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正在拿起这本书的你,现在心情如何?

目前经济状况还好吗?工作还顺利吗?有没有亲密关系或者家庭方面的困扰?

在各种问题之中,你或许抱着宛如身处地狱、万念俱灰的心情拿起这本书。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不开呢?

为什么活着会这么痛苦呢?

身为精神科医师,我一直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某天和患者面谈的时候,我得到了莫大的启示。

那位患者是42岁的家庭主妇。

她出生在乡下的大型农家,是家中的长女。

父母都忙于务农,她在祖母严厉的教育下长大。

据说祖母从小就对她很严格。

祖母一句“实在不成体统,衣服要穿好”,便要求她重新穿好衣服几十次;因为筷子没拿好,在吃饭前右手被打了好几次,严重的时候甚至不给她饭吃,严格的程度几乎可以说是虐待了。

上初中之后,祖母说:“像你这样头脑不好的孩子要是去补习只会被邻居笑,所以不准去!”她就真的被迫放弃去补习这件事。就连校外教学从浅草买回来的伴手礼,祖母都嫌弃说“我不喜欢,真是白花钱”,然后就直接丢到垃圾桶了。

在这样的状态下,经常看祖母脸色的她自然而然地认为 “活着就是避免让对方不开心,随时察言观色、迎合对方”。

同时,她又诅咒流着祖母之血的自己,强烈认为“可以的话真想换掉这肮脏的血,如果没办法的话,就只能连同整个身体一起毁灭”。

后来,她想着“自己这么没用,如果继续活着,至少要帮助别人”,所以考取护理师的执照到医院工作,结婚后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

有别于被祖母带大的幼年时期,她的人生从此看起来一帆风顺。

开朗又亲切的她渐渐受到医院重用。

然而……

眼红嫉妒的护士长开始霸凌她。

结果,她从28岁就开始失眠。

之后,她因为失眠无法专心工作,也无法去上班。到附近的精神科医院就诊,确诊为重度忧郁症,不得不住院治疗。

尽管出院之后也持续进行药物治疗,但症状仍迟迟没有改善,最后她只能辞去当初遭受霸凌的工作,走入家庭成为主妇。

然而,等着她的并不是光明的未来。

她的丈夫也因为工作失误而出现酒精、赌博成瘾等身心失调的忧郁症症状。

丈夫无法工作的那段时间,经常为了逃避现实而去打柏青哥(一种弹珠游戏机)。

钱用完了就发脾气,导致夫妇吵架。吵架后,一气之下又去打柏青哥,就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

女儿和儿子因为发育迟缓跟不上学校的进度,和朋友交流也出现了问题,所以最后都拒绝上学。

白天要照顾不上学的小孩。

晚上要照顾酒精成瘾的丈夫。

精神上已经完全没有可以喘息的空间。

但是当她奇迹般地有空当可以休息,躺在客厅小憩的时候,却发生了进一步打击她的事情。

孩子质问她:“我们在家里闲晃,你就要我们去上学,为什么妈妈就可以在家里睡觉?”

连丈夫也责怪她:“如果你不做家事的话,那我也什么都不做。”她接收了好多这种冷酷的话!

心灵荒芜也会导致家庭荒废,因为忧郁症而失去动力让情况更严重,最后整个家变成了垃圾屋。

每天的生活都非常痛苦,她一直想着要是能逃离这种生活不知道会有多轻松,甚至每天睡前都在祈祷“希望我就这样一睡不醒”,对生活已经完全绝望了。

我很想治好她,利用各种方法缓解她的症状,可是都没有效果。

明明几乎没有改善,但她还是相信我,愿意花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来诊所看病,这让我觉得很难受,甚至在她来看诊的日子,我的心情会变得非常沉重。

在这样的状态下,迎来我成为主治医师第十年的某一天。

患者脱口说出:“我不想活了。”我面对她,想起过往至今的事情,实在不想说“别这么说”“活下去吧”这种话,反而从我口中吐出令人意外的一句话。

“不想活了也没关系。”

