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组织能力的幻象与真相

1.重回C位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这个词为什么现在这么热?

陈春花 (以下简称“陈”):在数字时代,各种资源都处在剧烈变化之中,动态性、复杂性、多维度以及不可预测性,是企业面对的基本环境。那么,如何快速整合不同的资源,如何高效协调配置资源以面对不确定性,成为企业要面对的主要挑战。这就要求企业打造组织能力,去整合资源,高效配置资源,并获得结果。组织能力也因此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

另外,今天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新创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和创新顾客价值需求,以倍数增长,甚至成为独角兽。这些企业在快速成长中,最大的困境是组织的困境。高速增长带来人员增长过快,组织问题层出不穷,组织能力成为瓶颈。传统企业面临着结构僵化和角色依赖问题,人们习惯于按照已有的角色岗位去思考、去理解所要承担的责任,并且为了守护住自己的角色,害怕调整,导致企业无法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因此需要进行组织转型。重构组织能力则是这些传统企业在今天的主题。

彭剑锋 (以下简称“彭”):“组织能力”这个词为何这么热?热在两方面。

一方面,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得日趋复杂和不确定,企业要应对外部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唯有做好自己,提升内在组织能力,才有活下来的本钱。

另一方面,企业重视组织能力也是为了应对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方向正确,但企业还是抓不住新的发展机遇,战略总是落不了地;第二,老板个人能力极强,企业也有几个能人,但老板成天疲于奔命,累死累活,企业还是做不大。最根本的原因是,忽视了组织能力问题,没有将能力建立在组织上,真正打造出强有力的组织能力。

穆胜 (以下简称“穆”):两位老师都将企业对于组织能力的关注总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我是比较赞成的。

一是外部的不确定性。这是时代的环境特征,企业抓住了就是大机会,抓不住就是大败局;你原地不动,人家抓住了,你还是大败局。所以,企业要积极地强化自身的组织能力,这既是进攻,也是防守,是必然的选择。

二是内部的发展瓶颈。这是企业随着自己的发展累积,拖到现在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没有搭建适配自身发展阶段的管理系统,就无法形成组织层面的合力,还会暴露出各种问题。陈老师提到的“人员规模增加带来的组织问题频出”和“结构僵化和角色依赖”,彭老师提到的“战略无法落地”和“个人带不动组织”,都是这些问题在不同层面的呈现。

在我看来,中国企业能把组织管理做好的不是很多,它们的组织能力不强实际上很好理解。当前,很多现象都让人触目惊心,连目标分解都做不好的企业不胜枚举。过去,这样的状态没有太大问题,因为工业经济时代并不需要够轻、够快、够强的组织,中国经济也有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大量赛道并未饱和。现在,互联网时代的不确定环境让这些组织上的问题都开始暴露出来了,企业必须补上那些欠下的账。

2.传统印象中的组织能力

企业家理解的组织能力是怎样的?这些理解有道理吗?

:在我所熟悉的企业家群体中,对组织能力的理解可以分为几种:第一种是把组织能力理解为企业人力资源的能力,第二种是把组织能力理解为企业组织系统和流程的能力,第三种是把组织能力理解为核心团队的能力,第四种是把组织能力理解为企业家自己的能力。

这些理解在我看来都是有道理的。组织能力会体现在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上,通过成员的能力,使获得资源的效率与结果最大化;组织通过系统和流程去整合资源、配置资源、转化资源以获得结果;核心团队因其具有根本的组织责任,同时拥有权力,所以其能力水平的确决定着组织的效率和结果。在创业阶段,组织还未能搭建起来,企业家个人的能力代表着组织能力。

:其实,我接触的企业家之所以关注“组织能力”这个词,还是基于问题导向,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企业成长的组织瓶颈,他们对于概念倒没有太过于纠结。

