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野猪皮二世行走江湖

1.业余皇帝的天才构想

熊廷弼在辽东动辄得咎,处处被人掣肘。这个掣他肘的主要人物,就是兵部尚书张鹤鸣。

王化贞兵败后,张鹤鸣生怕朝廷追究他的责任,立即主动请求前往辽东。朝廷大喜,就给张鹤鸣加官晋爵,赐蟒袍玉带,尚方宝剑——这跟熊廷弼得到的麒麟袍、四枚纪念币相比,不啻是天壤之别。

张鹤鸣接旨之后,于家中狂饮十七日,这才出发。到了山海关熟悉了一下地形,就向上面打报告,以生病为由,要求休病假。

大明王朝极是怪异,对于那些极力推御责任、不肯从事具体工作的官员,从来都是特别的宽容,特别的人道。而对于那些负责任、有能力,忠心为国为民的官员,却是极度的凶狠残暴。所以张鹤鸣的辞职报告,很快获得了批准。

接着朝廷派宣府巡抚解经邦去经略辽东。

那解经邦却是个狠人,他连上三本奏章,声言:谁他妈的再逼老子去辽东,老子跟他没完,大不了这个狗屁官不做了,辽东老子打死也不去。

按解经邦这么个搞法,夷他三族应该是说得过去的。但是在逆淘汰时代,朝廷特别爱护这种调皮捣蛋又拒绝工作的所谓“好干部”。于是朝廷摇头叹气:你看你,这个老解,不乐意去就不去呗,发这么大火干什么呢?

老解打死也不干,那么派谁去呢?

没办法了,大臣们只好请示明熹宗。明熹宗是大明朝闻名暇迩的木匠皇帝,有一手天下无双的木工手艺。皇宫里的喷泉,就是他老人家亲手设计的,还时不时的,搞出点手工艺品,让太监拿到集市上去卖,每一次都是以极高的价钱被抢购一空。

总之,明熹宗说到底只是个木匠师傅,当皇帝,这应该算是他的业余爱好。

但是这个业余皇帝,却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投票。

明熹宗说:不是说谁都不乐意去辽东吗?这好办,你们这些朝官大家相互投票,差额选举,谁得到的票数最多,谁就得去辽东,不去可不行。

大臣们乐晕了头,就聚在金銮殿,热热闹闹地展开了大明帝国时代的第一次民主选举。选举的结果,是朝中的王在晋隆重当选。

当时王在晋就火大了,破口大骂朝臣们不是东西,集体陷害他;又说投票明显违反了程序,有作弊的嫌疑,要求重新选举。

但是王在晋提出的重新选举的提案,却被明熹宗驳回了。

万般无奈,王在晋淌着老泪,骂骂咧咧地去经略辽东了。

王在晋前脚走,朝廷兵部后脚就贴出一张寻人启事:

兹有兵部副处级调研员一名,姓名袁崇焕,广东东莞人氏。此人特征:喜爱写诗、谈论军事;年轻时犯有生活作风问题,被取消了高考资格,于是高考移民到了广西藤县,后来被调到兵部,任副处级调研员。于昨日前走失,遍寻不见,如有拾到者,请送回兵部,必有谢仪(即谢礼)。

看了这张启事,大家才知道,原来兵部又丢人了。

这回丢了个副处级调研员。

不提京师之中人对此事议论纷纷,却说王在晋行至路上,忽见一人,四十岁出头,骑一匹跛足老马,前前后后地不时出现,还吟诗曰:

战罢文场笔阵收,客途不觉遇中秋。

月明银汉三千里,歌碎金风十二楼。

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

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锁蟾宫任我游。

听了对方吟的诗,王在晋急忙打招呼:哈罗,兄弟家是哪里人啊?

老家东莞,改革开放的特区。对方回答。

看你单人跛马,一路北行,这是去哪儿呀?王在晋再问。

去辽东。对方回答。

辽东?王在晋大惊:老兄,那辽东可是鬼门关啊,出关人化鬼,进关鬼成人。我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硬是遭选民陷害,被迫出关去搞什么经略。你好端端的一个清白人,干吗也要去那鬼地方呢?

对方吟曰:

少小离异国,飘零二十年。

敢云名在榜,深愧祭无田。

此诗一出,王在晋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你就是兵部走丢了的袁崇焕,怎么,都这么久了,你还没有找到回家的路吗?

2.救救咱的大舅哥

王在晋到达山海关之后,就积极行动起来,要在山海关外再筑一座新城,用以防守。袁崇焕却跑来添乱,曰:不能这么个搞法,这么搞是不妥当的,老王你应该去守住宁远城。

王在晋很上火,说:去去去,这里边有你什么事啊,别捣蛋。

于是袁崇焕兴冲冲地出了门,就给兵部尚书孙承宗写了两封信,信写得极长,但说起来就是一句话:守宁远啊守宁远,千万千万守宁远,一定一定守宁远……孙承宗心说这人是谁啊,越级给领导写信,真不像话。再一打听,才知道写信人便是兵部近日走失的袁崇焕。

于是孙承宗就把袁崇焕叫来,狠狠地批评了一番:不像话,越级写信,无组织,无纪律,你眼里还有领导没有?

袁崇焕说:给我二十万两白银,我一个人就能守住宁远。

孙承宗:真的?

袁崇焕:如假包换。

当下孙承宗一拍桌子:好,王在晋的领导能力确实是差了点,就把他调到财务部去吧,那地方捞钱容易。以后辽东的苦活累活,就交给你了。

于是袁崇焕抱着二十万两白银,又出发了。

先到达宁远城,一进城门就见一个人哇哇大哭着迎面跑来:袁经略,袁经略,帮个小忙,有点事麻烦你。

袁崇焕问:你是何人?

对方答:我是宁远战将吴襄。

袁崇焕很是纳闷:吴襄,你好歹也是一员武将,干吗哭成这么个样子?

吴襄道:袁经略,眼看着咱大舅哥就要被砍头了,你想我能不哭吗?

袁崇焕问:咱大舅哥又是谁?

吴襄道:咱大舅哥,便是参将祖大寿。

袁崇焕想了想:你别咱咱的……祖大寿这人我听说过,临到战场,逃起来比兔子还快,连野猪皮都追不上他,将才啊。如今我大明能够跑得过野猪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那么吴襄,到底是谁要杀祖大寿呢?

要杀祖大寿的,便是孙承宗。

那么孙承宗为何要杀祖大寿呢?

原来,自上一次祖大寿与野猪皮交火之后,被四贝勒黄台吉狂追到了觉华岛(今菊花岛),起初孙承宗就命令祖大寿在觉华岛筹备器械兵甲,筹备个差不多了,祖大寿就把这些武器装备运到了宁远城。可这是一座废城,只有逃入此城的百姓们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明朝解放军的到来,却不见有人防守。所以祖大寿和吴襄到了宁远之后,就被孙承宗留在了宁远。

这镇守宁远,头一桩工作就是要发动群众,组织人力修筑城墙。可是干这活却是需要花钱的,役夫工资、砖墙石块,这些都要花大钱。又没人拨专门建设经费给祖大寿,祖大寿难为无米之炊,硬着头皮折腾了好久,仅仅修起了一座又矮又薄的小土墙,结果没能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这下子孙承宗火了,当即命人将祖大寿绑赴法场,先砍了祖大寿的脑袋再说。

得知了这个情况,袁崇焕顿时就急了,说:祖大寿,壮士也,跑得比野猪皮还要快,实在是难得的人才啊。建议不要杀,最好不要杀。

袁崇焕上书,替祖大寿求情。

孙承宗批了个阅字,对此事未置一辞。

这意思就是说:你袁崇焕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祖大寿逃得一条性命,从此对袁崇焕感激不尽。

然后袁崇焕拿出那二十万两银子来,命令祖大寿监工,重新修筑宁远城。

有钱就是好办事,新修筑的宁远城,城墙高三丈二尺,雉堞高六尺,城基宽三丈,墙头宽二丈四尺。

就这样一忙就是四年。正当辽东的商人和百姓,络绎不绝地赶往宁远城定居的时候,大明朝廷再发神经,逆淘汰,撤销了孙承宗的一切领导职务。

野猪皮正在沈阳皇宫里和老婆阿巴亥打架,突然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即悲愤出宫,曰:明王朝太不像话了,屡屡向我后金挑衅,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和平。是可忍,孰不可忍?后金人民已经是忍无可忍了。我决定,保护家乡,捍卫和平,后金人民的自卫反击战,就于今日打响。

3.誓与孤城共存亡

闻说野猪皮又要搞自卫还击,袁崇焕立即下令,召开全体将士誓师大会。

大会上,每个将官都要发言,表决心,所有的士兵都要写血书,宣誓:我以我血荐轩辕,誓与宁远共存亡。

袁崇焕自己也咬破手指,写了封血书,当场念给大家听。

声音哽噎,泣不成声。念完了,袁崇焕走下主席台,向所有的士兵下拜:拜托了……还有,对不起了。

命人送一封书信给后方的山海关:但凡有宁远的将士逃回的,杀无赦。

人在城在,城破人亡,绝没有第二条路。

把城外的所有住房统统烧掉,路上的行人,一律以后金间谍的名义清理掉,坚壁清野,就等着野猪皮来。

消息迅速地传到朝廷,朝廷上下,一片悲声。

宁远完了。

一座孤城,城中只有一万的守军,岂是野猪皮那野蛮人的对手?

