线后,会促进黑色素体的形成和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输送,可导致皮肤色素加深。皮肤黑色素对日光和紫外线起屏障作用。在角质形成细胞内,黑色素小体主要分布在胞核上面并呈伞状,以保护胞核免受紫外线损害。

2. 朗格汉斯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是一种来源于骨髓的免疫活性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加工及呈递抗原等免疫功能,与移植排斥、原发接触致敏和免疫监视等密切相关。朗格汉斯细胞主要分布于棘细胞间,占表皮细胞的3%~5%。HE染色和多巴染色为阴性,ATP酶染色可较好显示表皮内的朗格汉斯细胞。该细胞约有12个树枝状突起伸向邻近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间,上可达颗粒层,下可达表皮、真皮交界处。朗格汉斯细胞还见于真皮、淋巴结、口腔、扁桃体、咽部、食管、阴道、直肠黏膜以及胸腺等处。其密度因部位、年龄和性别而异。老年人的朗格汉斯细胞减少,故其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程度减弱,而发生皮肤肿瘤的概率较高。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使该细胞数目暂时减少。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的特征是胞质内有剖面呈杆状或网球拍状的Birbeck颗粒,又称朗格汉斯颗粒。

图1—3 表皮黑色素单元模式图

朗格汉斯细胞表面有C3b受体和IgG及IgE的Fc受体,并携带MHC-Ⅱ类抗原(HLA-DR、DP、DQ)以及CD1a、S-100等抗原。表皮中还可见一种细胞,无桥粒及角蛋白细丝,也无黑色素小体和Birbeck颗粒,有人称之为未定类树枝状细胞,现认为这些未定类树枝状细胞就是未成熟的或未找到Birbeck颗粒的朗格汉斯细胞。

3. 麦克尔细胞 麦克尔细胞(Merkel cell)多见于指趾、掌跖、唇、齿龈及生殖器等皮肤和黏膜,也见于毛囊。麦克尔细胞是一种位于表皮基底层细胞之间的特殊神经分泌神经元,具有短指状突起,有桥粒与角质形成细胞相连。在HE染色切片中表现为透明细胞,难以识别,只有在电镜下才能辨认。胞质内有特殊颗粒,可能含肾上腺素类介质。多数麦克尔细胞的基底部与脱髓鞘神经的神经轴突末梢接近,后者的末端扩大成半月板状,与麦克尔细胞的基底板融合,形成麦克尔细胞-轴突复合体(Merkel cell-neurite complex),也称为麦克尔盘(Merkel disc),它是接触感受器,起着缓慢适应外力影响的作用。

(三)角质形成细胞之间、角质形成细胞与真皮之间的连接

1. 桥粒 桥粒(desmosome)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电镜下桥粒呈盘状,可见相邻细胞间有20~30nm宽的电子透明间隙,内有电子密度较低的丝状物质,在间隙中央有一条与细胞膜平行的致密层,称为中央层(central stratum),由细丝状物质交织而成。在间隙两侧的细胞膜内面附着有致密物质构成的盘状结构,称为附着斑(attachment plaque),也称附着板,胞质内许多粗约10nm的张性细丝附着于此,并常折成袢状返回细胞质。附着斑上固有的张性细丝从内侧钩住张性细丝袢,这些细丝还可伸入细胞间隙,与中央层的细丝相连,称为膜横连接丝。由于这些细丝的连接作用,当上皮受外力机械作用时,桥粒可防止细胞的过度变形或损伤,并对表皮细胞有支持及保持相互位置的作用。在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过程中,桥粒可以分离,也可以重新形成,使表皮细胞逐渐到达角质层而有规律地脱落。桥粒结构的破坏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相互分离,临床上形成棘层松解、表皮内水疱或大疱。

2. 半桥粒 半桥粒(hemidesmosome)是基底细胞与其下方的基底膜带(basement membrane zone,BMZ)之间的连接结构,由基底细胞真皮侧的不规则胞膜突起与BMZ相互嵌合而成。电镜下基底细胞底部的胞膜内侧有增厚的附着斑(也称附着板),胞质中的角质蛋白张力细丝与附着斑连接后再折向细胞内,构成半桥粒,将基底细胞固着在BMZ上。