一是组织不能提供支撑战略,此时,企业家将组织能力等同于“落地能力”。再深一层推断,要么组织结构不合理,要么组织资源不给力,要么就是没有执行力。

二是老板的能力无法做大企业,此时,企业家的直觉是组织的“系统”出了问题,没有协同,形不成合力,不能放大个人能力。大家羡慕美的的何享健,打球、跑步,闲庭信步就能把企业做得很好。还有就是任正非,打造了一个不完全依赖他个人的组织,有团队为他担责,他不用陷入日常事务,只是定方向、出思想。一个华为的小伙子可能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打单的时候很有战斗力,因为他身后有强大的组织赋能。反过来说,大家去挖华为的人,但挖到自己的企业里就没用了,因为他们出来后没有空中支持,没有好的枪支弹药,没有充足的粮草,打仗时是孤军作战的。

:我看到的和两位老师谈到的差不多。归纳起来就是,组织能力能让平凡人做非凡事,让非凡人做超凡事,能够为个人价值的创造增量,这也是个人离不开组织的理由。其实,企业家对于组织能力的理解是随着他们的成长而不断进阶的。

从0到1的初生期,企业的老板大多是“萌新”,他们更多将组织能力理解为“人”的能力的加总,主要是自己和核心团队的能力。他们认为自己的理念,核心团队应该能够理解,而其他人只要坚决执行就行了。客观来说,这个逻辑链条上的每一个判断都有问题。

从1到 n 的发展期,企业的老板大多是“书生”,他们意识到了个人能力不是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应该是个“系统”,于是开始按图索骥,通过规划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岗位分工来形成一种集体战斗力。这个方向是对的,但它是长期工程,无法立竿见影。

n N 的成熟期,企业的老板在上一个阶段无法立竿见影后,走入两种状态。一类陷入“油腻”,此时的组织问题已经基本全部暴露,他们无法解决,于是将其视为企业长大的必然,对于组织能力建设只是口头重视,实际无感。遇到企业发展问题,一句“我们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就实现了完美的推卸责任。他们眼中的组织能力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另一类开始“成熟”,他们意识到组织能力既不是看得见的“人”,也不是看得见的“系统”,而是“人”和“系统”的有机结合,是看不见的。对于这类企业家而言,组织能力只是一种结果,而要达到这种结果则需要复杂的过程。

3.重新理解组织能力

几位老师对于组织能力的理解又是怎样的?组织能力包括哪些维度?

:组织能力通常被理解为,将各种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反映了一家公司所拥有的效率和效果的能力。所以,我把组织能力从两个维度去理解:一个是指开展组织工作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管理职能,是在组织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做配置的活动过程,并由此获得管理的有效结果;另一个是指组织的力量,可以理解为把不同资源、机会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合力。

从具体层面看,组织能力包括四个维度:使命、愿景与价值观维度,人的维度,流程、技术与机制的维度,业务模式的维度。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人的维度与业务模式的维度。人的维度中包括组织成员的能力、心态、思维模式以及领导力。业务模式的维度重点是指如何实现与外部资源,特别是与顾客之间协同共生。

:我还是希望不执着于概念,谈谈影响组织能力的要素。

一个是基于价值观的团队领导力,大家目标一致,有共识,能凝聚。就像任正非说自己只是个“糨糊”,把大家黏结在一起。文化价值观统一、战略一致,才能形成团队智慧。

二是企业的核心能力,独特的核心能力依靠组织资源的获取和投入,依靠长期的积累。组织能力一定是坚持长期主义,摒弃机会主义。要学美国企业,加大对技术与人才的投入;要学日本企业,点滴做起,持续改善。

三是通过组织结构的变革调整,激发组织面向市场的敏捷度,激发价值创造的活力。组织结构过于僵化,过于官本位,就会不敏捷。

四是要构建赋能平台,要提升组织资源的配置力、赋能能力、下沉一线的集成综合作战力。一方面,总部要有综合的赋能能力,很多企业建设中央研究院、集成供应链等总部部门,都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现在很多新事业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没有根,老事业平台不能为新事业赋能。另一方面,要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个人,这样才能引领新事业的发展。

