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电机故障诊断

电机是当前应用最广的供电设备和驱动装置。从电能的生产看,当前大量的电能几乎全由同步电机发出,从电能消耗看,世界电能约60%以上是由各种电机消耗掉或转化成机械能的;另一方面,当前绝大多数设备运转都是由各种电动机驱动完成的,在各行各业甚至人们日常生活中,电机无所不在,任何产业部门几乎都离不开电机。

因为电机的大量应用,使用环境各异,负载性质也不尽相同,电机故障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运行环境恶劣、负载冲击性很大场合中运行的电机,故障率较高。为了保证电机及其所驱动负载的可靠运行,应对电机故障进行分析,并对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进行研究。

1.2.1 电动机故障

由于电动机长期运行,一些结构、部件会逐渐劣化,逐渐失去原有性能和功能,将暴露出一些不正常的状态,诊断技术就是通过各种检测技术,测定出能反映故障隐患和趋向的参数,从中得到预警信息。再进一步通过信息分析,对电动机故障程度和起因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及时和有效地对电动机进行维修,排除故障,以实现电动机的预知维修,而不致影响生产。

1. 从现象看电动机的故障

在实际的运行中,从外部现象看,电动机常见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动机不能起动

电动机不能起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源未接通,负载过大、转动受阻、熔丝熔断等,这时应先检查电源电路或附加的电器元件,主要是保证回路开关完好,接线正确,没有反接、短路现象。其次再检查负载及机械部分,确定轴承是否损坏,被带动机械是否卡住;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是否不正常,定子与转子是否相碰。

(2)电动机外壳带电

电动机外壳带电是由于电动机接地线断开或松动,引出线碰接线盒或接线板油垢太多引起。

(3)电动机过热

当电动机过载、断相运行、电动机通风道受阻时,都会引起电动机过热。电动机过负载运行时,电流会升高,使电动机严重过热,可能会烧坏电动机。这时应及时调整负载,避免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

三相电源中只要有一相断路,就会引起电动机断相运行,如果断相运行时间过长,将会烧坏电动机,因此要经常检查电源电路。

电动机内油泥、灰尘太多,电动机通风道堵塞都会影响散热效果,引起电动机过热,所以要及时清除阻塞物,改善散热条件。

(4)电动机运转声音异常

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声音是均匀的、无杂音,当出现轴承损坏、断相运行现象时,就会发出异常的、甚至是刺耳的响声。

轴承损坏主要是轴承间隙过大或严重磨损,缺少润滑油或油脂选择不当引起的,这时应及时清洗或更换轴承,保证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有良好的润滑,一般的电动机运行5000h前后,应补充或更换润滑脂。

电动机断相运行时,转速会下降并发出异常响声,如果运行时间过长,将会烧坏电动机。断相运行主要是电源电路出现问题引起的,如电源线一相断线,或电动机有一相绕组断线。要防止电动机断相运行,首先要及时发现断相运行的异常现象,并及时排除,其次对于重要的电动机应装设断相保护。

2. 从引起的原因看电动机的故障

(1)电动机故障的直接原因

1)定子铁心故障 ①定子铁心短路,②定子铁心松动。

2)绕组绝缘故障 ①绕组绝缘磨损,②绝缘破损,③匝间短路,④绝缘电阻降低。

3)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故障 ①断条和端环开裂,②绕线转子绕组击穿、开焊和匝间短路。

4)转子本体的故障 转子是电动机输出机械功率的部件,工作时往往承受各种复杂和变化的应力,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2)引起电动机故障的间接原因

1)电源的原因。如电网的电压、频率波动等。

2)负载性质和负载机械的原因。

3)安装环境和场所的原因。环境温度、湿度、海拔以及电动机安装场所的粉尘、有害气体、盐雾、酸气等,对电动机的运行也将产生影响。

4)地基或基础的原因。如因基础振动冲击使电动机受到影响。

5)运行条件的原因。恶劣的环境和苛刻的运行条件,以及超过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允许范围运行,往往是直接导致故障的起因。

