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渐疏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 ,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 。故其垂拱岩廊 ,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 ;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 ,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於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斯言信矣!伏惟陛下年甫弱冠 ,大拯横流 ,削平区宇 ,肇开帝业 。贞观之初,时方克壮 ,抑损嗜欲,躬行节俭,内外康宁,遂臻至治 。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 。臣自擢居左右,十有馀年,每侍帷幄 ,屡奉明旨,常许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一言兴邦,斯之谓也 。德音在耳,敢忘之乎?而顷年已来 ,稍乖曩志 。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谨以所闻,列之如左

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 。考之于今,其风渐堕,听言则远超于上圣,论事则未逾于中主 。何以言之?汉文晋武 ,俱非上哲。汉文辞千里之马 ,晋武焚雉头之裘 。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此其渐不克终一也。

昔子贡问理人于孔子,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其畏哉?”子曰:“不以道遵之,则吾雠也。若何其无畏?” 故《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 。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已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者哉!恐非兴邦之至言,岂安人之长算 ?此其渐不克终二也。

陛下贞观之初,损己以利物。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卑俭之迹岁改,骄奢之情日异 。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或时欲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此不便我身。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此其渐不克终三也。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兰芷鲍鱼,与之俱化 。慎乎所习,不可不思。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莫知其是,则不间而自疏 ;不见其非,则有时而自昵 。昵近小人,非致理之道;疏远君子,岂兴邦之义?此其渐不克终四也。

《尚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人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弗育于国。” 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 ,反朴还淳。顷年已来,好尚奇异。难得之货无远不臻,珍玩之作无时能止。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末作滋兴而求丰实 ,其不可得亦已明矣。此其渐不克终五也。

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任之。取其所长,恒恐不及 。近岁已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远之。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所毁之人,未必可信于所举;积年之行,不应顿失于一朝。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宏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 ,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所以人思苟免,莫能尽力。此其渐不克终六也。

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内除毕弋之物 ,外绝畋猎之源。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 。遂使盘游之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或时教习之处,道路遥远,侵晨而出 ,入夜方还。以驰骋为欢,莫虑不虞之变。事之不测,其可救乎?此其渐不终七也。

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然则君之待臣,义不可薄。陛下初践大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达,咸思竭力,心无所隐。顷年已来,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奏事入朝,思睹阙庭 ,将陈所见。欲言则颜色不接 ,欲请又恩礼不加。间因所短,诘其细过 ,虽有聪辩之略,莫能申其忠款。而望上下同心,君臣交泰,不亦难乎?此其渐不克终八也。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四者前王所以致福 ,通贤以为深诫。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已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微有矜放 。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 ;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此傲之长也。欲有所为,皆取遂意 。纵或抑情从谏,终是不能忘怀。此欲之纵也。志在嬉游,情无厌倦。虽未全妨政事,不复专心治道。此乐将极也。率土乂安 ,四夷款服 ,仍远劳士马,问罪遐裔 。此志将满也。亲狎者阿旨而不肯言,疏远者畏威而莫敢谏,积而不已,将亏圣德。此其渐不克终九也。

昔陶唐、成汤之时,非无灾患 ,称其圣德者,以其有始有终,无为无欲,遇灾则极其忧勤,时安则不骄不逸故也。贞观之初,频年霜旱。畿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负老幼,来往数千,曾无一户逃亡,一人怨苦 。此诚由识陛下矜育之怀 ,所以至死无携贰 。顷年已来,疲于徭役,关中之人 ,劳弊尤甚。杂匠之徒,下日悉留和雇 。正兵之辈,上番多别驱使 。和市之物 ,不绝于乡闾;递送之夫,相继于道路。既有所弊,易为惊扰,脱因水旱 ,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 。此其渐不克终十也。

臣闻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人无衅焉,妖不妄作 。伏惟陛下统天御鉧 ,十有三年。道洽寰中 ,威加海外。年谷丰稔 ,礼教聿兴 。比屋逾于可封,菽粟同于水火 。暨乎今岁 ,天灾流行。炎气致旱,乃远被于郡国;凶丑作孽 ,忽近起于毂下 。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 。斯诚陛下惊惧之辰,忧勤之日也。若见诫而惧,择善而从,同周文之小心,追殷汤之罪己 ,前王所以致理者勤而行之,今时所以败德者思而改之,与物更新,易人视听,则宝祚无疆 ,普天幸甚。何祸败之有乎?然则社稷安危,国家理乱,在于一人而已。当今太平之基,既崇极天之峻;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千载休期,时难再得。明王可为而不为,微臣所以郁结而长叹者也。臣诚愚鄙,不达事机,略举所见十条,辄以上闻圣听。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参以刍荛之议 ,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 ,则死日生年,甘从斧钺

《全唐文》卷一四〇 sucqlFkSY1vIbNHJY1xYvBEkKjL8IaVvPXyLcuYFCybGhZ6nol0dCyELIeW+qu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