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包括野猪皮在内。

4.学会尊重老年人

后金的人马,如潮水一般地涌向了宁远城。

先锋照例是大贝勒代善,野猪皮亲统十三万主力部队,稀里哗啦地到了宁远城,远远地一瞧,野猪皮的心里就有点发毛:这……这宁远城不对头啊。

四贝勒黄台吉问:老爹,怎么个不对法?

你瞧瞧这座城,野猪皮悲愤地指着宁远,道:城墙高耸,旗帜鲜明,戈矛森列,还有好几尊红衣大炮。明军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啊,他们怎么可以这样胡来呢?

黄台吉道:要不我过去问问他们?凭什么这样不讲道理。

野猪皮道:不行,明军太不像话了,本汗要亲自过去问个明白。

当下野猪皮纵马上前,左有大贝勒代善,右有四贝勒黄台吉,到了距城墙一箭之地。野猪皮高喊道:哎,城上的人听着,谁是你们的领导?让他出来跟本汗说话。

就听城上一声悠长的鼓角,竖起一面大旗,迎风飘扬,好大的一个“袁”字,看得野猪皮眼睛发花。

就在大旗之下,现出袁崇焕,金铠银甲,不怒而威,望着城下的野猪皮,吟诗曰:兵法三申罢,军容万甲前。野猪皮,你不在森林里撒欢,不在树皮上蹭痒痒,跑宁远城来捣什么乱?

野猪皮怒极:你是干啥的?

袁崇焕答:某家便是辽东经略袁崇焕,广东东莞人是也。

野猪皮更火了: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你东莞人不在广东发财,跑我们东北来干啥?

袁崇焕笑曰:野猪皮,你信不信,遇到我袁崇焕,你就算完蛋了?

野猪皮很是生气,曰:快别闹了,袁蛮子,你老老实实打开城门,本汗就不追究你的其他责任了。你这不是明摆着胡闹吗,真是太不像话了。

袁崇焕笑道:想让我开门吗?太容易了,只要把野猪皮的脑袋给我送上来,我保证城门大开。

野猪皮气得半死:不像话,太不像话,左右与本汗攻城。

就听惊天动地一声怪吼,十三万后金士兵齐齐地向城墙冲了过去。吼声之中,伴随着城墙上一声响亮的梆子响,就见弓箭矢石,雨点一般地打将下来,打得十三万攻城部队哭爹喊妈,掉头狂逃。

野猪皮都快要气炸了肺,指着城墙上的袁崇焕,恨声说道:朕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平白无故地受你欺负,难道你们明朝人就不知道尊老爱幼吗?你等明天,若然不打下你的宁远城,本汗誓不回军。

5.火烧藤甲兵

天色刚刚拂晓,就听得野猪皮的营地传来清晰的号角之声,过不多时,就见地平线尽头黑压压的一望无际,十三万后金大兵脸色铁青,意志坚定,向着宁远城浩浩荡荡,遮天蔽地而来。

袁崇焕抖擞精神,发布命令:我命令,全体进入阵地,准备战斗。

轰轰轰,惊天动地的脚步声,掀起了漫天的尘埃,后金兵逼近了城墙。

袁崇焕下令:开火!

只听嗖嗖嗖之声不绝于耳,城墙上的矢石如雨,顷刻间将城下的金兵打得头破血流,哭喊连天。

后金的后续人马涌上,迎接他们是更猛烈的矢石,打得兄弟们那个惨啊,惨不忍睹。

野猪皮看得好不乐意,大吼道:藤牌队,出击。

得令!大贝勒代善亲率五千藤甲兵,以藤牌护住头领,只听砰砰砰之声不绝于耳,明军抛掷的石块飞矢,俱打在藤牌上被弹飞。

藤牌军跃过了壕沟,冲到了城墙脚下,立即架起云梯。远处的后金步兵和骑兵同声呐喊助威,看着藤甲兵顺着云梯往上爬。

楼上的明军却不见反应。

藤甲军爬得更加起劲了,刚刚爬行到一半的路程,突然听到袁崇焕命令道:开火。

是真的开火,就见夹杂着熊熊烈火的巨大石块,从城墙上直倒下来,可怜的藤甲兵,顿时发出一阵惨厉的鬼哭狼嚎之声,跌落下去不停地打滚,浸了油脂的藤甲燃烧起炽烈的火焰,看得后金士兵心惊胆寒,不敢上前。

大贝勒代善火了,狂吼一声:袁崇焕,王八蛋,不顾一切地率人往城墙上爬去。

袁崇焕笑曰:给老子狠狠地打!

滚木礌石俱下,打得大贝勒再也顾不上骂人,哭着掉头往回跑。

眨眼的工夫,这仗已经打了一个上午。

后金士兵连死带伤,超过了五千人,而宁远城却是巍然不动。

野猪皮在一边看着,慢慢地看出点门道来了,曰:这宁远城,城墙修得贼高,要攻城就不能爬墙,还得走大门。

当下野猪皮亲自出马,命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各领一万兵从左边包抄,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黄台吉各领一万兵从右翼包围,野猪皮亲统中军,重力冲撞城门。

一时间,宁远城下,喊声惊天动地,超过八万的后金士兵拥挤在城门之处,人挨人,人挤人,随便一块石头扔下去,至少砸死十个八个。这就是野猪皮最拿手的人海战术,此时士兵们将盾牌高举过头,掩护住城门前的重斧手。

重斧手都是身体最强壮的彪形大汉,力大如牛,一用力能够把一头活野猪生生地撕成两半。此时他们圆瞪怪眼,手持巨斧,正在用力地轰砸城门。

轰,轰,轰,巨斧破门之声,震荡得整座宁远城都摇摇晃晃。任谁都知道,不消一时三刻,重斧手就能够破开城门,届时后金士兵就会狂涌而入。

宁远危殆。

6.本座让你喝一壶

耳听着重斧手重重的轰门之声,眼见得城墙上的士兵脸色青白不定,袁崇焕笑曰:野猪皮,你中吾计矣。

传我命令,将宝贝拿出来。

士兵们迅速地推过一门火炮。

有分教,这门火炮,却与明军的其他火炮,明显不同。

不同在哪里呢?

明军的火炮,都是百分之百的国产化,无论是准确命中率还是杀伤力,都有点靠不住,所以在萨尔浒战役中明军根本不把火炮当回事,而野猪皮更是不把这种喷火的铁筒放在眼里。

但是袁崇焕这门炮,却是进口的。

这门炮,是袁崇焕用白花花的银子,托了洋传教士的关系,专门从葡萄牙定制的。当时葡萄牙的火炮的犀利性,那是无与伦比的。袁崇焕之所以敢来辽东,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睁开了眼睛看世界,比任何人都清楚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所以搞来了这么一件秘密武器。

这门火炮是高科技,野猪皮没见过,就连明军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只有十几个福建籍的士兵会打这门炮。

除了火炮,还有地雷。

这地雷实际上还是原始的手榴弹,不过是经过改良之后,杀伤力已经非常可怕了。

就见袁崇焕把手一举:开炮。

轰轰轰,城头上炮火齐发,手榴弹一股脑地扔下去。巨大的震响声中,就见城墙楼被掀起漫天的尘雾,依稀可见后金士兵的胳膊和大腿在空中缓慢地翻滚。好长时间过去,终于尘埃落定,再看城墙之下,除了满地的碎尸,爆炸的中心已经很难再找到活人了。

爹,俺的亲爹!哭喊声中,大贝勒代善带着满头的鲜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有没有人看到咱爹啊,有没有啊?

遍地的尸骸,死者莫不是被炮火把脑壳炸得稀烂,又或是缺胳膊少腿,要从这么多的尸体中把野猪皮找到,那可真不容易。

正寻之间,就见前方一人号啕大哭而来,细看原来是四贝勒黄台吉,就听黄台吉问大贝勒代善:二哥,看到咱爹了吗?

缘何黄台吉管大贝勒叫二哥呢?