3. 基底膜带 表皮、真皮交界处呈波浪状、表皮向下突出的部分叫做表皮突。它与向上的真皮乳头犬牙交错,组成一个形态和功能单位,在炎症时常发生联合反应。BMZ在HE染色时难以辨认,而在PAS染色时显示为一条淡紫红色均质带。电镜下BMZ可分为4层:①基底细胞膜层,即基底细胞真皮侧胞膜,包括半桥粒结构。通过半桥粒的附着斑与胞质内的张力细丝连接,借助多种跨膜蛋白、整合素等与透明层黏附,从而发挥在基底膜带中的连接作用。②透明板(lamina lucida),是厚30~40nm电子透明带,主要成分是板层素(laminin),含有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③致密板(lamina densa),厚35~45nm,由Ⅳ型胶原和无定形基质组成。Ⅳ型胶原分子是基底膜带的重要结构。④致密板下层,也称网板(reticular lamina),与真皮组织之间无明显界限。主要由胶原纤维(collagen fibril)和锚状纤维(anchoring fibril)组成。Ⅶ型胶原是锚状纤维的主要成分,与锚斑结合,将致密板与下方真皮相连接。

BMZ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糖蛋白,如板层素、Ⅳ型胶原、乙酰肝素等,此外还有少量纤维粘连蛋白、类天疱疮抗原。BMZ是半透膜,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有利于上皮与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但当其发生损伤,或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类天疱疮抗体与BMZ中的类天疱疮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释放炎症介质,损害BMZ,导致表皮与真皮分离,则形成表皮下水疱或大疱。浸润性肿瘤可溶解BMZ而发生转移。

二 真皮

真皮(dermis)位于表皮和皮下脂肪组织之间,由中胚叶分化而来。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及其所产生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等组成。真皮中还有少数肥大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巨噬细胞和噬色素细胞等细胞成分。真皮上部称为乳头层(papillae layer),真皮下部称为网状层(reticular layer),两层间无明确的界限。乳头层较薄,组织疏松,胶原纤维较细,无一定走向。乳头层内有浅层血管网、淋巴管网、神经末梢和Meissner小体。网状层组织紧密,胶原纤维较粗而密,绕以弹力纤维,与皮肤表面平行排列。网状层内含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和附属器等结构。

1. 胶原纤维 胶原纤维(collagen fiber)是真皮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除表皮下、皮肤附属器和血管附近外,真皮内的胶原纤维均结合成束。在胶原束中,有少量成纤维细胞散在,在HE染色中胶原纤维呈淡红色,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质不能辨认。电镜下,胶原纤维由直径为70~140nm的胶原原纤维黏合而成。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具有保护其下组织免受机械性伤害、维持内环境稳定、增强表皮屏障的作用。Ⅲ型胶原主要分布在乳头层,薄而疏松,有助于表皮固定于真皮上。

2. 网状纤维 网状纤维(reticular fiber)较细,由Ⅲ型胶原蛋白构成。HE染色难以显示,但用银浸染呈黑色,故又称为嗜银纤维。网状纤维主要分布在乳头层、附属器、血管和神经周围。在某些病变,如创伤愈合以及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或有新胶原形成的病变中,网状纤维大量增生。

3. 弹性纤维 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在HE染色时不能辨认,用醛复红或地衣红染色能将弹性纤维染成紫色或棕褐色,可见弹性纤维缠绕在胶原束之间,较胶原纤维细得多。弹性纤维在真皮下部最粗,其排列方向与胶原纤维相同,与表皮平行。而在乳头层中,细小的弹性纤维几乎呈垂直方向上升至表皮下,终止于表皮真皮交界处的下方。弹性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拉长后可以恢复原状,萎缩性的妊娠纹中可见弹性纤维减少或消失。

4. 基质和细胞 基质(matrix)是无定形均质状物质,充填于真皮的纤维、血管、神经及皮肤附属器之间,其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proteoglycan),分硫酸化和非硫酸化两种类型。前者有硫酸软骨素A及C(chondroitin sulfate A、C)、硫酸角质素和硫酸皮质素等,后者为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自然状态的透明质酸是曲折盘绕的长链大分子,它构成蛋白多糖复合物的主干,其他蛋白多糖通过连接蛋白结合许多蛋白质分子,形成支链及侧链,使基质形成许多微孔隙的分子筛立体构型。小于孔隙的水和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可以自由通过,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肿瘤细胞等不能通过,使基质成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防御屏障。溶血性链球菌和癌细胞等能产生透明质酸酶,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因而可以浸润扩散。

三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又称皮下脂肪层或脂膜,来源于中胚叶。其结缔组织由真皮延伸而来,但较疏松,充满脂肪细胞,脂肪细胞被胶原纤维分成小叶。此层内有汗腺、毛囊、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此层厚薄因性别、营养状况及部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四 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cutaneous appendages)包括毛发与毛囊、皮脂腺、汗腺、指(趾)甲,均由表皮生长而来。

