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的企业是否会遇到如下问题:

有粉丝,却发现不是精准客户;

有客户,却难有成交的契机;

有成交,却只能卖低价甚至微亏的“福利品”;

没有复购,更别谈转介绍……

一家家创业企业在上述难关中耗尽了资金和精力,但少有人将这些“流量陷阱”提前为创业者厘清。

在本书中,我们提出了“三粉飞轮”模型。这是一个从获取曝光机会开始,到成交转化,最终实现客户复购和裂变的闭环,历经“三域”(短视频域、直播域、私域),覆盖“三粉”(泛粉、精粉、铁粉)。作为企业的经营实战者和服务企业的流量顾问,我们亲身实践了这些方法,并梳理出了可操作的步骤,借此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揭示和解决企业的流量问题,形成“流量-成交-复购裂变”的良性闭环。

《流量飞轮》1-4章思维导图

本书针对企业在流量获取难、获取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破局转型的系统解决方案。本书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是聚焦“增长逻辑”和“操作模型”。其中,增长逻辑(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从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阐述流量经济的底层逻辑、下半场与流量博弈的实践框架和极易产生的认知误区,旨在行动之前,打破思维定式,避免踩坑。操作模型(第四章至第七章)则主要从团队运营的角度,讲解流量获取和留存的各环节逻辑、岗位要求、方式方法等,既便于负责人了解全局,又方便团队作为参考以开展日常工作。 FfB2/w/QdYdUMmljCXaLTLBegRvCcGc1OtngMw5siHhUW/V0iH2dvdiavFQA34st



自序
每粒微光,都能闪耀

本书初稿完结之时,正值北京2022年11月,寒流入侵,灰蒙阴沉,不见晴天。光秃的树干,萧索之气更甚。

由于新冠疫情,对大部分创业者来说,这个冬天尤其寒冷。这样的状况,在过去三年,也不鲜见了。

但“躺平”不是创业者的专长,“不服”才是要争的一口气。

风雪漫漫,春回一瞬。仅两个月之后,全国范围内的出行已基本正常,生活逐步驶入正轨。料峭春寒,也掩不住人们溢于言表的要“大干一场”的火热激情。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更激发了很多商业变革,对线上流量的认知和把握便是其中之一。之前跑得通、做得了的事,以后不一定还跑得起、做得成。因身兼创业和战略投资人的双重角色,我参与和见证了很多企业的成功转型,绝境重生。究其原因,就是它们用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果敢的行动,找准转移后的流量入口,抓住了新机会。

流量就是生意,这是我在近几年的商业实践中获得的最大感触。

互联网世界不断成长,反复重塑着商业世界的模样。但有一点没变,那便是机会永远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短视频用户达9.62亿,网络直播用户7.16亿。抖音和快手日活平均时长均超过100分钟。短视频,正以新的流量获取方式,让优秀的企业更加优秀,也成为企业当前转型破局的利器之一。

但短视频不是包治百病的金丹仙药,它本身也在不断迭代。与短短两年前相比,短视频平台已是成熟赛道,流量的存量竞争已然开启,对后来者有挑战,对先入者施压力。无论是新入场的小白,还是已有成绩的老手,都需打起十二分精神,始终用创新的精神去拥抱变化,率领团队去探索实践。

转型,首先必然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而这个方向的参考往往是成功的标杆。但案例毕竟有其特殊性,简单复制不可取,需提取底层通用的规律和方法。因为日常接触到的公司业务都和流量息息相关,所以,我对大众注意力的转移和变化比较敏感,并受益于此。本书既是对过往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新变革形势和运作规律的思考,并基于此,提出在深度理解存量竞争的全局环境下,企业通过获取新流量,实现破局转型的系统解决方案。

认知要先于实践而行。帮助更多的人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穿越周期,此为初心之一。

初心之二,乃是衷心希望给教培人提供多一些参考。

我深耕学习赛道十多年,对教培行业自2021年以来发生的政策巨震深有感触。现在还有很多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仍未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心里很痛苦,觉得“自己过不去这个坎儿了”。我认为有消极想法是正常的,但事实证明我们不用过于悲观。因为很多同行已经利用短视频平台成功打造了新的个人品牌或业务,还有更多的人正在路上。希望朋友们用理性的视角来分析,重整能力与经验,继续前行。

将目光拉近一些,好吃的餐厅门口依旧排起长龙,马路上快递车疾驰而过,咖啡厅里又聚起畅谈生意的人们。如果你还在哀叹已失去的一切,就看不到蓬勃生机。

每位创业者身上都有光芒。偶遇阴霾不可怕,只要坚守微光一点,终将闪耀!