这是因为,贝勒这种称呼,在当时只是“总管”的意思,代善虽然是大贝勒,但他却是努尔哈赤的二儿子,四贝勒黄台吉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但在八大总管中却排到老四,所以称四贝勒。

至于二贝勒阿敏,他却是舒尔哈齐(小野猪)的儿子,三贝勒莽古尔泰也是努尔哈赤的亲子,所以这一家人的关系,细说起来实在是有点乱。

没有,莫非是……三个倒霉贝勒吓坏了,一边哭一边在死尸堆里寻找,那光景真是凄惨。正在寻找之际,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哭声:快来啊,你们快过来救爹啊。三人抬头一看,原来是三贝勒莽古尔泰,正一边号啕大哭,一边拼命地向他们招手。

三人急忙奔过去,果然就发现野猪皮正睡卧于尸体堆中,幸亏这野猪皮身体壮实,要不然的话早就死翘翘了。虽然现在他还没有咽气,但也已经死得七七八八了。四个倒霉孩子急忙扛起老爹快走,后金兵已经吓破了胆,掉头飞也似的狂逃。

袁崇焕端坐城楼,见此情形,叹息道:拿酒来,本座要喝一壶。

士兵急忙呈上酒菜,袁崇焕喝了一口:祖大寿,你还傻站着干什么?快点出城去追杀。

得令,祖大寿飞奔下楼,和吴襄一起打开城门,杀了出去。

这时候可怜的后金士兵哪敢抵抗,只管没命飞逃,被祖大寿和吴襄一顿好砍,杀得痛快淋漓。

7.强权即公理

四个贝勒护送着野猪皮回到大营,眼见得祖大寿追来,一边命人抵抗,一边站在野猪皮身边大放悲声。

这时候野猪皮挣扎着起来了:来人,扶本汗起来,本汗要回去,回去找袁蛮子讲道理,他凭什么这么野蛮霸道……

四贝勒黄台吉劝道:老爹,你千万别乱动,注意身体。

野猪皮怒道:我咽不下这口气。

黄台吉道:爹,咽不下气也没办法啊。这年头,强权即公理,哪有咱们说理的地方啊。

野猪皮大吼一声,喷出一口鲜血来,又气得昏死过去了。

四个贝勒面面相觑,回家吧,遇到袁崇焕这种人,还有什么道理好讲?

有史以来,后金首遭败绩。

十三万后金士兵胆子吓破,望着沈阳边哭边逃,祖大寿不疾不徐,跟在后边专砍掉队的卫生兵、通讯员,收获了大量的人头。

终于逃到了沈阳,四大贝勒吩咐关上城门,扛着野猪皮去找医院。

这时候野猪皮醒来了,说道:孩子们,孩子们呐!本汗从二十五岁那年,以一道回锅肉起家,艺惊天下,威震四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辛辛苦苦到今天,才开创了后金基业。本来呢,朕打算把家搬到北京城,可是这个袁崇焕不讲理啊,野蛮霸道,把本汗给打成这么个样子,真是太欺负人了。朕已经老了,死就死了吧,可是这口气,我是真的咽不下去啊。你们各位大臣,以后要相助贝勒们夺取明朝天下。

语罢,努尔哈赤死去。

众人顿时放声大哭,哭声中,就见野猪皮又睁开了眼睛:对了,有个事忘了跟你们说一下。乌拉氏是本汗最喜欢的女人,本汗死了之后,你们尽量不要欺负她,好不好?

众人垂泪,道:好。

努尔哈赤死去,众人复大放悲声,正哭之际,就见野猪皮手脚乱动,居然又活过来了:诸位,本汗发现老十四獾十四郎多尔衮有够狠,将来说不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来,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哭曰:这个……很有可能吧?

野猪皮道:本汗也是这样认为的。

语罢,再一次死去,众人再度号啕,一边号啕一边拿眼偷看着野猪皮,果然就见他手脚乱动,又活了过来。

诸位,野猪皮呻吟道:本汗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呢,本汗要活过来跟大家交代一下。

众人哭问道:啥事呢,你看你死都死不利索,哪有你这么个死法的,这不是折腾人吗?

就听野猪皮呻吟道:是这么个回事,本汗啊,一辈子也没个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和不同的女人睡觉。所以呢,本汗生下来的儿子也好多,多到了本汗都弄不清楚谁是谁的地步了,所以这个国家的继承人,也就成了个大问题,你们说是不是啊。

众人曰:是啊。还等着野猪皮继续说下去,却见野猪皮眼睛一翻白,竟然是死掉了。

众人大哭:你这个野猪皮,活着一辈子给人添堵,死还死不利索……哭声未止,就见野猪皮手脚一阵抽搐,又醒过来了,对众人曰:立继承人的事情啊,这可是大事,所以本汗的意思呢,是让獾十四郎多尔衮嗣位,大贝勒代善辅政。本汗的话完了,谢谢。

众人持续大哭,一边哭一边等野猪皮习惯性地再醒过来,可是哭啊哭,等啊等,却见努尔哈赤的尸身渐冷,看来这次真的死了。

当下众人悲上心来,不由自主地大放号啕,正悲伤之际,范文程溜溜达达地走了过来:哎,跟你们说,先别哭了,再哭人也是活不过来的。

众人哭道:范先生,这死的可是我们亲爹啊,岂有不哭的道理?

范文程道:哭是要哭的,但不是现在哭,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拥戴储君登基,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你们说是不是?

哦,要拥戴储君登基,那就快点把正在外边玩小鸡鸡的獾十四郎多尔衮找来……大家正要出去找人,这时候四贝勒黄台吉走过来:不对,不对,你们刚才都听差了,咱爹的意思是说,我是继承人啊,是让我嗣位,你们说咱爹是不是这么说的啊。

……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好半晌过去,突然恍然大悟,不由分说,众大臣将四贝勒黄台吉拥上大殿,大家集体下跪磕头:大汗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台吉坐在宝座上,看着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跪地下冲他磕头,顿时动了感情,便拉住大贝勒、二贝勒和三贝勒,将三人拖到宝座前,问道:三位兄长,你们现在想娘亲吧?

想。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齐声道。

黄台吉道:那咱们把娘亲干掉,如何?

好主意!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六眼放光,齐声道。

8.爱情与权力

在黄台吉率领之下,四大贝勒怒气冲冲,满脸煞气地进了宫。

獾十四郎多尔衮正在门口撒尿和泥,看到四大贝勒,立即蹦蹦跳跳地上前迎接:二哥、三哥、四哥、八哥……只听啪的一记耳光,扇得獾十四郎顺着墙角滚出八公尺:小兔崽子,谁他妈是你八哥?

獾十四郎颤抖着爬起来,脸贴着墙根,无声地淌下了泪水。

这位未来的大明王朝终结者,正处在他一生最不幸的时候。

多尔衮就是多尔衮,为什么他叫獾十四郎呢?

因为满语中的“多尔衮”,意思就是獾,而他又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生下来就跟其他孩子有着明显的区别,很有可能他刚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哧溜溜地乱钻,所以努尔哈赤以此命名。

四大贝勒怒气冲冲进了内宫,迎面见到獾十四郎多尔衮的亲妈阿巴亥,四个人止住了脚步。

阿巴亥,后宫中的绝色美女。

她十二岁那一年被族人当礼物送给野猪皮,年龄比野猪皮小三十一岁,野猪皮死的时候六十多岁,而阿巴亥刚刚三十出头,正是女人最风姿绰约的成熟季节。

阿巴亥年龄不大,单说大贝勒代善,就比她大七岁。

年轻的女人,一动感情脑子就容易犯糊涂,阿巴亥巨讨厌野猪皮这个老头,这是公开的秘密。而且女性面对爱情的时候,那是特别的勇敢,特别的主动,阿巴亥追求过大贝勒代善,也追求过四贝勒黄台吉,但是她最后到底把谁追到了手,这却是一个永久性的历史悬谜。

按道理来说,不管是大贝勒,还是四贝勒,都是她丈夫的儿子,不应该逮谁追谁。追不上还好说,万一把哪个儿子追上,会乱套的,到时候在宫里连称呼都不好叫。可是老夫少妻,再说她和四大贝勒没有血缘关系,而且在宫里追男生,除了丈夫的儿子,她还能去追谁?

这个大家应该理解才是。

那么现在四大贝勒一起进宫,是不是要摊牌,问一声妈妈你到底爱谁呢?

没这好事!

女人是爱情动物,会为了爱情而牺牲一切。

男人却是权力动物,要想让男人为了爱情而牺牲,难哉。

男人只会为了权势而牺牲爱情。

就见四大贝勒走到阿巴亥面前,八只怪眼牢牢地盯着她,说:大福晋,咱爹有旨。

阿巴亥先是脸红,后是诧异:啥玩意儿?你爹有旨?开什么玩笑,你爹人都死翘翘了,还有个什么旨?

大贝勒道:这是咱爹死后留下来的密旨。

阿巴亥道:别瞎说,老头死的时候,我就在他身边,哪来的什么旨?你们要想见我就直接来好了,打着老头的旗号,你们心里不别扭,我还别扭呢。

四大贝勒相互对视了一眼,上前一步:大汗有密旨,让大福晋殉葬。

阿巴亥呆了一呆:胡说八道,你们这四个没良心的,枉我对你们那么好……

阿巴亥却不知道,她越是对这四个男人好,这四个男人就越是痛恨她。

为啥呢?