6)电动机的选型不当引起故障的原因。

1.2.2 发电机故障

大型发电机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是十分重要和昂贵的设备,其运行可靠性对系统的正常运行、用户的不间断供电、保证电能质量以至整个社会的安全运转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汽轮发电机按其结构,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的子系统:定子、转子、氢、油、水系统。要进行故障诊断,就应该首先对故障的性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003年全国共有100MW及以上发电机1072台。全年共发生发电机本体故障42次,年故障率为3.91次/(百台·年)。另外,还有异常故障61次和外部故障14次。在42次发电机本体故障类型中,相间故障有3次,占本体故障总数的7.14%;铁心故障有12次,占本体故障总数的28.57%;内部引线故障有2次,占本体故障总数的4.76%;转子接地有8次,占本体故障总数的19.05%;定子接地有13次,占本体故障总数的30.95%;定子匝间短路有4次,占本体故障总数的9.52% [7]

同步发电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故障往往并不直接表现为纯机械或纯电气故障,而是多因素多类型故障的耦合,可能存在故障的主从联系和同时发生。如机械故障会引发发电机绕组的机械振动、位移和绝缘磨损,产生电气故障;发电机转子和定子绕组出现故障时,气隙磁通发生畸变,电磁场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机械弯曲、松动、不平衡等机械故障等,因此应在监测和诊断技术的采集数据的相关性、综合性上考虑。

据统计,发电机70%的故障属于电气故障,本书将发电机的电气故障作为研究重点,图1-2为汽轮发电机组电气故障诊断对象的一种分解方法 [4]

图1-2 汽轮发电机组电气故障分类

从图1-2可以看出汽轮发电机组的电气故障,包括定子故障、转子故障和冷却系统故障。

1. 定子故障

定子故障主要有定子绕组过热,定子绝缘损伤和定子接地。定子绕组故障的主要原因有磨损、污染、裂纹、腐蚀等原因造成的绝缘失效和机械振动造成的槽部线棒移位,冷却水泄漏。定子铁心的故障主要是由于定子铁心在制造、安装过程中的机械缺陷引起局部叠片间短路。定子故障的后果有定子接地,定子绕组绝缘击穿,定子绕组绝缘烧损,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相间短路或三相短路,定子绕组烧损,定子绝缘烧损,定子铁心烧伤和爆炸事故等。

2. 转子故障

转子故障分为转子绕组故障和转子本体故障,转子绕组故障又分为接地故障、匝间短路和断线。接地故障和匝间短路主要是由绝缘磨损引起的,故障后果有转子两点接地,转子绕组匝间短路,转子绕组烧损,发电机失磁,发电机和汽轮机部件磁化等。同时匝间短路还会出现磁通量的不对称和转子受力不平衡,引起转子振动。断线主要是由接头开焊和热变形引起,断线后会产生电弧放电和电源电流波动。转子本体的故障一方面表现为纯粹的机械故障,另一方面电源中的负序电压引起的转子涡流损耗,会导致过热引发疲劳裂纹;电力系统大的瞬态过程也会对转子产生应力冲击,引起扭振损伤。

3. 冷却系统故障

水冷却系统的故障主要有定子断水、漏水及转子漏水故障。主要原因是冷却水管道系统的材料缺陷、安装缺陷、机械振动或因水中杂质造成的电腐蚀以及冷却器泄漏,引起冷却效率降低,温度升高,线棒过热和绝缘热解。水冷却管道的异物堵塞和气堵,空心导线的放电损坏也会导致发电机过热,最终烧坏绝缘。故障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定子线棒和冷却水的温度升高,绝缘热解。故障的后果有定子绕组过热,定子绕组绝缘降低,定子绕组接地,绕组短路或烧损,定子绕组或定子引出线烧损,机组减负载运行或强迫停运,发电机烧毁等。