肖云
2023年2月4日立春 于北京 R6cSlY99OWIkHdEeiYVqLgqa8ZsSMuKTZ/+gShYKVnwG0SIuT+7UeDGfY4JcL0QN



前言
短视频流量破局的系统解决方案

本书由两位作者倾情奉献。

肖云,即本人,深耕教育培训行业16年,既是创业者,也是战略投资人。我比较善于诊断阻碍企业发展的症结,通过有效的运营方法,迅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我曾在新东方教育集团先后担任过学校校长和集团总裁办高级经理,后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参与创立朴新教育,并担任首席运营官,经历了朴新教育三年半纽交所上市的全过程。在此期间,我先后负责过出国、K12、网校等业务,每一个板块都收获了一些成绩:

天津晟嘉学校从年收入1000万元连续四年增长到2亿元的规模;西安杨健学校8个月内在读从4000人次增加到12000人次;10个月时间,环球集团年收入从6亿元增长到将近8亿元;而网校业务从0开始,第二年收入近2亿元。基于多年经验写作的《教育培训大运营》豆瓣评分达9.0。

我在2020年创立“拾光文化”,专注于用智能学习产品加服务的新型学习模式,赋能行业伙伴,截至2022年底已累积200家合作方/代理商。2021年,我与合伙人成立了“云鹏之道”,用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模式,共建行业生态,一起做大做强。

本书的另一位作者赵扬,曾在管理咨询培训行业从业9年,专攻销售和市场营销。2015年,他准确预判了新流量动向,开始将公司业务重心从基于公众号的“字媒体”跃迁到基于视频的“视媒体”。

在“视媒体”的时代,不懂得借用视频在互联网上获取曝光机会的企业,将变成网络时代的“哑巴”和“透明人”。基于这个预判,赵扬在之后的7年里为超过2000位企业创始人及高管做过培训,为其中超过40家企业做过顾问,并与之深度合作,其中不乏上市公司。赵扬是不多见的既懂企业管理,又懂市场营销,还懂短视频流量经济的复合型专家。

本书涉及的多个企业案例,主要来自他参与的项目和辅导的企业家学员。

在本书中,我们发挥各自专长,呈现两部分内容,分别聚焦“增长逻辑”和“操作模型”:

1.增长逻辑(第一章至第三章):从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阐述流量经济的底层逻辑、下半场与流量博弈的实践框架和极易产生的认知误区,旨在行动之前打破思维定式,避免踩坑。

2.操作模型(第四章至第七章):从团队运营的角度,讲解流量获取和留存的各环节逻辑、岗位要求、方式方法等,既便于负责人了解全局,又方便团队作为参考以开展日常工作。

放眼以后,结合中国未来的发展愿景: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数字中国。这意味着每个人、每个组织都要经历深度转型。

“转型”不是目标,而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行进过程,有框架和规划,才不会迷失方向。我们的经验是:一个人干不过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干不过一个系统。所以本书的第一个价值便是提供一套实现流量破局的系统方案,结构梗概如下:

第一章 流量就是生意

流量对于生意的重要性从未改变。当业务增长出现瓶颈或下滑的时候,企业通常认为是销售和产品出了问题,但很多情况是,流量的入口变了。本章提出一个解决增长问题的出发点:机会等于供给跟上注意力的转移。但有了流量就能变现吗?在流量和收益之间,有一个运营系统的“黑匣子”(如图0-1所示)。打开黑匣子的第一把钥匙是“流量池”——运营系统的底层思维逻辑。

图0-1 流量和收益之间的黑匣子

第二章 “三粉飞轮”增长模型

第二章是本书的重点章节,书名所谓的“流量飞轮”,就是本章提出的“三粉飞轮”模型。本章将继续解密黑匣子的内部构造。涨粉和销售的效果不好,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做好流量池,没有形成流量闭环。高效获取精准流量和转化的关键,是一套环环相扣的运营模型:

1)由“泛粉”“精粉”和“铁粉”组成“三粉飞轮”。

2)通过私域达成效果。

3)“信任”变现。

4)客户员工化。

5)以优质内容为前提。

“三粉飞轮”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五章(短视频篇)、第六章(直播篇)、第七章(私域篇)对其做了更加落地的拆解,如图0-2所示。

第三章 短视频流量下半场的博弈

因为流量运转的前提是优质的内容,在残酷的存量竞争中,我们必须学会更“精致的吆喝”,即打造更有竞争力的内容。如何理解流量下半场的游戏规则?如何精进内容且不跑偏?如何避免线下转线上的“水土不服”?如何找到适合的定位?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问题:现在进场还来得及吗?

