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顾了安达信最后两年中的大事件后,我们不妨在这里重新做一番思考:安达信为何会经营失败?
如果按照传统的财务审计思维来考虑,应该是这样的:企业所创造出的价值应该以该企业所拥有的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来衡量。拥有的物质资产越多,那么企业就将获得越充足的金融资产。通过将获得的金融资产再次用于投资物质资产,企业会变得更加强大、成长也更为迅速。
拿制造行业来说,一家制造类企业的工厂规模越大、配套设施越完善、机器设备越先进,在市场竞争中就越能占据有利地位,企业的金融资产也会越来越多。这时,企业就可以利用取得的金融资产改进机器设备,进一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但这里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那就是,在安达信宣告解散的2002年8月份前后,公司的金融资产与物质资产与安然公司事件曝光前的水平大致相当。
当时安达信的财务状况如何我并不太了解,不过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安然公司事件给安达信带来的客户损失只有三成,还有将近七成的客户没有解约。而且安达信在当时并没有被判付高额的和解金。从表面上看,只要适当缩小业务规模,安达信还是有可能继续经营下去的。
但事实上,日益衰败的内部体制已经渐渐无法支持公司的正常运营。尽管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相对充足,但“看不见的资产”却在急剧减少。
能够表示这一资产的原始模型就是“价值动态”模型(图1-1)。
近些年来,在发达国家中,决定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并不是物质资产或金融资产,人才、客户、研发、渠道、组织、品牌、知识、市场信用、商业模式等看不见的资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这些资产通常难以靠肉眼观察,也无法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但作用却不亚于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是企业价值产生的重要源泉。
价值动态模型的特别之处在于,将原来只能依靠感觉捕捉的企业价值要素划分为“看得见的资产”与“看不见的资产”。与传统财务审计思维模式下的“看得见的资产”——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相对,“看不见的资产”主要由组织资产、人员资产和客户资产构成。这些看不见的资产虽然用肉眼无法看到,却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无比巨大的作用。上述五种资产的示意图详见如下。
如果用价值动态模型来分析经营失败前夕的安达信,我们就会看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图1-1 价值动态模型 出处:从“价值动态”到“价值创造”的发展
2002年,安达信仍然还拥有着在业绩优异时期积累下的金融资产和物质财产。因此,仅从看得见的资产这一角度分析,安达信依然算得上是一家优良企业。可是,如果将视线转向看不见的资产,我们就会发现公司的情况令人堪忧。一是客户的不断流失。仅仅在半年的时间内就有三成客户与安达信终止业务往来,接下来若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客户流失还将进一步加剧;二是员工士气的降低。安然公司事件给员工士气带去了极大的影响,人员开始出现流失的迹象。就连位居五种资产核心位置的组织资产也受到了波及,安达信历时89年打造的品牌力和市场信用因此受到重创。
五种资产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在企业业绩较好的时期,五种资产相互作用会促使企业快速成长,但五种资产若沿反方向相互作用,企业就会迅速进入衰退期。
而导致安达信的发展齿轮逆向转动的正是安然公司事件。
客户的骤然减少带来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的大幅下降,金融资产也随之减少。为了填补销售额的急速下降,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采取缩减或出售部门、裁员的方法,这样一来物质资产和人员资产就会减少,特别是人员资产的急剧减少将直接影响向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于是,就会有更多的客户源源不断的流失。显而易见,此时的安达信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留给管理层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在损失进一步扩大之前解散公司。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安达信的经营失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