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食有鱼

儿子移民来加拿大时,对他的社会适应能力、英语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我都有信心,唯一担心的是“吃”——不习惯加拿大的食品。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说有人研究得出一个理论,远在他乡的人的“思乡之情”源于“胃”。人在幼年时会在胃里产生与所吃食物相适应的蛋白酶,而这些蛋白酶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人在他乡,吃不到与早已形成的蛋白酶相适应的食物,于是胃就会发出信息,想吃家乡的食物,让人产生思乡之情。

不知道这个理论有无道理,但我自己是有一点体会的。90年代初,我所在工厂从英国购买了一批设备,我和几个同事被派去制造现场做质量检验,接受操作培训,在英国住了一个月。那一个月,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胃”却遭受了磨难。工厂在一个小镇上,我们就住在镇上一对年轻夫妻开的也刚好能住下我们几个人的家庭旅馆里。早晚餐在旅馆吃,由男老板掌勺,早餐因为有一个煎荷包鸡蛋,配上牛奶,果汁及面包,感到尚可接受。中餐由工厂招待,每天吃三明治。晚餐是白水煮蔬菜(桌子上有盐瓶,胡椒瓶),大块的淡而无味的烤肉及面包。坚持了几天,真应了水泊梁山上好汉李逵那句话:“嘴里淡出个鸟来。”周末,我们提出由我们自己做饭,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了。可是没有佐料,啥也做不了。最后请老板帮助买了一块猪肉和一些番茄,用面粉代替淀粉做了一锅番茄肉片汤,好歹解了一下馋。工厂知道了,要请我们吃法国大餐,意大利菜,被我们一概谢绝,宁愿吃快餐店的炸薯条炸鱼,在那家工厂引为笑谈。回到国内,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到餐馆里狠狠地吃了一顿。

儿子这一去,不是一个月,也不是一年两年,可能是一辈子啊,他能适应那里的西餐食品吗?吃不惯,怎么办?

多伦多唐人街一角

儿子去了大约半个月,来电子邮件说行李中夹带去的“郫县豆瓣”吃完了,做不了回锅肉了。还说在当地中文网站上看到也有人在打听哪里能买到“郫县豆瓣”——看来还有其他四川人在受着同样的煎熬。我给他回信说如果能买到甜面酱,可以用作代用品,只是无辣味儿。实在不行用酱油代替试试看。当时真有点担心,胃里难受不是个滋味啊。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问他吃的情况,没想到他回答说,没问题啦,吃的与在中国一样。原来他找到华人超市了。

现在密西沙加市有7个大型华人超市。国内各种口味的调料、肉类、海产、蔬菜、水果、大米、面粉、干货、罐头、冷冻食品……应有尽有。

蔬菜有本地种的,美国种的,墨西哥种的;还有中国的,如莲藕,生姜、大蒜头。中国的红富士苹果价廉物美,比国内还便宜。当然,许多食品在当地人食品店或超市里也能买到。但是,调料、干货和一些诸如水饺,元宵等冷冻食品就只有华人超市才有,并且品种之全,有时觉得匪夷所思。举几个例子:这里有贵州的老干妈辣椒油,重庆的各种火锅底料,成都的醪糟,绍兴的料酒,北京六必居的黄酱,广州的蚝油、老抽、生抽。就拿醋来说,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上海白醋、大红醋,乌醋,还有四川保宁醋。保宁醋我在北京、广州多年都从未见到过,居然在遥远的加拿大能买到。

近年国内接连出了一些食品丑闻,使得这里的侨胞们也心有余悸,对一些国内产的调料、干货敬而远之,使得台湾产品大行其道。这类食品许多现在来自台湾。假货的确也卖到了加拿大。有一种醋也标着“镇江香醋”,质量与镇江恒顺香醋有天壤之别。它的商标上的产地名只有拼音,读起来绝无“镇江”二字。最近国内地沟油的报道出来,一些侨胞开始顾虑是否还该买国内用油的调料。照此下去,可能以后只能吃台湾的调料和干货了。

在中餐馆吃饭

再说说餐馆。不知道密西沙加市有多少家华人餐馆,反正国内许多地方风味如广东的早茶,北京烤鸭,兰州拉面,上海小笼包……这里都能吃到。还有一间卖油条豆浆的餐馆,就叫“油条大王”。我最喜欢的还是“巴蜀人家”川菜馆。不过选择性不大,因为食客人数毕竟有限。曾经有人开了第二家川菜馆,几个月就关门了。