同步发电机的另一类主要故障是转子支撑轴系的机械故障:发电机转子本体、转子支撑和发电机机架的故障等。转子轴系故障诊断主要依据振动信号的特征分析,理论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也很丰富。故障的常见形式有:不平衡、不对中、转子裂纹、机械松动、轴承失效、油膜失稳等。

汽轮发电机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故障往往并不直接表现为纯机械或纯电气故障,而是多因素、多类型故障的耦合,可能存在故障间的主从联系和同时发生。

1.2.3 电机故障的分析方法

无论是对电机还是对其他电气设备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都依赖于对被诊断对象进行深入的机理分析,弄清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引起的各种征兆、故障的发展趋势,甚至还有必要弄清故障对被诊断对象的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由于电机内同时存在多个相关的工作系统(如电路系统、磁路系统、机械系统、绝缘系统、通风散热系统等),故障起因和故障征兆表现出多样性,而对轻微故障的电机,其故障征兆又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其量值小,难以发现与捕捉,这为电机故障诊断增加了困难。

在电机中,一个故障常常表现出多种征兆,例如,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断条或端环开裂这一故障会引起定子电流发生变化(摆动),电机振动增加,起动时间增加,转速、转矩产生波动等,而这些变化又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源不稳、负载波动等。另一方面,有时多种不同的故障可能会引起同一种故障征兆,如引起电机振动增大的原因很多,除转子绕组断条故障外,其他如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定子端部绕组松动,机座安装不当,铁心松动,转子偏心、不对中,转子与定子相摩擦,转子裂纹故障,轴承损坏 [14] 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排除某一种故障,并不一定能彻底排除电机的全部故障,必须诊断出所有故障的起因,排除所有故障,系统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因为多种故障可能引起相同的征兆,所以发现某一征兆并不一定能确认设备发生了什么故障。由此可见,对交流电机这种运行状态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电气设备,如果对其结构、原理、运行特征、工作方式、负载性质不清楚,要对电机进行故障诊断是十分困难的。

电机的所有故障都是按一定的机理产生和发展的,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往往必须通过对电机及其故障的深入分析、研究才能发现。只有对电机有充分的认识,对其各种故障的机理、故障本身以及故障引起的各种征兆间的关系有充分的了解,找到这种规律,再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有目地的采集包含故障征兆的有关参量,配合最为有效的信号处理技术,并结合其他经验、成果,才能最终完成电机的故障诊断,对故障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对电机故障的分析是故障诊断的前提。

电机的故障往往通过电机的运行表现出来,电机的故障分析一般通过其运行状态分析进行。电机运行状态分析主要包括稳态运行分析和暂态运行分析两大类。分析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实物试验、仿真研究等。

1. 理论分析法 (解析计算法)

理论分析法是应用一定的基本物理规律,对所分析的对象(如电机或整个机组),通过研究,写出表达其运行规律的数学方程式,然后依靠数学知识和实际运行条件对方程式进行理论计算,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分析结果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所得的结果为解析表达式,形式简洁,能揭示分析对象的内在规律,具有普遍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寻求电机故障的解析计算方法。如文献[15]用电机振动中齿谐波来监测异步电机转子偏心,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电机转子偏心所引的齿槽谐波频率的解析表达式;文献[16]用对称分量法对定子绕组内部短路进行分析。但由于电机的故障关系复杂,一般来说理论分析大都比较繁锁,有些情况很难得到准确的解析形式的解,往往进行一些近似与假设,这使得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电机故障具有较大的误差,影响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2. 试验研究法

试验研究法是进行电机故障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在实验室通过模拟电机(或机组)进行故障动态模拟试验的研究方法。它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第一,大型电机(机组)造价昂贵,无论从安全性、经济性还是从方便性与可行性等方面看,大型电机(机组)都不便于进行大量的试验,所以可以通过模拟电机(机组)进行试验。第二,有些故障一时不能从理论上找到其规律,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可以先进行实验模拟,通过有关数据、现象探索故障的规律。第三,对理论分析的结论、数学模型进行验证。

