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REFACE
推荐序二
破解时代的组织命题

转型时代,企业究竟应该如何重新定义自己?又应该如何学会与新的时代相处?倘若我们把企业组织想象成一个大写的“人”字,也许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这两个问题的起点,而这也恰恰是本书破题的方向。

一直以来,对于多数普通读者来说,企业、组织、企业家并不是三个边界清晰的概念,哪怕在某些组织专家的眼里,企业、组织也部分代表着企业家精神和行动意志的延伸。因此,切换到转型时代,似乎唯有先定义清楚企业家所承载的新的身份和使命,以及时代所赋予他们的新的价值评判标准,才有可能解读企业与组织转型阶段的关键问题。

于是,经典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就这样引出了本书的核心议题。相应地,新物种、新问题、新观点与老传统、老模式、老认知的碰撞与交锋,汇总在本书所讨论的话题里。只不过,切换到对“人”的立场与需求的理解上,所有这些问题的重新定义本身,变得更加具有代入感。

然而,从个人视角来看,管理不免有着“老调新弹”的距离感。所谓“正确的废话”,如果离开了特定的产业情景、技术的影响或加持,以及真实商业决策的两难,的确有着“你若不躬身入局,说啥都对”的疏远感。有时候,理论的再解释与再应用,不仅需要学者和专家说“正确的话”,更需要他们以设身处地、走心的立场“正确地说话”,说让人听得懂的话,说有温度的话。从为什么破题到如何破题的巧思,也决定了“专家”与“管理学者”的区别——后者对人心与人性的洞悉远胜道理的说教。

陈春花、彭剑锋、穆胜三位“管理学者”的犀利观点常常见诸各大媒体,并屡屡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三位共同的标签是“跨界”,他们不仅有多学科的背景,能够以宏观视野和独特视角洞见本质,还长期躬身入局,观点极具温度,无缝对接实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学者都有自己创立的、相对成熟的商业机构,这也让他们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当他们聚首论道时,我相信,更大的看点并非理论的刀光剑影,而是由若干组织类话题展开的对人心与人性的洞悉,而这就是“大家”作为破题者的使命。

正如我们所期待的,本书中三位学者三个视角的交锋,让读者在不同维度上感受到洞见的契合与冲突。现实中过高浓度的管理概念之争,也因为一场场交锋、冲突、解释与澄清,而变得峰回路转起来;通过袪魅、还原、反思、聚焦与升华,在赞同与否定的辩论中,也帮助读者完成了知识净化与自我认知“坐标”的建立;也因为有了这样一杆清晰的标尺,我们得以更加充分地去感知和理解这个时代。

有意思的是,本书的三位观点奉献者,分别代表着主流学者、意见领袖和实践专家的不同立场。其中,陈春花老师擅长“开局”,习惯纵贯全局,给出一针见血的底层解读,并抛出一个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概念,再用独特的笔触刻画概念之下的新趋势;彭剑锋老师则习惯于抽丝剥茧地分析,底层框架下的犀利观点、鲜活案例加之务实的立论和反思,让人看罢不免有酣畅淋漓之感;作为个性鲜明的年轻“大家”,穆胜老师勇于“断后”,他喜欢回归具体对象,探讨具体问题,通过“小”题“大”做,从新的角度给予老问题以不同的诠释,其语言风格大胆犀利,分析问题稳、准、狠。

作为“数字化组织转型”专题系列的组织者,《中欧商业评论》有幸在2021年的春天参与了这场有意义的讨论,并且以文本的形式定格下了当时当刻的鲜活思考。正是这份沉淀,成就了最好的时代见证。

姚音
《中欧商业评论》前主编
2023年1月5日 eOMIgA6hqweJ7EAiOE0Xq5EJIUGiQu74FeiPV0wap0u11PJztfxp/rtzQAHyH8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