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谈到段永平,很多人可能没有印象。作为一个很少与媒体打交道,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企业家和投资者,段永平的确不像李彦宏、马化腾、曹德旺这些企业家那样有较高曝光率。不过提起小霸王、步步高品牌背后的推动者,以及第一个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华人,也许很多人有印象,这个人就是段永平。

段永平的身份有很多,企业家、投资家、慈善家,每一个身份都很光鲜。然而,他为人低调,尽管他曾是国内知名的企业家(后来移民美国,从事投资工作),但很少与媒体接触,即使接触也大多是在2000年之前。在互联网发展腾飞的时代,他却很少出现在镜头面前。

饶是如此,对于那些能近距离观察他的人而言,段永平个人魅力十足。有一个跟随段永平创业的员工这样描述他:“我近距离接触和观察过,也远距离分析过许多中国优秀的企业家,阿段是中国企业家中最令我敬服的一位。”这位员工这样评价段永平:他不怒自威、举重若轻;他聪明绝顶又大智若愚、喜怒不形于色;他仁爱平和、慷慨大方、营销技巧高超而又绝不张狂。任正非、张瑞敏、倪润峰等中国优秀企业家身上所具备的大气、胆略、智慧、敏锐、坚强、慷慨、诚信、仁爱、勇敢、正义、诚恳、遵纪守法、谨慎等优点,段永平基本上都具备,而段永平拥有的优点,有些他们却不具备。

这些别人不具备的优点,总结起来就是他的基本功。《赢周刊》的主持人曾经问过段永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段永平这样回答:“做企业讲究的是基本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运动员,他之所以能出成绩,绝不是取决于现场的某个球和动作,而是取决于他苦练了10年甚至更多年的基本功。比如打乒乓球的,全国可能有成千上万人,而真正能够每天练10小时,练上10年的,可能只有几千人。几千人中能够达到世界冠军级水平的,可能仅有几十人。那么,最后谁能拿世界冠军呢?这时很多因素就起作用了,比如运气、天赋等。这些因素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起作用。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那10年的每天10个小时,后面的事情叫‘成事在天’。如果你连‘谋事在人’这一点也没有,‘成事在天’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更注重练头10年的基本功。”

段永平接着解释了什么是基本功,他认为基本功包括产品的开发能力、质量的控制能力、市场的运作能力、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等。它更多地体现在对某一项工作各个环节的把握能力上。在这些方面,段永平都具有优势,因为在很多时候这类工作是他亲自去做的,而很多企业家则未必接触过这些工作,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听取汇报、制定发展战略、进行人事任命等,没有在更广泛且具体的事务上接受磨炼。在国内,很少有企业家像段永平那样有全面的工作经验、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精准的把握,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在一些基本的工作岗位上经受过锻炼,或者从事过这类基本的工作。

比如,市场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很多企业家不熟悉如何开发和拓展市场,只能求助于专业人才。而段永平是少数洞悉市场竞争规律的企业家,他了解产品上市、品牌运作的规律,并且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且有魄力进行变革,确保企业在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上健康发展。无论是在经营小霸王期间,还是创办步步高之后,段永平的市场嗅觉总是非常灵敏。他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产品,了解消费者喜欢什么产品,并且能够以最高效的营销方式赢得市场的关注。

良好的基本功,使得段永平可以非常精准地把握市场变化的节奏。也许很多人认为段永平不是同年龄段的企业家中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善于表达的,更不是运气最好的,但他是一个非常善于把握节奏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什么时候要加速,什么时候要适当减速,所以他的创业之路总体还是很顺利的,没有走太多的弯路,没有犯方向性的错误。他从创业到投资的转变也异常顺利,这些看上去似乎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实际上体现出段永平独特的节奏感,若换成其他人,可能就不会做得那么好。

段永平一直强调“敢为天下后”,这也是其有良好的基本功、节奏感的一个重要表现。一家企业在进入市场时要确保时间节点既不早也不晚,这非常困难,只有段永平这样的高手才能够准确捕捉到那个“时间节点”。同样,在投资方面,为什么段永平可以快速上手,并依靠投资成为亿万富翁?原因就在于他在经营和管理企业时培养了观察力和节奏感,知道什么时候出手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当一个人拥有出色的基本功时,他的工作状态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不仅节奏感会得到强化,思维层次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段永平的偶像、“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像经营企业一样进行投资。”在他看来,一个出色的投资者,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企业家,要了解企业的基本信息,感知企业的内在价值,建立长久经营的心态,构建顶级的企业家思维。尽管没有人认为段永平是教父级别的企业家,也没有人认为他是世界顶级的投资家,但他的思维层次和战略眼光确实是世界级的。

