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账上的内容增加,意识到“时间”的机会自然就会增加。
例如,在前面的调查结果(见第21页)中,有2成以上的初高中生会在手账上记录起床时间、就寝时间等作息状态。
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是保障作息规律的“基础”。但是,现代日本人的现状却是难以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即便想保持也无法做到。他们不知不觉就熬夜了,早上也起不来。
初高中生也一样,他们沉迷于手机游戏、看漫画而忘了时间,发觉的时候“已经过了深夜12点了”。
晚睡就会晚起。即使勉强起床,头脑也不清醒,整个上午都头昏脑涨的。
初高中生还在长身体,对他们来说,睡眠时间特别重要。虽说时长因人而异,但最起码要确保7~8小时的睡眠。所以有2成以上的初高中生会在手账上记录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
自己花心思,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使用手账,是“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第一步。
观察1~2周的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可以立马算出自己最近的平均睡眠时长,进而思考“睡眠时间似乎有些不足,在哪里改动一下时间分配才能让自己早点睡觉呢?”
反过来,如果注意到“哇,是不是睡多了”,晚上也许会想多学习一会儿。
一提到手账,也许有人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上面写的都是将来的计划,但就像在手账上记录起床时间、就寝时间一样,把实际做过的事情和时间一起记录在手账上是非常有用的。
比如家务、工作,做了什么事,花了多少时间,如果不记录就很难说清楚。把自己的日常活动写在手账上,从一周左右的记录中就能看出自己的行为模式,看清低效的时间安排和无用的行动有哪些。
把自己实践过的事情写在手账上,就能正确理解“自己的现在”。以此为基础,便能规划出更优质的生活。
例如,3天后要交数学作业。
在规划做作业时间时,首先要思考“需要多长时间?1小时还是2小时?”
此时我们就可以参考过去的记录,如类似的作业花了多长时间。
把实际用时写在手账上,立马就能得到答案,但没有写也没关系,如果写有时间安排,大体就能推测出实际所用时长。
“那个时候我打算花1小时的,但实际用了1.5小时。”
“之前好像也没做完。”
回想起这些经历,渐渐地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断:“为了以防万一,这次就计划2小时吧”“比之前量少,1小时没问题吧”。
能够判断出所需时间后,第二步是边看手账边思考从哪天的几点开始做。
有时要参加社团活动回家晚,有时要去课外班,有时有想看的电视节目。
制订计划时,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尽量满足。
但是,多数人应该注意到了,“自由时间意外的少”。
不使用手账时,感觉有大把时间,误以为“随时都能空出来1小时”。而实际在手账上写出各种计划后,就会注意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自己可利用的自由时间意外的少。
有的同学可能还会从有限的自由时间中划分出1小时做数学作业,并写在手账上。
虽说写在了手账上,但不一定就能按照计划行动,可能回家路上和朋友聊兴奋后回家晚了,可能饭后看电视看多了,可能刚打算坐在书桌前做作业时,却看起了还没收拾起来的漫画,发觉后已经过了1个多小时。想必大家都有类似的失败经历吧!
但是,最初的时候,计划失败也没关系。通过手账意识到自己的自由时间很少,经历过无法按照计划进行的情况,明白事先估算时间有多么难后,就能强烈地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了。
把时间的使用书写在手账上,以此逐渐认识到我们在无意识中度过的时间花在了哪里,次数变多后,渐渐就能有“时间观念”了。
意识到时间有多么宝贵后,我们便会想“尽量不浪费时间”,从而制订计划。
调查结果也体现出了这一点。使用手账之后,61.1%的学生变得能制订计划了,59.7%的学生具备了时间观念。
而且,集中观察那些会写手账,并且书写量增加的学生,我们可以发现,81%的学生变得开始制订计划,77%的学生具备了时间观念。
■使用手账后你变得能制订每天的计划了吗?
■使用手账后你变得有时间观念了吗?