当然用试验研究法进行电机故障的分析也有很多不足,如试验代价较高、周期较长等。同时,由于内部短路故障电流很大,从试验机组的安全考虑,试验的条件要求比较苛刻,一般达不到实际电机的正常运行工况;由于电机可发性短路故障的种类很多,试验难以模拟全部的故障[在一台电机(机组)中人为地造成各种不同的故障有时是很困难的],也就给寻求内部故障规律带来了不便。虽然试验研究法存在这些缺点,但是它可以真实地模拟影响电机故障特性分析的饱和、磁滞、涡流及阻尼等实际效应,可作为理论研究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3. 数字仿真法

仿真研究所采用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种,对应的仿真研究也可以分为基于物理模型的物理仿真和基于数学模型的数字仿真。由于数字仿真比物理仿真灵活,且经济、安全,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数字仿真过程可分为4个步骤: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仿真模型建立、编制和调试仿真程序、仿真结果分析和验证。

在电机故障分析中应用较多的仿真研究方法有坐标变换法、场路耦合法和多回路分析法等几种。

(1)坐标变换法

在电机的分析研究中,坐标变换法一直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对称分量法在交流电机不对称分析时得到广泛的应用 [17,18] ,它将不对称的三相系统分解为三组对称的分量再进行求解。但当不对称系统中空间谐波分量很大时,对称分量法并不理想;虽然这种分析电机外部不对称是很方便的,但对电机绕组不对称问题,即使是进行稳态分析,对称分量法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主要仍是难以准确估计气隙磁场引起的各电抗分量的修正及各相分量的相互关联问题,在分析交流电机绕组不对称问题时,对称分量法不是理想的方法。

著名的Park方程可以使电机方程变为常系数,使方程大大简化而便于求解,随着许多学者对在计及谐波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坐标变换的理论。后来Park变换又被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形成多种参考坐标系统,在电机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19,20] 。但这些变换对电机内部绕组故障的分析也不理想。

(2)相坐标法

建立在相坐标系上且以相绕组为基本分析单元的相坐标法可以较好地考虑绕组产生的空间谐波磁场作用。由于其参数是实际物理值,不必经过参数的复杂变换,对各种对称的或非对称的正常或故障运行状况,都容易处理并得到一致的解答。Malik等学者采用该方法深入到相绕组内部分析了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故障 [21] ,是对相坐标法的一个发展。

在研究交流电机气隙磁场的空间谐波问题和某些不对称问题,以及电力系统不对称运行的问题时,相坐标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交流电机绕组内部故障,以相绕组为基本单元的相坐标法就产生了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3)场路耦合法

将电机的电磁场方程与外部系统的联系方程直接耦合联立求解,可以较好地考虑电机的几何结构、分布参数、铁磁材料的饱和等因素,可以深入电机内部各点的状态,可以用于对电机进行暂态、稳态分析 [22,23] 。但电磁场的计算相当复杂,分析电机内部绕组故障不是很方便。

(4)多回路分析法

对于电机绕组内部的不对称,如电机定子绕组短路、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和端环开裂等,以对称相绕组为基本分析单元的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研究要求。为深入研究交流电机内部绕组不对称问题,有必要突破传统的理想电机模型的限制。

以单个线圈为分析单元的交流电机多回路理论是由我国学者高景德、王祥珩首次提出的 [24] ,在电机分析中具有重大意义,为电机分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24-27] 。它突破了传统故障分析中理想电机的假设,将分析深入到定子绕组内部,直接以单个线圈为研究单元,并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组成相应的回路。分析时,将电机看作具有多个相对运动的回路网络,定转子绕组按其实际回路列写电压和磁链方程。在处理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故障时,多回路理论可以考虑绕组内部故障时影响较大的因素(如故障空间位置和绕组形式等),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绕组故障后的内部电磁关系和绕组电流分布,多回路分析法在电机定子内部故障的稳态及瞬态过程分析中皆有了较好的应用。

