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顽固的偏见
——“定型化效应”

人们通常对某人或某种事物会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通常隐藏在人的潜意识中。虽然人们意识不到,但实际情况表明,人的大多数看法是不够客观准确的。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名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例如,一个明星长得高大帅气,在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大多健康向上,那么他在广告中代言的商品,我们就认定是值得购买的。这是因为他身上某一种好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我们就会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给予认可,同时也会对他代言的商品给予较高评价,这就是光环效应。

在光环效应的影响下,人会形成爱屋及乌的心理,例如一个作家以前写的稿件可能不好,就把这些稿件都压在箱底,等他出名之后,人们就会认为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好的,所以他的作品就不愁卖不出去;还有,情侣之间,如果觉得对方身上都是优点,那么无论对方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他充满魅力;在超市选购商品的时候,当你看着某商品的包装盒上画的是一个天使的图案,你选择这个商品的概率肯定要高过没有天使图案的同类商品,因为天使通常给人留下纯真美好的印象,这也影响了人们对商品本身的判断。

俄国著名文豪普希金,爱上了长相漂亮的娜塔丽娅。在普希金看来,只要是漂亮的女人就会拥有出众的智慧与高尚的人格,但事实上,他错了。结婚之后,娜塔丽娅的表现和普希金的预期几乎完全相反。每当普希金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就捂着耳朵大声说:“我不听,我不听。”而当她出席一些娱乐场所或参加活动的时候,不管普希金多想进行写作,她也要他陪在自己身边。最后普希金不但被这个漂亮女人弄得负债累累,还为她与人决斗,献出了生命。

可见人对某些事物的观点确实是片面的。不过即使知道片面,人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

与光环效应相对的是定型化效应。定型化效应是指人习惯将某人或某事看作一个典型代表,这会影响个人判断的正确性。定型化效应体现为对一个或一群人的偏见,例如我们认为老人墨守成规,年轻人热情开放等。

多数人认为偏见只存在于那些思想极端的人身上,其实那些不明显的,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偏见也是存在的。在一项关于偏见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向美国白人学龄儿童展示愤怒和高兴的表情图片,并让他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结果,大部分儿童将愤怒的表情涂成黑色,高兴的表情涂成白色,这表明这些儿童潜意识里是有种族偏见的。

认知偏见是个人因为某些社会因素或个人经验,在认知中产生的一种主观偏见。这种偏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人无法客观地思考和看待问题。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有定型化效应,是因为个体无法控制自己的信念和看法,为了证实这一判断,他们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一项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格林沃尔德教授完成的。

格林沃尔德教授发明了一个可以测量人们对某个群体潜在态度的电脑测验。在测验中,被试者们需要快速将看到的单词或图片按要求分类。其中单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代表积极向上的,一种代表消极悲观的。而图片也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男人和女人的脸。测验以两种方式进行,先进行的是内隐测验。测验开始后,屏幕中心逐个出现不同类型的词语或图片屏幕上方的左右两边会出现与之对应的类别标签。测试者需要分辨词语或图片类型,然后按键盘上的“E”或“I”键确认。例如屏幕上出现了男人脸孔的图片,标签为左边是女人,右边是男人,检测者就应该按“I”键,因为“I”代表了右边一类。

如果测试者按键正确,下一个图片或单词就会自动出现,如果按键错误,电脑就会出现一个“X”的符号。内隐测试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发生些改变。特别是到了第三和第四阶段,屏幕中的单词和图片随机出现,左右上方分别有两个标签,例如左上方是“男人”“坏的”,右上方是“女人”“好的”。第六、第七阶段与第三、第四阶段内容一样,就是左右两边标签调了下位置,例如左上方是“男人”“好的”,右上方是“女人”“坏的”。

如果一个人对男人的印象有偏见,当“男人”和“坏的”两个标签同时出现时,这个人的反应会变快,直接就按下正确的按键。如果标签将“男人”和“好的”归类在一起,测试者会因为这个标签与个人内心看法不符,导致反应速度变慢。在按键的过程中,大多数会做到迅速反应,这种反应是无意识的,所以他们对某一类人的偏见是隐性的。

内隐测验结束后,测试者参加问卷调查。他们需要填写一些个人资料和问题。结果显示测试者填写的调查问卷都是积极向上的,与内隐测验结果完全相反。也就是说,很多人表面上没有表现出对一类人的偏见,这是因为偏见不受他们意识的控制。但是这些偏见部分存在于他们的无意识中,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我们对他人产生偏见时,自己通常意识不到,无意识的想法难控制,而无意识形成的态度更难控制。如果想控制自己无意识的偏见,就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力。认知偏见通常以个人思维和认识为导向,要想控制偏见,先要改变思维和认知。例如你对一类人有偏见,可以跟他们相处一段时间,等你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处事与你印象中不一样时,你对他们的看法就会有所改观。 xxviF07DFG2nlgHXqBCMy4wZzLtCYEuuYtdh/1trtAcXDXAEQS8/zne4SbmqrD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