■书写量增加的学生和书写量没变化的学生之间的比较
选自2013年度能率手账育才项目
成长调查汇总报告(全日本463所学校,110933名学生)
即便在手账上写了学习计划、每天的安排,但在一开始实施的时候,我们很难按照计划行动,会反复经历失败。
但是,要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经验非常重要,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手账用法、时间分配,所以无须担心。
在这个难以按照计划执行的阶段,重要的是大量体验小的成功。
假设计划各用1小时预习英语、复习历史。
但是英语预习晚开始了30分钟,而且查英语单词比想象中要花更多的时间,结果用了1.5小时。这样一来就用了2小时,没有时间复习历史了。
此时,比起削减1小时的睡眠时间用来复习历史,还是以作息规律为优先吧。
翻看手账,看能不能在明天挪出1小时用来复习历史。未完成的计划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天的计划来实施。
最重要的是,我们认真完成了英语的预习。虽然晚了30分钟才开始,还比计划多花了30分钟,但“完成了”的体验很重要。
“完成了”和“没完成”的事项各有1个,如果只关注“没完成”的事项,就会误以为“失败了”。也有人觉得完成和没完成的事项各有1个,两个抵消为0。两项各有1个,倒不如重视“完成了”的那个,认为“今天是成功的”!
没做任何计划,或许什么都做不到,所以哪怕只按照计划完成一项,也尽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吧。
可以每天努力增加一两项按照计划完成的事项。
按照计划行动会令人心情愉悦,也能帮助我们增加自信,渐渐地就会掌握诀窍。
不断制订容易成功、容易实现的计划,逐渐增加成功的次数吧。
这是走向善于使用时间的捷径。
习惯把学习计划、未来的安排写在手账上后,就会常常思考:“为了实现这项计划,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
最通俗易懂的示例就是备考。考试日期发布后,就要思考:“为了应对这场考试,从现在开始,要复习什么内容呢?如何复习呢?”
如果1个科目需要复习10小时,那么5个科目就需要50小时。如果提前3周开始复习,就有21天,所以平时每天复习2小时,再加上周六日的3~4小时,就足够50小时。
翻开手账,决定好哪一天复习哪个科目几小时,然后写上去,这非常容易。
但是多数情况下,计划赶不上变化。离考试越来越近,重新规划未能实现的安排时,发现时间不够用了,“啊,明天就要考试了,才复习了一半”,这种“悲惨”经历想必大家也体验过吧。
将这个“悲惨”的经历保留在手账上,在下次制订备考计划时,就能努力制订适合自己的计划:“期中考试的时候,最后复习时间不够,这次,复习时间要大于3周”“考前3天要完成全部复习,临考前的3天作为备用日吧”。
把社团活动的大赛日程写在手账上,就能具备比赛意识,便于思考每天的练习日程,调整状态。把旅行计划写在手账上,就会有未来意识,便于思考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何时预约机票、车票,何时挑选宾馆、旅店等。
更日常的例子也有,比如换教室上课不再迟到。如果只看课程表,我们只能大概了解“下一节是理科”“第三节课是理科”,但如果在手账中写上“理科教室”,就会注意到“啊,今天做实验,要去理科教室”,就不会再迟到。
虽然只是一点小改变,我们的“未来意识”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使用手账的目的之一是,不用父母催促,也能“自主学习”。
使用手账后,初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时间变化,我们来看一下调查结果吧。
第一,从下表中可以看出,除去备考,平时和周末学习1~2小时的学生最多,平时比周末学习时间更长的人较多。
第二,对于每天的家庭学习时间增加了多久的回答,遗憾的是,“没有增加”的回答占41.4%,占压倒性多数。
回答“增加了”的人有31.1%,“增加了30分钟”的人有11.9%,“增加了1小时”的人有7.7%。每天增加30分钟学习时间,一周就能增加3小时30分钟。初高中生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据说是平均每天2小时,所以能增加30分钟真的非常厉害。正是这每天30分钟的积累才形成了大的差距。
■除去备考,你平时和周末的平均学习时间是多少?
■你每天的家庭学习时间增加了多久?
选自2013年度能率手账育才项目
成长调查汇总报告(全日本463所学校,110933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