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托尔斯泰和他的弟弟打赌,赌他弟弟不可能坚持5分钟不想白熊,结果他的弟弟输了,因为他满脑子想的都是白熊。这个故事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事实:人通常认为能控制自己的思维,但是实际上,人们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受控。
人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思考,总想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件事。例如初次进行冥想的人,总想让自己集中精力,可是每次他们都发现,自己总是在开小差。他们一再告诫自己要专注,最后往往也只能控制一部分思维。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在听人讲话的时候,总是突然想到一些事情,就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等反应过来已经错过了很多精彩的内容,于是提醒自己不能再走神。但是没一会儿,我们的思维又飘出去了。这些都是思维不受控的现象。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韦格纳以“不想白熊”的故事为基础,做了一项有关思维是否受控的实验。为什么以白熊为参照物,就像心理学家所说,他们已经将白熊看作为吉祥物。韦格纳将被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他先让第一组被试者在心里默默想白熊五分钟,然后就不让他们再想白熊。对于第二组被试者,他采取了相反的措施:前五分钟之内先不想白熊,之后可以尽情地想白熊。韦格纳告诉被试者们,在整个实验中,只要白熊一闯入他们的脑海中,他们就要拉铃示意。实验人员会记录他们拉铃的次数。尽管被试者们想尽一切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白熊暂时离开自己的脑海,但是实验结果表明,每个被试者都拉响了铃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不能成功抑制自己不想白熊。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先想白熊五分钟的第一组,相比开始不想白熊的第二组,拉铃的次数更少,说明他们能在更大程度上抑制想白熊这件事。
这个实验说明,人在控制思维的过程中会消耗意志力,意志力消耗过度,就会出现无法控制思维的现象。为了弄清楚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思维。有一个研究生仿照韦格纳的思路做了另一个实验,就是让被试者们不想自己的母亲。不过这个实验最终没有成功。
为什么没有成功,原因在于母亲并不是一个做实验的好素材,因为她涵盖了太多情感、太多感受。一个人不想自己的母亲,只能说明他不擅长去想,因为很多人,特别是大学生,正在努力让自己从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需要把母亲从脑海中赶走。如果他们没有时常跟父母联系,他们会感到内疚。为了不让自己内疚,他们就不敢去想自己的母亲。因此,相对于“母亲”来说,用“白熊”研究人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思维显得更有意义。
如果人们无法在几分钟时间内做到不想白熊,他们在做其他事情时,可能放弃得更早,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感受。
实验人员告诉被试者们,一会要看一场电影,第一组被试者被要求在看电影期间,不能随意流露表情,也就是说让他们压制自己的感受。第二组被试者被告知要把自己情绪反应放大;第三组作为对照组,被告知看电影即可,没有其他要求。实验人员会记录下被试者们的不同表情。
电影播放的是来自意大利的悲剧《世界残酷奇谭》,讲述的是核废物对野生动物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屏幕上每一个画面都令人有所触动,其中一幕这样的:一只大海龟在沙滩上漫无目的地划动,它的四肢已经发软,失去了方向感,它回不到海洋,只能在岸上等死。按照实验人员的要求,即使画面感人,一些人也不能哭,而是要保持面无表情的状态,而另一些人则可以痛快地流泪。
电影播放完毕后,被试者们被要求紧握手中的练力球,进行耐力测验。结果显示,第三组看电影前后的耐力没有改变,而另外两组被试者观看电影之后更早放弃了耐力测验,也就是说他们的耐力减少了。
实验最终结果表明,个人要想控制自己的思维,无论是压制情绪还是放大情绪,最终都会消耗人的意志力资源。很多人一谈意志力,就想到个人如何抵制诱惑,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或是坚持完成一件事情。但是很少想到人的思维不受个人主观控制。人只要控制思维,就会消耗意志力。
人的意志力资源是有限的,每做一项决策或是需要自控的事情,都会消耗人的意志力。如果想更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就应该进行意志力调控。调控意志力的时候,不可或缺的是对情绪和行为的监控,但是还有一点不要忘记——思维调控也很重要。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只要我们需要摄入知识,就需要集中精力,所以当个人用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时候,一定要把思维控制融入其中。
当一个人努力不让自己去想某些东西的时候,会消耗意志力,这时大脑就很容易脱离个人主观意愿的束缚,反而更容易去想这件事。越是告诉自己不想,反而想起的次数会更多,这就好比你越是告诉自己面试时不要紧张,结果就会越紧张一样。所以,当我们产生某种不可控制的想法,千万不要强迫自己不去想。你可以将自己不可控的想法先写到纸上,写出来后,你会感觉心里的负担卸下了一些,等头脑冷静的时候再去想如何解决这些想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