30多年来,多回路分析法在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故障、绕组非对称分布的单相电容电机、同步电机带整流负载、特殊励磁的同步发电机系统以及变频驱动系统的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8-30]

1.2.4 电动机故障诊断

异步电动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指在线监测异步电动机相关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磁通、转速、温度、振动、噪声、局部放电),并采用适当方法评估异步电动机当前的运行状态;若处于故障状态,则进一步确定故障的类型、发生部位、严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该项技术的出现引发了异步电动机维修体制的一次革命,使传统的事后维修方式逐步转变为预知维修(状态维修)方式。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向现场运行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合理安排、组织预防性维修,从而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1. 定子绕组诊断方法

定子绕组故障主要包括匝间短路、过热及绝缘故障。其中,匝间短路故障约占定子绕组故障的50%,过热故障约占20%,而绝缘故障则占到25%左右。

(1)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匝间短路是交流电机常见故障,往往会进一步发展并导致相间短路或接地短路。可以通过探测轴向漏磁通并分析其谐波成分对匝间短路进行监测与诊断。文献[31]提出了一种匝间短路监测与诊断方法,即通过测量电动机定子电流的负序分量判断匝间短路是否发生及其严重程度,这一方法同时考虑了电动机供电电压不平衡、负载变化等因素对匝间短路故障诊断的影响,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此外,基于定子电流Park矢量分析的匝间短路诊断方法更加简单。如果电动机定子某相绕组发生匝间短路,则定子三相电流的平衡遭到破坏,定子电流Park矢量( i D i Q )的末端轨迹将变成椭圆形,而且其椭圆率对应故障严重程度,其倾斜方向则与故障相对应。当然,这一方法目前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仍然存在某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椭圆率的度量问题、椭圆率与匝间短路严重程度具体对应关系的确定问题等。

(2)过热故障诊断方法

定子绕组过热是一个电动机保护问题,典型的保护方案是根据电动机定子电流正负序分量形成等效热电流,并将其提供给电动机热模型,进而实现反时限过热保护,这实质上就是定子绕组的过热监测与诊断。

另一类方法是基于电动机温度场有限元的分析,但计算极为复杂,因而实时性很差,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文献[32]采用参数辨识技术成功实现了对电动机转子的热监测,该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定子热监测。

对于转子转速,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估计,并不需要安装转速传感器。因为简捷、实用,这种基于参数辨识技术的电动机热监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绝缘故障诊断方法

局部放电是绝缘故障最明显的早期征兆,因此可通过监测局部放电来评估定子绕组的绝缘状态。目前,这项技术已逐步成熟。其中,基于高频电流互感器或阻容高通滤波器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用该方法必须考虑如何从强噪声干扰环境中提取微弱放电信号这一问题。

2. 转子故障诊断方法

(1)气隙偏心诊断方法

典型的监测方法是对电动机定子电流信号做频谱分析,通过检测频谱图中是否存在相关频率分量判断气隙是否偏心。如果存在气隙偏心,电动机定子电流中将出现如下频率的附加分量

式中 f s ——电动机供电频率;

k ——整数, k =1,2,3,…;

R ——转子槽数;

n d ——旋转偏心次数;

s ——转差率;

p ——极对数;

n ω ——定子磁动势谐波次数。

利用式(1-1)进行气隙偏心监测,会涉及电动机结构参数,这是该方法的一个缺点。文献[10]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表达式(1-2),它不涉及电动机结构参数,因而应用更方便。

(2)转子断条(或端环断裂)诊断方法

典型的监测方法仍然是对电动机定子电流信号做频谱分析,通过检测频谱图中是否存在相关的频率分量判断转子是否断条。如果存在转子断条故障,电动机定子电流中将出现式(1-3)所示频率的附加分量,