因为……就拿大贝勒代善来说,他被封为大贝勒,却没有被立为嗣君,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阿巴亥追求过他的缘故。

这件事发生在老早以前了,那时候阿巴亥还没什么心机,追男生的时候也不避讳,不怕别人知道。当时她想让天下的男生都爱她,一口气追了俩男生,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黄台吉。

这件事被宫中的另一个女生发现了,于是她飞跑着去报告:报告野猪皮,你最喜欢的女生阿巴亥,正在狂热地追求你的两个儿子,她两次送吃的给大贝勒,大贝勒全都吃了,还说味道好极了。一次送吃的给四贝勒,不过四贝勒没敢吃,又给退回来了,然后阿巴亥深夜间三次偷偷溜出宫去,跑到了大贝勒家与他幽会……

就因为这件事,大贝勒代善被废黜了汗位继承人的资格。

可想而知,大贝勒代善对于阿巴亥,是何等的恼恨了。

基于同样的理由,二贝勒、三贝勒、四贝勒,也同样地恼恨阿巴亥。

但恨到想让这个美丽的女人去死,那就跟爱情没多大关系了。

是因为权力。

与利益。

9.这个女人太危险

野猪皮临死之前的吩咐,是让獾十四郎多尔衮即位,可是獾十四郎多尔衮年纪还小,刚刚十五岁,被四贝勒黄台吉抢先一步,把宝座占住了。

这么说起来,四贝勒黄台吉和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这就算是结仇了。就算是黄台吉不杀阿巴亥,阿巴亥也会跟他没完。

所以黄台吉有着充足的理由,杀掉美女阿巴亥。

可眼前这桩事,跟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又有什么关系?值得他们跟在四贝勒的屁股后面起哄,非要逼死一个美丽善良的女人?

这要说起来,怪就怪阿巴亥这个美女,生出来的儿子都太有出息了。

美女阿巴亥,一共生出来三个儿子。

老大阿济格,阿济格的意思是小儿子。

老二多尔衮。多尔衮的汉语意思就是獾,所以多尔衮又叫獾十四郎。

老三多铎。多铎的意思是马鞍桥,有可能这个孩子的出生与马鞍有关,所以以此命名。

美女阿巴亥生出来的这三个儿子,个顶个的都非常了不起。在老大小儿子,獾十四郎多尔衮,马鞍桥多铎这三个儿子之间,最优秀的要数獾十四郎。

只是优秀,还不足以对四大贝勒构成威胁。

可要命的是,阿巴亥的三个孩子虽然年龄不大,却都已经掌握了兵权。

当时后金有八旗,八旗的势力分布,是这个样子的:

大贝勒代善,掌握正红旗。

二贝勒阿敏,掌握镶蓝旗。

三贝勒莽古尔泰,掌握正蓝旗。

四贝勒黄台吉,掌握正黄、镶黄两旗。

阿巴亥的大儿子阿济格,掌握镶红旗。

阿巴亥的二儿子多尔衮,掌握正白旗。

阿巴亥的三儿子多铎,掌握镶白旗。

看看这个势力分布,好好看一看。

可以说,后金的国家兵权,已经基本上落入了美女阿巴亥的手中。

情况就是这个样子的,阿巴亥的三个儿子,老大小儿子,獾十四郎多尔衮和马鞍桥多铎,已经掌握了三旗的力量,超过了四大贝勒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再有他们的母亲阿巴亥以国母之尊凌驾于其上,那么其他五旗旗主,谁不畏惧,谁有胆子不服从?

此时的超级美女阿巴亥,已经完全能够左右八旗,左右整个后金帝国的政局。

这时候的阿巴亥,想追哪个男生就可以追,对方敢不答应,一声令下,三旗人马立即起兵,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杀你个片甲不留。

如果她讨厌谁的话……

如果她对于四贝勒不满的话……

如果她对随便谁不满意的话……

所以,这个美女忒危险了。

必须要杀掉她。

立即而且马上。

再稍迟一点,等到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三个孩子长大,那就来不及了。

只要杀掉这个女人,就容易使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三个孩子分离,因为他们可能不会听别人的话,却肯定会听母亲的话。可如果他们的母亲死了,由于政治利益关系,这三兄弟联合起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此时外边的殉葬仪式已经准备就绪,就等阿巴亥香消魂灭了。

阿巴亥哭了。

她说:男人,都是没良心的坏东西。

10.男人都是坏东西

事实上,女真人并没有活殉的规矩。

但没有也得有,要不然的话还能怎么办?

四大贝勒已经商量好了,逼迫阿巴亥穿上她最美丽的衣裳,坐在炕上,四大贝勒趴在地上对她下拜磕头,然后再以弓弦勒在阿巴亥的脖子上,将其勒毙。

如果阿巴亥不答应呢?

那就大家一起上,七手八脚按住这个女人,活活掐死她。

万般无奈,阿巴亥只好进入卧室,换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把所有的珠宝首饰全都佩戴上,熠熠生辉,然后流着泪眼,含情脉脉地看着眼前这四个她曾经爱过的男人。

没用。

这四个男人早已把灵魂出卖给了权力,无论她是多么的妩媚动人,多么的柔情似水,都打动不了他们的铁石心肠。

真的没有办法了,阿巴亥不得已苦求四大贝勒:我死之后,请你们千万千万不要伤害我的儿子,说到底他们都是你们的兄弟,对你们一向是敬爱有加,你们肯定不会伤害他们吧?

三大贝勒扭头瞧着四贝勒黄台吉,黄台吉犹豫了一下:好,我答应你。

你发誓。阿巴亥恳求道。

黄台吉想了想,才道:好,我发誓。

阿巴亥松了一口气,拿起了弓弦。

这时候黄台吉急忙说道:不对,大福晋,你还少了一道重要的程序。

啥程序?阿巴亥充满希望的放下弓弦,问道。

是这样的,黄台吉道:你在殉葬之前,要这么说:我自十二岁侍奉汗王,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汗王恩厚,我不忍离开他,所以相从于地下。

阿巴亥火了:压根就没这么回事,我才十二岁就被迫让一个老头蹂躏,换了你们自己乐意吗?

你看你……四大贝勒无可奈何:那就随你好了,反正史官会把这段话记下来。

当阿巴亥被活生生勒死的时候,獾十四郎多尔衮正从门缝里偷看了个清楚,这凄惨的情景,对他心理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十五岁的獾十四郎仰天长啸:这冷酷的人世,这无情的世界,我要狠狠地报复这险恶的人世,就让我变成一个孤僻、放荡、任性、残暴的人吧。非如此,不足以让这个世界付出它应该付出的代价。

他果然变成了这样的一个人。

11.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逼死了大福晋阿巴亥,四贝勒黄台吉回到大汗的宝座上,四仰八叉地往后一躺,真的好舒服。

大贝勒代善问:老八,咱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去找袁崇焕的麻烦,替爹报仇?

老八四贝勒摇头:非也,非也,咱们当前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抓。

二贝勒阿敏问:啥工作呢?

老八道:我们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众人面面相觑:……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又是啥东西呢?

老八说:就是思想理论建设,没有先进的思想建设,咱们凭啥领导全球人民呢?

大家更加晕菜:可这个思想理论,又是个如何建设法呢?

思想建设,要分三步走。四贝勒谆谆教诲道:

第一步:四贝勒黄台吉改名,不再叫黄台吉了,改叫皇太极。

黄台吉和皇太极,音同字不同,但意义相差更远。

黄台吉这名字,一听就没文化,而且透着浓浓的原始森林的味道,不可能代表先进的文化。而皇太极则不然,首先“皇”这个字就深得人心,大明朝的中国人,做梦都想着当皇帝,而太极呢,太极两仪生四象,太极是中华文化的根源之所在,那绝对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所以这个新改的名字,必将带给世界以强烈的冲击。

思想理论建设第二步:皇太极不再叫大汗了,改称皇帝。

皇帝都有个名堂的,不可以乱叫,所以皇太极替自己起了非常棒的好名字,叫做:宽温仁圣皇帝。

皇帝跟大汗相比,孰高孰低,那是一目了然的。再牛气的大汗,说到底也不过是深山沟里的原始部落酋长,哪比得了皇帝,更何况这个皇帝还宽温仁圣,那就更加没法比了。

思想理论建设第三步:女真人不叫女真人,改族名为满洲。

满洲这个词,纯粹是皇太极想象力过于丰富,凭空杜撰出来的怪异新名词。之所以杜撰这个词,那是因为女真这个民族,与汉民族的仇恨太深了,早在宋朝时代,岳飞打的金兀术,就是众所周知的女真人。要知道民间评书世世代代教育着中国的民众,就连三岁的孩子都惦记着踹营杀金兵,可是野猪皮偏偏给自己的国家起名叫金国,这不明摆着找打吗?