著名的管理学专家吉姆·柯林斯曾经提出了第五级领导者的概念,他将领导者分成五个层级,不同层级的领导者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质。

第一级领导者能力出众,并且能够将能力转化为价值创造,但他们偏重于技术开发而非管理。

第二级领导者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注重配合,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但领导力和资源统筹能力却稍显不足。

第三级领导者精明能干,善于组织和分配资源,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是非常优秀的资源整合型领导,但是在其他管理才能上却不那么突出。

第四级领导者非常注重目标管理,不仅目标和方向非常明确,而且善于激励团队,自身也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以身作则,整个团队能够高效运转。

第五级领导者常常是公司的执行官,这类人不仅个人能力出众,而且具备了强大的领导力和出色的战略规划能力,能够带领团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此外,他们常常非常低调、谦逊,意志力也非常强。

如果认真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段永平属于第五级领导:领导力出众,理性而谦逊,处事温和果断,抗压能力强,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这一层级的领导能够带领团队走得更远一些。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但凡基本功扎实的人,大都经历过磨炼,经历过捶打。这种人不仅有视野,根扎得非常稳,而且往往拥有低调的个性。以段永平为例,他有光鲜的履历和出众的能力,堪称偶像级别的企业家,至少对认识他的人而言,他的个人形象应该是高大的。但事实上,接触过段永平的人常常惊讶地发现,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人物”“小角色”——留着千年不变、看上去毫无特色的小平头,穿着打扮更是与“光鲜”两字不搭边。有一次,他去中央电视台参加广告投标活动,其他人衣着光鲜靓丽,段永平却衣着朴实,完全不像一个企业家。门卫曾觉得段永平就是一个闲人,将其拦在了外面。段永平解释了半天,门卫还是将信将疑。因为门卫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企业家是这样一身朴实的打扮,这个人担任领导的企业居然还是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大户。

在“归隐”之后,很多记者慕名前往美国采访他,于是他临时租借了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非常简陋,没有气派的装潢,没有高档的办公用具,没有奢侈的摆件,而且办公室里挤着8个人。有人建议他稍稍装修一下,不用豪华装修,至少不能太朴素,但他觉得没必要。

不仅如此,他还不喜欢过多地在媒体面前抛头露面,也没有兴趣让自己成为一个“网红企业家”。很多记者想采访段永平,希望他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但是每次都失望而归。段永平不善于讲故事,不知道如何煽情,也不会讲述一些情节曲折的企业秘闻,这让采访者觉得乏味,但他却是在发自内心地谈论一些企业中真正有价值的元素。

有人说段永平是“最不像企业家的企业家”,然而与段永平合作过的人,都称赞他的为人,过去的领导、同事、下属、客户,都很满意他的为人。创业期间,他就懂得为员工的利益着想,懂得从客户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段永平不仅记得自己的客户,而且对每一个采访过自己的人,都清楚地记得对方的名字,这或许是他记忆力强的一种表现,但更多的是因为尊重他人。只有那些真心待人、平等待人的人,才会清楚地记得别人的名字。

很显然,作为一个基本功扎实的优秀企业家,他魅力四射,又有着一些神秘感,因此很多人对他充满兴趣。本书详细描述了段永平的出生、成长和发展历程,讲述了他人生中三次重要的转折,力图还原一个最真实、活生生的段永平。当然,为了凸显他的个人魅力,书中在描写他创业、投资方面着墨较多,还重点阐述了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投资理念,并由此折射出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书中在很多地方将段永平置于大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中进行描述,以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他在不同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释放的个人能量。

虽然笔者力求尽可能地还原段永平的人生经历,但是段永平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移民美国,他的很多个人信息停留在十几年前,最近几年的消息不多,加上他很低调,这就给写作材料的搜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有些内容在细节上有所欠缺,一些相关的内容也是段永平早年接受采访时吐露的只言片语。因此本书不同于其他个人传记,在很多方面只是展示了他的个人理念和魅力,不过这或许才是读者更加关心的。 in8KPixoF1KYSx6MH5xiy3arsCU43uejg+CiX9BtITamIuNZz9IKTiiqKehJwrE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