第四章 短视频平台的差异与选择

从第四章开始,内容将重点阐述实操方法。首先聚焦流量的主战场:短视频平台。目前的短视频赛道有五大平台分庭抗礼,由于定位不同,对应的分发逻辑、主力使用人群、用户使用习惯、适合内容等特征均有根本差异,甚至称不上“同一物种”。本章具体阐述五大平台到底有何差异,并该如何选择。

图0-2 全书章节逻辑

第五章 短视频篇

制作短视频有哪些流程?需要什么样的岗位?团队成员间如何配合?建立和管理短视频团队难度较大,因为它可能与公司其他部门团队有很大区别。本章将以岗位为线索,梳理基于获取流量的短视频创作中,涉及人员分工、技能要求和实践中的操作要点。

第六章 直播篇

对于从短视频吸引来的流量,很多商家会选择在直播环节变现,特别是电商类的产品。现在,直播带货被认为是商业破局的一剂猛药,成为线上销售的主流方式之一。我们从模式、流量和团队配置三个方面准备,在短视频平台上开一家“超级门店”。

第七章 私域篇

如何让收益更稳定,甚至更快速地增长?回答是:私域!如果把私域仅当成是老客户管理工具,将丧失巨大的商业机会。如何定位私域的作用、选择主战场、引流粉丝、跨界合作和归属结算,都将在本章做详细介绍。

第八章 拥抱变化,穿越周期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阅读到此,可能有些朋友想着手转型或创业。开疆拓土是最艰难的。本章将分享我在创业过程中的感悟和经验教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快启动,避险避坑。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何从旧周期进入新周期,创业心理和认知问题,以及找到好的合伙人。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您可能会发现本书的第二个价值(或特点),是企业/团队视角。因为短视频平台已经进入“存量搏杀”时期,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举团队之力下场竞争,如此才能提高成功率。

新战场、新团战带来了对新技能、新岗位、新模式的需求。个人需要培养出团队意识,迅速找到合适的创业伙伴,而企业则需要从整体上进行适当调整。

幸运的是,短视频从出现到现在毕竟已经走过了数个年头。我们参与的企业实践和积累的经验,可以变成您少走弯路的“指南针”。

本书的第三个价值,是成长性的社群链接。

在今天这个市场竞争激烈、新媒体变化迅速的环境中,一个打法、一种模式可能经过3~6个月就会出现大的变化与迭代。过去,强者或许可以“各领风骚三五年”,但今天在新媒体领域能够做到“各领风骚三五月”的,已是佼佼者矣。

本书虽集两人之力,将我们参与过的、验证过的规律性打法作为案例呈现给大家,但我们深知,越是具体的打法,可能生命周期越短。

所以,为了不负读者的期待,基于新媒体的做法,我们额外提供三个服务:

1)书中提及的大量电子工具,我们会同步上传到为此书专门设立的公众号“肖云企业增长”和“跟扬哥搞流量”,供大家下载使用。

2)加入读者社群,可获得最新的流量打法技巧,以及最新的知识直播的课程信息。

3)有机会获得新作品的试看试听名额,快人一步。

君子以文会友。希望本书能成为各位同道中人相互结识的通路,聚智聚力,创造出更有活力、更抗周期的商业生态。

本书的著成,得益于以下团队及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一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云鹏高管团队的小伙伴们,以及曾在商学院任职课程设计的饶荻老师对我的帮助。

最后,望此书能为在变局时代仍坚守创业的朋友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如序中所提,创业者身上都有光芒,本人愿做薪柴,助力闪耀!

肖云
2023年2月4日立春 于北京 R6cSlY99OWIkHdEeiYVqLgqa8ZsSMuKTZ/+gShYKVnwG0SIuT+7UeDGfY4JcL0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