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组织能力建设的“真北 之路”

1.组织模式与组织能力

现在很多企业在推动组织模式创新,扁平化组织、敏捷型组织、无边界组织等概念不绝于耳。组织模式的变化是否会对组织能力的建设带来影响?如果有,是怎样的影响?

:组织模式创新,是为了让组织更好地支撑战略的实现,以及组织的价值创造。虽然组织模式创新是因企业战略以及环境变化所驱动的,但是,因为组织模式创新本身就是组织能力的重构,所以组织模式的变化会对组织能力的建设趋势产生影响。

组织能力建设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打造组织平台,使得组织能够赋能员工。

◐ 出现强个体,组织具有吸引和留住强个体的能力。

◐ 构建信任系统,组织内外成员能高效地协同工作。

◐ 打造共生型组织,建立共生态系统。

扁平化组织、敏捷型组织、无边界组织等组织模式的创新,也可以说,就是为了在组织层面适应上面四个趋势。

:我们面对的是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企业的战略思路要发生变化,从连续性走向非连续性,平台化+分布式是必然趋势,要么融入平台,要么自建平台,要么超越平台 。平台+自主经营体+超级个体,这是一种主流模式,它对于组织机制的协同有重要影响,组织能力的打造会有不同的地方。陈老师上面提到的,就是匹配这种潮流的方向,我很认同。这里,我补充几个观点:

◐ 让组织能力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关注内”走向“内外结合”。

◐ 让组织能力跨界融合,不再是单一能力,而是既要有多种能力的综合,又要有自己的长板,这样才能吸引合作者“连接”。

◐ 让个体具备复合能力和集成作战能力。现在一个网红就能卖几十亿元,当然他们离不开平台。

◐ 让组织具有数字化运营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数字化的智慧业务流程和传统的业务流程完全不一样。

:我一直认为,组织能力是组织模式和个体能力交互的结果。为什么不提个体意愿?因为员工不是天然的对抗者,他们有没有意愿,还是看组织模式,而组织模式就包括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两个内容。

这个时代组织模式在创新,也有很多新概念,但都逃不出平台型组织的底层逻辑。与传统组织相比,组织能力的建设有三个方向:

◐ 改变组织结构,这实际上是改变“责”和“权”,即改变指挥条线。改变过去领导指挥员工的模式,以客户为中心,让前台拉动中台,再拉动后台。

◐ 改变激励机制,这实际上是改变“利”,即改变指挥条线上节点的动力机制。直观的效果就是要让人人都是自己的CEO。公司大平台层面的激励、产业子平台层面的激励、项目层面的激励……都需要存在,让员工既看长期又看短期,既算大账又算小账。

◐ 改变赋能机制,这实际上是改变“能”,即改变指挥条线上节点的动力水平。短期提供资源和方法上的帮扶,长期打造人才供应链。特别提出的是,个人的能力拓展与进阶已经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当下已经不是要求“T型人才” ,而是要求“钉耙形人才”;另一方面,对于每个能力维度的要求也更高了。举例来说,以前可能要求“用户第一”,现在则要求“穿越前瞻用户需求”。

2.组织能力建设的标杆

当下,有哪些建设组织能力的标杆实践值得关注?这些企业做对了什么?

:在我的研究中,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华为的“财富分享计划”与“权力分享计划”、阿里巴巴的“中台战略”,都值得关注。

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其最大的价值是,让一家大型制造企业拥有了个性化定制能力。在今天互联网所引发的强调客户体验价值的市场当中,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如何去满足变化和需求,是一个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海尔从组织形式上做出创新,来回应这个变化,并获得了业绩的持续增长。正是海尔在组织上的创新,有效支撑了海尔的“网络化战略”“用户乘数”“智能互联工厂”等战略目标。

华为的“财富分享计划”与“权力分享计划”,让华为的员工既可以获得绩效的分享,又可以因为授权而激发出极大的满足感和创造力,因此推动了华为事业的发展。华为强调“没有成功,只有成长”,要跟随外部环境进行组织调整与战略变迁。这种调整使得华为的组织管理能更好地从管控型转向服务与支持型,也让职能部门能更好地与一线协同作战。

阿里巴巴的“中台战略”,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反应更加敏捷高效的组织形态,即以内部小前端去实现与外部多种个性化需求的匹配对接。这样的组织结构调整能够帮助作为前台的一线业务部门更敏捷、更快速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同时,也将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能够更好地服务顾客。

:传统企业我比较推崇华为。华为厉害,厉害在组织能力。任正非伟大,伟大在他打造了一个不完全依赖他个人的伟大组织。这个组织具有“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凝聚力和超强的战略执行力;这个组织能让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能让天才的潜能得到超乎想象的极致发挥。

平安集团也不错,这是个很低调的企业,我认为它是非常强的。它有基于数字化的平台,基于平台的生态战略。

美的的改革也值得关注,它推动的改革也卓有成效。何享健时代是完全事业部制,中后台能力不够强,现在通过方洪波主导的“789”组织变革工程,有了平台,打造了强大的中后台,美的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成长阶段。

阿里巴巴还是做得不错的,有组织部,有“政委”体系,强调价值观认同和管理,在互联网企业里是比较强的。彭蕾等第一代“将领”,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能成就一番伟业,就是一个证明。