多伦多市中心唐人街和东区华人聚居的士加堡中餐馆就更多,尤其是粤菜馆,菜式、装修甚至连水族箱都与广州没有什么两样。

其他种族的人对中国食品也感兴趣。一次我与几个人聊起食品。一个白人妇女问我,你们中国人是否食品与我们不一样,怎么你们皮肤身材都那么好?我说,一样啊,你到华人超市看看,在中国我们也是吃那些食品。可能烹饪方法不同吧。旁边一个伊拉克移民立即赞同说,对对,我看见过中国人的米饭,是用水煮的。我问,你们也吃米饭?他说,米饭也是我们的主食,天天吃。我又问,你们怎么做?他说,用油、脂肪一起煮。所以你们比较瘦小,看我们——他指了指自己像萨达姆那样的身材。

虽然羡慕华人的皮肤身材,他们对中国食品也只是浅尝辄止,终究还是胃占上风。这儿有一家颇有名气的中餐连锁店文华餐厅,在密西沙加市及附近城市开了好几家店,甚至在多伦多北边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只有10万人口、华人很少的小城巴里也开了一家店。文华餐厅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尤其是周末,在门口会排起长队。但是,食客鲜有华人。原来文华餐厅为了迎合西人(华人对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的称呼)胃口,对食谱做了调整,中餐西化,弱化中餐味儿,使西人吃到了他们喜欢的“中国菜”。当地西人也知道,那里不是真正的中国菜,但他们喜欢。

加拿大食品很便宜。一般华人家庭饮食费用,包括每天的牛奶、水果,早几年大约每人每月100加元,现在物价涨了,150加元也够了。按最低收入算,相当于两天的工资。加拿大对18岁以下的儿童每个月都有生活补贴,华人称其为“牛奶金”。根据家庭收入牛奶金也会有高有低,最高的每月可得260多加元。换句话说,如果家庭收入较低的话,小孩的伙食费就由政府来出。

加拿大人爱吃甜食,爱吃零食。在咖啡店里,当你说要一杯咖啡时,服务员会问你“两份还是三份?”那意思是咖啡里要加两份牛奶及白糖还是三份。有人提议,为了防止人们吃太多糖和牛奶,一杯咖啡只给一份糖和牛奶,多要的要另外付钱。但没人理这个茬。零食不仅小孩吃,大人也吃。有一幅号召人们多运动的宣传画,上面是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躺在沙发上,一只手拿着电视遥控器,另一只手抱着一大钵爆米花。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心情不好时吃不下饭,加拿大人是越是心情不好越吃。当你对很熟悉的加拿大人说,你好像胖了一些。他/她一定会忧郁地回答,最近心情不好。

加拿大政府倒是很重视食品健康问题,国家卫生部把食品指南印成小册子,免费散发,还建立了食品指南网站。食品指南中,对小孩、成年人一日三餐应该吃那些类食品,每类吃多少,都有详尽的建议。袋装食品和罐装食品上都印有营养成分表。为新移民办的英语学校的课程中,也有如何读懂营养成分表的内容。不过,“超级胖”的男女随处可见,有的我们三个人捆在一起也不见得有他们个大呢!

密西沙加的中国城

所谓“入乡随俗”,其实移民们也在逐步尝试西人食品。比如我们家,早餐已经“全盘西化”:牛奶、面包、鸡蛋、黄油或果酱,小孩还要加上“起士”等等。平时也常去西人超市买食品。那些住在离大多伦多地区较远的市、镇,当地没有华人超市的华人,除了一个来月开车两三个小时到大多伦多地区补充一些调味品外,食品只能更快地西化了。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小孩子们,比如我家两个孙子,从小跟我们吃中国饭菜,可是越来越不愿意吃,反倒是对西人食品越来越感兴趣。就是吃中国食品,方法也很奇特,米饭和菜决不混着吃,先吃完菜再单独吃白米饭或反之。不同的菜也是吃完一份再吃第二份。饺子,要把皮和馅分开吃。还有一件好玩儿的事儿,一次儿子、儿媳带两个孙子回中国探亲访友和旅游,在北京吃了“北京烤鸭”。小孙子丁丁对烤鸭赞不绝口。回来后我开玩笑问他,你给烤鸭打几分呀?原来,他给他喜欢的食品打过分,汉堡包是7分,比萨饼是10分。他脱口而出说10分,然后,停了片刻,说比萨饼12分。大家哄堂大笑。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

有时我感觉,这里的食品也像加拿大提倡的多元文化,移民们尽管保留你的传统,但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开始接受当地的东西,到第二代、第三代“全盘西化”大概难以避免。

不管怎样,对第一代移民来说,不需要强制自己改变胃口,减少“思乡”的痛楚,总是个舒服的事儿。

(2009年) k1APdu/zdH42HZwh0BAmwgs5GzFd70f8NMrPEo7KTYFjYUsBhJTGNMyglxfeqo9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