从此金国改名,称为“大清”。

但是这个思想理论的建设工作,虽然重要到了不能再重要的程度,可却是急不得,要慢慢来。

至少要花费十年时间,才能完成这桩闹心的工作。

但不管怎么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正式称呼野猪皮匪帮为清兵了,这将是一个比较熟悉的称呼,有利于我们加深对皇太极的认识。

皇太极说: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现在我们知道一手就是这个思想理论建设,另一手呢?

另一手,就是打打打!不打出个名堂来,这事没完。

12.东北人贼拉爱和平

但无论是发动战争,还是思想理论建设,这两件再重要,也得往后排。

当前最重要最重要的工作,是努尔哈赤的葬礼。

哀乐,皇太极带着哥哥弟弟们正要开哭,这时候有人跑来报告:报告首长,城外有个喇嘛僧,说是奉了袁崇焕之命,前来吊唁来了。

喇嘛僧?吊唁?这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皇太极当即下令:来的都是客,有请喇嘛僧。

谁都知道,这个喇嘛僧,是前来刺探虚实的。可是皇太极也想从他口中了解一下袁崇焕的动向,当然要以礼相待。

喇嘛僧见了皇太极,合十叩安,呈上书信。

皇太极读了信,说道:看这两封信中的意思嘛,袁崇焕是要求罢兵和谈。欢迎,欢迎,咱们东北人贼拉拉地热爱和平,我们不称霸,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也就是说,和平的大门,始终对你们明朝敞开着,任何时候你们期望和平,在我们这里都不会失望的。

喇嘛僧道:请大皇帝慈悲生灵,免动干戈,功德无量。

于是皇太极命人立即写书信,也给袁崇焕送去。

袁崇焕收到书信,理所当然地把信使骂了个半死:你们这是讲和,还是下的战书?要是讲和,首先就得承认你们是一个原始部落,要以谦卑的口吻,恭敬的语气,恳请大明天子恩赐和平给你们。一口一个后金大汗,后金大汗是个什么玩意?没听说过。

双方就这样一边破口大骂,一边书信往来,开始和谈。

任谁都知道,这个和谈,只是双方暂时的缓兵之计。袁崇焕一炮轰掉了野猪皮的老命,皇太极能跟他有完吗?女真人闹到这份上,大明朝会跟他有完吗?所以这个和谈,只是双方重新积蓄力量,筹备下一阶段战事的过程。

袁崇焕心里这么想着,就写信向朝廷报告。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朝廷接到书信,顿时乱成一团,大臣们哭天抢地,满地打滚,好像死了亲爹一样的放声号啕:陛下,不能和谈啊,和谈是卖国,是汉奸,咱们可不能当汉奸啊……

写信给袁崇焕,严厉斥责:袁崇焕同志,请注意你的立场,难道当个汉奸对你这么有吸引力吗?赶快悬崖勒马吧,回到人民的怀抱里来。

袁崇焕遭到斥责,心情极是郁闷,心说后方都是些什么怪人啊,噢,不和谈,不和谈也行,那你过来打啊,你他妈的缩在炕头上,就知道骂大街,我发什么神经呢,怎么想起来为这些人卖命干活?

事实上,明朝落后的战争体制决定了,大明朝对后金构不成任何威胁,最要命的是这个国家的逆淘汰体制,袁崇焕自从单骑出关,就将自己置于生死的边缘,对他威胁最大的并非是皇太极的清兵,而是大明王朝那心理极度阴暗的国家心态。

袁崇焕的想法,是趁议和的这个机会,抓紧时间修筑锦州、中左和大凌河三座城池,而皇太极呢,则是想利用这段空隙,拿下朝鲜。

朝鲜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类似于现在的经济特区。负责拿下朝鲜的,是二贝勒阿敏。

阿敏去了没多久,就带着朝鲜国王李倧回来了。

皇太极大喜,亲自下殿来与李觉聊天:老李,你为什么老是帮着明朝,跟我们后金过不去?

李倧答曰:陛下,我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听说过啥叫后金耶。

皇太极纵声大笑,曰:老李,你回国后,一定要珍惜咱们两国的友谊,中朝两国的友谊,是用鲜血凝结而成,来之不易啊。

李倧很是困惑:陛下,这后金是中国,那明朝又是什么呢?

明朝啊,皇太极叹息道:那是一个伪政权,一个地方割据势力,不服王化啊,朕这边正在苦口婆心,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希望他们迷途知返,放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老李啊,你闲着没事的时候,一定要帮朕劝劝他们。

一定的,那是一定的。李倧昏头涨脑地答应,捧着皇太极送他的一大堆人参、鹿茸、乌拉草,打马回国了。

送走李倧,皇太极回到御座上,叹息道:诸位爱卿,这明朝伪政权,脑筋比花岗石还要顽固,坚持不肯放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爱卿们,你们说这可咋办呢?

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众大臣举手高呼。

OK,皇太极目光炯炯,环视众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维护正义,我现在命令,八旗出动,与朕拿下锦州城。

13.自由属于后金人民

皇太极亲自出马,率领大清众多的战将,德类格、济尔哈朗,阿济格为前队,岳托,萨哈廉,豪格为后队,皇太极亲统中军,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取路大小凌河。大军行至锦州城,停了下来,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饭还没有煮熟,就见有使者从锦州城方向络绎不绝而来:这些使者都是锦州城的大明守将赵率教派来的:报告陛下,赵率教问你家有没有女儿,他有个儿子还没有结婚。

皇太极笑曰:大明朝这些怪人,为使缓兵之计,什么怪招都使得出来。不理他,咱们吃饭,今天的伙食不错,有回锅肉耶。

这时候赵率教不光是跟皇太极胡扯,还派了人急奔宁远城袁崇焕处求救。

袁崇焕见了书信,笑道:皇太极这家伙,跟他爹野猪皮一样,最喜欢打运动战。别看他围着锦州城闹得欢,你一个不留神,他就奔咱们宁远来了。

宁远之兵,万不可动。

可如果不出兵援救,锦州城怎么办?

袁崇焕叫来祖大寿:祖大寿,你听着,给你四千精兵,要抄清兵的后路,注意不要恋战,要认真学习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拼命我就撒丫子跑,总之是不要与敌人进行深入接触,你的明白?

经略大人放心,祖大寿道:我心里有数。

袁崇焕放了心,又派了水师攻打清军的东路,以为牵制。

锦州保卫战开始了。

皇太极亲自统兵上前:冲啊,与我杀啊,打倒明朝反动派,自由属于后金……锦州城下,杀声连天,滚木礌石,激得尘落如雨。

所有的攻城,无非是三个老土的招术。

第一招:用云梯爬城墙,一旦爬上去,那就赢了。如果爬不上去,就用第二招。

第二招:拆城墙。拆城墙有两种拆法,一种是从地基下面拆,一种是对着坚固的城墙蛮干。北方的地质坚硬,所以拆城墙多用蛮干这一招。如果城墙被拆开,大家一涌而入,就赢定了,如果拆不开,就用第三招。

第三招:破城门。相比于城墙,城门更易于攻破,就算你堵得再紧,好歹也是个孔洞,一旦被攻城者用利斧檑木劈开或是撞开,那也是赢定了。

皇太极先用第一招,众家兄弟正爬得欢实,突听后面喊声雷动,原来是祖大寿和吴襄带着游击队杀来了,皇太极急忙撤兵,去追杀祖大寿,却哪里追得上?祖大寿乃辽东第一长跑健将,连野猪皮都追他不上,皇太极就更没有咒念。

追不上再返回来,继续攻城。

祖大寿也跟着清兵的屁股后面回来了,先砍了火夫班的几个炊事员,捎带脚砸了十几口锅,气得皇太极扭头再狂追不息,可是追着追着,眼见得祖大寿和吴襄已经逃得没影子了。

皇太极悻悻回来,继续攻城。

祖大寿又返回来了,干掉了十几个通讯员,放火烧掉了草料,把皇太极气到了快要发疯。

双方就在锦州城下打起了黏糊仗,从五月十一打到了六月初四,二十四天中,每日必战,其中大战三场,小战二十五场,每一场的激烈程度,都不亚于宁远大战。到了六月初四的那一天,皇太极琢磨着打了这么久,应该把宁远的守兵全给调出来了,就琢磨着突然扭头,杀奔宁远。

为了达到突然扭头的目的,皇太极又发动了一场决战。

是役也,所有的清兵一涌而上,将锦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云梯,城门外重斧手光着膀子,轮起大斧狠狠地砍。赵率教也将从葡萄牙进口的火炮搬上来,冲着城下轰击了一个整夜。打到了天明,看看城下,除了满地的胳膊和腿,一个清兵也不见了。

都已经去了宁远城。

14.袁崇焕又瞎掰

清军急行军到达宁远,远远地看到那座城池,就停下来不动了。

野猪皮就死在这座城下,此时再来城下,清兵只觉得人人心寒,不敢上前。

最害怕的是大贝勒代善,他见城中早有防备,就躲得远远的,不敢靠前。皇太极看着不高兴,批评大贝勒,曰:咱爹就死在这座城下,而且锦州城我们又没有拿下,如果不在这里把工作做出点成绩来,那咱们就趁早别混了。