那一瞬间,连我这个主治医师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然而,她吓了一跳似的睁大眼睛,接着就像决堤一样,落下珍珠般的眼泪。

这个时候,我终于发现了。

这位患者从小时候就被祖母的咒语“不优秀就没有活着的价值”束缚,这15年来又长期被忧郁症束缚,受到身为妻子必须支持没用丈夫的身份角色束缚,照顾发育迟缓的孩子仍要笑着扮演好妈妈的角色束缚。

即便她很想逃离这个束手束脚的人生,但还是活着承担责任,背负着压力一路走了过来。

我不知道这样说到底对不对,不过当我说出 “不想活了也没关系” 这句话的时候,她瞬间放下沉重的负担。

而且,我十分确定她的表情变得柔和,一副愉悦中带着安定的样子。

在那之后,她的病情逐渐好转。

首先是孩子发育迟缓的问题。

她和保健室的老师密切联络,也向志愿工作者团体请求帮助,不再自己一个人默默承担一切。

接着是她和祖母的关系。

盂兰盆节她送给祖母食品礼盒,祖母嫌弃“这么难吃,根本不是食物”,还把咬了一口的甜馒头直接寄回来,她心想“已经够了”,便决定不再和祖母联络。

最后是面对丈夫的病。

和主治医师商量过后,明确区分“妻子可以帮忙的事情”和“丈夫必须自己做的事情”,不让丈夫过度依赖自己。

这40年来,她一直认为“自己必须一肩扛起所有的事情”,因此背负着家庭的重担,而这种观念也在她想着“曾经的我已经不复存在了”并展开行动之后渐渐放下。

过去需要服用的药物也慢慢减量。

一年后。

笑着走进诊间的她,对我说了这样的话:

“医生一年前说‘不想活了也没关系’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突然变得轻盈。

“后来,我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还活得好好的,还这么努力。结果,我发现因为小时候对自己没自信,所以擅自想着‘努力的话,总有一天能得到认可。不努力的话,就永远不会有人认同我’。我一直都抱着这种想法活着。

“因为医师对我说‘不想活了也没关系’,我才终于从‘必须被认可才有活下去的价值’这个诅咒中解脱,觉得‘只是单纯活着也很好’。

“别人怎么想都无所谓。

“我想对不去上学的女儿说‘我爱你’,然后抱紧她。

“我也想称赞即便发育迟缓还是努力读书的儿子。

“我想一直和丈夫笑着生活。

“然后称赞自己,告诉自己能变得幸福真是太好了。”

人并不是因为做了什么才有价值。

人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

但是,有很多人都执着于“社会上的成果”。

她以前也认为“被别人认可才是活着的唯一价值”,所以才会觉得无法获得认同的自己不如离开这个世界。

顺利的话很好,一旦失败就完蛋了。

因此,人才会想要追求成功,不惜竭力消耗自己的能量,让自己变得焦躁,甚至产生罪恶感。

当你一直没有成果、一直觉得很失败的时候就不想活了。

然而,我们并不是为了成功或者获胜才诞生的。

讨好别人、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活着一点关系也没有。

首先,请你放下为了活下去而背负的重担,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坦然面对外界的各种声音,用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

这本书分为四章,提供给读者许多提示。

如果你能因为这些提示,

让心情变得轻松一点,

从心灵之泉中流淌出温暖的泉水,

甚至流淌到你的脸颊上,

那就是你的心在告诉你“好想活下去”。

如果这本书能够为你带来一些活下去的力量,或者说让你更能从容面对接下来的人生,那么我将感到由衷的欣喜。

愿每一位读到这本书的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平光源 jsLQJE0UFPFN3HNOo26vNlM4Wg1XwAgT/5WoH19jKA+U0VmjxNexQ7JprQM2cmi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