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纯电动汽车性能参数匹配计算

2.2.1 纯电动汽车测试工况

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与地面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作用,其力学过程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们之间主要的差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动力源。电动汽车全部或部分采用动力蓄电池提供电能,通过驱动电机和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因此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及通过性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受到动力蓄电池等因素的制约,当前的纯电动汽车在动力性、续驶里程、成本和可靠性等方面和传统汽车有较大差距。为了设计出性能优越的纯电动汽车,首先需要对电动汽车的具体使用工况进行详尽调研,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整车的动力系统可以工作在较优的工作范围之内。在进行电动汽车的整车参数匹配时,首先要确定整车动力性能设计指标,根据指标要求确定整车动力系统需求参数,然后结合运行工况进行仿真优化,从而完成整车系统参数匹配过程 [15,16]

目前国内通用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性测试工况要求见GB/T 18385—2005《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纯电动汽车的加速特性、最高车速和爬坡能力等的试验方法,是整车动力系统设计的基本依据。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测试工况要求见GB/T 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的试验方法,是进行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依据。该标准对不同种类、不同最大设计总重量的车型规定了不同的工况法和等速法测试工况。标准中等速法规定M1车、N1车、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2车进行等速试验的车速为(60±2)km/h,其他车型等速试验车速为(40±2)km/h;工况法规定M1车、N1车、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2车按照新欧洲驾驶工况(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 NEDC)循环进行测试,其他车型中,城市客车采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CCBC或C-WTVC)进行测试,其他车辆采用C-WTVC循环工况进行测试。

NEDC测试循环由4个市区循环和1个市郊循环组成,理论试验距离为11.02km,时间1180s,图2-6给出了NEDC测试循环曲线。

图2-6 NEDC测试循环曲线

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CCBC)运行时间为1314s,怠速时间为381s,运行距离为11.6km,最高车速为60km/h,平均车速为15.9km/h,最大加速度为0.914m/s 2 。CCBC测试循环曲线如图2-7所示。

图2-7 CCBC测试循环曲线

C-WTVC循环由市区、公路和高速工况组成,运行时间为1800s,怠速时间为186s,运行距离为20.51km,最高车速为87.8km/h,平均车速为40.997km/h,最大加速度为0.917m/s 2 。C-WTVC测试循环曲线如图2-8所示。

图2-8 C-WTVC测试循环曲线

2015年起,我国开始着手建立中国工况。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形成《中国汽车行驶工况》(以下简称《中国工况》)初稿,并于2018年8月1日,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出“汽车推荐性国家标准《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1部分~第2部分征求意见的函”。在《中国工况》中,将测试车辆主要分为轻型汽车和重型商用车两大部分,并分别在第1部分和第2部分对“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hina Light-duty-vehicle Test Cycle,CLTC)以及“中国重型商用车行驶工况”(China Heavy-duty-commercial-vehicle Test Cycle, CHTC)两种中国汽车典型工况做出具体规定。

本卷主要适用对象是纯电动汽车,同样划分为轻型汽车和重型商用车两大类。其中,轻型汽车采用《中国工况》第1部分乘用车工况和轻型商用车工况作为典型工况,重型商用车采用第2部分客车工况作为典型工况。

2.2.1.1 轻型汽车

1.乘用车(CLTC-P工况)

CLTC-P工况包括低速、中速和高速三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800s,其中低速区间时间比例为37.4%,中速区间时间比例为38.5%,高速区间时间比例为24.1%,平均车速为29.0km/h,最大车速为114.0km/h,怠速比例为22.1%。CLTC-P行驶工况曲线如图2-9所示,CLTC-P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见表2-1。

图2-9 CLTC-P行驶工况曲线

表2-1 CLTC-P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

2.轻型商用车(CLTC-C工况)

CLTC-C工况共包括低速、中速和高速三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800s,其中低速区间时间比例为40.8%,中速区间时间比例为34.2%,高速区间时间比例为25.0%,平均车速为32.9km/h,最大车速为92.0km/h,怠速比例为20.3%。CLTC-C行驶工况曲线如图2-10所示,CLTC-C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见表2-2。