五是创新组织运行机制,提供组织内外部的协同。现在很多组织还是靠行政权威来协同,不能基于流程、数字化,来形成供应链、研、产、销的协同。从大的产业生态上看,中国企业缺乏协同,产业组织能力和产业协同能力较弱。相比起来,韩日等国的企业因为长期沉淀核心技术,就有这两方面的能力。

:组织能力本来就是个大概念,我们三位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自然有不同的理解。我不想说太多学术上的概念,更想说一些有温度的观点。组织能力是一种基于人力资源专业体系形成的“组织记忆”,这指引了企业的“群体行为模式”,员工个体很难对抗这种行为模式,自然会被卷入并成为其中一分子。从形态上看,组织能力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的某些专长,决定了企业在外部市场的“可能性”,比如快速学习的能力、快速与外部合作者建立联系的能力。

至于组织能力具体包括哪些维度,我提出过一个“三明治模型”,即组织能力由组织价值观、组织规则和组织知识构成。三个维度存在递进影响:组织价值观是企业的底层逻辑,决定了员工的基础价值判断;在基于组织价值观的实践中,会达成关于行为的共识,具象化为若干规则;基于规则的共同行动,会沉淀出各类脱离个人存在的组织知识,让最佳实践能够被最大限度地共享,犯过的错误能够让所有人警醒,企业成为一个“有记忆”的组织。这些,都是企业的“战斗力”。

4.用业绩定义组织能力

我们是否能够这样定义:业绩好的企业,组织能力一定强。存在反例吗?

:“业绩好的企业,组织能力一定强”,我认为不完全准确。一些初创企业,因为拥有一种独特的技术或者一位独特的成员,可能会获得好的业绩。一些拥有独占战略资源,有着明显领先优势的企业,获得好业绩是因为战略性资源本身。这两种情况,企业获得好的业绩都不是因为组织能力。

还有一种情况,企业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在行业内具有领先的效率和成本水平,但是依然无法获得好的业绩。这是因为行业被重新定义之后,新进入者打破了行业的边界,我们也可以说企业需要新的组织能力。

如果在较为稳定的环境里,组织能力与业绩之间可能没有完全强相关。但是,在环境变得越来越动荡的背景下,业绩会更加依赖组织能力。此时,企业组织能力强的企业,会获得好的业绩,也可以说,业绩等同于组织能力。

:我和陈老师的看法部分不同。首先,组织能力强,业绩一定好。因为,组织能力如果不能带来企业的高成长,就肯定不够强。组织能力一定能让1+1>2,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让牛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业绩,其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有很强的组织绩效与竞争力。

其次,业绩好,不一定组织能力强,这个没有问题。正如陈老师谈到的,初创企业拥有个别强人或独特资源,也可能使业绩亮眼。前面穆胜也谈到,过去是机会主义时代,有大把机会,只要老板能抓机会,勇于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敢于寻租,企业就能大把挣钱。但在数字互联网时代,如果缺乏组织能力,好业绩是不可持续的。有的企业做到二三十亿元就做不大了,背后还是组织能力的问题,你说它业绩好不好,也还不错,但就是做不大。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板认识到这个问题。

:的确如此,如果我们问这个长期稳定在30亿元营收业绩的企业老板,为什么做不大,他一定会找出各种表面的理由,比如错过了什么机会,有什么战略失误等。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组织能力太弱,过去他们没有意识到,现在却不得不面对了。

关于业绩和组织能力之间的关系,还是要看时代的、环境的影响,时代决定了什么是核心的生产要素。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依赖土地、资金、技术获得发展,人是其次的,组织能力没有那么重要。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企业越来越依赖人,组织能力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当然,不是说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不重要了,而是说,在变化的环境中它们必须被人灵活使用,才能形成产品、服务、解决方案,被配置到合适的市场需求上。说穿了,要把优势变成胜势,需要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强大到一定程度,甚至能把小资源做出大结果。

其实,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组织能力的重要性,这个规律是不变的。我们顺着陈老师的观点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有一种治疗癌症的技术,就是一群白痴组成的企业也可以赚钱。很多风险投资专门关注“硬科技”,也是这个道理。这个时候组织能力只会让企业由“成功”变得“更成功”,但它们的成功不是因为组织能力。

5.如何测量组织能力

我们是否可以测量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或者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表征来观察一个企业组织能力的强弱?