正说着,就听城楼上画角声声,城门大门,一队队大明的骑兵冲出城来,上前挑战。

皇太极大喜,曰:袁崇焕要跟朕打野战,哇靠。野战明军是没有战斗力的,这个机会千万别错过,大家跟朕冲啊。

果然不出所料,一轮冲锋之下,眼见得大明的骑兵被砍得七零八落,掉头狂逃。皇太极亢奋不已,衔尾急追,正追着,耳边突听火炮轰响,惊得皇太极掉头就走。

逃得远远的,到了安全的地方,发现明军在城墙外挖了战壕,环列枪炮,与后金兵形成了对峙。

皇太极琢磨了一下,命令道:派小股部队上前挑衅,把明军引到开阔地来,然后再利用野战的优势,干掉他们。

却是不曾想,明军死趴在战壕里不肯出来,不管后金军怎么引诱,明军死活就是不肯挪窝。

这下子皇太极火大了:这个袁崇焕,真是太不像话了,怎么可以这样胡来呢?来人啊,与朕进行集团冲锋,务必要攻破对方的防御。

十几万后金兵,排成密集的方队,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在后,大踏步地向着城墙挺进。这下子明军是说什么也挡不住了,丢下满战壕的尸体,狼狈不堪地逃回到城里。

终于开始了攻城之战。

如潮水一样的后金兵向着宁远城扑了过去,袁崇焕用葡萄牙大炮照城下没命地轰,轰得后金军满天乱飞,可是后金军宁肯死光光,也决不退后一步,战局陷入了僵持状态。未曾想这时候祖大寿的游击队又绕回宁远来了,依旧是老战术,逮住炊事员、火夫、通讯兵就是一顿好砍,砍完了大家掉头狂逃,气得皇太极两眼冒火,可是追不上祖大寿,让后金兵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眨眼工夫,大家又打了十几天硬仗。

袁崇焕报说:明军以大炮轰击敌后方,击碎后金兵大营帐及皇太极的白龙旗,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贝勒胸口中箭,皇太极的另一个儿子,也被明军射杀。

另外明军射杀后金军旅长(固山)四人,连长(牛录)三十余人。

但是后金军的战报却说,老袁又瞎掰,压根就没那么一回事。

但无论如何,后金军损失惨重,这却是一点也不假。

打了好多天,死活就是拿不下宁远城。皇太极忽然心念一动:咦,说不定锦州城的明军,这时候都跑出来增援了,如果朕突然回师锦州,哈哈哈……当下后金兵掉头,像疯了一般地杀奔锦州城。到了锦州城下一瞧,好险没把皇太极活活气死,锦州城里,明军严阵以待,居然没有出动援兵去救宁远,这让皇太极说不出来的郁闷:这些明军是怎么一回事?怎么都这么没心没肺?噢,感情大家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也太没有集体主义观念了吧?

悲愤之下,皇太极落下泪来。他说:咱们回家,回家,袁崇焕就这样屡屡破坏世界和平,朕跟他没完。

后金兵打道回府了。

15.不差你这个干儿子

皇太极猛攻宁远、锦洲而不克,这场战役被明朝称之为“宁锦大捷”。

捷报传来之日,朝廷里官员如流水一般地向大太监魏忠贤磕头:老爹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打得奴酋落花流水。爹爹之功德,可堪日月,永照山河。

大太监魏忠贤坐在座位上,把鞋底冲着大臣们的脸皮:小意思,干掉奴酋嘛,小菜一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咱家这事干得多了,早就习惯了。

朝中的大臣,清一色都是魏忠贤的干儿子,管他叫亲爹是正常的。

全国各地的百姓也是热泪盈眶,在地方官的带领下,排成一望无际的长队,去各地的魏忠贤生祠磕头:爹爹天纵英武,神明果决,奴酋闻风丧胆,让儿子们有得饭吃,有得衣穿,儿子们生生世世,感激不尽。

圣上有旨,加官晋爵。

大太监魏忠贤的儿子,封为一等伯。

朝中一百多名大臣,统统加官,只是加官还不成,还要封“荫职”。

荫职就是大臣们家里吃奶的孩子,喂奶的奶妈,统统享受正科级公务员待遇,工资奖金还有提成,津贴更是丰厚。

人人升官,个个有赏。

还差一个袁崇焕。

大家开会讨论:对于袁崇焕这种败类、人渣,应该如何惩治?杀头如何?

大太监魏忠贤连连摇头,谆谆教诲大家说:我们要爱护干部,要给他们一条生路。

于是袁崇焕没有被杀头,只是一个严肃的批评。

而且对袁崇焕的批评,也体现了魏忠贤的讲话精神,没有将他一棍子打死,多少还是给他一条出路:

袁崇焕拒不出兵援救锦州,这是错误的,是犯了保守主义的错误,是暮气沉沉的表现。

看着这张批评公告,可怜的袁崇焕都快要疯掉了。

这是大明朝吗?

怎么跟皇太极他们合起伙来欺负自己?

现在袁崇焕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朝中大臣宁死也不愿意来辽东。

因为这个大明朝,也太奇特了。

你逆淘汰就逆淘汰吧,这个大家认了,可是逆淘汰到这种程度,实在有点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力。

黑白颠倒,是非混淆。

袁崇焕左思右想,终于想明白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国为民,可是这个怪异的大明王朝,国家是不存在的,民众也是权力的附庸,如果他还想干出点实事来,不在权势面前跪下自己高贵的膝盖的话,绝不会有好下场。

于是袁崇焕上表请示为魏忠贤在辽东设立生祠。

这封上表,很快到了魏忠贤的手中。

魏忠贤叹息道:袁崇焕啊袁崇焕,不是我这个当领导的批评你,人生关键的时候,只有几步路,一旦你走错了,就再也没有挽回的机会了。知道你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吗?

路线错误。

你跟错了人。

这时候你再管我叫爹,不觉得太晚了吗?

如今的普天下之人,哪个不管我叫爹?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儿子下夕烟。如今我魏忠贤打败奴酋,让皇太极闻风丧胆,这么大的功劳,已经尽得天下人心,难道这时候了,我还缺你这么一个操蛋的儿子吗?

不认袁崇焕这个儿子。

袁崇焕的后脖梗嗖嗖地冒起了凉气。

不认他这个儿子,是不是锦衣卫已经出发,前来捉拿他了呢?

没办法了,去他妈的狗屁民族国家吧,活命要紧。

袁崇焕递上辞职报告。

批准。

16.世上头号大蠢人

魏忠贤之所以急于“立下”宁锦大捷的战功,那是因为明熹宗快要翘辫子了。

很快,说翘就翘,眨眼工夫,明熹宗就蒙主宠招,魂归西天了。

崇祯皇帝终于出场了。

这个人,他是灭亡了大明帝国、灭亡了汉人天下的罪魁祸首。

崇祯皇帝是地球上一等一的蠢人,智商已经退化到了原始人阶段。

蠢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莫名其妙、毫无依据地认定自己英明神武、智慧过人,如果有谁敢否定这一点的话,他恨你八百辈子。

自从他出场以来,几乎没做出过一个正确的决定。

做不出正确的决定倒也罢了,最多是缺乏决策能力而已。最要命的是,他在位期间,没漏掉一个正确的建议或是政策,凡是正确的,他统统予以否定,代之以错误到了极点的办法,直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为止。

而且这个人还特别的勤恳敬业,哪儿出现了正确的决定,他就急如星火地跑过去改成错误的。

为了避免不错误的决策出现,崇祯皇帝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女色不近,夜晚不睡,瞪圆了两只怪眼盯着群臣,一旦有谁弄出正确的决定,他便急忙过来修改,坚决不允许正确的决定遗漏过去,保持错误的做法,决不动摇。

遇到这样子的怪人,大明王朝不完蛋,那是真的没有天理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说崇祯皇帝没做出过一个正确的决定,这也未免有些苛刻,他至少,在即位期间干了两桩漂亮活。

头一桩:干掉大太监魏忠贤。

第二桩:重新起用袁崇焕。

也就是说,崇祯皇帝只是愚蠢而已,但并非是弱智,他至少,知道天天泡在皇宫里的太监是不可能搞出什么宁锦大捷的,这活是袁崇焕干的。

起用袁崇焕,提升袁崇焕为右都御史,负责兵部添注左侍郎。这相当于部级调研员了。隔了一年,干脆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指挥蓟、辽的部队,兼负责登州、莱州与天津的军务。

袁崇焕已经相当于国防部长了。

于是袁崇焕春风得意,进京去见崇祯。

袁崇焕对崇祯说:五年,最多五年,我保证打败后金,把皇太极打回到穴居时代去,收回所有的失地。

崇祯皇帝欣慰地说:好,那咱们俩约好了,你干成了这件事,朕一定多发奖金给你。

于是袁崇焕兴冲冲地出来,正遇到给事中许誉卿。

许誉卿相当于副部级调研员,他问袁崇焕:老袁,你跟皇上说了些啥?

