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最迫切和重大的议题之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颠覆,它将彻底改变以物质生产和消费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将关注点转向人类自身和宇宙,推动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从而创造一种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范式。

从我国的发展实践来看,一方面,绿色转型正深刻改变着以低成本要素优势为特征的传统生产方式,引领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另一方面,绿色转型也需要消费端发挥反向引导作用,在广泛倡导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完善碳核算、碳账户等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形成包含个人消费领域的碳排放管理闭环。

碳账户是一种记录企业与个人的碳排放活动,从而促进其碳减排的创新工具。这个概念正逐步被官方机构、学者及公众关注和讨论。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落地,碳账户已从零星的金融产品创新,加速推进至居民碳账户体系化建设,在这一进程中,企业碳账户和个人碳账户分头发展并各有侧重。前者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基础建立,通过科学核算,实现对企业碳排放水平的准确计量,进而辅助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后者多以碳普惠机制为基础,核心在于构建“谁减排谁受益”的正向激励机制,激发个人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绿色消费的社会氛围。未来,个人与企业碳账户的联通有望实现消费端与生产端的碳资产交易,打通全社会整体的碳循环经济体系。

立足于碳账户这一核心概念,本书最主要的特点一是“新”,二是“全”。所谓“新”是指,碳经济学是年轻的经济学领域,而消费端的碳经济学以及碳账户又是新之又新的概念。所谓“全”是指,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层面,从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等多维视角,解读碳账户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方向;在实践层面,本书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丰富的碳账户案例,并以碳账户为核心向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国际货币局势等相关主题进行丰富的延展。书中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分析,也有微观层面的路径探索,不仅从社会层面探讨了推动碳账户互联互通后的体系化构建,还从个人动机层面分析了助推个人减排行为的具体方法,尝试为读者呈现包含碳账户方方面面的完整图景。

碳账户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碳减排应用工具,也应作为我国金融基础设施进行搭建。从宏观角度出发,碳账户体系有助于规范全社会的减排生态,各经济主体能够利用碳账户的记录追踪功能算出自身的碳账本,将精准计量后的碳减排量形成资产落地交易,使温室气体减排这项浩大的工程可量化、可记录、可追踪,确保碳减排进程有“据”可依。尤其是个人碳账户的发展,能够将碳减排的记录从生产端延伸到消费端,打通碳循环经济中的信息流与价值链。此外,企业碳账户作为规范的碳信息和碳资产的存储工具,还能够促进生产端碳交易及碳市场的健康发展;个人碳账户作为绿色低碳政策的传导工具,能够帮助政府科学化、体系化地引导居民低碳生活。从企业角度出发,碳账户能够帮助企业准确核算并有效管理自身的碳资产,还能帮助平台企业为上下游客群搭建碳账户,将自身获客、活客资源科学投放到绿色经营阵地,既聚拢了日益增长的低碳客群,又履行了企业的ESG责任。从个人角度出发,碳账户成为碳普惠机制落实的基点,真正实现“谁减排谁受益”,从而激发消费端碳减排的巨大潜力。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碳中和进程起步较晚,在生产端的很多绿色转型措施,比如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设定等,最初也多是借鉴欧洲模式。但是,在消费端绿色转型方面,一是能够借鉴的国际经验并不多,二是碳账户的加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中国具备大力推动消费端碳减排的优质土壤。一方面,中华文化独有的社会凝聚力和我国较强的政策渗透力,使在居民中宣导绿色生活观念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数字中国战略下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碳足迹的捕捉、量化和追踪提供了能力基础。特别是2022年以来,我国个人碳账户平台建设呈现加速爆发趋势和多点开花局面,从年初不到10家的碳账户产品迅速增长到60余家,地方政府、监管机构、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等依托各自的资源能力纷纷试水并快速发展。其中,互联网企业凭借用户和场景优势以及领先的科技手段,建立起一套在绿色行为采集与核算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商业银行依靠丰富的账户运营经验和强大的核心业务系统,在碳账户的金融属性方面进行深度探索;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则依托管理势能逐步确立行业标准。未来,碳账户体系的不断完善还需要在用户、场景、标准程度和金融属性等方面持续深化创新,在各方努力下,不同平台的个人碳账户有望逐步打通,形成覆盖广泛、场景完善、标准统一、强金融属性的居民碳账户体系。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仍然是在传统的工业体系生态下,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在碳中和带来的全新的发展模式下,中国将以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迎来自己的现代化,并有可能借此弯道超车,成为全球格局中的领导者。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

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不断涌现新的机制、新的产品、新的技术,而新事物的推广,往往需要一部分人先跌跌撞撞地尝试,然后逐渐被看清、理顺,被理论化、标准化,最后被更多人复制和迭代。在低碳文明开启、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时代下,笔者有幸成为碳账户小分队里的第一批探索者,在搭建银行碳账户产品的同时,探明碳账户的背后机制和未来方向,推动碳账户生态化发展,融通数字环境信息与价值循环,实现绿色经济帕累托改进。在碳账户体系发展壮大之际,我们希望通过尽快整理出版本书,使碳账户的概念得到广泛传播,进而会聚更多人士共同参与消费端低碳转型之伟业。

本书从三个维度出发对碳账户进行阐释:一是作为碳经济学者,构建以碳账户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提出从消费端碳减排到居民碳账户的设计框架;二是作为商业银行碳账户产品的主理人,对国内外现存碳账户案例进行深度调研及比较分析;三是作为金融业的长期从业者,用较为常见的金融概念解释和拓展碳账户的外延,提出碳账户的应用与发展问题。

但是,受到碳账户实践新颖性和理论创新性的限制,本书中关于碳账户发展的问题仍有诸多未能充分探讨。比如,碳账户将以何种路径推动碳资产的货币化进程,又将如何助力我国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等。同时,本书提出了一些尚不成熟的建议,比如,国家能否建立生产端与消费端互通的碳信用市场,进而刺激民众的绿色消费,反向拉动绿色生产,抑或是引导平台企业将内生资源向绿色发展方向倾斜,激发市场力量驱动消费转型等。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人参与碳账户的讨论和实践探索。

本书写给绿色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关注“双碳”目标发展的各界人士,以及对碳账户概念感兴趣的大众读者,希望读者能够从本书中获得关于碳账户问题的解答。衷心感谢刘姿彤、曾梓苹、谭远、徐建平、张天祥共同参与本书的资料整理和写作,是你们陪伴、帮助我不厌其烦地调研、讨论和整理资料,才使本书顺利面世。

未尽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A97FhIsWhwZS/ITd40wTc+8e6krHh2qvkp1BrRUV0C+0Vz1WRtv5qovJsdAmIJc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