(一)毛发与毛囊

毛发(hair)由角化的表皮细胞组成。露出皮面以上的部分为毛干(hair shaft),在毛囊内的部分叫毛根(hair root)。毛根下端膨胀为毛球(hair bulb),其下端凹入部分叫毛乳头(papilla),系伸入毛球内的结缔组织,其中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为毛球提供营养。毛球下部邻近毛乳头处叫做毛基质(matrix),是毛发和毛囊的生长区,相当于表皮基底层和棘层,还有黑色素细胞(图1—4)。

毛囊(hair follicle)由表皮下陷而成,根据其生长周期可分为毛囊上段(永久固定部分)和毛囊下段(暂时变动部分),前者包括毛囊漏斗(从毛囊口至皮脂腺导管入口)和峡部(从皮脂腺导管入口至立毛肌附着处),后者为立毛肌附着处以下部分,呈周期性改变。毛囊壁内侧为上皮成分,外侧为非上皮成分,两者之间为基底膜(又称玻璃膜)。毛囊壁的上皮部分由内向外为内毛根鞘和外毛根鞘。内毛根鞘由内向外为鞘小皮、赫胥黎层及亨勒层;外毛根鞘由数层细胞构成,相当于表皮的基底层和棘层。毛囊的非上皮部分包括毛乳头、毛囊周围结缔组织鞘以及所含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毛囊周围结缔组织鞘的内层为玻璃膜,相当于表皮基底膜带;中层由波浪状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最外层为疏松结缔组织,与周围结缔组织相连。毛发从内向外为髓质、皮质和毛小皮。髓质是毛发的中心部分,由2或3层部分角化的多角形细胞构成,细胞质淡染,内含气泡,毛发末端通常无髓质。髓质在动物的毛中起着调节体温的作用。人类虽无此功能,但其中的空气间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阻止热传导。皮质是毛发的主要部分,由数层梭形已角化的上皮细胞构成,细胞质内含有黑色素颗粒。皮质决定毛发的弹性、强度与可屈曲性。毛小皮与鞘小皮之间借助锯齿状突起紧密相嵌,使毛发固着在毛囊内。

图1—4 毛发与毛囊示意图

毛囊的形态随毛发生长周期而变化。毛发生长周期包括退行期(catagen)、休止期(telogen)和生长期(anagen)。在退行期,整个毛囊下段瓦解,代之以细柱状上皮细胞索,毛干下端由外毛根鞘蛋白包绕呈棒状,形成棒状毛发,此期2~3周。随着毛囊上皮细胞索向上收缩移行,毛乳头也上移,移至立毛肌附着点毛囊隆突水平,即代表休止期,此期3个月。毛囊的生长期最长,3~4年。正常人头发的85%~90%毛囊处在生长期,1%处于退行期,10%~14%处于休止期。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每日脱发60~100根,这是新发代替老发的正常过程。

(二)皮脂腺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是由腺泡与导管构成的全浆分泌腺。分布在除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皮、面部及胸背上部皮脂腺较多,称为皮脂溢出部位。面部以眉间、鼻翼及颧部较多,每平方厘米有400~900个腺体,其余部位不足100个,四肢特别是小腿外侧最少。皮脂腺位于立毛肌和毛囊的夹角之间,开口于毛囊,乳晕、唇红、小阴唇、包皮内侧等处的皮脂腺单独开口于皮肤,称为独立皮脂腺。

(三)汗腺

汗腺由分泌部和导管部构成。分泌部位于真皮网织层内,盘曲成团;导管部经真皮到达表皮,开口于皮肤表面。汗腺可以分泌汗液,汗液中含有钙、钠、氯、尿素及乳酸等代谢产物,对维持体内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根据汗腺大小、所在部位和结构的不同,汗腺可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

1. 小汗腺 即一般所说的(外泌)汗腺,为单管状腺体,由分泌部和导管部构成。小汗腺遍布全身,以手掌、足跖、腋窝、腹股沟等处较多。

2. 大汗腺 又称为顶泌汗腺,属大管状腺体。主要位于腋窝、乳晕、脐窝、肛周,以及生殖器等部位。青春期后,由于受性激素的刺激而分泌旺盛,其分泌物较黏稠,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特殊臭味,如腋臭(狐臭)。

汗液过多,会冲掉皮肤表面过多的皮脂,正常的弱酸性皮肤变为弱碱性,降低皮肤的抵抗力,杀菌力也下降,有人因此会产生皮肤病,如汗斑、毛囊炎、湿疹、疖子、痱子等。

(四)指(趾)甲

指(趾)甲是指(趾)背皮肤的衍生物,由真皮增厚而形成,为指(趾)背末端高度角化坚硬的皮肤附属结构。甲是覆盖在指(趾)末端伸面的坚硬角质,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外露部分称为甲板,呈外凸的长方形,厚度为0.5~0.75mm;近甲根处的新月状淡色区称为甲半月或甲弧影,伸入近端皮肤中的部分称为甲根;覆盖甲板周围的皮肤称为甲褶;甲板之下的皮肤称为甲床;甲根之下的上皮细胞称为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