袁崇焕说:我说最多五年,我就能够收回失地,消灭皇太极匪帮。

许誉卿大惊,说:老袁,你脑子进水了,我不信你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不如我这个副部级调研员有见识,皇太极一家人那么顽皮,岂是五年就能够摆平的?

袁崇焕笑道:老许,你还当真了?跟你说我是看皇上满脸忧虑,安慰安慰他而已,难道我还不知道皇太极一家子难缠?用不着你来提醒我。

许誉卿悄悄把袁崇焕拉到一边:实话跟你说了吧,咱们现在这个皇上,心眼呢,比针眼还小……我的意思是说,圣上英明神武,你说五年,他可是牢记在心,马上就会制定出一个五年规划出来,每年让你收回五分之一的失地,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袁崇焕急了:老许,陛下不会这么缺心眼吧……我的意思是说,你不是吓唬我吧?

许誉卿冷冰冰地道:我干嘛要吓唬你?反正你马上就会知道结果的。

袁崇焕急了:老许,咱们是哥们儿,你可得帮帮我,我现在可咋办呢?

许誉卿左右看看,见无人注意,就小声道:这么着……你这么着,明白了吗?

明白了。

于是袁崇焕就等在崇祯皇帝的办公室门外,等了好久,崇祯皇帝出来了,袁崇焕急忙上前:启奏陛下,关于辽东的工作……这个这个……打仗是要花钱的,要花大钱。

花钱?崇祯皇帝最恨别人跟他提钱的事儿,一听花钱就上火:袁爱卿,咱们能不能找个不花钱的办法呢?

袁崇焕一咬牙:陛下,这钱是必须要花的,不花钱,就没有辽东了。

崇祯皇帝气得脸色煞白:袁崇焕你这人怎么这样,就知道钱钱钱,我看你是钻钱眼里拔不出来了……容朕想想法子再说。

17.琳琅满目的造反组织

轰走了袁崇焕,崇祯皇帝走进府库,搂着那堆积如小山的金银,琢磨了良久,终于作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

加赋。

反正辽东又不是我崇祯一家的,凭什么让我一个人出钱啊,天底下的老百姓,统统要出钱。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卖儿卖女,等把辽东失土收回来,老百姓要饭都多一块地盘,岂不美哉?

崇祯皇帝,被广大爱国官兵亲切地称之为“钱锈”,意思是说,不管加多少赋,但钱一进了崇祯的腰包,就再也出不来了,被锈住了。

加赋,加多少呢?

先加三厘如何?

这三厘到底是多少呢?

在当时的大明朝,一亩熟地,连地皮带当年的收成,总价十两银子。

朝廷在这块地皮上,一年要收取十二两银子的税赋。

就算是把这块地卖了,那也不够缴赋的。

缴不起赋,那老百姓怎么办?

反!

一时间天下俱反。

崇祯皇帝治理天下,如同打开了魔盒,放出了无计其数的妖魔鬼怪,让这段历史变得乱七八糟,莫名其妙。这其中最花哨的,当属各路造反派给自己起的名号,那是绝对的新奇怪异。

忽有一年,各路造反派头头们要求招安。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是传统的升官路线。所以朝廷就得到了这样一份要求当官的造反派头头名单:

贺双全、新虎、九条龙、闯王高迎祥、领兵山、勇将、满天飞、一条龙、一丈青、混天星、三只手、一字王、闯将李自成、蝎子块、满天星、七条龙、关索、八大王、皂莺、张妙手、西营八大王张献忠、老张飞、诈手、邢红狼、闯塌天、马鹞子、南营八大王、胡爪、混世王、一块云、乱世王、大将军、过天星、二将、混天王、猛虎、独虎、老回回马光玉、高小溪、扫地王、整齐王、五条龙、五阎王、邢闯王、曹操罗汝才、稻黍杆、逼上路、四虎、黄龙、大天王、皮里针、张飞、射塌天、薛仁贵、金翅鹏、八金龙、鞋底光、瓦背儿、刘备、钻天鹞、上天龙……

单只是看这些名字,就能让崇祯皇帝看得吐血。

天底下都闹成这样了,崇祯皇帝,是不是到了把钱吐出来一点的时候呢?

没那好事。

你可以宰了崇祯皇帝,可以夺走他所有的一切,但要想让他理性地思维,难!没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袁崇焕就是给这么一个老板干活。

他要是能够干出名堂来,那才叫怪事。

话说袁崇焕兴冲冲回到辽东,走马上任,刚刚到了办公室坐下,就听见外边杀啊,冲啊,乱成一团。

出什么事了?袁崇焕探头向窗外一看,顿时乐了。

原来是崇祯皇帝忒爱钱了,死活舍不得发工资,把宁远将士的兵饷全都用小推车推到自己家的库房里藏了起来,士兵们整整四个月没有领到工资,饿得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发动了兵乱。

18.民间恐怖主义活动

策划这场兵乱的,是两名普通士兵。

一个叫杨正朝,另一个叫张思顺。

那天杨正朝去找张思顺:喂,老张,有钱没有,借几个使使,哥们儿饿得真的受不了了。

张思顺平躺在床上,说:老杨,教你一个忍饿的好法子,只要你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什么事也不要想,最好能够睡过去,那么饥饿感就会减轻许多。

真的吗?我也来试试。于是杨正朝也躺了下来,闭上眼睛,这眼睛一闭可了不得,只觉饥肠辘辘,咕噜不断,一阵比一阵激烈的饥饿感,直袭脑门,让杨正朝饿得差点哭了出来。

杨正朝饿得实在是受不了了,翻身坐起来,说:老杨,这个样子可不行啊,哪有一饿就是四个月的?皇帝拿咱们当什么了?要不要一块过去问问巡抚大人,到底什么时候补发工资啊?

张思顺警告道:老杨,你可要想清楚了,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这是正常的。可如果你去追要,这就属于恶性群体事件了,被列为严厉打击的民间恐怖主义活动,是非常危险的。

杨朝正:我们过去只是问一问,又不是要闹事,你看你怕成这个样子。老张我可告诉你,你要是不跟着去,到时候别说补发工资的时候没你的份……

张思顺一听就急了,腾一声跳起来:等等老杨,我跟你一块过去。

出了门,两人心里还是有点发虚,就招呼着附近的士兵,这一招呼可坏了,顿时十三营人马数万人,都跟在他们两个后面,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恶性群体事件。

民间恐怖主义活动。

这个结论,没跑。

数万人来到了巡抚衙门,衙门里边正急如星火,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正在走笔疾书向上面打报告:朝廷中的各位大爷叔伯兄弟,求求你们了,四个月不给发兵饷,这里可是前线啊。连前线战士的工资都揣你们自家腰包里,也不想想要是让皇太极打过去的话,还有你们的好吗?朝廷的劳动监察部门在哪里?怎么不出来说句人话……

正怒气冲天地写着报告,杨朝正和张思顺带着数万人涌了过来:巡抚老大,快点发工资,我是来当兵的,不是来挑战人体饥饿极限的。

巡抚毕自肃一看这情形就急了,急忙站起来做工作:请大家立即解散,立即解散。要稳定,要和谐,不要上极少数坏人的当,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不要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乱兵们蜂拥而入,逮住毕自肃,大耳刮子不停地扇,扇得巡抚大人的脑袋像拨浪鼓一样地左右乱晃:谁是坏人?谁别有用心?你四个月不发工资给我们,我们就是想吃饭,这叫别有用心吗?

这边一动手,现场秩序顿时一片混乱,衙署中腿快的文员逃之夭夭,来不及逃走的,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和推官苏涵淳,全都被乱兵揪住,一边拳打脚踢,一边把这四位倒霉的领导干部揪到了更楼上。

到了楼上,乱兵逼迫四位领导站在栏杆前,面对着楼下数万饿得两眼通红的饥兵,临时召开了现场批斗大会,脱下鞋底照四位领导嘴巴上狠抽:贪官,你们这四个大贪官,发不发我们工资?说,到底发不发?

四位领导被打得痛哭流涕:发,发……可我们跟你们一样,也是四个月没领到薪水了,拿什么发给你们啊。

胡说八道,张思顺大喊:兄弟们,这四个贪官说他们也没有发薪水,你们信不信?

楼下的士兵齐声怒吼:信了他才怪,打,打,打死这几个贪官,打死这些喝兵血的王八蛋!