:其实理解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我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探讨“组织是一个整体”的问题。我在开篇就写了如下一段文字:“查尔斯·汉迪 (Charles Handy)在其著作《组织的概念》一书中讨论组织效力时,画了一张图,这张图说明了组织效力研究何以如此复杂。图中列出了60多个不同变量,而事实上产生影响的变量也许比这60多个还要多,而组织理论学者总是更倾向于一组变量,因为不这样,研究就无法入手。也因为此,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管理实践者会对管理研究学者说‘商学院教授没有用’。因为研究的结论总是无法涵盖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加雷思·摩根(Gareth Morgan)在他的《组织印象》一书中告诉我们,关系到组织的问题,并没有所谓唯一正确的答案。

我借助两位组织专家的观点,想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组织是一个整体,所以,衡量组织能力,或许可以从企业整体绩效去衡量,比如顾客价值创造的维度、企业经营绩效的维度、员工成长的维度、合作伙伴价值创造的维度。

:我来给出一些具体表征。第一是企业能否持续成长和发展,能否把好机会转化为业绩,能否抵御风险,逆周期成长。第二是个人的能力能否在组织中被放大,即离开组织后能力就减弱,加入组织后就能干很大的事业。第三是看老板是否成了救火队队长,老板离开企业后企业能否运转下去。有的老板一来商学院上课,就不停地走出教室打电话,这肯定就是企业没有组织能力。第四是组织是否被能人绑架。其能力不受组织约束,那也是企业没有组织能力,说明不是靠机制或制度去用人。组织需要理性,而组织理性必须靠制度来形成。任正非提出起草《华为基本法》,首先就是为了约束自己,怕自己因不理性而犯错误。第五是组织能力是否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不能出现组织智障,要自我批判、持续学习。第六是人均效能是否高。

:陈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用“整体论”来解释,彭老师的例子也很生动。我是一个纯粹的数据派,坚信“无法量化,就无法管理”。另外,我的经验告诉我,如果有若干个数据或表征,那么一定有一个是最关键的。所以我坚持:人力资源效能是组织能力的最佳代言。

企业好比一个装有组织能力的黑箱,一边投入资源,另一边产出绩效。组织能力强,黑箱成为放大器,小资源投入带来大回报;组织能力弱,黑箱成为衰减器,大资源投入带来小回报。所以,资源的投产比正好就说明了企业的组织能力。

所以,我的观点可能和陈老师略有不同。我不认为整体的绩效是组织能力的体现,因为这种绩效可能是大资源“堆”出来的。能力更应体现为效能(efficiency),即投产比,而不是产出的绝对量。其实,彭老师提到的那种组织能力带来的1+1>2的放大作用,必然体现为效能。另外,效能代表有质量的增长,即精实增长,它可以为企业带来更有意义的“战略级市场”,带来更大的持续增量,这个也是很多人忽略的。

效能分为财务效能和人力资源效能,前者体现为资产回报率、毛利率、利润率等,而后者体现为人工成本投产比、人工成本报酬率、人均营收、人均毛利等。由于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流转的中心,是所有营收、成本、费用发生的中心,人力资源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效能,我们可以将人力资源效能视为组织能力的最佳代言。反过来说,组织能力强大的企业,毫无疑问拥有高人力资源效能。 haFfEUxAXBoPwp6kHM9nBBHC0WlKoOj4S2eQXgDk0iQ3CBlikCfsqAeGoW+vjI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