图2-10 CLTC-C行驶工况曲线

表2-2 CLTC-C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

2.2.1.2 重型商用车

1.城市客车(CHTC-B工况)

CHTC-B工况共包括两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310s,其中低速区间时间比例为30.5%,高速区间时间比例为69.5%,平均车速为15.1km/h,最大车速为45.6km/h,怠速比例为24%。CHTC-B行驶工况曲线如图2-11所示,CHTC-B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见表2-3。

图2-11 CHTC-B行驶工况曲线

表2-3 CHTC-B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

2.客车(不含城市客车,CHTC-C工况)

CHTC-C工况共包括三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800s,其中市区区间时间比例为16.9%,城郊区间时间比例为49.6%,高速区间时间比例为33.5%,平均车速为39.2km/h,最大车速为95.7km/h,怠速比例为19.3%。CHTC-C行驶工况曲线如图2-12所示,CHTC-C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见表2-4。

图2-12 CHTC-C行驶工况曲线

表2-4 CHTC-C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

3.货车(GVW 5500kg, CHTC-HT工况)

CHTC-HT工况共包括三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800s,其中市区区间时间比例为19.0%,城郊区间时间比例为54.9%,高速区间时间比例为26.1%,平均车速为34.7km/h,最大车速为88.5km/h,怠速比例为14.3%。CHTC-HT行驶工况曲线如图2-13所示,CHTC-HT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见表2-5。

图2-13 CHTC-HT行驶工况曲线

表2-5 CHTC-HT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

4.货车(GVW≤5500kg, CHTC-LT工况)

CHTC-LT工况共包括三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652s,其中市区区间时间比例为18.7%,城郊区间时间比例为58.9%,高速区间时间比例为28.4%,平均车速为34.6km/h,最大车速为97.0km/h,怠速比例为13.4%。CHTC-LT行驶工况曲线如图2-14所示,CHTC-LT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见表2-6。

图2-14 CHTC-LT行驶工况曲线

表2-6 CHTC-LT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

5.自卸汽车(CHTC-D工况)

CHTC-D工况共包括两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300s,其中低速区间时间比例为41.5%,高速区间时间比例为58.5%,平均车速为23.2km/h,最大车速为71.4km/h,怠速比例为21%。CHTC-D行驶工况曲线如图2-15所示,CHTC-D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见表2-7。

图2-15 CHTC-D行驶工况曲线

表2-7 CHTC-D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

6.半挂牵引车(CHTC-S工况)

CHTC-S工况共包括两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800s,其中低速区间时间比例为26.3%,高速区间时间比例为73.7%,平均车速为46.6km/h,最大车速为88.0km/h,怠速比例为9%。CHTC-S行驶工况曲线如图2-16所示,CHTC-S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见表2-8。

图2-16 CHTC-S行驶工况曲线

表2-8 CHTC-S行驶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参数

2.2.1.3 工况分析

由上文可知,《中国工况》包括八类工况,分别适用于轻型汽车和重型商用车;而目前采用的经济性测试工况GB/T 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包括三类工况,分别适用于轻型汽车和重型商用车。

①针对轻型汽车,以经济性测试工况中的NEDC和《中国工况》中的CLTC-P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由表2-9可知,CLTC-P的最高车速比NEDC的最高车速减小了5%,而最大加速度和最大减速度分别提升了41.1%和6.5%。

②针对重型商用车,以经济性测试工况中的C-WTVC和《中国工况》中的CHTC-B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由表2-9可知,CHTC-B的最高车速比C-WTVC的最高车速减小了48.1%,而最大加速度和最大减速度分别提升了37.4%和28.26%。

表2-9 汽车行驶工况数据统计

总体而言,《中国工况》与经济性测试工况相比,最高车速有所减小,而最大加速度和最大减速度有较大提升。

同时,在进行电动汽车性能参数匹配计算过程中,可利用上述工况进行经济性校核,从而对系统的匹配参数进行验证并提出优化方案 [17] NbA4KZ19A4YNhE492ECMVWRoF/dVBX4QVcBza/1tO6Xp0z3HSRmtMUHhtTcBorM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