近年来,小波分析这一新兴的信号处理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转子断条在线监测。

3. 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轴承故障监测与诊断方法可分为两类:轴承振动信号分析法与定子电流信号分析法。轴承振动信号分析法采集轴承时域振动信号并将其变换至频域,进而将频域振动信号与轴承固有的频域振动特性做对比以判断轴承故障是否发生。这种方法准确率相当高,但需要在轴承上装设振动传感器。定子电流信号分析法采集定子电流信号并做进一步处理,相对轴承振动信号分析法而言,该方法更加简捷、实用,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1.2.5 发电机故障诊断

大型发电机的监测与故障诊断是电工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最近几十年世界很多国家开展了在线监测和诊断技术的研究,并逐步推广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大电网(CIGRE)历届年会中,发电机的故障检测和诊断列为SC-11(旋转电机)委员会的中心议题之一。

1. 发电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1)电气分析法 通过频谱等信号分析方法对负载电流的波形进行检测,从而诊断出发电机设备故障的原因和程度;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对比外部施加脉冲信号的响应和标准响应等。

2)绝缘诊断法 利用各种电气试验装置和诊断技术对发电机设备的绝缘结构和参数及工作性能是否存在缺陷做出判断,并对绝缘寿命做出预测。

3)温度检测方法 采用各种温度测量方法对发电机设备各个部位的温升进行监测,发电机的温升与各种故障现象相关。

4)振动与噪声诊断法 通过对发电机设备振动与噪声的检测,并对获取的信号进行处理,诊断出发电机产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尤其是对机械损坏的诊断特别有效。

5)化学诊断的方法 可以检测到绝缘材料和润滑油劣化后的分解物以及一些轴承、密封件的磨损碎屑,通过对比其中一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可以判断相关部位元件的破坏程度。

2. 发电机故障的现代分析方法

1)基于信号变换的诊断方法 发电机设备的许多故障信息是以调制的形式存在于所监测的电气信号及振动信号之中,如果借助于某种变换对这些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就能方便地获得故障特征信息,以确定发电机设备所发生的故障类型。常用的信号变换方法有希尔伯特变换和小波变换。基于信号变换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发电机设备故障诊断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尤其是小波变换,很适合探测正常信号分析中夹带的瞬态反常现象并展示其成分,在发电机设备机械故障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基于信号变换的诊断方法缺乏学习功能。

发电机的故障与其征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具有不确定性及非线性,用人工智能方法恰好能发挥其优势,已用于发电机故障诊断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有: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

2)基于专家系统的诊断方法 该方法是根据专家以往经验,将其归纳成规则,并运用经验规则,通过规则推理进行故障诊断。基于专家系统的诊断方法具有诊断过程简单、快速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基于专家系统的方法属于反演推理,因而不是一种确保唯一性的推理方法,该方法存在着获取知识的瓶颈。

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的诊断方法 简单处理单元广泛连接而成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具有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非线性逼近能力等。故障诊断的任务从映射角度看就是从征兆到故障类型的映射。用ANN技术处理故障诊断问题,不仅能进行复杂故障诊断模式的识别,还能进行故障严重性评估和故障预测,由于ANN能自动获取诊断知识,使诊断系统具有自适应能力。

4)基于集成型智能系统的诊断方法 随着发电机设备系统越来越复杂,依靠单一的故障诊断技术已很难满足复杂的发电机设备的故障诊断要求,因此上述各种诊断技术集成起来形成的集成智能诊断系统成为当前发电机设备故障诊断研究的热点。

主要的集成技术有: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与ANN的结合,模糊逻辑与ANN的结合,混沌理论与ANN的结合,模糊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的结合。

以上只是大致分类,一些方法既可用于发电机故障诊断,又可用于电动机故障诊断。 drpDTQ0+0FbcQL87h5XQedr0YBlq6RXDsE4B6BcscCNp3a1qVuRn1C4Ml/GdvF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