五 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一)皮肤的血管

皮肤的表皮无血管,真皮及皮下组织血管丰富。皮肤的血管网由深至浅主要有以下5个血管丛。

1. 皮下血管丛 多并行排列于皮下组织深部,是皮肤内最大的血管丛,供给皮下组织营养。

2. 真皮下血管丛 位于皮下组织上部,供给汗腺及汗管、毛囊的毛乳头、真皮深部神经和肌肉等营养。

3. 真皮中静脉丛 位于真皮深部,可调节各丛血管之间的血液循环,并供给汗管、毛囊和皮脂腺的营养。

4. 乳头下血管丛 位于真皮乳头层下部,具有贮存血液的效应,对皮肤颜色有影响。

5. 乳头层血管丛 位于真皮乳头层上部,形成毛细血管袢,主要供应真皮乳头和表皮。一个典型的乳头,只有一根毛细血管袢。乳头内毛细血管分为动脉端及静脉端,分别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相连。

炎症细胞的渗出部位只限定在微血管系统中一个相对较小而高度特异的节段,即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在指、趾、耳廓、鼻尖等处真皮内有较多的动静脉吻合,称为血管球。通常皮肤血管不进行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气体的交换,只起着分流和短路的作用,有调节体温和血压的作用。

(二)皮肤的淋巴管

皮肤的淋巴管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不扩张,因而在HE染色切片中不易辨认,其结构模式也不清楚。毛细淋巴管的盲端呈窦形,起于乳头层,管壁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及其周围稀疏的网状纤维。在乳头下层及真皮深部分别汇合成浅深两个网,经过皮下组织的淋巴管通向淋巴结。在向真皮下部延伸时,淋巴管有很多瓣膜以防倒流,使淋巴液只能单向流动。淋巴管是引流管,毛细淋巴管内压低于毛细血管和周围组织间隙,且通透性大,组织液、代谢产物、细胞等均经淋巴管回流至淋巴结,再回流入血液中,故皮肤淋巴系统有辅助血液循环及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作用。

(三)皮肤的肌肉

皮肤的肌肉主要是平滑肌,除立毛肌外,阴囊和乳晕都有平滑肌,血管壁中也有平滑肌。立毛肌与毛囊相连,受自主神经支配,收缩时压迫皮脂腺,促使皮脂分泌。精神紧张和寒冷可引起立毛肌收缩,毛竖立而呈鸡皮状,俗称鸡皮疙瘩。此外,面部的表情肌和颈部的颈阔肌等属于横纹肌。

(四)皮肤的神经

皮肤的神经是周围神经的分支,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类。

1. 感觉神经 感觉神经末梢可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终末小体(感觉小体)。有毛发的皮肤多见游离神经末梢,只有少量感觉小体;掌跖及黏膜除游离神经末梢外,感觉小体较多(见图1—1)。

(1)游离神经末梢:由轴索膜包围,能感知痛觉和痒觉。

(2)毛囊神经末梢:是一种机械感受器,能感受毛发的触动或轻微的移动。

(3)麦克尔细胞-轴突复合体(麦克尔细胞盘):分布在毛发的外毛根鞘及指趾皮肤,是机械感受器。

(4)触觉小体(Meissner小体):分布在指尖,外为结缔组织囊包绕,为失去鞘膜裸露的神经轴索,有髓神经纤维从下方进入。

(5)压觉小体(环层小体或Pacinian小体):位于掌跖等受压部位,以及乳头和生殖器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内,为多层囊状结构,其切面呈环层结构,中央有去髓鞘的轴索被半环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围绕。

(6)Krause终球:能感知冷觉。

(7)Ruffini小体:可感知热觉。

皮肤的感觉一般粗分为触觉(接触感、压力、振动、麻刺等)、痛觉(感觉变异、不适、刺痛、灼痛等)、温度觉(冷、热)等。痒觉通常也列入痛觉中,轻刺为痒,重刺为痛,但痒觉与精神因素有关。在临床试验中,触觉试验较易进行。

2. 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的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立毛肌、血管、血管球和大汗腺、小汗腺的肌上皮细胞。胆碱能纤维支配外泌汗腺分泌细胞。面神经支配面部横纹肌。

(徐红意 张文 蒋晓丽) 9UcGkHrYCfOsmzHN2d7uho/2HuMMKLmBHumx/XVEdVq9q7O57TVs8hS8sr7pK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