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只会体现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等看得见的资产,并不会体现看不见的资产。但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最终要靠人来实现,例如企业经营者、员工和客户等,这些人每天所做的判断与行动构成了企业活动。企业文化构成企业活动的根基,是企业力量产生的源泉。如果每个人的行动与选择能保持统一,就会形成一股推动力促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但遗憾的是,财务报表并不会体现价值创造的完整过程。
按照我和同伴的亲身经历,如果过度追求财务报表的账面美观,往往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认为“不管怎样必须先提高销售额和利润”。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创造金融资产的是客户资产,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购买公司的产品,正确的做法是把精力放在培育物质资产和人员资产上。可是经营者一旦陷入上面的误区后,就容易忽略这一点。
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企业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将财务报表做的如何漂亮,而在于不断扩大五种资产的规模,创造新的企业价值。
但问题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我们无法像确认财务报表一样用肉眼确认看不见的资产。即便我们从概念上理解了看不见的资产的重要性,但到目前为止仍然缺少一个有效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说服企业经营者。
其实,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感觉到了看不见的资产的存在。这些经营者们在每天的工作中已经充分体会到提高人员资产的价值是多么重要,要取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是多么不易。但是,很多经营者在面对投资方和股东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解释“看不见的资产”。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现金流贴现(DCF)模型”。
图1-7 现金流贴现(DCF)模型
能够想到现金流贴现(DCF)模型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与我一同创立了株式会社Value Create的佐藤明先生。
佐藤先生以前在日本知名的大型证券公司——野村证券工作,是一位优秀的证券分析师。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连续7年作为重机械部门的首席分析师受到表彰。佐藤先生和我恰巧都认识一位叫大岛秀平的朋友。一天,我和朋友大岛先生正在聊天,无意中提到自己认为“日本将变得越来越有趣”的时候,大岛先生突然对我说:“我想给你介绍一个人认识”。这个人便是佐藤先生。见面聊过之后,我惊讶地发现佐藤先生的一些想法和我极为相似。这次见面让我俩一拍即合,不久后我便进入佐藤先生当时任职的公司——一家专门为互联网企业提供证券分析服务的风投公司,并在一段时间后与佐藤先生一起创立了株式会社Value Create。
在创立株式会社Value Create之前,我是一名注册会计师,主要从事审计工作。而佐藤先生则是一名证券分析师,长期从事证券分析工作。尽管我俩专业领域不同,但对经营管理的看法却很一致。佐藤先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价值动态模型,可他始终认为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看不见的资产”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默契的我俩在进行一番研究后,想到了现金流贴现(DCF)模型。
不过,由于之前我俩的职业不同,在看待企业经营时的立场往往不同,因此常常会碰撞出许多新想法。在对这些新想法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我俩发现如果把五种资产和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结合到一起,就能将看不见的资产变得可视化,从而大致把握企业的资产状况。
对我而言,在审计企业时唯一可用的工具便是财务报表。虽然我对现金流折现(DCF)模型也有一定了解,但在2001年刚刚成立公司的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还有这种方法。相比之下,一直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的佐藤先生和他的团队却经常参照现金流折现(DCF)模型为客户估算企业价值。在这里我将企业价值与资产负债表进行了一下比较,结果详见图1-8。
图1-8 企业价值与资产负债表的比较
这种思考方式打破了原来的固化思维,五种资产与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的结合对我而言无疑是思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如果看得见的资产能够用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资本来表示,而现金流贴现(DCF)模型推导出的股东价值能够表示全部五种资产的话,那么两者做差得出的数值就代表看不见的资产。如此一来,在解释看不见的资产时会变得更加方便。
也就是说,即便当前企业的股东资本(看得见的资产)数值相同,一旦企业今后产生的自由现金流(FCF)发生变化,即看不见的资产发生变化,那么企业价值也将随之变化。再说得具体一些,组成看不见的资产的wakuwaku(组织资产)、ikiiki(人员资产)、nikoniko(客户资产)一旦增多,未来自由现金流也将增加,企业价值也会随之增大。
过去我和同伴在解释看不见的资产时,往往只能借助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在解释看不见的资产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个道理时,一直缺少具体数值来证明。但今后通过现金流贴现(DCF)模型中的相关数值,我们就能了解看不见的资产是如何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逐渐增多,企业价值是如何被创造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展开进行很多其他的讨论。比如说,我们假设某上市公司根据现金流贴现(DCF)模型得出的股东价值与该公司的股票时价总额一致。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实质价值与市场价值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假定PBR(Price Book-Value Ratio:股票净资产倍率)为1倍,即意味着股东价值=股东资本,也就是说看不见的资产为零。与此相对,当PBR<1时也就意味着看不见的资产已变为负值。
有些朋友在看到DCF、PBR等词语后,也许会认为这是一本需要具备专业金融知识才能看懂的书,其实并非如此。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如何经营“看不见的资产”,只有在结合看得见的资产和看不见的资产时才会用到一些最基本的金融知识。如果有读者对金融知识感兴趣,建议在本书之外参考其他专业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