:阿里巴巴组织能力的强大有口皆碑。但有意思的是,那些被阿里巴巴收入麾下的企业,在其管理层被阿里系替换掉之后,好像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竞争力。

:阿里巴巴强调大一统,其实还是要走向百花齐放,容忍文化的多样性。海尔以前可以把文化完全带到被收购的企业去,但现在就不能这样做了,要开始尊重文化的多元性。

:在某种意义上,阿里巴巴自己的组织能力强,但是在构建生态价值网的伙伴关系上,似乎腾讯做得更好一些。

:陈老师提到这点很有意思。在电商领域,腾讯通过生态布局,京东、拼多多、快手已经有点形成围攻反扑的意思。接下来,可能是腾讯与阿里巴巴比拼在生态内的组织能力的时候了。

传统企业中,海尔和华为都是组织能力比较强大的企业,前者是2C,后者是2B,都遵循了这个时代打造组织能力的规律,但又各有特色。

回过来说,阿里巴巴的组织能力还是不错的,主要体现在赋能机制上。其合伙人团队和组织部的标杆实践值得学习,其人才供应链的强大更是毋庸置疑。若非如此,也不可能派出一组组的管理人员进驻到被投资企业的高层了。

我的团队最近正在深度研究美团和字节跳动,其中,美团的组织能力也很突出。美团的组织结构高度灵活,中后台几经分拆和合并,随战略而变。尤其是,美团的人才队伍也在更替,虽有核心人物陆续离开,但美团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所以,美团可谓人才供应链的标杆。

另外,“季琦系” 的几家企业,如携程、如家、华住也是不错的企业,能够连续孵化出高估值的上市公司,这也说明了这个派系的企业在组织能力上有“底气”。

3.组织能力建设的误区

当下,企业在建设组织能力上是否存在误区?存在这些误区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其一,组织能力建设要服从企业战略,为创造顾客价值服务,这点常常被忘记。我们以组织结构为切入点来看,战略所起的作用反映在组织结构上应该可以用“责任”来描述,担负起实现战略的责任,是组织能力建设的根本依据。

其二,将组织能力建设等同于人力资源管理。正确的理解是,组织能力建设包含人力资源管理,但是更需要让人与组织内外资源高效组合。

其三,组织能力建设制度化与形式化。组织能力建设涉及机制与制度建设,也容易导致制度化与形式化的现象出现,过度关注制度文件,只满足于体系建设,而忽略了真实的成效。

其四,组织能力建设是组织内部的事情。这个误区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很多企业在建设组织能力时,常常把这项工作当作管理职能,并交由职能部门来主导。

:很多老板认为组织能力建设是别人的事,实际上是他自己的事。组织能力是个人能力被组织放大,那么,个人首先要受到组织的约束,包括老板,再伟大的老板都应该如此。如果能人和老板都不受组织的约束,就没有组织能力。所以,老板不改变“皇权”作风,不自我批判,是不可能建设组织能力的。

:所以,我前面说老板往往把组织能力作为一个业绩不佳推卸责任的对象。言下之意,不是我不行,不是我的战略不行,是我的团队不行,组织能力不行。大多数老板还是不愿放下身段。

:中国的一些老板喜欢约束别人,而自己不受约束,不受组织约束、不受客户约束、不受政府约束……任正非有时看似霸道,但实际上他很智慧,嘴上可能比较强硬,但他比较愿意接受真理,会自我批判。

:我同意两位的意见,打造组织能力的核心,还是要老板自己做出努力。在领导理论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批研究人员发现,总是有两种领导行为凸显出来,它们分别被称为“创立结构”和“关怀体谅”。这两种突出的领导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正是打造组织能力所必需的,而且是对领导者提出的要求。

:虽然中国的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组织能力很重要,但大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除了上面说的老板不自我改变,还存在两个突出误区:

一是组织能力建设要投入资源、投入时间,但大多数企业都喜欢短期行为,等不及,希望组织能力能够一夜之间就建立起来。

二是找不到抓手,感觉组织能力什么都包括,又什么都不包括。

:我对彭老师提到的这几点很有共鸣。我常常问老板们:“你们认为什么是组织能力?”他们喜欢将焦点放到“员工的意愿和能力”上。对于意愿,就是呼唤创业精神,做文化宣贯;对于能力,就是做做培训。做了一段时间,发现没能立竿见影,很快就缩回去了。这样,业绩不佳后,推卸责任说组织能力弱就更有道理了。言下之意,我都为组织能力做这么多事了,还不行,那么就是人不行。

我感觉,他们将组织能力庸俗化、简单化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回避思考。很多人为了回避思考,愿意做任何“表演”。至于为什么回避思考,还是不愿意坚持长期主义,不愿意接受组织的约束。

:这个部分还有一种需要注意的情形,那就是组织能力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既需要老板投入资源,也需要老板投入时间,还需要老板不断超越自我。我们觉得华为的组织能力强,如果仔细去了解华为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任正非为此所投入的资源和时间、任正非的自我超越,是大部分企业家达不到的。如果企业没有构建好组织能力,老板们可以对照一下任正非,看看自己在投入上的差距。 dFT/N/PXtonWpTBW57qrmxvMn9l5mLSLy/jYuO72Ke9ZlIX4S+yesRAM3y8LOv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