现场一片混乱,就有人趁火打劫,火中取栗。数十名乱兵冲进附近的小卖铺,先把倒霉的老板揪出来一顿暴打,店铺里的东西被统统抢光,捎带脚放起了一把火。

烈焰熊熊,浓烟滚滚。

举凡恶性群体事件,总是伴随着打砸抢事件的发生。

宁远兵乱,也不会有例外。

19.忍一忍就和谐了

骚乱范围进一步扩大,整个宁远城中,到处都是冲天的火光。

商人和居民们抱头鼠窜,号啕大哭,快乐的明军冲进一家又一家店铺,快活地打砸抢,许多人捞得盆满钵满,乐得满脸都是油光。

这时候恰好兵备副使郭广刚刚带着兵马进城,见状立即飞奔巡抚衙署。到了地方,郭广大大咧咧地带着亲兵,高喊着要文斗,不要武斗的口号,从密麻麻的乱兵堆里挤过去,站到巡抚毕自肃身边。乱兵们这才停止了殴打,但仍是群情激愤,吵吵嚷嚷不休。

郭广问:你们身为士兵,殴打领导,太不像话了,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乱兵齐叫:发工资,补发工资,再拖欠工资,今天这事就没完。

郭广皱眉:开玩笑,朝廷又不差钱,怎么可能拖欠你们的工资?这多半是……朝廷欠了你们几个月的饷?

乱兵们回答:四个月的饷,整整四个月不给发工资了。

郭广吓了一跳,心说我的皇上二大爷哎,你也忒狠了,都知道你是钱锈,但喜欢银子喜欢到了连万里江山都不要了,这倒真是有点出人意料。

瞧着乱兵们饿得面黄饥瘦的那一张张脸,郭广知道,今天这事不发点银子,是对付不过去的了。就当即宣布道:好,大家放心好了,有我郭广在这里,就算是我老郭倾家荡产,也要给大家补点生活费,皇上舍不得发工资,我来发。

说到做到,当即郭广命令自己所有的随从、朋友、亲信都将腰包掏光光,再加上自己以前的积蓄奖金,凑足了两万两银子的数目。但这点钱发下去,不过是水过地皮湿。也亏老郭有办法,当即又向城中的商人和居民借款,谁敢不借?凶神恶煞一样的大兵就在你家门外盯着呢,又借了五万两银子,一次性的补发下去,乱兵这才慢慢散去。

士兵都散了,巡抚毕自肃嘴歪鼻斜,眼睛青肿,对大家说:今天这件事,我负主要领导责任,等我回去给上级打报告。

然后毕自肃返回办公室,拿起笔来正要打报告,忽然心生悲凉,还打他妈的什么报告啊,自己好歹也是个厅局级领导,被士兵们拿鞋底狠抽嘴巴,摊上这么一个烂摊子,这国家是没救了,还是让崇祯他自己来吧。

毕自肃解下裤腰带,悬梁自尽。

等事情闹过去了,袁崇焕进了城。进城时他发现还有部分士兵聚集在街上打砸抢,就秘密去见郭广,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郭广说:还能是怎么回事?因为上次士兵们闹得开心,所以始终没有消停,始终还在闹着,只不过闹事的人不多了,是真正的一小撮。

一小撮就好办,袁崇焕一拍大腿:以前的事件,概不追问,仍然聚集在街市上进行打砸抢的,这一次要统统干掉。

袁崇焕的执法队上了街,当场逮住十五个正在进行打砸抢的不法士兵,先将这些人逮起来,然后召开全体士兵大会。大会一开始,这十五个人就被拖出来,扑哧扑哧十五刀切下,吓得众士兵目瞪口呆,不敢吭气。

事情是由杨正朝,张思顺这两个活宝闹起来的。袁崇焕狠狠地批评了他们擅自讨要拖欠工资的错误做法: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不要问皇帝拖欠了你多少工资,要问你怎么还没为皇帝送了小命?这兄弟俩发往先头部队,不打仗则已,一打起来他们两个一定先死。

所以参与闹事的普通士兵,概不追究——也追究不过来。

部队中所有的干部,凡参与闹事者,杀。知情不报者,杀。上次被士兵们暴打,却没有像毕自肃那样选择自尽者,当场训斥。

有一营士兵居然没有参与闹事,立即兑现工资奖金,此外还有补助、津贴发放。没闹事的士兵分到白花花的银子,看得闹事的士兵们两眼冒火。

最后,袁崇焕谆谆教诲大家说:忍一忍,忍一忍就和谐了。

刚刚处理完了这件麻烦事,就接到皇太极派人送来的一封书信。

信中说:老袁,和平,朕始终坚持认为,唯有和平才是世界发展的主流。我们要联合起来,对抗一切战争贩子的叫嚣,拯救世界,拯救和平……对了,有件小事跟你说一下,你们明朝在皮岛有个毛文龙,此人可是个典型的战争贩子啊,如果老袁你现在不是太忙的话,替我把毛文龙的脑袋摘下来如何?

袁崇焕收到这封信,摸着自己的下巴思考了好久。后来他提起宝剑,蹬蹬蹬去了皮岛。

那毛文龙又是何许人也?

袁崇焕是不是真的会听皇太极的话,干掉毛文龙呢?

20.满朝文武起杀机

说起那皮岛之上的毛文龙,端的怪异。

毛文龙,男性,原本是辽东经略李成梁的部将,当年野猪皮站在抚顺的演校场上观看士兵们操练的时候,毛文龙就是其中一名士兵。

后来李成梁死,野猪皮崛起,爆发了萨尔浒大战,毛文龙还是跟在明军的队伍里,被后金士兵追得屁滚尿流。再后来他跑到了广宁,就在王化贞的旗下吃粮。据说,王化贞跟熊廷弼闹别扭,有一半是毛文龙给惹出来的。曾有一次,驻守镇江堡的后金集团组队外出旅游,被毛文龙悄悄地带领一支游击队潜入镇江堡,突然发动攻击,砍掉了后金军将领的脑袋,兴高采烈地回来了。

回来之后,毛文龙向王化贞作了汇报,王化贞很高兴,就向朝廷打了报告,要求嘉奖毛文龙。

当时朝廷的官员们正在齐心合力地修理熊廷弼,都知道这事熊廷弼不知道,故意不透一点口风给熊廷弼,提升毛文龙为总兵,加官累至左都督,持将军印,赠送尚方宝剑一把,有生杀予夺之大权。

此后毛文龙镇守皮岛。

皮岛又名东江,在登州、莱州的海面上,绵延八十里。岛上寸草不生,光秃秃的,离南岸远,距北岸近,北岸海面八十里外,就是后金的地盘,岛东北面就是朝鲜的海域。

总之,这个岛屿,战略位置很重要。

皮岛之上,生活着二十万难民,毛文龙把这些难民组织起来,组成了军队,安排好哨船,连接登州,形成犄角之势。后金兵不耐水战,眼看着毛文龙瞎折腾,却是鞭长莫及,只能是徒唤奈何。

说起这毛文龙,极是悍勇,他不喜欢被动防守,面对敌军勇于亮剑。曾经派遣部将沿鸭绿江越过长白山,进入后金的东面,这支义勇军一去不回,统统被后金兵干掉了。

干掉了这支别动队之后,后金军的大将冷格里就琢磨着,毛文龙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挑起战争呢?莫非是那兄弟的粮食吃光了?派出侦察兵一打听,果然。皮岛粮食紧张,毛文龙命令士兵驻扎在岸边,每天白天士兵们划着小船去收割庄稼,到了晚上,大家返回岸上休息。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冷格里也不声张,就带着后金军半夜出发了,人堵嘴,马衔枚,从山间小路潜行,到了天亮,算计时间应该是明军出发收割庄稼的时候了,就命令士兵跑步前进,从鸭绿江的支流趟水进入到皮岛。

明军正在紧张地收割状态之中,突见水中如水獭般的一家伙冒出来好多后金兵,登时大骇,向着四面八方到处乱窜,冷格里在后面不慌不忙地追,斩下五百颗脑袋,这才悠哉悠哉地回去。

后金军已经走了,明军还处于极度的混乱之中,数不清的人往同一条船上爬,忽然一下子,把船给掀翻了,又有许多明军士兵窝窝囊囊地挤撞落水,被活活淹死。

毛文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于是派兵袭击耀州的官屯寨,被后金军打败。

再派兵袭击鞍山驿,折损士卒一千多人。

袭击撤尔河,进攻城南,又被后金兵击败。

屡败屡战,越战越勇。

这就是毛文龙。

先有袁崇焕,后有毛文龙,这是两个让皇太极最头疼的人物。

所以皇太极希望袁崇焕能够帮他搞掉毛文龙。

事实上,不惟是满清,大明这边也是巨讨厌毛文龙,这厮每年朝朝廷索要一百二十万两银子的军费。明朝的皇帝巨讨厌别人朝他们要钱,而且毛文龙一开口就是一百二十万,这不啻于要了大明天子的老命。

所以有大学士钱龙锡悄然出场,承担了杀手一职,与袁崇焕秘密通信,商量如何打掉毛文龙。

任何人,不管他是谁,敢伸手向大明天子讨要拖欠的工资,都会激起满朝文武的强烈杀机。

杀。 fFMhGV6//5QrRQcmCmnoSVx7WDOwGZxB5IFTALvYWayA9rtzhno+mgVt2pldf28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